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隱,怎麽又起了一個新號?祭文中的玉谿就是吧?」
八郎轉了話題。
李商隱感覺出八郎的心思:仍然對娶王家小姐耿耿於懷。
他皺皺眉,心頭蒙上陰影。
「太和九年,我去玉陽山學仙。站在山頭,俯視山下,在玉陽山與王屋山之間的峽穀,有一條溪水像條白練,蜿蜒曲折,非常美。這條溪水叫玉谿。我就以它起了個號,叫做玉谿生。」
八郎笑笑,不再多話了。
二
令狐家廟,是太和元年經皇上詔準,在京都城南通濟坊建立。這是按照唐製,大臣經過奏請聖上詔準,可以在京都建立家廟。令狐楚則埋葬在京兆府萬年縣鳳棲原,距家廟不遠的京郊,所以李商隱祭文中說,「鳳棲原上,新舊袞衣」。
李商隱隨著令狐綯等兄弟走在祭奠隊伍的前麵,先在家廟上香、叩頭,然後來到鳳棲原令狐楚墳地。
墳地早已搭好兩座大台。左邊大台上,跪著和尚;右邊大台上,跪著道士。左右兩邊和尚道士一齊念起經來,嘟嘟囔囔,忽高忽低,忽長忽短,忽抑忽揚,渾然別生意趣。
這是八郎安排的。李商隱吃了一驚,難道是要做道場?周年祭奠有這等場麵,李商隱沒見過,也不知道自己應當做些什麽才合適。
七郎和九郎大不以為然,把商隱拉到身邊,一起跪在墳前,先上香,後燒紙,擺好供品,則叩頭,聽李商隱詠唱祭文。
商隱邊詠祭文,邊痛哭,幾致哽咽而不能卒讀,招來許多人圍觀。
八郎指揮僧道讀經,超度亡魂。還和他的那些朋友坐在幾案前,邊飲酒邊聽僧道誦經,不時品評兩邊優劣,有時聽到怪腔,笑語不止。
李商隱從開始一直啼哭到結束,眼淚哭幹,聲音嘶啞,兩腿綿軟,渾身無力,陷入昏昏噩噩之中,像做了一場惡夢。
當他醒來時,已是第二天日出卯時,抬頭看看七郎九郎和湘叔,要了點水,慢慢地又沉睡起來。
是疲勞過度,還是悲痛已極?李商隱躺在床上,不思飲食,不言不語,時醒時睡,一直到第二年正月,即將參加吏部試判,才勉強起來,開始吃些流食,身體才漸漸好轉。
這期間,八郎也光顧多次,看著病弱得走了形的商隱,連連搖頭嘆息,不再用話挖苦他,似乎還有些同情和憐憫。
李商隱終於堅持參加吏部釋褐試,並堅持到底。大概感動了考官,張榜時,果然榜上有名,釋褐授官,任秘書省校書郎。
按照唐朝官製,秘書省隸屬中書省之下,有校書郎八人,正九品上階。秘書省職掌「邦國經籍圖書之事。有二局,一曰著作,二曰太史,皆率其屬而修其職。」(《舊唐書》卷四)校書郎品級不高,但向來被學子們認為是清要之官。由校書郎被選為宰輔的人很多,如元稹、白居易等。李商隱知道個中情形,因此喜不自禁,對自己的前程寄予很大希望。
可惜,秘書省的席位尚未坐暖,很快被外調位低事雜的弘農縣尉。
縣尉,是次於縣丞、主簿的縣令佐官。他既要逢迎層層官長,又要親手執鞭奴役、盤剝百姓,這使李商隱感到痛苦和難以接受。
他想起邊塞詩人高適出任封丘縣尉時,那沉痛的詩句:「隻言小邑無所為,公門百事皆有期。釋迎官長心欲碎,鞭撻黎庶令人悲。」大詩人杜甫任河西縣尉也不堪忍受,曾吟詩道:「不作河西尉,淒涼為折腰。老夫怕驅走,率府且逍遙……」
把自己趕到縣尉任上,是誰在背後搞的鬼呢?
