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膽有識鄭維山


    有人說,戰將之所以成為戰將,就是靠了他們的膽識。


    這話多少有點絕對。戰將之所以能夠成為戰將,是由多種因素決定的。但沒有膽識的人絕對不可能成為一員戰將,卻是大家都公認的。


    說到戰將的膽識,不少老同誌會說到出生在大別山區的鄭維山將軍。


    血與火——艱苦卓絕出膽識


    人的膽識,有先天的成分,也有後天的因素。


    大別山人的骨頭硬,大別山人的膽子大!出生在大別山的鄭維山,從小就開始接受血與火的洗禮。他剛剛記事的時候,父親就是村蘇維埃主席,赤衛隊員,那時的階級鬥爭可真是你死我活。幼小的心靈很快就懂得什麽是仇恨,什麽是革命。他和小夥伴為父親的革命活動望風送信,13歲就當上了少先隊員。在國民黨對根據地實行“三光”(燒、殺、搶)的清剿中,他的父親和叔叔都壯烈犧牲。麵對白色恐怖,有人嚇破了膽,而隻有15歲的鄭維山卻帶著70餘名赤衛隊員參加了紅軍。


    鄭維山很幸運,來到鄂豫皖紅1軍第1師,成了徐向前師長的傳令兵。三年以後,剛滿18歲的他擔起了紅9軍第27師政委的重擔。他自己後來迴憶說:“那時就是膽大,不怕死。”


    他當政委後的第一仗——夜襲隴南五裏墩,打垮敵4個團,俘敵300餘人,殺出了威風,部隊傳頌“新來的政委是個膽子特別大的猛將”。接著,他又先後到30軍89師和紅四方麵軍的主力88師任政委,在黃貓啞戰鬥中,殲敵14000人,他率“夜老虎”團夜襲二郎山,全殲川軍“王老虎旅”,使88師形成了“近、快、猛、狠”的戰鬥作風。


    在長征途中,他三爬雪山、三過草地、九死一生,三次參加紅軍主力會師。在迎接紅二方麵軍時,他不懼張國燾的淫威,向任粥時、賀龍、關向應詳細匯報了張國燾鬧分裂時情況,表達了自己和部隊的困惑和不解,並將張國燾以中央名義發的文件交給他們,以當時所能採取的方式進行了維護黨的團結的鬥爭。在第一次過草地後,他在包座之戰中率部打援,採用隱蔽接敵、突然攻擊、猛插分割的戰術,經半日激戰即殲敵一個整師,為打開紅軍北上通道起了重要作用。


    此後,鄭維山1936年年底隨西路軍西征。他帶領的88師作為主力,始終處於最艱險的戰鬥中。在他參加指揮的四十裏舖、永昌、八壩、水磨關、倪家營子等多次大血戰,最後,他奉30軍首長的命令,把師裏所有能參加戰鬥的人員組織起來,在梨園口、康隆寺以死阻敵。他身先士卒、浴血奮戰,直至部隊被打散,他自己頭部負傷昏迷。——這是鄭維山一生無論如何也不能忘記的。他和副師長熊得臣在祁連山下的一個小村子裏,被三兄弟救下,給了他們吃的,還把他們藏在一個山洞裏,逃過馬家軍的搜捕,他們才得以討飯迴延安。


    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初期,鄭維山都有不俗的表現。他從一名紅軍戰士成長為一名高級指揮員,作為戰將的膽略得到了進一步的展示。


    新保安——有驚有險見膽略


    如果翻閱當年的曆史資料,你會看到當年的平津戰役被稱為“平津張戰役”。為何?這要從傅作義的“一字長蛇陣”說起——


    遼瀋戰役結束後,當時在北平的傅作義麵臨三種選擇:一是按蔣介石的想法,南撤,但傅作義一直擔心被蔣介石吞併。二是西撤綏遠,然而那裏地瘠民窮,兵源枯竭,補給困難,終非長久之計。堅守北平?堅守的前景也不看好,不過,北平、天津、張家口、唐山地區人多地豐,交通便利,守撤迴旋餘地大;遼瀋戰役剛結束,東北野戰軍不可能馬上入關,正值隆冬嚴寒,難以遠征,即便要打,自己具有以主待客、以逸待勞的優勢,可以爭取勝利。幾經考慮,傅作義終於作出“暫守平律,保持海口,擴充實力,以觀時變”的基本方針。


    因此,他的56萬兵力,收縮在東起北寧路的灤縣,西至平綏路的張家口,長達1200華裏的地帶,以北平、天津、塘沽、唐山、張家口為重點,擺開一字長蛇陣。


    毛澤東針對傅、蔣之間的矛盾,和博作義是撤、還是守的躊躇難決的心理,製定了將敵“抑留華北,分割包圍,各個殲滅”的作戰方針。考慮到淮海戰役一旦打響,徐州告急,傅作義極有可能南撤或西退。毛澤東審時度勢,決意在平津張一線打大仗。於是開始了緊張的調兵遣將——此時的華北我軍,第1兵團在圍困太原;第2兵團粉碎傅作義突襲石家莊陰謀後,在河北曲陽地區休整,準備開太原參加會戰;第3兵團遠在歸綏。中央軍委果斷決定:


    1.第3兵團迴師張家口,以防傅作義率嫡係撤;2.緩攻太原,以免過早攻克,使傅作義感到孤立;3.令東北野戰軍迅速隱蔽入關;4.派人與傅作義聯繫,穩住他。


    先打位於北平西的平綏路家口,是毛澤東的一著高棋。平綏路是傅作義嫡係逃往綏遠的惟一通道,張家口又是傅作義的重要軍事基地。既可切斷敵西逃之路,又可調出北平向張家口援之敵,同時,將敵注意力吸引到西麵,又能掩護我東北野戰隱蔽入關。真可謂一石三鳥。


    毛澤東命第3兵團必須於11月25日由現地發,以6天時間(愈快愈好)到達張家口附近,以抓住張家口敵不使往東逃掉為原則。並特別強調,抓住、包圍敵人之後,攻擊,以吸引北平之敵西援,然後協同第2兵團和東北野戰軍遣兵團,把傅作義主力分割包圍於平綏線上。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走進懷仁堂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董保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董保存並收藏走進懷仁堂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