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在幹嘛!快轉過來看這個小孩!快看這個孩子!我無法擺脫那隻手,我也無法跑開。我看到他的脖子抬高了些,傷口被拉大,血湧了出來,仿佛是水龍頭打開後的流水聲。
我覺得孩子的哭喊聲已經蓋過了音樂聲,正納悶那對情侶為什麽沒有轉過身來看看——至少看看到底發生了什麽。可有一個想法躍入了我的腦中,讓我深信不疑:他們沒有睡著,他們正睜著眼,看著前方,聽著孩子的哭聲,偷偷發笑。對,一定是這樣。我想衝到他們那邊,強迫他們轉過來。
我的目光又迴到了那個孩子身上,他在哭哭啼啼地說:我的動脈被咬破了。
我躺在床上,身上的衣服已經全濕了。月光打在窗簾上,風吹進沒關的窗戶把窗簾湧動得汩汩作響。我能看清房間中的任何一樣東西。我的耳邊還不斷迴響著那孩子最後的話語,仿佛是山穀中的迴音被帶進了這個房間裏繚繞。
這個夢是不是預示著艾波正緩緩地來到我的床前,將夢中的預言實現。即使它現在沒來,將來也會來的。我不能確定狗會不會爬二樓高的牆,也不能確定它是否真是一隻瘋狗。
為什麽不能?
我猜我能。
3
一個月前,我和艾波在荒聲公園相遇。它既幹淨又沒有掉毛,完全沒有其他街頭狗那樣的病態模樣。因此,在第三次相遇的時候,我才認定它是一隻流浪狗。帶它迴家,我並不是源於對這隻狗的憐憫,而是對我自己的同情——我幾乎過了兩個月的無聊生活。生活對我來說仿佛是一個蝸牛,自己還沒有走過幾步路留下的痕跡就被蒸發了。如果有什麽能讓這種生活——除了工作之外大多數時間都是一個人——稍稍改變,我是很樂意嚐試的。但那天晚上,它在我的寓所裏待到十點鍾,就跑走了,我想它或許真有一個主人,否則身上也不會不髒,也不太可能走掉。
可在第二天早晨我出門工作時發現它正蹲在我的門外,而且在我走路的時候不斷地用頭朝一個方向拱我的腳,似乎想讓我追隨它而去;我沒反對。過中央橋的時候我還不懂到底要去哪裏,但當到了荒聲公園臨近的小空地時,我才知道它是要帶我去它的家。
那塊地不久前辦了一場熱鬧非凡的園遊會,如今場地已經被清空,一群鳥聚集在貌似水塘的窪地上,四周沒幾個人。我們來到的地方卻是隱逸在其中的垃圾堆,不遠處是頗高的草叢。當它鑽進草叢中時,雪白的毛與碧綠的草相映成趣,在一個看似小窩的地方趴了下來,閉上眼睛,仿佛在說:“瞧,這就是我睡覺的地方。”隨後它站了起來,搖搖尾巴,明亮的雙眸看著我。
我忘了我是否說過工作完了會來找它,但我確實有那樣的意思。在我離開的時候它沒有跟上來,這讓我鬆了一口氣。
傍晚時分,我再次來到這個叫做預汀的空地。有為數不少的孩子在這裏玩耍。也許再過不久這裏就會被某個建築物所霸占。較為偏冷的垃圾堆放處讓我有些落寞;走到了那裏,我看不見其他的人影。隻有好奇心在驅動著我的方向。
在我的眼前,金黃的陽光灑落在空空的巢上,我心想它大概跑去哪裏玩了。我隻在那裏駐留裏片刻,就決定迴家。但我轉過身時,發現這隻白毛中夾著淺黃色毛的小流浪狗就站在一棵樹下看著我,在我看到它的時候它跑到我的腳邊。這一次,它跟著我了。
這就像是一對約好的朋友一樣,相約在工作之後會麵。或者,這也像戀愛中的人一樣。至少,有它的陪伴,我也能感到生活改變了不少,而無論它伴我多久。
我在快餐店買了我和它的晚餐,迴到公寓後,我從一個櫃子裏找出了一個容器,大概是塑料盒的蓋子。我用它來盛它的飯菜;在其間我也給它取了一個名字(“艾波”這個叫法十分自然地在我的腦海中閃現)。
本來我打算在這個星期把戈爾丁的《蠅王》看完的,今晚的計劃是看六七十頁,不過艾波的到來打破了我的計劃,而且我也很想出去走走,如果有必要的話,去小診所裏給艾波打一針。幾年前,我的一個同學告訴我他對學校的一隻無人收養的小狗有了興趣,在一個夜裏他找到了它,帶它迴家,在迴家之前去學校附近的診所給狗打了一針。他說這是為了自己著想,以防它是一隻瘋狗,而且對狗也有好處。在路上,我一直想著這件事,直到來到了一家小診所門前。
診所大門敞開著,可裏麵既無醫生也無病人,隻有在裏間灰暗的那裏,一台普通的電視機閃著白花花的屏幕,播著新聞的聲音。中藥與西藥混在一個櫃架上,像精品店裏的小物品,更加地雜亂無章。
我剛要喊,就聽到一個聲音從外麵傳來:“是看病還是買藥?”
一個滿嘴鬍子、麵色通紅、渾身是汗的人繞過我,坐在了診病的座位上。他從桌子的抽屜裏撥出一條毛巾,將額頭上的汗抹去。
“我是想給我的狗打一針……”
“哦?”
