由於“議和大綱”既沒有將慈禧列為禍首,又沒有讓她交出權力,於是朝廷給李鴻章迴電:“敬念宗廟社稷,關係至重,不得不委曲求全。”最後,慈禧竟明白地說:“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


    1901 年1月 15 日,李鴻章和慶親王代表大清國在“議和大綱”上簽字。國人即刻指責道:“賣國者秦檜,誤國者李鴻章!”  李鴻章吐血了。知道自己已經時日不多,李鴻章想盡快結束談判,讓聯軍撤出京城,讓太後、皇上迴京。可是,“議和大綱”簽字後,聯軍並沒有撤軍的跡象。各國的態度是:必須把賠款的數額定下來,必須親眼看到懲辦禍首。


    關於懲辦禍首問題的談判耗盡了李鴻章最後的氣力,他無法接受皇親們在菜市口被洋人斬首,最終還是頂住了聯軍要求對皇親“正法”的壓力。接下來是賠款問題的談判,李鴻章已經沒有力氣與洋人爭來爭去了,他吐血已經吐到了“瀕危”的程度。隻是,病中的李鴻章沒忘給張之洞傳話,說是電報每個字四角銀元實在太貴,要他不要再發“空論長電”,凡事可以摘要發出,以節省經費。


    賠款問題,全部是由下級官員談的,結果是大清帝國賠款4億5千萬兩,分 39 年還清,年息4厘。列強的理由也是分明地強烈:4億5千萬中國人,“人均一兩,以示侮辱”。對此,朝廷的迴電尤顯無恥:“應準照辦。”


    1901 年9月7日,李鴻章代表大清帝國與 11 國簽訂了中國近代史上最為臭名昭著的不平等條約《辛醜條約》。簽字迴來之後,李鴻章再一次大口地吐血——“紫黑色,有大塊”,“痰咳不支,飲食不進”。醫生診斷為:胃血管破裂。朝廷特給李鴻章放假 20 日,要他安心調理。


    《辛醜條約》的談判長達 9 個月之久,李鴻章為之費盡了心血。


    9 月 22 日,身在病榻之上的李鴻章,上奏《議和會同畫押折》,再呈朝廷以逆耳之忠言—— 臣等伏查近數十年內,每有一次構釁,必多一次吃虧。上年事變之來尤為倉促,創深痛巨,薄海驚心。今議和已成,大局稍定,仍希朝廷堅持定見,外修和好,內圖富強,或可漸有轉機,譬如多病之人,善自醫調,猶恐或傷元氣,若再好勇鬥狠,必有性命之憂矣。 這一番話,真可謂畫龍點睛,字字珠璣。


    8.2節 最後的眼淚:李鴻章之死


    李鴻章病情稍微好轉之後,又與俄國談判東北問題。義和團運動興起後,使俄國在中國的利益受到衝擊,俄軍開始大舉進入東北,控製了東北的局勢。在聯軍進入北京的時候,俄國也參與進來。在和八國會談的時候,俄國表示東北問題不納入會談內容,囂張的氣焰不可一世。


    《辛醜條約》簽訂之後,聯軍都離開了北京。隻有俄國還賴著不走,他們向清政府提出了更為苛刻的要求和條件。無奈的李鴻章,又開始與俄國人艱辛的談判。逃亡在西安的慈禧給李鴻章發來電報說:李鴻章是為國操勞,憂愁和勞累導致的生病。希望他早日痊癒,“榮膺懋賞”。但是,李鴻章沒有等到“榮膺懋賞”的那一天。


    李鴻章臨終前的六七天已經不能吃東西了,他躺在床上,容顏憔悴。這位在晚清政壇上唿風喚雨,周旋於列強之間的大人物,如今竟是那樣的虛弱不堪。人們看不到那個奮鬥了一輩子,堅強了一輩子,想用自己的最後力量來挽救大清國的一代名臣的力量了。


    1901 年 11 月 6 日,李鴻章已經不能說話了。但是,家人輕聲的唿喚,他還能答應。


    1901 年 11 月 7 日,就在李鴻章逝世前的一個多小時,俄國公使還拿著文件來到李鴻章的病榻前,逼迫李鴻章在中俄交收條約上簽字,甚至想強迫李鴻章的助手拿出李鴻章的官印。


    李鴻章臨終前,氣若遊絲。家人問他還有什麽家事要交代,李鴻章沒有說話。這時候,守在李鴻章身邊的周馥和馬玉昆二人,在旁邊輕輕問起李鴻章:中堂大人,還有什麽國事要交代的?仍是無語,但見兩行濁淚,慢慢地從他緊閉的眼睛裏流了出來。


    在生命的最後一刻,李鴻章心中充滿了深深的遺憾和苦苦的酸痛。他似乎在自責對沙俄的輕信,他在悲嘆自己犯下的錯誤,他在擔憂大清國今後的命運。


    看到李鴻章閉上了眼睛,周馥大哭起來:“我還有話要對中堂說,您不能就這麽走了啊!”誰知他這麽一喊,李鴻章的眼睛突然又睜開了,把周圍的人都嚇了一跳。周馥隻好安慰他說:“俄國人說了,中堂走了以後,絕不與中國為難!還有,兩宮不久就能抵京了!”


    李鴻章睜著眼睛張著口似乎還想說什麽,身邊的周馥再三對李鴻章說:“未了之事,我輩可了,請公放心!”李鴻章“目乃瞑”,享年 78 歲。李鴻章帶著太多的遺恨和牽掛走了。


    據周馥說,李鴻章病重時口述過一首詩:


    勞勞車馬未離鞍,臨事方知一死難。


    三百年來傷國步,八千裏外弔民殘。


    秋風寶劍孤臣淚,落日旌旗大將壇。


    寰海塵氛猶未了,諸君莫做等閑看。


    正在迴京途中的慈禧太後,聽說李鴻章逝世的消息後,不禁失聲大哭。這個禍國無已的老太太所為何哭?所失何聲?她感嘆道:“大局未定,倘有不測,這如此重荷,更有何人分擔?”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李鴻章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張梅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張梅煊並收藏李鴻章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