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劉基料壞事
開局上諫被杖斃?二命上朝先服毒 作者:紫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
“你說什麽!”
“咱可沒有定他的罪!他怎麽會懸梁自盡的!你們國子監的官員和侍衛都是幹什麽吃的!”
皇帝朱重八又驚怒,又驚慌,對著謝澤就一頓大罵。
砰!
謝澤趕忙重重的磕頭認錯,然後才抬起頭,滿臉掛淚。
手裏,捧著的,正是趙征先前留下的那封絕筆信。
解釋道:
“陛下!”
“微臣先前也察覺到了一點不對!”
“但是微臣當時有著公務,學子們都已經在等著了,然後當時趙祭酒還因此罵了微臣一頓!”
“所以嗚嗚嗚......微臣當時以為,趙祭酒可能隻是睡懵了,可能因為夢見了什麽而失意。”
砰!
“陛下嗚嗚嗚,但是誰知道,等微臣在課中休息,再去找趙祭酒討論學問的時候。”
“就發現了趙祭酒懸在了梁上!”
“隨後,又在他的案桌上,發現了這一封遺書!”
“陛下!趙祭酒是被那群士族給逼死的啊!”
謝澤說到這裏,已經是哭得直不起身。
偏殿內的六部尚書,聽見事情原委,也都被震撼得站了起來。
其中,禮部尚書解晉、工部尚書王正,和戶部尚書呂尚,都流出了眼淚。
“給咱...看看...”
皇帝朱重八也徹底慌了。
但他接過了趙征的遺書,卻又突然愣住了。
待他想明白為什麽後,他第一時間,就看向了位於西北方向的皇後寢宮。
他知道,壞了!
為了自己的妹子。
他讓太醫按照李萬方給出的方子,緩和用藥,讓忠義侯趙征能夠一起吃一頓晚飯。
好證明自己的認錯態度。
還是為了自己的妹子。
在國子監趙征研究出了拚音、字典和標點符號後,他把國子監趙征從禮部那邊摘出,讓國子監趙征去到國子監,行祭酒的職務。
但是現在,國子監祭酒已經沒有了。
皇帝朱重八終於徹底慌了神,他在偏殿裏待不下去了。
他想到,大殿上的趙征,一定不能死!
所以皇帝朱重八立刻就往大殿趕去,丟下了偏殿內的六部尚書。
吱呀~
“陛下,微臣劉基,讓陛下久等了!咳咳!”
“不知道陛下找微臣來做什麽?”
這個時候,頭發全白的劉基終於也到了。
戶部尚書呂尚趕緊上前扶住了他。
“劉公,你終於來了!”
“大事不好啊!”
“什麽大事不好?咳咳,陛下呢?”
劉基想為呂尚這個老友避閑,剛剛想用力掙脫呂尚的攙扶。
然後他抬頭四顧,卻沒有發現皇帝朱重八的影子,疑惑道。
“剛才公公說的是,陛下在偏殿等候劉某來議事啊?”
“怎麽陛下不在?”
誠意伯劉基問向呂尚。
呂尚也不是很清楚情況。
所以他隻能讓國子監博士謝澤起身,又把情況說明了一遍。
......
“什麽!”
“咳咳~”
劉基聽完,軟坐在椅子上,久久不能迴神。
“劉公!你又怎麽了!你可別嚇我們啊!”
戶部尚書呂尚,作為劉基的老友,自是最關心劉基的身體情況。
“咳咳,劉某沒事......”
“隻是......隻是!”
“我劉某又少了一知己啊!啊......”
劉基滿頭的白發,仿佛都變得暗淡,看向了頭頂的紅梁雕柱,痛惜道。
“劉公!慎言!”