李商隱知道,此時在位的宰輔,仍然是牛黨中人。能是他們嗎?他也不願意懷疑八郎能在背後做什麽手腳。有苦隻能忍耐,有淚隻能往肚子裏強咽。既成事實,難以接受也得接受,不去弘農又去何處呢?
李商隱懷著憂鬱、無可奈何的心情,告別湘叔和七郎九郎,而八郎推說有事很忙,不與麵別。
五月,花紅柳綠的季節,長安依舊熙熙攘攘,一派繁華,不因李商隱心境不好,而黯然失色。他雇了一乘小驢車,抑鬱不快地離開了京城,去弘農上任。
弘農縣屬陝虢觀察使管轄。李商隱去弘農上任,首先要一一拜見上司,而上司中最大的官員自然是觀察使。當時的陝虢觀察使是孫簡。
孫簡屬牛黨,個子矮小粗胖,一臉橫肉,生得刁蠻霸道。
對於一個小縣的小小縣尉,他連正眼看一下都不願意。
李商隱走進衙門,經過通稟被引到書房。見了觀察使,抱拳施禮道安後,站在地中央,等待訓話。可是等了半天,孫簡仍然一聲不吱,隻是仰頭望著天花板。
初次見麵,上司總要訓斥幾句,怎麽一句話也沒有呢?李商隱感到奇怪,也望了望天花板。那天花板是用花紙裱糊的,與其他房屋的頂棚沒有什麽區別。又等了二個時辰仍不見上司發話,李商隱笑笑問道:
「大人,如果沒事,下官暫且告退迴縣,改日再來聆聽賜教。」
「怎麽?想走?沒一點規矩!來人吶,給我亂棍打出去!」
猛然間跑出四個彪形大漢,不由分說把李商隱挾持當中,就往外拖。
「住手!大人,下官不知有何得罪,竟要棍打?請明示。」
「見本官,為何站而不跪?以為你是王茂元的人就敢不跪嗎?打!按倒地上,先打二十殺威棍!」
</br>
八郎轉了話題。
李商隱感覺出八郎的心思:仍然對娶王家小姐耿耿於懷。
他皺皺眉,心頭蒙上陰影。
「太和九年,我去玉陽山學仙。站在山頭,俯視山下,在玉陽山與王屋山之間的峽穀,有一條溪水像條白練,蜿蜒曲折,非常美。這條溪水叫玉谿。我就以它起了個號,叫做玉谿生。」
八郎笑笑,不再多話了。
二
令狐家廟,是太和元年經皇上詔準,在京都城南通濟坊建立。這是按照唐製,大臣經過奏請聖上詔準,可以在京都建立家廟。令狐楚則埋葬在京兆府萬年縣鳳棲原,距家廟不遠的京郊,所以李商隱祭文中說,「鳳棲原上,新舊袞衣」。
李商隱隨著令狐綯等兄弟走在祭奠隊伍的前麵,先在家廟上香、叩頭,然後來到鳳棲原令狐楚墳地。
墳地早已搭好兩座大台。左邊大台上,跪著和尚;右邊大台上,跪著道士。左右兩邊和尚道士一齊念起經來,嘟嘟囔囔,忽高忽低,忽長忽短,忽抑忽揚,渾然別生意趣。
這是八郎安排的。李商隱吃了一驚,難道是要做道場?周年祭奠有這等場麵,李商隱沒見過,也不知道自己應當做些什麽才合適。
七郎和九郎大不以為然,把商隱拉到身邊,一起跪在墳前,先上香,後燒紙,擺好供品,則叩頭,聽李商隱詠唱祭文。
商隱邊詠祭文,邊痛哭,幾致哽咽而不能卒讀,招來許多人圍觀。
八郎指揮僧道讀經,超度亡魂。還和他的那些朋友坐在幾案前,邊飲酒邊聽僧道誦經,不時品評兩邊優劣,有時聽到怪腔,笑語不止。
李商隱從開始一直啼哭到結束,眼淚哭幹,聲音嘶啞,兩腿綿軟,渾身無力,陷入昏昏噩噩之中,像做了一場惡夢。
