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僅十八歲的忠王妃吳灩去世後,喪禮進行了三天,吳灩的弟弟吳漵和吳湊帶領幾位親戚,來參加了吳灩的喪禮。那三天,忠王府的所有仆人,除了護衛和衛兵都穿了素服。
忠王妃吳灩的靈柩被抬出王府的時刻,一身素服的李亨抱著穿素服的一歲大的兒子,二十多歲的奶媽抱著裹著白色抱褥的小甜甜,跟著抬靈柩的隊伍送出了好遠的距離。
小潔、小菊、小嫣等宮女跟在李亨後麵,一邊哭泣著送出了好遠。吳灩的兩位弟弟帶領的年輕親戚們,多是吳灩的平輩或晚輩,那些晚輩穿著素服,平輩們也都穿著淺顏色的服飾。
小潔抱著小豫,奶媽抱著小甜甜迴來了,其他宮女和李輔國,則是陪李亨去了安葬忠王妃吳灩的春明門外。
第二日清晨我起床很早。我到西廂樓一樓洗臉漱口後,就到吃飯的區域,舀了粥到碗裏,從木托盒裏拿了一個饅頭,掰開夾上幾根鹹菜絲。我端著粥拿著夾著鹹菜的饅頭,到我平時吃飯的位置坐著吃飯了。
李輔國已經在我對麵坐著吃飯了,他手裏的饅頭已經快吃完了,他麵前的那碗粥也已經見底了。
其他人還沒有過來吃飯,整個一樓餐廳隻有我們兩人在吃飯,還有一個人已經吃完飯了,他就是小康子,他在北麵的茶爐旁燒茶爐。
李輔國把喝完了最後一滴粘粥的碗,放在桌子上,然後跟我說:“文遊唐,以後你們可不像以前那麽自由了。”
我詫異地問道:“李公公你何出此言啊?”
“五天前我用的算盤壞掉了,我拿著壞的算盤,到內侍省找高公公,換了一個新算盤。高公公說,皇上說從明年開始,十六王宅裏的皇子府上,王府參軍、王友,都要到府上參加實際工作了。”
“你的意思是親王的府上是有一些附屬官員的,隻是他們不經常到府上做實際工作,是嗎?”
“是的,像寧王,薛王等親王,府上有王傅、參軍、王友、長史、司馬等十名以上的署官;已經單獨在十六王宅居住的皇子,也已經安排了幾位署官,隻不過他們有的在朝廷做別的事,有的沒有多少實際工作,偶爾來到王府一次,平時不怎麽到王府。”
李輔國這樣一說,我想起來了,是每隔五六天就會有三三兩兩的官員來王府,到堂屋裏與李亨聊一會兒天就離開了。李輔國跟我說了這些話後,我才明白他們是王府的署官。
我問李輔國:“皇上的意思是這些署官中,其他職務可以不怎麽來,但是王府參軍和王友,必須每日必到,是嗎?”
“是的,你可以這麽理解。”
“王府參軍和王友是幾品官啊?”
“王府參軍是正五品上,王友是從五品下,都要參加早朝。忠王府的參軍是王延祚。我聽高公公說,忠王府的王友換成皇甫唯明了。”
“皇甫惟明以後又能天天陪著忠王殿下了。王府參軍和王友,是過了年後來王府嗎?”
“是的,他們要過了年後來了,他們不在王府住,隻是參加早朝後來王府工作。他們主要是負責陪殿下聊天,為殿下可能接到的朝廷安排的任務出謀劃策,他們會對護衛和衛兵嚴格管理。所以我剛才說你們以後不那麽自由了。”
“謝謝李公公提醒。”
我感覺李輔國心裏不太痛快,他臉上一直表情冷淡,甚至有點兇。
李輔國離開了一樓餐廳,去掃院子了。四護衛和值白班的衛兵,陸續從二樓下來吃早飯了。我沒有將剛才李輔國透露的信息告訴大家。
正在此時,李隆基正在大明宮宣政殿上早朝。忠王妃吳灩病逝當天的上午,李輔國就立即向高力士稟報了噩耗,高力士立即到興慶殿,通知了剛從光順門迴到興慶殿的李隆基。
李隆基這幾天心情不好,在臘月初八這天的早朝上,也不例外。裴光庭和蕭嵩分別向李隆基上奏了幾件地方上的事。然後,一向不怎麽奏事的開府儀同三司,內外閑廄監牧都使,霍國公王毛仲,奏請加強朔方,河東兩地的軍事防禦。他認為要嚴防契丹和奚聯合突厥在過年期間,踏過凍得結實的冰麵侵擾大唐。
李隆基淡淡地說:“王愛卿,你提醒得好。朕會在退朝後,和蕭嵩商議過年期間的邊疆防禦部署的。”
蕭嵩站在中間一排官員前列,握著笏板說:“陛下,對於邊疆防禦,臣早就做了一些部署了。臣作為中書令,兼任兵部尚書和河西節度使,如果想不到過年期間應該加強邊疆防禦,那就是太不稱職了。臣一向對邊疆防禦非常重視。”
李隆基望著站在西麵一排官員首位的王毛仲說:“王愛卿,你在管理牧場方麵,做出了很大的貢獻,朕很清楚這一點。至於邊疆防禦的問題,你剛才也聽到了,蕭嵩已經做好了冬季防禦外地入侵的部署。”
