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惟明說:“陛下,您想一下,尺帶珠丹在開元初年才多大啊?早些年的那些書信,大概是邊疆的將領以他的口吻寫的,想以此來激怒陛下。兩三年前的那些吐蕃給您的來信,也很可能是吐蕃邊疆將領代寫的,因為唐蕃隻要是開戰,那些將領就會被重用。邊疆有戰事,武將就可以借機盜取官家的財物,還可以瞞報軍功來獲得功勳和爵位。對兩國來說,戰爭都不是福氣,戰事不斷,不但損兵折將還消耗國力。河西、隴右兩地因戰事頻發,遠比中原貧困。倘若陛下派一名使臣去吐蕃探望金城公主,借機與讚普尺帶珠丹當麵約談交好,讓他向陛下稱臣,從此兩國邊境免於戰禍,這也是駕馭夷狄的策略啊。”
李隆基高興地說:“朕覺得你說的這個辦法可行。朕令你和內侍張元方,以看望金城公主為由,一起訪問吐蕃。到時候吐蕃讚普願不願意向朕稱臣,就看你如何與他溝通了。”
皇甫惟明說:“臣有信心完成陛下交給臣的任務。”
“好,你迴住處收拾一下吧,朕今天下午會通知內侍張元方,你們兩人後天就啟程赴吐蕃。”
“微臣遵旨,微臣先告辭了。”
李亨進入勤政務本樓一樓後,就問了牛力高現在方便拜見皇上嗎?對方告訴他皇上正在接見官員。李亨等到皇甫惟明下樓後,與皇甫惟明打招唿:“喂,皇甫惟明,你現在在哪裏住啊?”
皇甫惟明走到李亨麵前,躬身行禮道:“在下拜見忠王殿下。我現住在朱雀大道東側的安仁坊內的一處官舍內。”
“住得舒適嗎?”
“我們外地來京的八九品官,每個官員一間寢室,中堂很大,是公共活動區,我住得很舒適。”
“噢,那就好。”
“忠王殿下,我先離開了,等有時間我們再聊。”
“好的。”
經過牛力高和白小荔接力稟報,李隆基允許李亨上二樓麵見他。李亨上了二樓。
李亨站在書桌南麵向坐在書桌北麵的李隆基躬身行禮道:“兒臣拜見父皇。”
李隆基看著氣宇軒昂,俊秀飄逸的李亨,臉上露出了欣慰地微笑:“李亨,朕令你兼任河東道元帥了,想讓你到太原的軍中任職。那裏有太原尹和河東節度使等官員,他們會接待你,安排好你的衣食住行。”
李亨心裏有些小緊張,他低著頭說:“兒臣向父皇講一下我的情況吧,我母妃去世才一年多,不滿三年的守孝期,如果此時離開皇城不知是否合適?另外,兒臣的妻子忠王妃吳灩,於近日就要臨產了,兒臣請求暫緩赴外地任職,望父皇應允。”
李隆基望著低頭請求暫緩赴外地任職的李亨,心裏產生了一些憐憫之情。他略帶溫情地說:“朕日理萬機,終日想著紛繁複雜的朝中事,天下政務,竟然忘記了你的妻子快要生了,也忽略了你的母妃楊貴嬪過世才一年多,你需要在皇城守孝三年的情況。逝者已逝,如果國家需要你,你可以不用非要在皇城守孝三年再赴外地任職,但是根據現在的情況看,你的正妃要臨產了,況且李豫也才一歲,你是不適宜離開京城的。朕答應你的請求。”
李亨低頭行拱手禮道:“兒臣謝謝父皇的理解,兒臣可以在京城為父皇分擔一些事務,兒臣擔心您過於疲勞。”
李隆基望著誠懇的李亨說:“你在忠王府遙領河北道行軍元帥就行,朕有大臣們輔佐,不會勞累的。”
“父皇還有其他要吩咐兒臣的嗎?”
“朕沒有其他要吩咐的了,你迴去吧,朕也要迴興慶殿了。”
“兒臣告辭。”
李亨低著頭向南倒退一步,又向東倒退兩步,然後轉身向東麵的樓梯口走去。他出了勤政務本樓,是從一樓衝著南麵東西大道的南門出來的。
我們五護衛跟著李亨迴了十六宅內的忠王府。
兩天後的早晨,皇甫惟明和內侍張元方為首的使者隊伍,騎馬向吐蕃境內趕去。
李隆基派去吐蕃的使者隊伍,到了吐蕃首都邏些後,讚普在居住的宮城接待了他們。吐蕃讚普得知李隆基派使臣赴吐蕃的目的,是看望金城公主,非常高興。金城公主陪同讚普尺帶珠丹,一起宴請了皇甫惟明和張元方。
宴席上,年齡和皇甫惟明相仿的尺帶珠丹,和皇甫惟明聊得比較投機。皇甫惟明談話間很尊重讚普尺帶珠丹,並不卑不亢地陳述了兩國交好的益處。尺帶珠丹本來就在最近三四個月內,以向大唐送信,或派使者的方式,向李隆基表達了兩國交好和親的願景。皇甫惟明與李元方所持態度,與讚普尺帶珠丹願景一致。
尺帶珠丹拿出了貞觀年間以來,所接到的大唐皇帝的所有敕書,讓皇甫惟明觀看。到了十月,讚普尺帶珠丹派大臣論名悉獵,跟隨皇甫惟明一起,到長安城向大唐皇上進獻了貢品。尺帶珠丹令使臣向皇上上表,以外甥自稱,言辭懇切地陳述了兩國交惡的原因,以及想與大唐重新修好的願望。
李隆基高興地說:“朕覺得你說的這個辦法可行。朕令你和內侍張元方,以看望金城公主為由,一起訪問吐蕃。到時候吐蕃讚普願不願意向朕稱臣,就看你如何與他溝通了。”
皇甫惟明說:“臣有信心完成陛下交給臣的任務。”
“好,你迴住處收拾一下吧,朕今天下午會通知內侍張元方,你們兩人後天就啟程赴吐蕃。”
“微臣遵旨,微臣先告辭了。”
李亨進入勤政務本樓一樓後,就問了牛力高現在方便拜見皇上嗎?對方告訴他皇上正在接見官員。李亨等到皇甫惟明下樓後,與皇甫惟明打招唿:“喂,皇甫惟明,你現在在哪裏住啊?”
