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珍不知道,三十年前他就想轉行。
十五歲沒讀完中學,阿爸要他學做秤。他起初不肯,他要讀完中學讀大學,做一個知識分子,戴黑框眼鏡,穿雪白的襯衣,上衣口袋插銀筒鋼筆,站在人前滔滔地說話,他說話的時候,人人眼睛不眨地聽。
而不是那個老秤店,深深幽幽的竹筒樓,樑上掛的都是秤,走過去要低著頭,不小心碰到了,白鋁秤盤碰撞起來桌球地響。釘秤花的阿爸,長年佝僂著背,這時抬頭看他一眼,木木的。
他不是剛決的人,到底還是覺得阿爸有理,家有良田千頃,不如薄技傍身。日本人打來也好,土改分田地也好,大革命鬥來鬥去也好,糧食要收,人要吃飯,什麽時代都要做買賣,做買賣就要用秤,做秤的行當千百年,你有手藝就有用,你有用就能保住自己。
學做秤,他前後用了三年,單是把一根銅絲砍砍釘釘刻成秤星,就足足練了兩個月。第一次做成新秤,拿到阿爸麵前炫耀,阿爸眯著一隻眼,盯著秤桿看,啪的一聲折斷了,不直。
阿爸說,為人要忠直,秤桿也要直。他心裏唱反調,奸奸狡狡,又煎又炒,忠忠直直,魚汁無得食,手上卻不敢悖逆,每次刨秤桿,刮一會兒,怕不直,便閉著一隻眼吊線,總覺得阿爸在後背盯著。
阿爸沒了四年,現在這些都是他的,竹筒樓,窄窄的鋪麵,早上卸了窗板,一桿一桿的秤掛出來,風一吹,白鋁盤晃著閃閃的太陽光。
他把紅紙黑字的招貼擺在門口,招學徒。
這次是真的,招個徒弟,手藝傳下去,他就能鬆口氣,阿爸阿公阿太公那裏他就沒有虧欠。他站在招貼前,叉著腰左右望望,還早,南瓜街沒什麽人。三十年前,這條街上有四家做秤的,多少人提著米酒生雞要跟阿爸學藝,如今隻剩他們一家,隻剩他一個,整條街,不,整個城。當初最不想幹這行的人,反而留到了最後。怪他做人不夠大膽,思來想去,機會就過去了。他早該轉,最好在阿爸還有命的時候轉,他那時轉行,找徒弟就是阿爸的事,百年手藝傳不傳得,也輪不到他費心。
想起這些就有點兒煩,他便轉身進屋刨秤桿。
阿爸留下四把刨子,兩把口寬,兩把口細,油黑黑光亮亮,幾十年浸飽了手的汗。刨子好用得很,通人性,都成精了,不用你出力,唰唰唰,它自己知道該朝哪裏去。他有時總覺得阿爸的老魂就藏在裏麵,偷偷窺他,阿爸總喜歡偷偷窺他。
杆子漸漸平滑,木花大卷變小卷,金黃色的、帶著木香的,一卷卷輕盈地散落在他周圍,像金色的泡泡澡。他刮一會兒,不忘用一隻眼吊線,拈掉發上一縷小木花,他點頭,直。
想不到這麽快就有人上門,是個滿臉聰明相的瘦仔,進來不夠兩分鍾就要學做假秤。老平從牆上取下一桿古秤,招手要他過來。
「不識秤花,不會當家,懂得看嗎?」
「懂一點兒,這裏是斤,這裏是兩——」
「你點點數,秤桿十六顆星,北鬥七星,南鬥六星,福祿壽三星。」
「對啊。」
「短一兩損福,短二兩傷祿,短三兩折壽!」他大聲起來,「朝代怎麽換,太陽怎麽轉,這理刻在秤星上。」
瘦仔訕訕離去,他還站在門口喊:「學手藝先學做人,後生仔!」
教訓人帶來優勝感,之後卻又有些寥落,他拿細砂布沾水擦秤桿,擦得又圓又光溜,拿到腮邊磨一磨,滑得不得了。
還有五天。
他有了幾分不安,昨天把話說得太響,忘了自己也曾做過短命秤。那時還年輕,和一個賣藥材的女子拍拖,她總說沒錢賺,要他做杆那種秤。他就把秤桿做成空心,灌上水銀,稱重的時候水銀可以兩頭走。秤送出兩天,他也惶惶了兩天。秤上虧心不得好,他越要自己別怕,越忍不住去想,古訓有時像個符,鎮住你逃不掉。最後連夜把秤換迴來,心是落了地,女朋友也沒了。
那是他唯一做過的短命秤,可畢竟親手做下了,一桿也是短命秤。魯班爺在天上看著呢,便總有些理虧,他姻緣上的波折特別多,四十五歲還沒結婚生仔,他常想,這算不算那桿秤的報應。
天光從門窗縫裏漏進來,白亮亮的,他打了個嗬欠,準備開鋪門。
咳咳哼哈嗯吼吼嗯,哢!
