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暮紫對千帆說:“不管怎麽樣,我還是想把綺玉帶迴城裏去治。治好治不好是她的命,肯治不肯治是我的心。做醫家的,無論如何要盡這份人事。”
千帆眼睛裏閃出亮來:“薛先生,你說綺玉能治?”
薛暮紫搖頭:“你別指望我打包票,我說了,盡人事而已。”
千帆說:“你肯動手治,總是有希望的。我這就派人給你騰住房。”
薛暮紫攔住他:“這種病就算能治好,也不是十天半個月的事,我想把她帶迴城裏慢慢調理。”
千帆愣了一愣:“能行?聽說最近日本人在城裏清戶口。”
薛暮紫說:“謀事在人。既是生死當口,說不得大家要冒點險了。”
心碧心亂如麻,坐在綺玉身邊,手抓住綺玉的一隻手,隻知道薛暮紫和千帆兩個在商議綺玉的事,竟聽不清楚他們在說些什麽。
千帆的意思,請心碧和薛先生兩個人住一夜再走。薛暮紫不肯。縛玉現在的情況,一天是一天的變化,分秒鍾也是耽擱不得的。千帆聽他這一說,自然不敢再留,出門忙乎他們上路的一切去了。
此地是海陽的一個窮鄉,幾年中新四軍、國軍、日本人拉鋸似的來來去去,能吃能用的早就搜刮一空了,千帆想找兩匹馬來套輛馬車,哪裏能找得到!沒奈何,他套來一輛牛車。薛暮紫說牛車太慢,路上怕要走個兩三天,不如用人抬。千帆就在部隊上挑了四個壯小夥兒,綁起一副擔架,將綺玉安置上去。綺玉病了這幾天,已經瘦成一把骨頭,四個人抬著她跟玩兒似的,肩膀上竟覺不出一點分量。
一路飛奔。心碧畢竟是快四十歲的人了,又拖著一雙解放腳,若在平常,哪裏能走得過這些日日行軍打仗的小夥子們!此刻在女兒生死關頭,她除了心急如焚之外,別的都顧不得了,那身子、那腳,倒好像不是自已長出來的,怎麽走都沒感覺。旁邊的千帆和薛暮紫怕她吃累不過,一人架住她一隻胳膊,她得了外力藉助,越發跟著他們寸步不拉。
天明的時候走到離城不遠。一行人在村外野地裏歇了下來。心碧俯身看綺玉,依然是睡得昏昏沉沉,人事不知。千帆說天已經亮了,再往前走怕是不行了。他想起附近村裏有個新四軍的地下交通站,就準備過去找人想想辦法。薛暮紫自告奮勇一同跟著去。
交通員明著的身份卻原來是偽村長,事情這就好辦了許多。村裏還有口很大的磚窯,時常有人用馬車往城裏送磚送瓦,交通員說不妨在這上頭動動腦筋。商量的結果,決定用木板釘出一隻可容綺玉躺進去的木盒,放在車廂板上,四麵碼好磚頭,想來城門口的崗哨不至於一塊一塊卸了磚頭檢查。
說幹就幹,交通員臨時把自家的幾扇門板拆了,三個人七手八腳釘出一個木盒。交通員親自到窯上拴了馬車,碼了一車新出窯的磚,趕著到野外心碧他們的藏身處。人多手快,馬上就卸了車,把一切弄得妥妥噹噹。
千帆和他帶來的人自然是不能再跟著了,大家就此告別。千帆握著交通員的手,千叮萬囑要他保證安全。他還想對薛暮紫說幾句什麽,又覺得說什麽都是多餘,便朝他用勁點一點頭。
此時太陽剛剛升了有竹竿那麽高,路上陸陸續續有了進城出城的人。
海陽城東西南北四個城門,北門有水關,又是城裏唯一停靠來往輪船的碼頭重地,北上南下的商賈鄉民大都從此門進出,日本人視為交通咽喉,向來親自帶崗把守。東街西街是本城的繁華之處,攤檔店鋪十之八九集中在這條東西大道上,東門西門也就跟著繁華熱鬧起來,城門口的崗哨設了兩對四個:外城門兩個,內城門兩個。心碧他們帶綺玉進城,即便混過了外麵的崗哨,還得留神裏麵的會不會犯疑作難,形勢就有點險峻。所以他們選定從南門進城。南城牆根一帶都是菜田墳地,平素不大有人走到那裏,內城外城的崗哨並作一處,總共兩個人,怎麽說也容易對付得多。
交通員在前麵趕著馬車,心碧和薛暮紫稍後一步跟著。也是碰巧,兩個崗哨中,一個蹲茅坑拉屎去了,剩下的一個正發菸癮,槍拄在手裏,哈欠打得一個接著一個,眼淚水流了一串。
交通員“籲”地一聲吆喝馬車停下,點頭哈腰上前,先敬上一支煙。
“老總,怎麽就你一個人辛苦啊?”