戶部尚書呂尚,在這時候趕緊眨眼示意,提醒他現在的場合,不是在自己的誠意伯府。
劉基這才反應過來,看向了偏殿現場的其餘五個尚書。
禮部尚書解晉、工部尚書王正、兵部尚書滕德風,不知道什麽時候,悄悄的擋在自己的麵前。
剩下的兩位,吏部尚書劉鬆,刑部尚書秦勇力,在對麵椅子還端坐著。
“咳咳,謝謝各位了。”
劉基趕緊擦去自己眼角的淚水,對著關心自己的四個尚書感謝道。
“唉......不打緊的。”
“咱們還是想一想,能不能做一些什麽吧。”
“陛下本來是叫我們來討論,對天下士族和西南諸國使臣彈劾忠義侯和趙祭酒一事該怎麽處理的。”
“但是在剛才,就在劉公你趕到這裏前一瞬,陛下接到趙祭酒自盡的消息後,就趕忙往正殿去了。”
“你說,會不會是陛下龍顏大怒,想對趙府下手了啊......”
戶部尚書呂尚在一旁擔憂著。
此時,吏部尚書劉鬆,刑部尚書秦勇力,也終於起身走到了劉基麵前。
他們,也同樣擔憂著這個問題。
“對啊,陛下也沒有讓王總管通知我們過去接著上朝。”
劉基見此,趕忙將自己內心的悲傷壓到心底。
思考起了其中的緣由。
“各位大人,請趕忙把先前陛下的反應告訴劉某!”
“劉某總覺得有大事,而且是壞事,要發生了!”
劉基感覺著自己的內心慌慌的,急切道。
六部尚書,見此,也趕忙把自己記得的細節都告訴了他。
......
半炷香後。
劉基聽完了始終。
他趕緊讓自己的老友呂尚把自己扶起。
“劉公,你想到什麽了啊?”
劉基張口,想要說,卻因為激動,又咳嗽了起來。
“咳咳咳!”
“快!!!”
“去找皇後求情!”
“陛下是要起戰事,甚至是,要對天下士族大開殺戒了!”
“隻有皇後才能夠勸得住陛下!咳咳咳!”
劉基終於把自己想到的東西,說了出來。
誠意伯劉基,一直得皇帝朱重八的重用。
如果不是趙府突然崛起,那麽現在處在漩渦中心的,就一定是他!
所以,現場的六部尚書在此刻,對劉基的猜想,都深信不已。
所以,不管是與劉基交好,或是因為各種緣由有故,又或是政敵關係。
現場的六部尚書,都趕緊合力架起劉基,往皇後的寢宮方向趕去。
其中,兵部尚書在走了一段路後,甚至直接把劉基給背起,往皇後的寢宮方向趕。
為什麽他們會這麽慌呢?又非要帶著劉基去呢?
因為朝堂上,除了李善和胡勇,就是劉基最了解皇帝朱重八。
然後,劉基除了了解皇帝外。
他還是馬皇後親自出馬,去青田接到朝堂的。
現在皇帝要大開殺戒甚至起兵禍了。
要求皇後出馬。
劉基就是關鍵中的關鍵。
......
“你說什麽!”
“咱可沒有定他的罪!他怎麽會懸梁自盡的!你們國子監的官員和侍衛都是幹什麽吃的!”
皇帝朱重八又驚怒,又驚慌,對著謝澤就一頓大罵。
砰!
謝澤趕忙重重的磕頭認錯,然後才抬起頭,滿臉掛淚。
手裏,捧著的,正是趙征先前留下的那封絕筆信。
解釋道:
“陛下!”
“微臣先前也察覺到了一點不對!”
“但是微臣當時有著公務,學子們都已經在等著了,然後當時趙祭酒還因此罵了微臣一頓!”
“所以嗚嗚嗚......微臣當時以為,趙祭酒可能隻是睡懵了,可能因為夢見了什麽而失意。”
砰!
“陛下嗚嗚嗚,但是誰知道,等微臣在課中休息,再去找趙祭酒討論學問的時候。”
“就發現了趙祭酒懸在了梁上!”
“隨後,又在他的案桌上,發現了這一封遺書!”
“陛下!趙祭酒是被那群士族給逼死的啊!”