皇甫惟明走到李亨麵前,躬身行禮道:“在下拜見忠王殿下。我現住在朱雀大道東側的安仁坊內的一處官舍內。”
“住得舒適嗎?”
“我們外地來京的八九品官,每個官員一間寢室,中堂很大,是公共活動區,我住得很舒適。”
“噢,那就好。”
“忠王殿下,我先離開了,等有時間我們再聊。”
“好的。”
經過牛力高和白小荔接力稟報,李隆基允許李亨上二樓麵見他。李亨上了二樓。
李亨站在書桌南麵向坐在書桌北麵的李隆基躬身行禮道:“兒臣拜見父皇。”
李隆基看著氣宇軒昂,俊秀飄逸的李亨,臉上露出了欣慰地微笑:“李亨,朕令你兼任河東道元帥了,想讓你到太原的軍中任職。那裏有太原尹和河東節度使等官員,他們會接待你,安排好你的衣食住行。”
李亨心裏有些小緊張,他低著頭說:“兒臣向父皇講一下我的情況吧,我母妃去世才一年多,不滿三年的守孝期,如果此時離開皇城不知是否合適?另外,兒臣的妻子忠王妃吳灩,於近日就要臨產了,兒臣請求暫緩赴外地任職,望父皇應允。”
李隆基望著低頭請求暫緩赴外地任職的李亨,心裏產生了一些憐憫之情。他略帶溫情地說:“朕日理萬機,終日想著紛繁複雜的朝中事,天下政務,竟然忘記了你的妻子快要生了,也忽略了你的母妃楊貴嬪過世才一年多,你需要在皇城守孝三年的情況。逝者已逝,如果國家需要你,你可以不用非要在皇城守孝三年再赴外地任職,但是根據現在的情況看,你的正妃要臨產了,況且李豫也才一歲,你是不適宜離開京城的。朕答應你的請求。”
李亨低頭行拱手禮道:“兒臣謝謝父皇的理解,兒臣可以在京城為父皇分擔一些事務,兒臣擔心您過於疲勞。”
李隆基望著誠懇的李亨說:“你在忠王府遙領河北道行軍元帥就行,朕有大臣們輔佐,不會勞累的。”
“父皇還有其他要吩咐兒臣的嗎?”
“朕沒有其他要吩咐的了,你迴去吧,朕也要迴興慶殿了。”
“兒臣告辭。”
李亨低著頭向南倒退一步,又向東倒退兩步,然後轉身向東麵的樓梯口走去。他出了勤政務本樓,是從一樓衝著南麵東西大道的南門出來的。
我們五護衛跟著李亨迴了十六宅內的忠王府。
兩天後的早晨,皇甫惟明和內侍張元方為首的使者隊伍,騎馬向吐蕃境內趕去。
李隆基派去吐蕃的使者隊伍,到了吐蕃首都邏些後,讚普在居住的宮城接待了他們。吐蕃讚普得知李隆基派使臣赴吐蕃的目的,是看望金城公主,非常高興。金城公主陪同讚普尺帶珠丹,一起宴請了皇甫惟明和張元方。
宴席上,年齡和皇甫惟明相仿的尺帶珠丹,和皇甫惟明聊得比較投機。皇甫惟明談話間很尊重讚普尺帶珠丹,並不卑不亢地陳述了兩國交好的益處。尺帶珠丹本來就在最近三四個月內,以向大唐送信,或派使者的方式,向李隆基表達了兩國交好和親的願景。皇甫惟明與李元方所持態度,與讚普尺帶珠丹願景一致。
尺帶珠丹拿出了貞觀年間以來,所接到的大唐皇帝的所有敕書,讓皇甫惟明觀看。到了十月,讚普尺帶珠丹派大臣論名悉獵,跟隨皇甫惟明一起,到長安城向大唐皇上進獻了貢品。尺帶珠丹令使臣向皇上上表,以外甥自稱,言辭懇切地陳述了兩國交惡的原因,以及想與大唐重新修好的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