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五佳期過也未。但笳吹,催千騎,看珠海盈盈分兩地。君往也,緣何意?儂去也,緣何意?
召緩徵和醫並至。眼下病,肩頭事,怕愁重如舂擔不起。儂去也,心應碎!君往也,心應碎!1840年開春,隨著西南季候風季節的迫近,英國發動侵華戰爭的準備工作日趨表麵化了。1月16日,英國女王維多利亞在國會發表演說,恬不知恥地叫嚷中國的禁菸使英商蒙受損失,觸犯了英王的尊嚴。
2月20日,英政府正式任命海軍少將喬治?懿律和義律為侵華的正副全權公使,同一天,帕麥斯頓向懿律和義律發出第1號密訓令,指示侵華機宜,提出向中國勒索權利的條約草案,並附上海軍大臣發給遠征軍海軍司令的訓令和他寫的致清朝皇帝欽命宰相書的副本。在“副本”中,他顛倒黑白,混淆是非,胡說中國官憲“迫害”英國僑民,“褻瀆”英國女王,所以女王陛下才決定派海軍前往中國沿海,要求“賠償損失”和“昭雪冤枉 ”。還汙衊林則徐對“安分守己”的英國商民“橫施強暴 ”,“ 汙辱”賦有英王代表身份的商務監督義律,無理地提出賠償煙價、“ 尊重”英國來華官員、割讓島嶼給英國等三點要求,並恫嚇說:英國政府決定用武力“作為這些要求的後盾”。
戰爭眼看就要實現了,英國紡織工業資本家們最關心的是:確保推銷紡織工業品、收買茶葉的穩固而“自由”的市場,鴉片販子們最關心的是鴉片賠償問題。4月7日,下院經過三天的激烈辯論,以271票對262票的微弱多數,通過了對華用兵軍費案和“英商在中國的損失,須達到滿足的賠償”的決議。從4月底開始,英國侵華遠征軍的艦艇陸續從好望角開普頓等地啟程,開赴印度加爾各答集結,然後前往中國。
在廣東,中英之間的武力對抗也轉入一個新的階段。
廣州封港後,狡詐百端的義律,趁歲暮深冬,中國人民忙於除舊迎新之際,再次秘密潛入澳門,企圖暗中買通葡當局,以澳門作為對抗中國的依託。2月4日,義律不顧警告,悍然調遣“海阿新”號駛入澳門內港。林則徐利用英葡之間矛盾,諭令澳葡當局限期把義律和英商一起驅逐出境,否則,將暫停澳門貿易,澳葡當局卻藉口“中立”不加幹預。林則徐決定停止澳貿易。
2月15日、20日,義律分別接到帕麥斯頓15、16號密訓令。在此之前,在華外商就開始傳播英國進犯中國的消息,林則徐也及時得到探報,但他認為英國發動戰爭的傳聞,“本係恫喝,固不足信”,不過,為了“防其叵測 ”,他還是積極地進行守戰準備。針對雙方軍事力量的對比,林則徐提出了“以守為戰”的方針,立足為守,即避敵之長,不與英軍海上交鋒。為了實現有效的防守,林則徐致力於加強敵人入侵時必經的海口、內河和山樑各要隘的防禦工事,裝配虎門各炮台,加強遠攻火力。又在尖沙咀和官湧增設兩炮台,置炮56門。在兵力部署上,也作了適當調整。“以守為戰”還必須以戰助守, 針對英軍遠道而來,供應困難的弱點,決定採取夜襲火攻戰術,翦除出海接濟的漢奸船隻,使敵不戰而自困。考慮到可能有海上交鋒,林則徐還積極籌造戰船。3月間,建造了一批炮艇和許多小帆船,又仿照越南製成4隻軋船。4月25日,又按歐洲船式修建成幾隻雙桅船。
在林則徐的號令下,廣州內外,秣兵厲馬,緊張練兵。林則徐盼望廣東官兵能盡快剔除積習,練成勁旅,手書一副對聯,懸掛於演武廳上:
小隊出郊垌願士卒功成淨洗銀河長不用,
偏師成壁壘看百蠻氣懾煙消珠海有餘清
這副對聯,措詞磊落,充滿沖天正氣,激勵著校場上練武的官兵們。
林則徐暫停澳門貿易後,葡當局出於自己的利益,拒絕義律等寄居澳門的要求,林則徐遂於3月初宣布恢複澳門貿易。義律退出澳門後,英船繼續散泊外洋,一麵廉價拍賣貨物、鴉片,一麵高價收買食品,加意招徠漢奸,“啖以倍蓰之利,則一蔬一薪, 亦皆厚給其價,並以鴉片與之兌換,使之兩獲其利 ”。在義律的引誘下,沿海一帶貪利亡命之徒,紛紛環集英船,接濟英船,走私鴉片。出現這種斷絕中英貿易後的私弊現象,嚴重影響了林則徐使敵自困的計劃。針對這一情況,林則徐決定派出水勇,攻擊焚燒漢奸船隻,徹底斷絕英國侵略者的接濟來路。2月29日夜,分4隊水勇, 一舉燒毀了大小船23隻, 沙灘篷寮6座,並生擒漢奸10名。3月2日,馬辰親自到廣州向林則徐稟報長沙灣夜襲戰況,林則徐十分高興,認為“此次燒毀辦艇,甚為痛快,不獨寒奸之心,亦已落頑夷之膽矣 ”。經過整頓後的廣東水師,戰鬥力已有很大的加強,但林則徐心裏清楚,廣東水師和英國海軍相比,還是很落後的,必須大加改造裝備。
臨戰前的局勢是嚴峻的,中英貿易的斷絕,查禁措施的實行,曾一度使義律和英商陷入“以布帆兜接雨水,幾於不能救渴”的窘境。然而由於奸民的接濟食物加上“繼而覓諸山麓,隨處汲取不窮 ”,使他們很快恢複故態。經過長沙灣被襲的教訓,英船行動更加詭密,以防我兵火攻。這說明英船“最畏焚燒 ”,所以仍當“以所畏者設法製之 ”。他飭令沿海兵勇,注意捕捉時機,積極開展這種樸素的海上遊擊。
</br>
召緩徵和醫並至。眼下病,肩頭事,怕愁重如舂擔不起。儂去也,心應碎!君往也,心應碎!1840年開春,隨著西南季候風季節的迫近,英國發動侵華戰爭的準備工作日趨表麵化了。1月16日,英國女王維多利亞在國會發表演說,恬不知恥地叫嚷中國的禁菸使英商蒙受損失,觸犯了英王的尊嚴。
2月20日,英政府正式任命海軍少將喬治?懿律和義律為侵華的正副全權公使,同一天,帕麥斯頓向懿律和義律發出第1號密訓令,指示侵華機宜,提出向中國勒索權利的條約草案,並附上海軍大臣發給遠征軍海軍司令的訓令和他寫的致清朝皇帝欽命宰相書的副本。在“副本”中,他顛倒黑白,混淆是非,胡說中國官憲“迫害”英國僑民,“褻瀆”英國女王,所以女王陛下才決定派海軍前往中國沿海,要求“賠償損失”和“昭雪冤枉 ”。還汙衊林則徐對“安分守己”的英國商民“橫施強暴 ”,“ 汙辱”賦有英王代表身份的商務監督義律,無理地提出賠償煙價、“ 尊重”英國來華官員、割讓島嶼給英國等三點要求,並恫嚇說:英國政府決定用武力“作為這些要求的後盾”。
戰爭眼看就要實現了,英國紡織工業資本家們最關心的是:確保推銷紡織工業品、收買茶葉的穩固而“自由”的市場,鴉片販子們最關心的是鴉片賠償問題。4月7日,下院經過三天的激烈辯論,以271票對262票的微弱多數,通過了對華用兵軍費案和“英商在中國的損失,須達到滿足的賠償”的決議。從4月底開始,英國侵華遠征軍的艦艇陸續從好望角開普頓等地啟程,開赴印度加爾各答集結,然後前往中國。
在廣東,中英之間的武力對抗也轉入一個新的階段。
