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的心裏可是很著急,這下可麻煩了。
他抬頭看看飛機,嘿,怪了,b26怎麽飛迴去了?
再一看,原來是我們的飛機迎麵衝上來了。洪學智一拍手說:“快走,我們的飛機掩護呢!”
為了打斷我們的運輸線,敵人的確也是絞盡了腦汁,改變戰略戰術。敵變我變,他變重點突擊,洪學智命令高炮部隊變“集中兵力重點保衛”為“重點保衛,機動作戰”;你炸橋樑,我把橋藏起來,變成水中橋、潛水橋……
人們都說,我們後勤有人有物的地方,都會有洪副司令的身影;哪裏有一種新的對付鬼子的辦法,洪副司令準會去哪裏開會……
打到後來,美國第八集團軍司令範弗裏特也不得不對記者說:“雖然聯軍的空軍和海軍盡了一切力量,企圖阻斷共產黨的供應,然而共產黨仍然以令人難以置信的頑強毅力,把物資運到了前線,創造了驚人的奇蹟。”
(本文在寫作過程中,得到了王波大校和洪學智將軍辦公室的工作人員的協助,特表示謝意。)
首任航天城司令孫繼先
隨著“神舟”五號的升空,酒泉衛星發射基地的名聲大振。這裏是我國最大的也是最早建立的衛星發射基地。關於它的創建,關於它的曆史,關於它的第一任司令員孫繼先都有著非常傳奇的經曆和故事。
在1955年授銜的將領中,能有傳說的人並不是很多,孫繼先就是其中的一個。有位老軍人對我說,孫司令的傳說是提起來一串,放下去一堆。
先說幾件奇事。
——身經百戰而身上沒有一點傷,這不能不說是奇蹟。他從1931年參加寧都暴動,到20世紀50年代抗美援朝結束,班長排長連長營長團長都幹過,參加過大小小的戰役戰鬥上百次,敵人的刀槍不曾傷過他一根毫毛。當後人問起此事時,他總是說,子彈是長眼睛的。那言外之意就是,子彈不碰他。長征中血戰湘江時,身為紅一軍團一師一團一營營長孫繼先。手中的大刀砍卷了刃,刺刀也彎了,最後赤手空拳從敵人的重重包圍中殺了出來。究竟打死了多少個敵人,連他自己也說不清楚。反正是清理戰場的時候,他把身上的血衣脫下來,才發現自己並沒有受一點傷。戰友問起時,他不像後來說得那般輕鬆,而是說,是早年學過的一身的武藝幫了他的大忙。
——人們都說上將許世友是少林寺出身,並不知道中將孫繼先是個武林高手。他十二歲的時候,就到鄰村鄭莊寨拜了師傅學武藝,在師傅的引導下到河南商丘一個叫楊莊南館的地方學習武藝。——這可是正經的學武藝,一套《楊家槍譜》要學上三年。孫繼先不光學了槍法,刀、棍、三節鞭樣樣在行。在三裏五鄉可說是打遍天下無敵手。有一次幾小青年和他過招,三下兩下就放倒了幾個,他不客氣地說:“你們,差點童子功。”
——對中國人來說,強渡大渡河絕對是一部英雄傳奇。在這部傳奇中孫繼先扮演了一個特殊的角色。他小跑著來到安順場。在半山腰的一個煤棚裏,孫繼先見到了臉色嚴峻的劉伯承和聶榮臻。劉伯承說:一營長,現在給你下達任務:一、消滅安順場的守敵。二、最快的速度找到過河的船。三、立即過河。四、過河後迅速搶占灘頭陣地,掩護後續部隊過河。每完成一項任務,點一把火為信號。在團長楊得誌的率領下,孫繼先從二連選了十七個勇士,用一條僅有的小船開始渡江。第一船過去了九個,第二船上去了八個,孫繼先跳上船指揮。十八勇士從安順場強渡大渡河,打開大渡河的第一條通道。
