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對這樣的局勢,林則徐火速與陶澍往來函商,奏請緩徵江南漕賦,撥發賑銀,以蘇民困,但受到諭旨訓斥。林則徐“不揣冒昧,破格具奏 ”,單銜上奏力爭。上奏以後,林則徐仿照明代周忱的酌劑公私田加耗減耗之法,也即名為“暗減”的辦法,請求朝廷對常州府屬各縣一律普緩數分,並免於造冊。素來吝財的道光帝,當然不滿意,下旨密令陶澍追查林則徐奏請普緩一事。陶事先向林則徐通風,林立即寫信向陶剖明緣由,指出這樣做,一為“俯順輿情 ”,二為“杜弊 ”,希望陶支持他,並表示“將來待有應得處分,自當獨任其咎 ”。林則徐頂住了道光帝的壓力,深受江蘇人民擁護,陶澍在複奏中也支持他,道光帝無可奈何,隻好同意普緩。這個消息在江蘇傳開後,“疏稿爭相鈔傳,遠邇為之紙貴。小民聞之,皆嗟歡聚泣,慶更生 ”。


    連年災荒,林則徐深感“為民牧者,不能備之於先,而徒臨事補救,即雲有濟,亦千百之什一 ”。如何提高抗災能力,確保水稻收成呢?林則徐認為:一要改良稻種,推廣雙季稻,二要興修水利,保證旱澇有資。


    當時的江南地區隻種晚稻,農民反對種植早稻,且列舉不少理由。但林則徐深信江蘇的地理、氣候適宜種植早稻,他決定一麵查找文獻,取得根據,一麵僱請老農在撫署後院試種早稻。


    1833年冬,林則徐得悉同學李彥章對推廣早稻有一定經驗,便找他了解早稻的早種早收之法。並請他編印農書,以便在江南推廣。1834年2月,“連雪不止,播麥不及,有播者弗苗 ”,林則徐乘機又作宣傳。3月,李彥章編完農書,取名《江南催耕課稻編》,林則徐即作敘, 敘中力駁江南不宜種植早稻的各種保守論調。為了減少推廣早稻的阻力,林則徐從家鄉及湖南引來雙秀稻種 , 在撫署後園試種,“以驗天時,察物性”。這些試驗,後來都大獲成功,終使佃農得益而願種早稻。


    1833年底,林則徐在陶澍支持下,開始籌劃挑浚劉河和白茅河,並派人具體規劃和實施,經過實地丈量和研究方案等一係列籌備工作,於1834年春天訂出具體方案,並製定捐資辦法,林則徐還帶頭捐獻水利銀1000餘兩。4月9日和16日,白、劉兩河工程相繼開工。林則徐為使“工歸實在,利濟農田 ”,防止官吏督辦失責和從中貪汙,經常親自上工地查勘,且“凡樹石、橋樑、步頭,皆予鍥暗記 ”,以備日後檢查工程質量。白茅、劉河相繼浚通河身後,林則徐又從5月17日起連續幾天前往量驗,他根據“暗記 ”,“有偷減率略不如式者, 察出補複;其尺寸符合,或過深者,一覽而得,或獎或斥,人人驚服”。


    劉河、白茅河諸水的疏浚,對江南經濟的恢複起了一定的作用,且治理方法有所創新,在江南水利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江南士紳在林則徐五十壽辰時,“繪四圖以壽 ”,頌揚他治河功績。


    劉、白工竣,林則徐又籌劃疏浚徒陽運河和練湖,委李彥章主持,於1835年2月浚畢,5月30日,林則徐會同李彥章到張官渡察看地形,決定改進新閘於舊閘上200餘丈處,又到呂城察看閘坐,酌商修複。與此同時,又和陳鑾等籌商,修建寶山、華亭兩縣臨海一帶的海塘。上述工程於1836年6月間告竣後,林則徐又於7月2日前往驗收。


    林則徐除親自籌劃興辦水利工程外,且在他的倡導和批準下,江南、江北各地都陸續興修了一些比較小型的水利工程。1834年至1836年,江蘇大辦水利工程,是林則徐經世致用,實行改革的一大成就。


    第四章  虎門銷煙逞英豪


    正當林則徐在江蘇被國內經濟問題糾纏不休的時候,資本主義英國圖謀打開中國大門的活動,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1831年,英國以商人和廠主組成的輝格黨戰勝土地貴族組成的托利黨,在國會中取得勝利,英國樞密院任命具有英王使節身份的駐華商務監督律勞卑接替東印度公司在廣州的“大班 ”,保護和開拓英國資產階級在中國的侵略權益。英國政府決計保護和擴大被譽為“最安全和最有紳士氣派的投機生意”——鴉片貿易。


    在英國政府的共謀和卵翼下,鴉片貿易空前繁榮,規模越來越大。無產階級革命先輩馬克思曾指出:1834年“在鴉片貿易史上,標誌著一個時代”,“由於東印度公司從商務機關改組為純粹的行政機關,對華貿易就完全轉到了英國私人企業手裏,他們幹得非常起勁,以致不顧天朝的拚命抵製,在1837年就已將價值 2500萬美元的3.9萬箱鴉片順利地偷運入中國 ”。


    每年西南季候風盛發之時, 滿載大小“公班”、“白皮”煙箱的英國桅船,從印度絡繹而來,紛紛盤進停泊在零丁洋一帶的鴉片躉船上,等候中國買主們前去取貨。這些浮動的販煙巢穴,開始僅有幾隻,發展到1837年已有25隻,“ 以英吉利所屬之港腳為多 ”。


    根據曆年中國官方關於各地鴉片流毒情況的報告,英、美等國鴉片販子通過分贓利潤、重賄收買等無恥手段,勾聯中國煙販、腐敗官吏兵丁,建成了一個幾乎遍及全中國的販煙毒網。以販毒為生的鴉片販賣集團,人數在百萬以上,僅“閩越之民,自富商大賈,以及網魚拾蚌,推埋剽劫之徒,逐其利者不下數十萬人 ”。利用包庇走私貪汙中飽的人,上至朝廷,下至吏胥,兵弁,構成一個龐大的鴉片受賄集團。負責緝私的地方官吏、兵弁等是直接的受賄者,他們主要是收受煙販現銀和鴉片的賄賂,以得贓縱放得利的。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林則徐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楊國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楊國楨並收藏林則徐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