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婭的父親一米七五左右,一身白色棉袍,四方臉,不算胖,留著約十厘米長的山羊須,頭戴一頂黑色無翅棉帽,兩側護耳朵的帽耳向兩邊分開,沒有係在下巴下麵。


    小婭的母親一身土黃色棉衣袍,頭發盤在腦後,臉型很圓潤,約一米六五的個頭,微胖,顯得很福態。她除了戴著兩個銀耳墜外,沒有佩戴其他首飾。


    我從看到他們的第一眼,就迅速打量了一下他們。小婭的父親聽到小婭對我和馬車夫的介紹後,先和我說話了。他說:“這位壯士,你送小婭迴家辛苦了,屋裏請。”


    與此同時小婭的母親和馬車夫說:“這位趕馬車的師傅,你送小婭迴家辛苦了,請到屋裏喝茶。”


    我和馬車夫都對小婭的父母說不用進屋了,我們要立即往迴趕了。雖然我很想逗留一會兒,了解一下大唐鼎盛時期百姓的生活,但是我們兩人來送小婭畢竟屬於公務,不是私人旅行啊。


    小婭說:“雖然忠王殿下說過讓你們盡快迴去,但是到屋裏喝一杯熱茶暖暖身子,也是人之常情啊,也耽誤不了多久。”


    我看了一眼馬車夫,他比在忠王府門前時多了一頂帽子,他這帽子和小婭父親的帽子顏色款式一樣,隻是帽耳端部的黑色細繩在下巴底下係在一起了。


    馬車夫從棉帽中間露出來的臉居然英俊了不少,他不到三十五歲,還沒有留胡須,看上去很年輕。他說:“要不然咱們就進屋坐一會兒,喝一杯熱茶再走吧。”


    我說:“好的。”


    我們跟著小婭和小婭的父母進入了堂屋裏。堂屋裏的擺設非常簡樸,和忠王府堂屋擺設差不多。我發現大部分唐朝人,在家具上沒有刻意追求多樣性,而是追求簡單實用的風格。


    堂屋裏靠後牆一張棕紅色八仙桌,兩邊各有一把棕紅色高腳椅子,堂屋中間有一張方形矮桌,那是飯桌,周圍有幾個小木凳子。堂屋東部一張棕紅色書桌,書桌南北各有兩把棕紅色高腳椅子。房間裏散落著幾把馬紮子,兩個蒲團。


    我們被邀請坐在後牆處的八仙桌兩邊了,那可是比較尊貴的客人坐的位置啊。我在東麵坐著,馬車夫在西麵坐著。我感覺我更被這家人看重,小婭的母親先給我麵前的杯子裏倒了茶水,又給那位馬車夫倒了茶水。


    小婭的父親出了堂屋,過了一會兒端著一個盛滿柿餅的果盤進屋了。他把果盤送到我麵前,讓我吃柿餅,他向馬車夫也說了一句讓他吃柿餅的話。


    看來作為忠王府的護衛,我一身盔甲,頭戴頭盔,腰戴佩刀,比一身青色棉衣袍,頭戴黑色棉帽子的馬車夫更受敬畏啊。


    我不知道喝茶水吃柿餅會不會肚子疼,我看到馬車夫沒吃柿餅,我也沒吃。即便是那暗紫色的柿餅很誘人,我們還是隻喝著茶水,和小婭的父親聊天。


    小婭已經去東廂房收拾床鋪了,她母親讓她把拿迴去的棉被,衣服放到東廂房裏。


    我問坐在南麵飯桌邊的小婭的父親:“田大叔,你主要是從事什麽行業啊?”小婭全名田小婭,他父親今年五十七歲,我前段時間在忠王府問過小婭。


    小婭的父親說:“我靠種七畝地維生啊,我小兒子在鄠縣周圍跟著建房壘牆的施工隊做小工。”


    我說:“我聽小婭說過,她有一個哥哥一個弟弟 ,一個妹妹,她哥哥和妹妹從事什麽行業啊?”


    小婭的父親說:“我的兩個兒子和小婭的妹妹,都已經成家了。我大兒子在朔方軍中從軍多年了,已經是一位隊正了。他們朔方軍節度使是信安王李禕。前幾年府兵製時,他在關中的折衝府當兵,沒戰事就迴家和他妻子耕種三畝農田。他當時由於是府兵不用交賦稅,隻是若有戰事就要迴軍中練兵備戰。”


    “噢,原來如此。那他現在不種地了吧?”


    “五年前,軍隊改革了,府兵沒有了,士兵有了可觀的軍餉,其他福利待遇也更好了,不種地了。就是那一年,我大兒子去了朔方軍營,做了一位隊正。他妻子也跟著去了,在軍隊裏負責做飯。他們的田地讓官府暫時收迴了,他服完兵役迴家鄉來時,可以申請要迴田地再種地。”


    “這樣挺好啊,他若日後迴鄉還可以務農。”


    “現在在軍營裏比以前強多了,皇上聖明,準許士兵輪流迴家探親。我大兒子今年過年被準許迴來探親,他和妻兒現在去長安城玩去了。”


    “小婭的妹妹從事什麽行業啊?”


    “你們來我們村時看到南麵的山了嗎?她嫁到那座山腳下了。我女婿世代為醫,他們夫妻負責到山上采藥,我親家是遠近聞名的郎中。”


    “嗯,挺好啊,郎中看病救人,也會衣食無憂,你二女兒嫁得不錯啊。”


    馬車夫隻是默默地喝茶,沒有參與聊天。我沒看到小婭再進來,也不知道她母親去幹什麽了。


    此時馬車夫終於說了一句話:“我們走吧,迴去晚了忠王該著急了。”


    我也說:“我們該走了,要不然不但忠王著急,調度內苑馬車的宦官也該不高興了。”


    小婭的父親說:“小婭和她媽正在東廂房裏的廚房做飯呢。我那會兒到東廂房小倉庫拿柿餅時叮囑了小婭,讓她和她母親趕緊做飯菜招待客人。”


    我和馬車夫都起身了,我們一邊說不能在這裏吃飯了,一邊往堂屋門口走。這時候堂屋門開了,進來了一位五十歲左右的中年男人,他麵容和小婭的父親有幾分相似,隻是身材高大一些。這人一身土黃色棉衣袍,紮著外腰,嘴上留著八字胡,下巴留著山羊須。他進屋便說:“兩位壯士,你們不要急著走啊。我在門外就聽到你們非要不吃飯就走。我看到你們的馬車輪子不結實了,如果不大修一下,萬一在迴去的途中壞了,就更耽誤行程了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盛唐風雲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文如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文如風並收藏盛唐風雲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