哨兵認得眼前此人是附近村裏的村長,常趕馬車進城送磚的,就不在意地接過煙,先點了火,用勁吸一大口,滋潤地噴出煙霧來,迴答道:“狗娘養的蹲茅坑蹲了半個時辰,怕是找菜園子裏的小寡婦去了。”
交通員順嘴逗他:“哎喲,那小寡婦我見過,一身好肉哎,屁股上能拍得出油來。”
哨兵兩口吸掉大半支煙,忿忿地又罵一聲:“狗娘養的!”踮腳看看車廂裏的磚塊,“誰家要蓋房?”
交通員趕緊接口:“財政局長砌大門樓子。”
哨兵沒作聲。交通員趁勢就去趕馬。也是心裏慌張的緣故,手忙腳亂間把那馬的挽繩扯得緊了點,馬往旁邊一衝,車廂裏碼好的磚塊稀裏嘩啦掉下一角,把那木板盒子露出來了。
剎那間,心碧隻覺心裏“唿”地一聲著了火似的,五髒六腑都在冒煙,滋滋地作響。她緊走幾步上前,兩眼死死地盯住哨兵,眼珠子幾乎要彈出眶外。
</br>
千帆眼睛裏閃出亮來:“薛先生,你說綺玉能治?”
薛暮紫搖頭:“你別指望我打包票,我說了,盡人事而已。”
千帆說:“你肯動手治,總是有希望的。我這就派人給你騰住房。”
薛暮紫攔住他:“這種病就算能治好,也不是十天半個月的事,我想把她帶迴城裏慢慢調理。”
千帆愣了一愣:“能行?聽說最近日本人在城裏清戶口。”
薛暮紫說:“謀事在人。既是生死當口,說不得大家要冒點險了。”
心碧心亂如麻,坐在綺玉身邊,手抓住綺玉的一隻手,隻知道薛暮紫和千帆兩個在商議綺玉的事,竟聽不清楚他們在說些什麽。
千帆的意思,請心碧和薛先生兩個人住一夜再走。薛暮紫不肯。縛玉現在的情況,一天是一天的變化,分秒鍾也是耽擱不得的。千帆聽他這一說,自然不敢再留,出門忙乎他們上路的一切去了。
此地是海陽的一個窮鄉,幾年中新四軍、國軍、日本人拉鋸似的來來去去,能吃能用的早就搜刮一空了,千帆想找兩匹馬來套輛馬車,哪裏能找得到!沒奈何,他套來一輛牛車。薛暮紫說牛車太慢,路上怕要走個兩三天,不如用人抬。千帆就在部隊上挑了四個壯小夥兒,綁起一副擔架,將綺玉安置上去。綺玉病了這幾天,已經瘦成一把骨頭,四個人抬著她跟玩兒似的,肩膀上竟覺不出一點分量。
一路飛奔。心碧畢竟是快四十歲的人了,又拖著一雙解放腳,若在平常,哪裏能走得過這些日日行軍打仗的小夥子們!此刻在女兒生死關頭,她除了心急如焚之外,別的都顧不得了,那身子、那腳,倒好像不是自已長出來的,怎麽走都沒感覺。旁邊的千帆和薛暮紫怕她吃累不過,一人架住她一隻胳膊,她得了外力藉助,越發跟著他們寸步不拉。
天明的時候走到離城不遠。一行人在村外野地裏歇了下來。心碧俯身看綺玉,依然是睡得昏昏沉沉,人事不知。千帆說天已經亮了,再往前走怕是不行了。他想起附近村裏有個新四軍的地下交通站,就準備過去找人想想辦法。薛暮紫自告奮勇一同跟著去。