“就是那種——它是我撿來的,那種防病的針。”
他點了點頭(這讓我鬆了口氣),在紙上飛速地寫了幾行字。我暗自感嘆著自己到底是許久沒說什麽多餘的話了,才會說出這種屁話來。連打免疫都說不清楚。
</br>
我覺得孩子的哭喊聲已經蓋過了音樂聲,正納悶那對情侶為什麽沒有轉過身來看看——至少看看到底發生了什麽。可有一個想法躍入了我的腦中,讓我深信不疑:他們沒有睡著,他們正睜著眼,看著前方,聽著孩子的哭聲,偷偷發笑。對,一定是這樣。我想衝到他們那邊,強迫他們轉過來。
我的目光又迴到了那個孩子身上,他在哭哭啼啼地說:我的動脈被咬破了。
我躺在床上,身上的衣服已經全濕了。月光打在窗簾上,風吹進沒關的窗戶把窗簾湧動得汩汩作響。我能看清房間中的任何一樣東西。我的耳邊還不斷迴響著那孩子最後的話語,仿佛是山穀中的迴音被帶進了這個房間裏繚繞。
這個夢是不是預示著艾波正緩緩地來到我的床前,將夢中的預言實現。即使它現在沒來,將來也會來的。我不能確定狗會不會爬二樓高的牆,也不能確定它是否真是一隻瘋狗。
為什麽不能?
我猜我能。
3
一個月前,我和艾波在荒聲公園相遇。它既幹淨又沒有掉毛,完全沒有其他街頭狗那樣的病態模樣。因此,在第三次相遇的時候,我才認定它是一隻流浪狗。帶它迴家,我並不是源於對這隻狗的憐憫,而是對我自己的同情——我幾乎過了兩個月的無聊生活。生活對我來說仿佛是一個蝸牛,自己還沒有走過幾步路留下的痕跡就被蒸發了。如果有什麽能讓這種生活——除了工作之外大多數時間都是一個人——稍稍改變,我是很樂意嚐試的。但那天晚上,它在我的寓所裏待到十點鍾,就跑走了,我想它或許真有一個主人,否則身上也不會不髒,也不太可能走掉。
可在第二天早晨我出門工作時發現它正蹲在我的門外,而且在我走路的時候不斷地用頭朝一個方向拱我的腳,似乎想讓我追隨它而去;我沒反對。過中央橋的時候我還不懂到底要去哪裏,但當到了荒聲公園臨近的小空地時,我才知道它是要帶我去它的家。
那塊地不久前辦了一場熱鬧非凡的園遊會,如今場地已經被清空,一群鳥聚集在貌似水塘的窪地上,四周沒幾個人。我們來到的地方卻是隱逸在其中的垃圾堆,不遠處是頗高的草叢。當它鑽進草叢中時,雪白的毛與碧綠的草相映成趣,在一個看似小窩的地方趴了下來,閉上眼睛,仿佛在說:“瞧,這就是我睡覺的地方。”隨後它站了起來,搖搖尾巴,明亮的雙眸看著我。
我忘了我是否說過工作完了會來找它,但我確實有那樣的意思。在我離開的時候它沒有跟上來,這讓我鬆了一口氣。
傍晚時分,我再次來到這個叫做預汀的空地。有為數不少的孩子在這裏玩耍。也許再過不久這裏就會被某個建築物所霸占。較為偏冷的垃圾堆放處讓我有些落寞;走到了那裏,我看不見其他的人影。隻有好奇心在驅動著我的方向。
在我的眼前,金黃的陽光灑落在空空的巢上,我心想它大概跑去哪裏玩了。我隻在那裏駐留裏片刻,就決定迴家。但我轉過身時,發現這隻白毛中夾著淺黃色毛的小流浪狗就站在一棵樹下看著我,在我看到它的時候它跑到我的腳邊。這一次,它跟著我了。
這就像是一對約好的朋友一樣,相約在工作之後會麵。或者,這也像戀愛中的人一樣。至少,有它的陪伴,我也能感到生活改變了不少,而無論它伴我多久。
我在快餐店買了我和它的晚餐,迴到公寓後,我從一個櫃子裏找出了一個容器,大概是塑料盒的蓋子。我用它來盛它的飯菜;在其間我也給它取了一個名字(“艾波”這個叫法十分自然地在我的腦海中閃現)。
本來我打算在這個星期把戈爾丁的《蠅王》看完的,今晚的計劃是看六七十頁,不過艾波的到來打破了我的計劃,而且我也很想出去走走,如果有必要的話,去小診所裏給艾波打一針。幾年前,我的一個同學告訴我他對學校的一隻無人收養的小狗有了興趣,在一個夜裏他找到了它,帶它迴家,在迴家之前去學校附近的診所給狗打了一針。他說這是為了自己著想,以防它是一隻瘋狗,而且對狗也有好處。在路上,我一直想著這件事,直到來到了一家小診所門前。
診所大門敞開著,可裏麵既無醫生也無病人,隻有在裏間灰暗的那裏,一台普通的電視機閃著白花花的屏幕,播著新聞的聲音。中藥與西藥混在一個櫃架上,像精品店裏的小物品,更加地雜亂無章。
我剛要喊,就聽到一個聲音從外麵傳來:“是看病還是買藥?”
一個滿嘴鬍子、麵色通紅、渾身是汗的人繞過我,坐在了診病的座位上。他從桌子的抽屜裏撥出一條毛巾,將額頭上的汗抹去。
“我是想給我的狗打一針……”
“哦?”
“就是那種——它是我撿來的,那種防病的針。”
他點了點頭(這讓我鬆了口氣),在紙上飛速地寫了幾行字。我暗自感嘆著自己到底是許久沒說什麽多餘的話了,才會說出這種屁話來。連打免疫都說不清楚。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