——他對體育到了“酷愛”的程度。1935年的11月7日,為紀念十月革命節,紅軍搞了一個大的運動會,他個人拿了跳遠的第一名。他帶的隊伍,得了團體總分第一名。解放戰爭期間,他當22軍軍長時,親自擔任他們軍的籃球隊隊長——這也開創了一個先例。軍長當籃球隊長,而且還是隊伍中的中鋒。不少老同誌都記得,他們軍的球隊和寧波市代表隊的一場比賽。軍長親自上陣,硬是把寧波隊打敗了。當時寧波隊的人都說,你們軍長都上了,能不勝嗎?後來在濟南軍區當副司令員,分管體工隊。他那可真叫管——有球必看。而軍區的球隊有比賽,他必到場。他不光看,還現場指揮。那個上,那個下,他都要管。他當時的目標是“四個第一”他所說的“四個第一”可不是林彪的四個第一,而是軍區的男籃女籃、男排女排得了全國和全軍的四個第一,教練說,我可不是教練,真正教練是孫副司令員。
……
關於曆史上的傳說,不再贅述。下麵筆記的是初創基地時,孫繼先將軍的種種行為——
從兵團司令到“雜牌司令”
出任基地司令,對孫繼先來說實在是太突然——
1957年深秋的一天下午,身為誌願軍第二十兵團代司令孫繼先突然接到了誌願軍司令楊勇的電話,要他“馬上準備一下,明天一早坐火車迴國,接受新任務”。
“什麽任務?”孫繼先問。
“不知道。軍委剛來的電報,你抓緊時間準備,火車票已經給你買好啦!”
軍委調我迴去幹什麽?他想來想去,想不出個頭緒。——朝鮮局勢沒有什麽新的變化,“新任務”可能與朝鮮前線關係不大,……莫非台灣海峽有戰事?那陣子蔣介石一直叫囂反攻大陸,會不會調我到福建前線?
</br>
他抬頭看看飛機,嘿,怪了,b26怎麽飛迴去了?
再一看,原來是我們的飛機迎麵衝上來了。洪學智一拍手說:“快走,我們的飛機掩護呢!”
為了打斷我們的運輸線,敵人的確也是絞盡了腦汁,改變戰略戰術。敵變我變,他變重點突擊,洪學智命令高炮部隊變“集中兵力重點保衛”為“重點保衛,機動作戰”;你炸橋樑,我把橋藏起來,變成水中橋、潛水橋……
人們都說,我們後勤有人有物的地方,都會有洪副司令的身影;哪裏有一種新的對付鬼子的辦法,洪副司令準會去哪裏開會……
打到後來,美國第八集團軍司令範弗裏特也不得不對記者說:“雖然聯軍的空軍和海軍盡了一切力量,企圖阻斷共產黨的供應,然而共產黨仍然以令人難以置信的頑強毅力,把物資運到了前線,創造了驚人的奇蹟。”
(本文在寫作過程中,得到了王波大校和洪學智將軍辦公室的工作人員的協助,特表示謝意。)
首任航天城司令孫繼先
隨著“神舟”五號的升空,酒泉衛星發射基地的名聲大振。這裏是我國最大的也是最早建立的衛星發射基地。關於它的創建,關於它的曆史,關於它的第一任司令員孫繼先都有著非常傳奇的經曆和故事。
在1955年授銜的將領中,能有傳說的人並不是很多,孫繼先就是其中的一個。有位老軍人對我說,孫司令的傳說是提起來一串,放下去一堆。
先說幾件奇事。
