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炎皇帝薑北辰再一次被架上了朝堂,不過這一次強行請他上朝的是二號宰輔大學士北宮離。
“聖上,左驍衛大將軍前番出兵北山討賊,大敗而迴,喪師失地,不可不究也!”
北宮離把本章奏上,口讀玉笏。
“臣附議!”
“臣也附議!”
……
北宮離一派的官員紛紛出班表態。
顧明忠老神在在,麵不改色。
“顧卿,你有何說?”
薑北辰打了個哈欠,頗有幾分不耐煩。
“陛下,這用兵之事,自來勝敗常情,豈有一概而論的,犬子之失,卻是事出有因。”
“哼,顧卿可否給眾臣工釋惑!”
薑北辰說。
“卻是前鋒將領段茂斥候不明,兩縣縣令押糧不力,方使大軍陷入困境,故其敗矣,實屬意外。”
北宮離冷笑:
“顧大人,左驍衛大將軍身為主將,段茂偵敵不明,不也是他用人不當麽?再次臣領戶部,得報牒說,鼎餘封餘兩縣,如令撥糧,是左驍衛大將軍派的押糧官自己出了紕漏,致令賊軍得手,反竊縣城,又如何怪得了兩縣?”
“北宮大人所言,顧某當然悉知,某隻說勝敗常事,顧雄之敗,某自不會推脫,然其不是主因,因此陛下,臣奏褫奪顧雄左驍衛大將軍之職,貶為榆陽州總兵。”
榆陽州乃大炎帝國西北重地,處於大炎帝國與西番國之要害地。
顧明忠這一招以退為進,北宮離當然也看得出來,出班道:
“顧大人好計較,左驍衛大將軍雖然奪職,然許多損失,又作何處?”
“嗬嗬!”
顧明忠早有預案:
“本官願罰俸三千石,招募丁壯補丁兵馬,至所失之地,還請陛下再派能臣領兵討平。”
薑北辰道:
“既然首輔已然責己,此事當可原諒,北宮大人也無需再追究了,至於用兵,顧卿斟酌就是。”
“遵旨,就是不知北宮大人和張大人肯否配合?”
顧明忠看向北宮離和樞密使張淦。
這張淦也是北宮離一派的,他要作梗,這事同樣不好搞。
薑北辰道:
“二位大人乃我大炎忠臣,怎會不知輕重,還望眾臣同心協力,早日平了叛賊流寇,共禦外虜,還我大炎之安寧,朕也好與諸位同亨富貴也!”
“臣等遵旨,謝陛下!”
殿頭太監拂塵一甩,尖聲唿喚:
“議事完畢,退朝!”
北山縣城,人頭湧動。
一股人流往西門外去,另一股卻湧向東城的一處莊院。
西門之處,是一處新建的兵營,前往的皆為丁壯,原來是去投軍的。
而東城這處碩大的莊院,卻是在振興軍拿下北山縣後,將幾處富人的院落打通改建而成。
關宇給取了一個名字,叫做振興學院。
前往這裏的,卻是一些讀書人。
隻論才學,不論出身!但凡有一些文字功底,皆可前來應募。
這是振興學院招帖上的話。
這當然不是來者不拒,關宇親與柳信商議了一番,從柳信薦舉的人中遴選了數人組成一個麵試組。
“雖然咱們不講出身,但人品不可不看,還要看他們對咱振興軍的理解和忠誠度。”
關宇對幾位麵試官道。
西郊兵營,所招募的丁壯,不但要看體能,還要考察騎射陣戰,同時還有一項選考科目:韜略兵策。
凡選考合格者,全部被編入另營,且另建營房安置,關宇也在轅門上整了現個大字:振興參謀學院。
“文遠哪,你說的學校,耗費可是巨大喲,不知那兩縣的士紳會否配合?”
柳信拿著關宇遞給他的計劃書,臉色凝重的說。
打從振興出來開始,他便不會反對關二哥所提出的一切。
除了支持,就是支持,但現在關宇提出,要把三縣的所有適齡孩童,全送到學校讀書,這個把他給難住了。
庠序之教,自大炎這地域有吏以來,皆是民眾自為,也就是說,有錢人自家搞私學,像縣學州學之類,卻是沒有。
整個大炎帝國,就隻有京城永安,才設了朝廷開辦的國子監,也叫太學。
關宇提出的什麽九年製義務教育,柳信等看了都說好,然而錢呢?
