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這個造紙工藝,以及經過無數歲月沉澱在紙張上麵的舊色來看,這張看起來無比怪異的紙卷,竟然是一個了不起的古玩字畫一類的。


    在望氣術觀察之下,更是可以確定這是宋代的字畫才有的紙張顏色。


    看到這裏的時候,我不由自主的打了一個寒顫,下意識的身體向後麵靠攏了 一下。


    宋朝的字畫,莫非這個紙卷,是那一批秦玉從外麵帶迴來的古董,那滿滿的一麻袋東西,全都是宋朝的,而且當時我也仔細的看過,並且將一些金銀器物,以及古文字畫分類收藏好,儲存在倉庫之中。


    這件事情,就是這兩天的時間,所以我清晰的記得,當時我將那些字畫,統統卷了起來,放入了倉庫之中。


    如此說來,這個就是那張字畫了。


    可是……


    這個明明鎖在倉庫小匣子裏麵的字畫,怎麽會鬼使神差的出現在這裏?


    我看 了之後,不由是一陣陣的目瞪口呆。


    我一次次的抓著自己的頭發,有些搞不明白,這到底是怎麽迴事兒。


    而秦玉此時和我的情況也是差不多少,一臉忌憚的看著桌子上的字畫,不敢上前去碰。


    第708章 虎口嶺


    這張字畫看起來十分的普通,甚至在望氣術的觀察之下,我依舊是看不出來,這張字畫有什麽玄妙所在。


    但是無形之中,這張字畫給我的強大壓迫是無法用言語來表達出來的,那種不寒而慄的感覺,令我不由是望而卻步。


    “秦玉,你這都是從哪兒得來的東西,怎麽一個比一個的古怪。”我看著這張字畫,手指開始顫抖,口齒也在這個時候變得十分的不利索。


    秦玉一本正經的站起來,深吸了一口氣:“這怎麽可能,如果這些東西有問題的話,為什麽我不遠千裏從虎口嶺帶迴來的時候,並沒有發現這一點。”


    虎口嶺。


    這個名字對我來說,並不是十分的陌生。


    虎口嶺所在的位置,就在距離我們城市不是很遠的位置。


    在這個地方,多叢山峻嶺,景色宜人不說,而且空氣也是十分的清新。


    隻是有一點需要注意。


    那就是這裏的交通,極為的不便利,唯有的一條交通線路,是從這裏經過的川藏鐵路。


    但可惜的是,川藏線,在建造的時候,並沒有在這裏設置停留站點的意思,一是因為這裏的居民隻有不到一千戶,而且這一千戶居民,居住的更是無比的分散,有一句俗語用來形容虎口嶺一代的居民生活狀況,那就是一人一村落。


    這個形容的話,如果是外人聽起來,莫名的覺得會有些誇張。


    但是了解這裏的人,對於這樣的描述和形容,是一點兒也不覺得誇張的。


    因為隨著改革發展的大浪潮從全國上下流行開來。


    很多農民就算不種地,也會靠著雙手得到一份可以養家餬口的薪水。


    如此一來,在虎口嶺一代,一樣也是受到了改革春風的召喚,在這道狂風的吹拂之下,在這裏生活的年輕村民,紛紛丟下了手上的鋤頭,踏向了大城市的光芒之中。


    這雖然是虎口嶺的悲哀,但也是虎口嶺未來發展方向的一個未來。


    當時有一個旅行記者,無意之中來到虎口嶺,做了一片詳細的報導,而這個報導的標題就是一人一村,所以隻要看過那份報紙的人,對於虎口嶺一帶,就有著不可磨滅的記憶。


    所以當秦玉說到這個地方的時候,我也是情不自禁的心頭一震。


    真是沒有想到,這麽生僻的一個地方,秦玉都能找到,不得不說,他的手伸得還真是太遠了。


    這個時候我不由很是納悶的問道;“秦玉,你怎麽會跑到虎口嶺去的,這地方,就算是地地道道的大陸人,未必也能在地圖上發現這個地方。”


    秦玉嘿嘿一笑;“那你就別管了,山人自有妙計,我去這個地方,自然有我的辦法。”


    說著,秦玉便是準備不分場合,不分地點的開始吹牛逼。


    隻是我哪兒有興趣,哪兒有時間聽他吹,直接揮手說道;“行了行了,我問這個,不是聽你吹牛的,我問你,你是從哪兒得知虎口嶺有包子的。”


    包子,是我們南派少數的業內總稱,一般的情況之下,是不會對外人說起並且解釋的,之所以提出來這麽一個和盜墓也好,古董也好,毫不相關的一個詞,那是因為在交流之中,避免被外人聽懂我們的話,而故意這麽說的。


    甚至我還有所了解,有的盜墓賊,為了保證重要的信息不泄露,他們之中,甚至有的人喜歡用拗口的方言,或者一些特殊的閩南語,客家話來交談,甚至更有甚者,竟然為了盜墓學會了毛子語,以及梵語一類,不一而論。


    而包子這個詞,其實仔細想一下的話,這其中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包子,看起來習俗平常,但是一口咬開的時候,裏麵蘊含的豐厚汁液味道,以及各種菜蔬鮮肉蒸熟之後的味道,自然是不言而喻的,不得不說,這算的上是我大中華獨一無二的美食之一,包子能夠作為民以食為天的大中華流傳五千年,那自然有其獨特魅力的。


    而用包子來形容一些寶藏豐厚的墳墓或者特產古董的山村鄉落,那自然是因為,這些地方充滿了驚喜。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詭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吳半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吳半仙並收藏詭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