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民思來想去,一會兒把自己擺在左邊,一會兒把自己擺在右邊,卻覺得哪兒都不合適,都不夠圓滿。房間裏心遙呻吟不斷,令他煩躁,他不得不起身去看她一看。
這是一間幽暗的老式臥房,因門窗緊閉的緣故,走進去覺得空氣有點惡濁。房間擺設中西合壁,靠窗是兩張單人沙發,頂裏麵一張雕花紅木床。心遙側身臥在床上,膝蓋彎曲著頂住心口,眼睛閉著,眉頭緊皺,痛苦不堪的模樣讓濟民不能不生憐惜。他走過去在床邊坐下,伸出一隻手,替她在心口慢慢揉著,說:“要不要請先生來看看?好像這迴發得更加厲害。”
心遙稍稍伸展了手腳,把身體放鬆一些,享受丈夫難得的愛撫,答道:“請不請的也就是這樣了,忍一忍就會過去,先生來了未必有什麽好法子。”又問,“克勤呢?”
濟民不耐煩地說:“唉呀,你自己都病成這樣,還想著你那個寶貝兒子。不是他氣你,哪至於就犯病?”
心遙嘆口氣:“怎麽說也是自己生的,骨頭連著肉呢。前兒個我到定慧寺裏燒香求籤,有個老和尚替克勤算了八字,說他聰明過人,就是二十歲之前不肯往正路上走,要到自己娶妻生子之後才會大徹大悟。”
濟民哼了一聲:“女人家就是相信那些和尚道士的。”話才出口,忽然間就想到了什麽,手裏不知不覺停了,人坐在床邊緊張地思考起來。心遙沒有他的按揉,立刻又把身體蜷得像蝦,嘴裏重新忍不往地哼哼。濟仁這迴顧不上理她,起身走出房間。他需要一個人安靜地把思路理上一理。
定慧寺號稱千年古剎,乃海陽當地一大名勝。至於為何敢稱千年,有古詩為證:
寺名定慧知何代,
橋古碑橫不記年。
古樹亂鴉啼晚照,
故園新蝶舞春煙。
七層寶塔化成路,
五色雲衢散上天。
惟有玉蓮池內水,
滄浪深處老龍眠。
說的是寺橋古老,石碑頹橫,老樹群鴉,蓮池夕照,蒼龍沉睡不醒,好一幅頹廟廢園的慘象!
據考證,此詩為宋哲宗元佑年間進士史聲所寫。
另有同時代人許納陛一首內容大同小異的詩:
不知古剎傳何代,
約略題詩五百年。
僧院樓台飛舊而,
官河楊柳亂荒煙。
幾經兵火凋殘日,
難問滄桑浩劫天。
唯有缽中龍護水,
至今迴繞抱溪眠。
宋朝的定慧寺已經破落如此,其間不經五百年以上風雨兵火,是無論如何說不過去的。有人推算實際建廟年代當在唐貞觀年間,據史料留下來的隻言片字,所算大致無謬。
到得明朝萬曆年間,有三個和尚來定慧寺暫住。其中一個叫性幹的和尚,發誓要募款修複寺廟。他用油燈烤腳、鐵索盤胸等等虔誠而殘酷的手段展示於善男信女,使慷慨解囊者甚眾。大殿落成之後,他又突發奇想,立誓取海外旃壇香木雕塑佛像。於是他偏袒南遊,曆盡千辛萬苦,終於在南洋歸來的商船上獲得丈六長旃壇香巨木一根,就地塑成毗盧大佛,再運迴海陽,前後共經八年。其間,在家的另兩個和尚募款修起鍾鼓樓、藏經樓,去嘉禾等地購迴明藏收藏。此後定慧寺香火空前興旺。
