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人們在繼續給1號爐裝料點火冶煉之外,又開始了2號爐3號爐的建設。


    打磚坯,碎礦石,挑煤炭,所有人各司其職,幹得熱火朝天。


    手無縛雞之力的柳老大人,成了賬房先生,記錄鐵礦重量,出鐵重量,同時根據關宇的安排處理爐灰和爐渣。


    新娘子柳依依也沒閑著,與周氏幹娘一道,給大夥燒茶送水。


    關宇喝不慣那如濃稠的萊粥一般的茶,特地趁運礦石的時機,在山上扯了一捆金銀花,讓依依泡在瓦罐裏。


    這東西特別的清香很快吸引了不少人,到後來,大半人的都來吃這金銀花茶了。


    “我看了一下這裏,還能建幾口小高爐,這樣,建五個就行啦,咱們盡量做一天出兩爐鐵水。”


    “哇……”


    人們驚唿。


    晚餐時,關宇開總結會,提出一個方向,人們一合計,每個爐子一天可出三千斤,五個爐子就是一萬五千斤。


    這是啥概念?放眼他們歸州乃至整個大炎帝國,還算比較有底子的,一年的鐵產量,也不過七十多萬斤。


    1788年,工業革命初期的英國,其鋼鐵年產量也不過7萬多斤。


    “我提議,咱們這裏,就叫東山鋼鐵廠,今天,在座的所有人,都占有廠子的股份。”


    “何為股份?”


    陳橫的爹問出了在座大多數人的疑惑,於是關宇同學又深入淺出的給這幫子山裏上了一堂現代金融課。


    “在座諸位叔伯長輩,哪些家裏有耕牛的?”


    老胡請來幹活的共來自十七戶人家,所有人都搖頭。


    正因為他們家裏窮,才會給人傭工。


    幾天了解,關宇知道,耕牛對這些山民來說,是極為稀罕的畜生。


    別說養不起,就算養了,最終也會被地主老財給占了去!


    胡鐵匠這類人,假如用某時空的成分劃分的話,也屬於中農係列。


    因此,這屋子裏坐的,都是貪下中農了。


    貧下中農咋會有牛呢,充其量隻有給人放牛的份。


    他們都自己墾了一點薄地,但主要還是租種的地主老財的地。


    因為那些溝穀河邊的地,較為肥沃,可十有八九都被地主占了去。


    每年耕種,要麽一鍬鍬的純手工翻地挖土,要麽男人做牛馬,女人扶鋤犁,想要用牛耕,就必須得向地主租牛,當然得算租金的。


    所以人們都搖頭,卻不知這牛兒跟股份有啥子關係。


    “小子的意思是,咱們一家是養不起牛的,但咱們這裏十八家,一人出一份錢,是不是就可以買一頭牛了?”


    “好像是!”


    有人點頭。


    成年耕牛二十貫至三十貫之間,這些貧下中農,一年的收入平均也就七八貫,就算技術專控的胡鐵匠,一年也不到二十貫。


    所以,買牛的事兒,是想都不敢想滴。


    但像關宇所言,一家出點錢,又不是多大的事兒了。


    “可是,這牛到底歸誰呢?”


    有人問。


    “當然是屬於大家夥啦!咱們推選幾個人來管理,經營,哪家需要租牛,就把錢交到管錢的人,再由專門的人記賬。一季或者一年完了之後,大家一起按出錢的多少分紅。比如今年得錢十貫,咱們就按每100文為一股計算,一股就可分十文錢,幾家出多少股就分多少,大家明白了麽?”


    有人點頭,有人搖頭!


    點頭便給搖頭的解釋,然後大家都點起頭來。


    哦,原來這就是股份哈!


    牛始終還在,本錢也就在,得到的,全特麽都是利潤哪!劃算。


    “好,來年買年,俺出一貫錢。”


    一中年大叔激動的站了起來。


    他叫白延,排行五,關宇叫他白五叔。


    “俺家出兩貫。”


    陳橫他老子陳富也站起來。


    關宇以手扶額,幾位叔哇,小子在舉例子給你們講解啥是股份的事,咱們說的是鋼鐵廠,你們咋鑽到牛身上去啦?


    鐵匠老胡敲桌子:


    “你們嚷個啥呢,這不文遠說的是鐵廠的事麽?”


    白延:“啊,哦,是哈。”坐下。


    陳富:“哦,對頭,俺這是?不是,牛兒也是可以買的。”


    坐下了,還一邊嘟囔著。


    李永他爹李祥道:


    “文遠,你說這鋼鐵廠子的股份咋安排?”


    掌爐師傅叫江福,聽了說道:


    “這個自然是文遠說了算啦!你們說是不是?”


    眾人紛紛應,都覺得自己隻是出點力氣,就有股份,按關宇說的,今後上班(幹活)有工錢,後來還分紅利,這是到哪都賺翻了的事兒哪,當然得關宇說了算。


    關宇道:“這樣吧,這裏不管是地兒,還是礦、煤啥的,都是胡爺爺原本的,胡爺爺就占三成,小子不才,忝顏占兩成,餘下五成,大家夥就這樣分啦!”


    剩下的包括胡二力李永陳橫和柳老爺子,都分得股分,皆大歡喜。


    鐵匠老胡忽道:“大家的沒問題,我自己有點意見。”


    大夥都朝他看過去,不知他想說啥。


    老胡做人向來厚道,人們不信他還有大要求。


    果然,老胡清清嗓子道:


    “鄉黨們,俺老胡是個沒用的人,文遠來之前,俺就後邊那個小爐子,一年出個千斤鐵都頂了天,現在文遠一來,景況天差地遠,因此老胡以為,這三成應由文遠來占有,老胡呢,就兩成已頂天啦,故而俺跟文遠,得換一換。”


    眾人互相望望,不約而同的點了點頭。


    江福道:


    “俺覺得可行,沒有文遠,啥都不成,文遠點子多,腦殼活泛,咱們今後,好多事兒都得仰仗文遠,故而胡老爺子的意思,老江讚同。”


    “咱老李也讚同。”“讚同,文遠,可別推啦,咱們可都指望你哩!”


    “對。”


    “對。”


    關宇看看柳信,後者也點了點頭。


    “好吧!”關宇一撫桌子,“小子那就厚顏從命啦,趕明兒小子再擬個章程,把打鐵坊挃飭一下,挖個水槽,把水引過來,弄個水車,用水錘鍛打,那可省事兒多了。”


    “看嘛,文遠就是有主意,這麽一來,咱們又能多做些事兒了!”


    陳富感歎說。


    “如今這些鐵料怎麽處?”


    李祥問。


    “嘿嘿,我去弄個產品清單,明天就開始弄,最快的賣出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炎帝國,吾濟蒼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渝西三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渝西三少並收藏大炎帝國,吾濟蒼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