——身經百戰而身上沒有一點傷,這不能不說是奇蹟。他從1931年參加寧都暴動,到20世紀50年代抗美援朝結束,班長排長連長營長團長都幹過,參加過大小小的戰役戰鬥上百次,敵人的刀槍不曾傷過他一根毫毛。當後人問起此事時,他總是說,子彈是長眼睛的。那言外之意就是,子彈不碰他。長征中血戰湘江時,身為紅一軍團一師一團一營營長孫繼先。手中的大刀砍卷了刃,刺刀也彎了,最後赤手空拳從敵人的重重包圍中殺了出來。究竟打死了多少個敵人,連他自己也說不清楚。反正是清理戰場的時候,他把身上的血衣脫下來,才發現自己並沒有受一點傷。戰友問起時,他不像後來說得那般輕鬆,而是說,是早年學過的一身的武藝幫了他的大忙。
——人們都說上將許世友是少林寺出身,並不知道中將孫繼先是個武林高手。他十二歲的時候,就到鄰村鄭莊寨拜了師傅學武藝,在師傅的引導下到河南商丘一個叫楊莊南館的地方學習武藝。——這可是正經的學武藝,一套《楊家槍譜》要學上三年。孫繼先不光學了槍法,刀、棍、三節鞭樣樣在行。在三裏五鄉可說是打遍天下無敵手。有一次幾小青年和他過招,三下兩下就放倒了幾個,他不客氣地說:“你們,差點童子功。”
——對中國人來說,強渡大渡河絕對是一部英雄傳奇。在這部傳奇中孫繼先扮演了一個特殊的角色。他小跑著來到安順場。在半山腰的一個煤棚裏,孫繼先見到了臉色嚴峻的劉伯承和聶榮臻。劉伯承說:一營長,現在給你下達任務:一、消滅安順場的守敵。二、最快的速度找到過河的船。三、立即過河。四、過河後迅速搶占灘頭陣地,掩護後續部隊過河。每完成一項任務,點一把火為信號。在團長楊得誌的率領下,孫繼先從二連選了十七個勇士,用一條僅有的小船開始渡江。第一船過去了九個,第二船上去了八個,孫繼先跳上船指揮。十八勇士從安順場強渡大渡河,打開大渡河的第一條通道。
——他對體育到了“酷愛”的程度。1935年的11月7日,為紀念十月革命節,紅軍搞了一個大的運動會,他個人拿了跳遠的第一名。他帶的隊伍,得了團體總分第一名。解放戰爭期間,他當22軍軍長時,親自擔任他們軍的籃球隊隊長——這也開創了一個先例。軍長當籃球隊長,而且還是隊伍中的中鋒。不少老同誌都記得,他們軍的球隊和寧波市代表隊的一場比賽。軍長親自上陣,硬是把寧波隊打敗了。當時寧波隊的人都說,你們軍長都上了,能不勝嗎?後來在濟南軍區當副司令員,分管體工隊。他那可真叫管——有球必看。而軍區的球隊有比賽,他必到場。他不光看,還現場指揮。那個上,那個下,他都要管。他當時的目標是“四個第一”他所說的“四個第一”可不是林彪的四個第一,而是軍區的男籃女籃、男排女排得了全國和全軍的四個第一,教練說,我可不是教練,真正教練是孫副司令員。
……
關於曆史上的傳說,不再贅述。下麵筆記的是初創基地時,孫繼先將軍的種種行為——
從兵團司令到“雜牌司令”
出任基地司令,對孫繼先來說實在是太突然——
1957年深秋的一天下午,身為誌願軍第二十兵團代司令孫繼先突然接到了誌願軍司令楊勇的電話,要他“馬上準備一下,明天一早坐火車迴國,接受新任務”。
“什麽任務?”孫繼先問。
“不知道。軍委剛來的電報,你抓緊時間準備,火車票已經給你買好啦!”
軍委調我迴去幹什麽?他想來想去,想不出個頭緒。——朝鮮局勢沒有什麽新的變化,“新任務”可能與朝鮮前線關係不大,……莫非台灣海峽有戰事?那陣子蔣介石一直叫囂反攻大陸,會不會調我到福建前線?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