清朝幹隆年間,兩次大修鍾鼓樓、藏經樓、大雄寶殿。光緒年間僧人們興師動眾去北京請經,又浩浩蕩蕩一路吹打著迴來,實際是向海陽當地士紳的一次示威活動,阻止地方上占用廟產興建學堂和各種慈善機構。濟民還記得少年時代見過的這一壯觀景象:自城外迎春橋起,數十人的吹鼓手在前頭開路,住持和尚根沉手舉慈禧所賜“輝映中華”墨跡緊隨其後。挑夫們身穿特製禮服,二人一抬大號經箱,每兩隻經箱中夾一位盛裝的和尚,均頭頂傘蓋,身披朱紅袈裟,手執香爐,香菸一路繚繞飄散。當時海陽城內萬人空巷,老老小小夾道觀看,踩掉的鞋子不計其數。寺中僧人的勢力和能耐由此可見一斑。
海陽城大大小小六十多座寺廟,恐怕合起來也不及定慧寺的富有。海陽有好事者替定慧寺算了一筆大帳,前後幾百年間,信徒們捐給寺裏的山田就有上萬畝之多,廣布在海陽東鄉北鄉。寺裏專門設立了幾處莊房在這些地方收租,租金是僧人們生活和佛事費用的主要來源。
這裏便要說到濟民為何聽心遙提起定慧寺,就心為所動,覺得有計可想了。
心遙本是海陽北鄉人。從她這輩子往上數,也不知要數到第幾代了,祖上出了個大官,終老之後歸葬故裏,其子孫為求先人的蔭福,在他墓地旁蓋起一座前後兩進的香火院。到了心遙的曾奶奶這一代上,鄉裏瘟疫流行,曾奶奶一步一叩頭地走到海陽城裏,在定慧寺求籤拜佛,要佛祖保佑她的兒孫平安。碰巧寺裏來了個懂醫術的雲遊僧,為老太太的虔誠感動,送給她一張祖傳秘方,又教會她如何如何泡製煎煮。老太太迴家便命人架起大鍋,日夜熬煮藥方裏的東西,任憑病者取喝。結果非但她的兒孫們安然無恙,附近鄉裏的瘟疫竟得以控製,救了無數生靈。
瘟疫過去之後,恰巧定慧寺來了幾個僧人到北鄉一帶收租,無處落腳,老太太國著心中欠有寺裏的情分,主動提出將家裏的香火院借給他們使用。這一用,一直用到老太太去世,一方沒說收迴的話,一方也沒說歸還的話。香火院實際上成了定慧寺在北鄉設的一處莊房。
</br>
這是一間幽暗的老式臥房,因門窗緊閉的緣故,走進去覺得空氣有點惡濁。房間擺設中西合壁,靠窗是兩張單人沙發,頂裏麵一張雕花紅木床。心遙側身臥在床上,膝蓋彎曲著頂住心口,眼睛閉著,眉頭緊皺,痛苦不堪的模樣讓濟民不能不生憐惜。他走過去在床邊坐下,伸出一隻手,替她在心口慢慢揉著,說:“要不要請先生來看看?好像這迴發得更加厲害。”
心遙稍稍伸展了手腳,把身體放鬆一些,享受丈夫難得的愛撫,答道:“請不請的也就是這樣了,忍一忍就會過去,先生來了未必有什麽好法子。”又問,“克勤呢?”
濟民不耐煩地說:“唉呀,你自己都病成這樣,還想著你那個寶貝兒子。不是他氣你,哪至於就犯病?”
心遙嘆口氣:“怎麽說也是自己生的,骨頭連著肉呢。前兒個我到定慧寺裏燒香求籤,有個老和尚替克勤算了八字,說他聰明過人,就是二十歲之前不肯往正路上走,要到自己娶妻生子之後才會大徹大悟。”
濟民哼了一聲:“女人家就是相信那些和尚道士的。”話才出口,忽然間就想到了什麽,手裏不知不覺停了,人坐在床邊緊張地思考起來。心遙沒有他的按揉,立刻又把身體蜷得像蝦,嘴裏重新忍不往地哼哼。濟仁這迴顧不上理她,起身走出房間。他需要一個人安靜地把思路理上一理。
定慧寺號稱千年古剎,乃海陽當地一大名勝。至於為何敢稱千年,有古詩為證:
寺名定慧知何代,
橋古碑橫不記年。
古樹亂鴉啼晚照,
故園新蝶舞春煙。
七層寶塔化成路,
五色雲衢散上天。
惟有玉蓮池內水,
滄浪深處老龍眠。
說的是寺橋古老,石碑頹橫,老樹群鴉,蓮池夕照,蒼龍沉睡不醒,好一幅頹廟廢園的慘象!