王毛仲握著笏板擋著胖乎乎,須發整理得很整齊的臉,沒有再說什麽。
忠王妃吳灩的靈柩被抬出王府的時刻,一身素服的李亨抱著穿素服的一歲大的兒子,二十多歲的奶媽抱著裹著白色抱褥的小甜甜,跟著抬靈柩的隊伍送出了好遠的距離。
小潔、小菊、小嫣等宮女跟在李亨後麵,一邊哭泣著送出了好遠。吳灩的兩位弟弟帶領的年輕親戚們,多是吳灩的平輩或晚輩,那些晚輩穿著素服,平輩們也都穿著淺顏色的服飾。
小潔抱著小豫,奶媽抱著小甜甜迴來了,其他宮女和李輔國,則是陪李亨去了安葬忠王妃吳灩的春明門外。
第二日清晨我起床很早。我到西廂樓一樓洗臉漱口後,就到吃飯的區域,舀了粥到碗裏,從木托盒裏拿了一個饅頭,掰開夾上幾根鹹菜絲。我端著粥拿著夾著鹹菜的饅頭,到我平時吃飯的位置坐著吃飯了。
李輔國已經在我對麵坐著吃飯了,他手裏的饅頭已經快吃完了,他麵前的那碗粥也已經見底了。
其他人還沒有過來吃飯,整個一樓餐廳隻有我們兩人在吃飯,還有一個人已經吃完飯了,他就是小康子,他在北麵的茶爐旁燒茶爐。
李輔國把喝完了最後一滴粘粥的碗,放在桌子上,然後跟我說:“文遊唐,以後你們可不像以前那麽自由了。”
我詫異地問道:“李公公你何出此言啊?”
“五天前我用的算盤壞掉了,我拿著壞的算盤,到內侍省找高公公,換了一個新算盤。高公公說,皇上說從明年開始,十六王宅裏的皇子府上,王府參軍、王友,都要到府上參加實際工作了。”
“你的意思是親王的府上是有一些附屬官員的,隻是他們不經常到府上做實際工作,是嗎?”
“是的,像寧王,薛王等親王,府上有王傅、參軍、王友、長史、司馬等十名以上的署官;已經單獨在十六王宅居住的皇子,也已經安排了幾位署官,隻不過他們有的在朝廷做別的事,有的沒有多少實際工作,偶爾來到王府一次,平時不怎麽到王府。”
李輔國這樣一說,我想起來了,是每隔五六天就會有三三兩兩的官員來王府,到堂屋裏與李亨聊一會兒天就離開了。李輔國跟我說了這些話後,我才明白他們是王府的署官。
我問李輔國:“皇上的意思是這些署官中,其他職務可以不怎麽來,但是王府參軍和王友,必須每日必到,是嗎?”
“是的,你可以這麽理解。”
“王府參軍和王友是幾品官啊?”
“王府參軍是正五品上,王友是從五品下,都要參加早朝。忠王府的參軍是王延祚。我聽高公公說,忠王府的王友換成皇甫唯明了。”
“皇甫惟明以後又能天天陪著忠王殿下了。王府參軍和王友,是過了年後來王府嗎?”
“是的,他們要過了年後來了,他們不在王府住,隻是參加早朝後來王府工作。他們主要是負責陪殿下聊天,為殿下可能接到的朝廷安排的任務出謀劃策,他們會對護衛和衛兵嚴格管理。所以我剛才說你們以後不那麽自由了。”
“謝謝李公公提醒。”
我感覺李輔國心裏不太痛快,他臉上一直表情冷淡,甚至有點兇。
李輔國離開了一樓餐廳,去掃院子了。四護衛和值白班的衛兵,陸續從二樓下來吃早飯了。我沒有將剛才李輔國透露的信息告訴大家。
正在此時,李隆基正在大明宮宣政殿上早朝。忠王妃吳灩病逝當天的上午,李輔國就立即向高力士稟報了噩耗,高力士立即到興慶殿,通知了剛從光順門迴到興慶殿的李隆基。
李隆基這幾天心情不好,在臘月初八這天的早朝上,也不例外。裴光庭和蕭嵩分別向李隆基上奏了幾件地方上的事。然後,一向不怎麽奏事的開府儀同三司,內外閑廄監牧都使,霍國公王毛仲,奏請加強朔方,河東兩地的軍事防禦。他認為要嚴防契丹和奚聯合突厥在過年期間,踏過凍得結實的冰麵侵擾大唐。
李隆基淡淡地說:“王愛卿,你提醒得好。朕會在退朝後,和蕭嵩商議過年期間的邊疆防禦部署的。”
蕭嵩站在中間一排官員前列,握著笏板說:“陛下,對於邊疆防禦,臣早就做了一些部署了。臣作為中書令,兼任兵部尚書和河西節度使,如果想不到過年期間應該加強邊疆防禦,那就是太不稱職了。臣一向對邊疆防禦非常重視。”
李隆基望著站在西麵一排官員首位的王毛仲說:“王愛卿,你在管理牧場方麵,做出了很大的貢獻,朕很清楚這一點。至於邊疆防禦的問題,你剛才也聽到了,蕭嵩已經做好了冬季防禦外地入侵的部署。”
王毛仲握著笏板擋著胖乎乎,須發整理得很整齊的臉,沒有再說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