當他醒來時,已是第二天日出卯時,抬頭看看七郎九郎和湘叔,要了點水,慢慢地又沉睡起來。
是疲勞過度,還是悲痛已極?李商隱躺在床上,不思飲食,不言不語,時醒時睡,一直到第二年正月,即將參加吏部試判,才勉強起來,開始吃些流食,身體才漸漸好轉。
這期間,八郎也光顧多次,看著病弱得走了形的商隱,連連搖頭嘆息,不再用話挖苦他,似乎還有些同情和憐憫。
李商隱終於堅持參加吏部釋褐試,並堅持到底。大概感動了考官,張榜時,果然榜上有名,釋褐授官,任秘書省校書郎。
按照唐朝官製,秘書省隸屬中書省之下,有校書郎八人,正九品上階。秘書省職掌「邦國經籍圖書之事。有二局,一曰著作,二曰太史,皆率其屬而修其職。」(《舊唐書》卷四)校書郎品級不高,但向來被學子們認為是清要之官。由校書郎被選為宰輔的人很多,如元稹、白居易等。李商隱知道個中情形,因此喜不自禁,對自己的前程寄予很大希望。
可惜,秘書省的席位尚未坐暖,很快被外調位低事雜的弘農縣尉。
縣尉,是次於縣丞、主簿的縣令佐官。他既要逢迎層層官長,又要親手執鞭奴役、盤剝百姓,這使李商隱感到痛苦和難以接受。
他想起邊塞詩人高適出任封丘縣尉時,那沉痛的詩句:「隻言小邑無所為,公門百事皆有期。釋迎官長心欲碎,鞭撻黎庶令人悲。」大詩人杜甫任河西縣尉也不堪忍受,曾吟詩道:「不作河西尉,淒涼為折腰。老夫怕驅走,率府且逍遙……」
把自己趕到縣尉任上,是誰在背後搞的鬼呢?
李商隱知道,此時在位的宰輔,仍然是牛黨中人。能是他們嗎?他也不願意懷疑八郎能在背後做什麽手腳。有苦隻能忍耐,有淚隻能往肚子裏強咽。既成事實,難以接受也得接受,不去弘農又去何處呢?
李商隱懷著憂鬱、無可奈何的心情,告別湘叔和七郎九郎,而八郎推說有事很忙,不與麵別。
五月,花紅柳綠的季節,長安依舊熙熙攘攘,一派繁華,不因李商隱心境不好,而黯然失色。他雇了一乘小驢車,抑鬱不快地離開了京城,去弘農上任。
弘農縣屬陝虢觀察使管轄。李商隱去弘農上任,首先要一一拜見上司,而上司中最大的官員自然是觀察使。當時的陝虢觀察使是孫簡。
孫簡屬牛黨,個子矮小粗胖,一臉橫肉,生得刁蠻霸道。
對於一個小縣的小小縣尉,他連正眼看一下都不願意。
李商隱走進衙門,經過通稟被引到書房。見了觀察使,抱拳施禮道安後,站在地中央,等待訓話。可是等了半天,孫簡仍然一聲不吱,隻是仰頭望著天花板。
初次見麵,上司總要訓斥幾句,怎麽一句話也沒有呢?李商隱感到奇怪,也望了望天花板。那天花板是用花紙裱糊的,與其他房屋的頂棚沒有什麽區別。又等了二個時辰仍不見上司發話,李商隱笑笑問道:
「大人,如果沒事,下官暫且告退迴縣,改日再來聆聽賜教。」
「怎麽?想走?沒一點規矩!來人吶,給我亂棍打出去!」
猛然間跑出四個彪形大漢,不由分說把李商隱挾持當中,就往外拖。
「住手!大人,下官不知有何得罪,竟要棍打?請明示。」
「見本官,為何站而不跪?以為你是王茂元的人就敢不跪嗎?打!按倒地上,先打二十殺威棍!」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