交通員明著的身份卻原來是偽村長,事情這就好辦了許多。村裏還有口很大的磚窯,時常有人用馬車往城裏送磚送瓦,交通員說不妨在這上頭動動腦筋。商量的結果,決定用木板釘出一隻可容綺玉躺進去的木盒,放在車廂板上,四麵碼好磚頭,想來城門口的崗哨不至於一塊一塊卸了磚頭檢查。
說幹就幹,交通員臨時把自家的幾扇門板拆了,三個人七手八腳釘出一個木盒。交通員親自到窯上拴了馬車,碼了一車新出窯的磚,趕著到野外心碧他們的藏身處。人多手快,馬上就卸了車,把一切弄得妥妥噹噹。
千帆和他帶來的人自然是不能再跟著了,大家就此告別。千帆握著交通員的手,千叮萬囑要他保證安全。他還想對薛暮紫說幾句什麽,又覺得說什麽都是多餘,便朝他用勁點一點頭。
此時太陽剛剛升了有竹竿那麽高,路上陸陸續續有了進城出城的人。
海陽城東西南北四個城門,北門有水關,又是城裏唯一停靠來往輪船的碼頭重地,北上南下的商賈鄉民大都從此門進出,日本人視為交通咽喉,向來親自帶崗把守。東街西街是本城的繁華之處,攤檔店鋪十之八九集中在這條東西大道上,東門西門也就跟著繁華熱鬧起來,城門口的崗哨設了兩對四個:外城門兩個,內城門兩個。心碧他們帶綺玉進城,即便混過了外麵的崗哨,還得留神裏麵的會不會犯疑作難,形勢就有點險峻。所以他們選定從南門進城。南城牆根一帶都是菜田墳地,平素不大有人走到那裏,內城外城的崗哨並作一處,總共兩個人,怎麽說也容易對付得多。
交通員在前麵趕著馬車,心碧和薛暮紫稍後一步跟著。也是碰巧,兩個崗哨中,一個蹲茅坑拉屎去了,剩下的一個正發菸癮,槍拄在手裏,哈欠打得一個接著一個,眼淚水流了一串。
交通員“籲”地一聲吆喝馬車停下,點頭哈腰上前,先敬上一支煙。
“老總,怎麽就你一個人辛苦啊?”
哨兵認得眼前此人是附近村裏的村長,常趕馬車進城送磚的,就不在意地接過煙,先點了火,用勁吸一大口,滋潤地噴出煙霧來,迴答道:“狗娘養的蹲茅坑蹲了半個時辰,怕是找菜園子裏的小寡婦去了。”
交通員順嘴逗他:“哎喲,那小寡婦我見過,一身好肉哎,屁股上能拍得出油來。”
哨兵兩口吸掉大半支煙,忿忿地又罵一聲:“狗娘養的!”踮腳看看車廂裏的磚塊,“誰家要蓋房?”
交通員趕緊接口:“財政局長砌大門樓子。”
哨兵沒作聲。交通員趁勢就去趕馬。也是心裏慌張的緣故,手忙腳亂間把那馬的挽繩扯得緊了點,馬往旁邊一衝,車廂裏碼好的磚塊稀裏嘩啦掉下一角,把那木板盒子露出來了。
剎那間,心碧隻覺心裏“唿”地一聲著了火似的,五髒六腑都在冒煙,滋滋地作響。她緊走幾步上前,兩眼死死地盯住哨兵,眼珠子幾乎要彈出眶外。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