廣州封港後,狡詐百端的義律,趁歲暮深冬,中國人民忙於除舊迎新之際,再次秘密潛入澳門,企圖暗中買通葡當局,以澳門作為對抗中國的依託。2月4日,義律不顧警告,悍然調遣“海阿新”號駛入澳門內港。林則徐利用英葡之間矛盾,諭令澳葡當局限期把義律和英商一起驅逐出境,否則,將暫停澳門貿易,澳葡當局卻藉口“中立”不加幹預。林則徐決定停止澳貿易。
2月15日、20日,義律分別接到帕麥斯頓15、16號密訓令。在此之前,在華外商就開始傳播英國進犯中國的消息,林則徐也及時得到探報,但他認為英國發動戰爭的傳聞,“本係恫喝,固不足信”,不過,為了“防其叵測 ”,他還是積極地進行守戰準備。針對雙方軍事力量的對比,林則徐提出了“以守為戰”的方針,立足為守,即避敵之長,不與英軍海上交鋒。為了實現有效的防守,林則徐致力於加強敵人入侵時必經的海口、內河和山樑各要隘的防禦工事,裝配虎門各炮台,加強遠攻火力。又在尖沙咀和官湧增設兩炮台,置炮56門。在兵力部署上,也作了適當調整。“以守為戰”還必須以戰助守, 針對英軍遠道而來,供應困難的弱點,決定採取夜襲火攻戰術,翦除出海接濟的漢奸船隻,使敵不戰而自困。考慮到可能有海上交鋒,林則徐還積極籌造戰船。3月間,建造了一批炮艇和許多小帆船,又仿照越南製成4隻軋船。4月25日,又按歐洲船式修建成幾隻雙桅船。
在林則徐的號令下,廣州內外,秣兵厲馬,緊張練兵。林則徐盼望廣東官兵能盡快剔除積習,練成勁旅,手書一副對聯,懸掛於演武廳上:
小隊出郊垌願士卒功成淨洗銀河長不用,
偏師成壁壘看百蠻氣懾煙消珠海有餘清
這副對聯,措詞磊落,充滿沖天正氣,激勵著校場上練武的官兵們。
林則徐暫停澳門貿易後,葡當局出於自己的利益,拒絕義律等寄居澳門的要求,林則徐遂於3月初宣布恢複澳門貿易。義律退出澳門後,英船繼續散泊外洋,一麵廉價拍賣貨物、鴉片,一麵高價收買食品,加意招徠漢奸,“啖以倍蓰之利,則一蔬一薪, 亦皆厚給其價,並以鴉片與之兌換,使之兩獲其利 ”。在義律的引誘下,沿海一帶貪利亡命之徒,紛紛環集英船,接濟英船,走私鴉片。出現這種斷絕中英貿易後的私弊現象,嚴重影響了林則徐使敵自困的計劃。針對這一情況,林則徐決定派出水勇,攻擊焚燒漢奸船隻,徹底斷絕英國侵略者的接濟來路。2月29日夜,分4隊水勇, 一舉燒毀了大小船23隻, 沙灘篷寮6座,並生擒漢奸10名。3月2日,馬辰親自到廣州向林則徐稟報長沙灣夜襲戰況,林則徐十分高興,認為“此次燒毀辦艇,甚為痛快,不獨寒奸之心,亦已落頑夷之膽矣 ”。經過整頓後的廣東水師,戰鬥力已有很大的加強,但林則徐心裏清楚,廣東水師和英國海軍相比,還是很落後的,必須大加改造裝備。
臨戰前的局勢是嚴峻的,中英貿易的斷絕,查禁措施的實行,曾一度使義律和英商陷入“以布帆兜接雨水,幾於不能救渴”的窘境。然而由於奸民的接濟食物加上“繼而覓諸山麓,隨處汲取不窮 ”,使他們很快恢複故態。經過長沙灣被襲的教訓,英船行動更加詭密,以防我兵火攻。這說明英船“最畏焚燒 ”,所以仍當“以所畏者設法製之 ”。他飭令沿海兵勇,注意捕捉時機,積極開展這種樸素的海上遊擊。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