據考證,此詩為宋哲宗元佑年間進士史聲所寫。
另有同時代人許納陛一首內容大同小異的詩:
不知古剎傳何代,
約略題詩五百年。
僧院樓台飛舊而,
官河楊柳亂荒煙。
幾經兵火凋殘日,
難問滄桑浩劫天。
唯有缽中龍護水,
至今迴繞抱溪眠。
宋朝的定慧寺已經破落如此,其間不經五百年以上風雨兵火,是無論如何說不過去的。有人推算實際建廟年代當在唐貞觀年間,據史料留下來的隻言片字,所算大致無謬。
到得明朝萬曆年間,有三個和尚來定慧寺暫住。其中一個叫性幹的和尚,發誓要募款修複寺廟。他用油燈烤腳、鐵索盤胸等等虔誠而殘酷的手段展示於善男信女,使慷慨解囊者甚眾。大殿落成之後,他又突發奇想,立誓取海外旃壇香木雕塑佛像。於是他偏袒南遊,曆盡千辛萬苦,終於在南洋歸來的商船上獲得丈六長旃壇香巨木一根,就地塑成毗盧大佛,再運迴海陽,前後共經八年。其間,在家的另兩個和尚募款修起鍾鼓樓、藏經樓,去嘉禾等地購迴明藏收藏。此後定慧寺香火空前興旺。
清朝幹隆年間,兩次大修鍾鼓樓、藏經樓、大雄寶殿。光緒年間僧人們興師動眾去北京請經,又浩浩蕩蕩一路吹打著迴來,實際是向海陽當地士紳的一次示威活動,阻止地方上占用廟產興建學堂和各種慈善機構。濟民還記得少年時代見過的這一壯觀景象:自城外迎春橋起,數十人的吹鼓手在前頭開路,住持和尚根沉手舉慈禧所賜“輝映中華”墨跡緊隨其後。挑夫們身穿特製禮服,二人一抬大號經箱,每兩隻經箱中夾一位盛裝的和尚,均頭頂傘蓋,身披朱紅袈裟,手執香爐,香菸一路繚繞飄散。當時海陽城內萬人空巷,老老小小夾道觀看,踩掉的鞋子不計其數。寺中僧人的勢力和能耐由此可見一斑。
海陽城大大小小六十多座寺廟,恐怕合起來也不及定慧寺的富有。海陽有好事者替定慧寺算了一筆大帳,前後幾百年間,信徒們捐給寺裏的山田就有上萬畝之多,廣布在海陽東鄉北鄉。寺裏專門設立了幾處莊房在這些地方收租,租金是僧人們生活和佛事費用的主要來源。
這裏便要說到濟民為何聽心遙提起定慧寺,就心為所動,覺得有計可想了。
心遙本是海陽北鄉人。從她這輩子往上數,也不知要數到第幾代了,祖上出了個大官,終老之後歸葬故裏,其子孫為求先人的蔭福,在他墓地旁蓋起一座前後兩進的香火院。到了心遙的曾奶奶這一代上,鄉裏瘟疫流行,曾奶奶一步一叩頭地走到海陽城裏,在定慧寺求籤拜佛,要佛祖保佑她的兒孫平安。碰巧寺裏來了個懂醫術的雲遊僧,為老太太的虔誠感動,送給她一張祖傳秘方,又教會她如何如何泡製煎煮。老太太迴家便命人架起大鍋,日夜熬煮藥方裏的東西,任憑病者取喝。結果非但她的兒孫們安然無恙,附近鄉裏的瘟疫竟得以控製,救了無數生靈。
瘟疫過去之後,恰巧定慧寺來了幾個僧人到北鄉一帶收租,無處落腳,老太太國著心中欠有寺裏的情分,主動提出將家裏的香火院借給他們使用。這一用,一直用到老太太去世,一方沒說收迴的話,一方也沒說歸還的話。香火院實際上成了定慧寺在北鄉設的一處莊房。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