門外響起一串奇異的咳嗽聲,他側耳聽真些,連忙打開門,大聲喚:「老李,你迴來啦!」
「死做秤佬,這麽大聲喊什麽!」老李右眼戴著高倍放大鏡,隻好用左眼瞪人。
「見到你歡喜咯。」
「歡喜個屁啊,行行做不順,又迴來跟你作對啦。」
老李是個鍾錶匠,半輩子都在南瓜街上修表,他有一把太陽傘,一張小方桌,四麵玻璃圍子,裏麵掛著各式機械錶,靜靜聽,秒針走得嘀嘀嗒嗒。
二十多年前,買桿秤的人多,修表的人也多,他們各忙各的,話都沒說過兩句。慢慢生意淡過水,大家閑著反而成了老伴兒,下棋,吹水,打三公,日子也有那麽點兒意思。隻是這兩年老李忙著轉行,算算至少也轉了七八行,販水果、包魚塘、賣彩票、小區保安、物流快遞員,最近是在刀具廠做模具師傅。轉來轉去,沒兩個月又轉迴老本行,他說再有兩年就五十,知天命,天命就是要他守著南瓜街。
</br>
十五歲沒讀完中學,阿爸要他學做秤。他起初不肯,他要讀完中學讀大學,做一個知識分子,戴黑框眼鏡,穿雪白的襯衣,上衣口袋插銀筒鋼筆,站在人前滔滔地說話,他說話的時候,人人眼睛不眨地聽。
而不是那個老秤店,深深幽幽的竹筒樓,樑上掛的都是秤,走過去要低著頭,不小心碰到了,白鋁秤盤碰撞起來桌球地響。釘秤花的阿爸,長年佝僂著背,這時抬頭看他一眼,木木的。
他不是剛決的人,到底還是覺得阿爸有理,家有良田千頃,不如薄技傍身。日本人打來也好,土改分田地也好,大革命鬥來鬥去也好,糧食要收,人要吃飯,什麽時代都要做買賣,做買賣就要用秤,做秤的行當千百年,你有手藝就有用,你有用就能保住自己。
學做秤,他前後用了三年,單是把一根銅絲砍砍釘釘刻成秤星,就足足練了兩個月。第一次做成新秤,拿到阿爸麵前炫耀,阿爸眯著一隻眼,盯著秤桿看,啪的一聲折斷了,不直。
阿爸說,為人要忠直,秤桿也要直。他心裏唱反調,奸奸狡狡,又煎又炒,忠忠直直,魚汁無得食,手上卻不敢悖逆,每次刨秤桿,刮一會兒,怕不直,便閉著一隻眼吊線,總覺得阿爸在後背盯著。
阿爸沒了四年,現在這些都是他的,竹筒樓,窄窄的鋪麵,早上卸了窗板,一桿一桿的秤掛出來,風一吹,白鋁盤晃著閃閃的太陽光。
他把紅紙黑字的招貼擺在門口,招學徒。
這次是真的,招個徒弟,手藝傳下去,他就能鬆口氣,阿爸阿公阿太公那裏他就沒有虧欠。他站在招貼前,叉著腰左右望望,還早,南瓜街沒什麽人。三十年前,這條街上有四家做秤的,多少人提著米酒生雞要跟阿爸學藝,如今隻剩他們一家,隻剩他一個,整條街,不,整個城。當初最不想幹這行的人,反而留到了最後。怪他做人不夠大膽,思來想去,機會就過去了。他早該轉,最好在阿爸還有命的時候轉,他那時轉行,找徒弟就是阿爸的事,百年手藝傳不傳得,也輪不到他費心。
想起這些就有點兒煩,他便轉身進屋刨秤桿。