“讓他們捐唄,要想跟咱們振興軍全作做生意,他們就得拿點誠意出來。”
關宇口中的他們,當然是指三縣的富貴。
先前不聽話的,反振興軍的,都被毫不客氣的打了土豪,分了田地。
被打服了的,都乖乖的接受了振興軍提出的條件。
減租息,加稅賦。
注意,這增加的稅賦,不是征對平頭老百姓,而是商人富戶。
這大炎帝國之前,富人商戶是不需要交稅的,所以關宇的這一措施拿出來,便出一波喊天叫地。
“你們都錯了,你們做生意賺錢,是需要一個優良的營商環境吧?”
關宇把商人富戶的代表召集起來開會,或者說,洗腦。
優良的營商環境,什麽鬼喲?
那些員外老爺表示小人有些懵逼。
這簡單嘛。
你們說,天天有人打砸搶燒,逼你交保護費,你們說,你們的生意做得暢快不暢快?
商人代表點頭,該死的保護費!
富人代表撇嘴,誰特麽敢把老爺我收保護費,不都是老爺派家丁去收別人的保護費麽?
這其中,就包括在坐的商人。
還有,要是整個老百姓都窮,沒幾個錢,你說你們還能從哪裏去賺?
這個,這個貌似有理,池中無魚何處漁,羊皮無毛咋個薅?
“可將軍,百姓無錢,我等又能如何讓他們有錢呢?”
一富家員外勇於發問。
關宇笑道:
“這當然是咱們振興軍的事情啦,我們會鼓勵他們幫助他們發展生產,多種糧多養家禽,不是有句古聖說過嘛,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饑矣!……”
“你們看,這土地上,就可以做出這麽多文章,另外,咱們振興軍開辦的各類工坊企業,也可接收大量的百姓來做工掙錢,老百姓錢多了要幹嘛,當然得買東西嘛,從哪買,當然就是你們嘛,大家都能掙錢,大家都能買買買,這樣優良的營商環境,他不香麽?”
香,是真香!
在經過關大將軍一通解釋後,商人富戶們都點了頭。
“聖上,左驍衛大將軍前番出兵北山討賊,大敗而迴,喪師失地,不可不究也!”
北宮離把本章奏上,口讀玉笏。
“臣附議!”
“臣也附議!”
……
北宮離一派的官員紛紛出班表態。
顧明忠老神在在,麵不改色。
“顧卿,你有何說?”
薑北辰打了個哈欠,頗有幾分不耐煩。
“陛下,這用兵之事,自來勝敗常情,豈有一概而論的,犬子之失,卻是事出有因。”
“哼,顧卿可否給眾臣工釋惑!”
薑北辰說。
“卻是前鋒將領段茂斥候不明,兩縣縣令押糧不力,方使大軍陷入困境,故其敗矣,實屬意外。”
北宮離冷笑:
“顧大人,左驍衛大將軍身為主將,段茂偵敵不明,不也是他用人不當麽?再次臣領戶部,得報牒說,鼎餘封餘兩縣,如令撥糧,是左驍衛大將軍派的押糧官自己出了紕漏,致令賊軍得手,反竊縣城,又如何怪得了兩縣?”
“北宮大人所言,顧某當然悉知,某隻說勝敗常事,顧雄之敗,某自不會推脫,然其不是主因,因此陛下,臣奏褫奪顧雄左驍衛大將軍之職,貶為榆陽州總兵。”
榆陽州乃大炎帝國西北重地,處於大炎帝國與西番國之要害地。
顧明忠這一招以退為進,北宮離當然也看得出來,出班道:
“顧大人好計較,左驍衛大將軍雖然奪職,然許多損失,又作何處?”
“嗬嗬!”
顧明忠早有預案:
“本官願罰俸三千石,招募丁壯補丁兵馬,至所失之地,還請陛下再派能臣領兵討平。”
薑北辰道:
“既然首輔已然責己,此事當可原諒,北宮大人也無需再追究了,至於用兵,顧卿斟酌就是。”
“遵旨,就是不知北宮大人和張大人肯否配合?”