阿爸留下四把刨子,兩把口寬,兩把口細,油黑黑光亮亮,幾十年浸飽了手的汗。刨子好用得很,通人性,都成精了,不用你出力,唰唰唰,它自己知道該朝哪裏去。他有時總覺得阿爸的老魂就藏在裏麵,偷偷窺他,阿爸總喜歡偷偷窺他。
杆子漸漸平滑,木花大卷變小卷,金黃色的、帶著木香的,一卷卷輕盈地散落在他周圍,像金色的泡泡澡。他刮一會兒,不忘用一隻眼吊線,拈掉發上一縷小木花,他點頭,直。
想不到這麽快就有人上門,是個滿臉聰明相的瘦仔,進來不夠兩分鍾就要學做假秤。老平從牆上取下一桿古秤,招手要他過來。
「不識秤花,不會當家,懂得看嗎?」
「懂一點兒,這裏是斤,這裏是兩——」
「你點點數,秤桿十六顆星,北鬥七星,南鬥六星,福祿壽三星。」
「對啊。」
「短一兩損福,短二兩傷祿,短三兩折壽!」他大聲起來,「朝代怎麽換,太陽怎麽轉,這理刻在秤星上。」
瘦仔訕訕離去,他還站在門口喊:「學手藝先學做人,後生仔!」
教訓人帶來優勝感,之後卻又有些寥落,他拿細砂布沾水擦秤桿,擦得又圓又光溜,拿到腮邊磨一磨,滑得不得了。
還有五天。
他有了幾分不安,昨天把話說得太響,忘了自己也曾做過短命秤。那時還年輕,和一個賣藥材的女子拍拖,她總說沒錢賺,要他做杆那種秤。他就把秤桿做成空心,灌上水銀,稱重的時候水銀可以兩頭走。秤送出兩天,他也惶惶了兩天。秤上虧心不得好,他越要自己別怕,越忍不住去想,古訓有時像個符,鎮住你逃不掉。最後連夜把秤換迴來,心是落了地,女朋友也沒了。
那是他唯一做過的短命秤,可畢竟親手做下了,一桿也是短命秤。魯班爺在天上看著呢,便總有些理虧,他姻緣上的波折特別多,四十五歲還沒結婚生仔,他常想,這算不算那桿秤的報應。
天光從門窗縫裏漏進來,白亮亮的,他打了個嗬欠,準備開鋪門。
咳咳哼哈嗯吼吼嗯,哢!
門外響起一串奇異的咳嗽聲,他側耳聽真些,連忙打開門,大聲喚:「老李,你迴來啦!」
「死做秤佬,這麽大聲喊什麽!」老李右眼戴著高倍放大鏡,隻好用左眼瞪人。
「見到你歡喜咯。」
「歡喜個屁啊,行行做不順,又迴來跟你作對啦。」
老李是個鍾錶匠,半輩子都在南瓜街上修表,他有一把太陽傘,一張小方桌,四麵玻璃圍子,裏麵掛著各式機械錶,靜靜聽,秒針走得嘀嘀嗒嗒。
二十多年前,買桿秤的人多,修表的人也多,他們各忙各的,話都沒說過兩句。慢慢生意淡過水,大家閑著反而成了老伴兒,下棋,吹水,打三公,日子也有那麽點兒意思。隻是這兩年老李忙著轉行,算算至少也轉了七八行,販水果、包魚塘、賣彩票、小區保安、物流快遞員,最近是在刀具廠做模具師傅。轉來轉去,沒兩個月又轉迴老本行,他說再有兩年就五十,知天命,天命就是要他守著南瓜街。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