顧明忠看向北宮離和樞密使張淦。
這張淦也是北宮離一派的,他要作梗,這事同樣不好搞。
薑北辰道:
“二位大人乃我大炎忠臣,怎會不知輕重,還望眾臣同心協力,早日平了叛賊流寇,共禦外虜,還我大炎之安寧,朕也好與諸位同亨富貴也!”
“臣等遵旨,謝陛下!”
殿頭太監拂塵一甩,尖聲唿喚:
“議事完畢,退朝!”
北山縣城,人頭湧動。
一股人流往西門外去,另一股卻湧向東城的一處莊院。
西門之處,是一處新建的兵營,前往的皆為丁壯,原來是去投軍的。
而東城這處碩大的莊院,卻是在振興軍拿下北山縣後,將幾處富人的院落打通改建而成。
關宇給取了一個名字,叫做振興學院。
前往這裏的,卻是一些讀書人。
隻論才學,不論出身!但凡有一些文字功底,皆可前來應募。
這是振興學院招帖上的話。
這當然不是來者不拒,關宇親與柳信商議了一番,從柳信薦舉的人中遴選了數人組成一個麵試組。
“雖然咱們不講出身,但人品不可不看,還要看他們對咱振興軍的理解和忠誠度。”
關宇對幾位麵試官道。
西郊兵營,所招募的丁壯,不但要看體能,還要考察騎射陣戰,同時還有一項選考科目:韜略兵策。
凡選考合格者,全部被編入另營,且另建營房安置,關宇也在轅門上整了現個大字:振興參謀學院。
“文遠哪,你說的學校,耗費可是巨大喲,不知那兩縣的士紳會否配合?”
柳信拿著關宇遞給他的計劃書,臉色凝重的說。
打從振興出來開始,他便不會反對關二哥所提出的一切。
除了支持,就是支持,但現在關宇提出,要把三縣的所有適齡孩童,全送到學校讀書,這個把他給難住了。
庠序之教,自大炎這地域有吏以來,皆是民眾自為,也就是說,有錢人自家搞私學,像縣學州學之類,卻是沒有。
整個大炎帝國,就隻有京城永安,才設了朝廷開辦的國子監,也叫太學。
關宇提出的什麽九年製義務教育,柳信等看了都說好,然而錢呢?
“讓他們捐唄,要想跟咱們振興軍全作做生意,他們就得拿點誠意出來。”
關宇口中的他們,當然是指三縣的富貴。
先前不聽話的,反振興軍的,都被毫不客氣的打了土豪,分了田地。
被打服了的,都乖乖的接受了振興軍提出的條件。
減租息,加稅賦。
注意,這增加的稅賦,不是征對平頭老百姓,而是商人富戶。
這大炎帝國之前,富人商戶是不需要交稅的,所以關宇的這一措施拿出來,便出一波喊天叫地。
“你們都錯了,你們做生意賺錢,是需要一個優良的營商環境吧?”
關宇把商人富戶的代表召集起來開會,或者說,洗腦。
優良的營商環境,什麽鬼喲?
那些員外老爺表示小人有些懵逼。
這簡單嘛。
你們說,天天有人打砸搶燒,逼你交保護費,你們說,你們的生意做得暢快不暢快?
商人代表點頭,該死的保護費!
富人代表撇嘴,誰特麽敢把老爺我收保護費,不都是老爺派家丁去收別人的保護費麽?
這其中,就包括在坐的商人。
還有,要是整個老百姓都窮,沒幾個錢,你說你們還能從哪裏去賺?
這個,這個貌似有理,池中無魚何處漁,羊皮無毛咋個薅?
“可將軍,百姓無錢,我等又能如何讓他們有錢呢?”
一富家員外勇於發問。
關宇笑道:
“這當然是咱們振興軍的事情啦,我們會鼓勵他們幫助他們發展生產,多種糧多養家禽,不是有句古聖說過嘛,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饑矣!……”
“你們看,這土地上,就可以做出這麽多文章,另外,咱們振興軍開辦的各類工坊企業,也可接收大量的百姓來做工掙錢,老百姓錢多了要幹嘛,當然得買東西嘛,從哪買,當然就是你們嘛,大家都能掙錢,大家都能買買買,這樣優良的營商環境,他不香麽?”
香,是真香!
在經過關大將軍一通解釋後,商人富戶們都點了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