謝澤說到這裏,已經是哭得直不起身。
偏殿內的六部尚書,聽見事情原委,也都被震撼得站了起來。
其中,禮部尚書解晉、工部尚書王正,和戶部尚書呂尚,都流出了眼淚。
“給咱...看看...”
皇帝朱重八也徹底慌了。
但他接過了趙征的遺書,卻又突然愣住了。
待他想明白為什麽後,他第一時間,就看向了位於西北方向的皇後寢宮。
他知道,壞了!
為了自己的妹子。
他讓太醫按照李萬方給出的方子,緩和用藥,讓忠義侯趙征能夠一起吃一頓晚飯。
好證明自己的認錯態度。
還是為了自己的妹子。
在國子監趙征研究出了拚音、字典和標點符號後,他把國子監趙征從禮部那邊摘出,讓國子監趙征去到國子監,行祭酒的職務。
但是現在,國子監祭酒已經沒有了。
皇帝朱重八終於徹底慌了神,他在偏殿裏待不下去了。
他想到,大殿上的趙征,一定不能死!
所以皇帝朱重八立刻就往大殿趕去,丟下了偏殿內的六部尚書。
吱呀~
“陛下,微臣劉基,讓陛下久等了!咳咳!”
“不知道陛下找微臣來做什麽?”
這個時候,頭發全白的劉基終於也到了。
戶部尚書呂尚趕緊上前扶住了他。
“劉公,你終於來了!”
“大事不好啊!”
“什麽大事不好?咳咳,陛下呢?”
劉基想為呂尚這個老友避閑,剛剛想用力掙脫呂尚的攙扶。
然後他抬頭四顧,卻沒有發現皇帝朱重八的影子,疑惑道。
“剛才公公說的是,陛下在偏殿等候劉某來議事啊?”
“怎麽陛下不在?”
誠意伯劉基問向呂尚。
呂尚也不是很清楚情況。
所以他隻能讓國子監博士謝澤起身,又把情況說明了一遍。
......
“什麽!”
“咳咳~”
劉基聽完,軟坐在椅子上,久久不能迴神。
“劉公!你又怎麽了!你可別嚇我們啊!”
戶部尚書呂尚,作為劉基的老友,自是最關心劉基的身體情況。
“咳咳,劉某沒事......”
“隻是......隻是!”
“我劉某又少了一知己啊!啊......”
劉基滿頭的白發,仿佛都變得暗淡,看向了頭頂的紅梁雕柱,痛惜道。
“劉公!慎言!”
戶部尚書呂尚,在這時候趕緊眨眼示意,提醒他現在的場合,不是在自己的誠意伯府。
劉基這才反應過來,看向了偏殿現場的其餘五個尚書。
禮部尚書解晉、工部尚書王正、兵部尚書滕德風,不知道什麽時候,悄悄的擋在自己的麵前。
剩下的兩位,吏部尚書劉鬆,刑部尚書秦勇力,在對麵椅子還端坐著。
“咳咳,謝謝各位了。”
劉基趕緊擦去自己眼角的淚水,對著關心自己的四個尚書感謝道。
“唉......不打緊的。”
“咱們還是想一想,能不能做一些什麽吧。”
“陛下本來是叫我們來討論,對天下士族和西南諸國使臣彈劾忠義侯和趙祭酒一事該怎麽處理的。”
“但是在剛才,就在劉公你趕到這裏前一瞬,陛下接到趙祭酒自盡的消息後,就趕忙往正殿去了。”
“你說,會不會是陛下龍顏大怒,想對趙府下手了啊......”
戶部尚書呂尚在一旁擔憂著。
此時,吏部尚書劉鬆,刑部尚書秦勇力,也終於起身走到了劉基麵前。
他們,也同樣擔憂著這個問題。
“對啊,陛下也沒有讓王總管通知我們過去接著上朝。”
劉基見此,趕忙將自己內心的悲傷壓到心底。
思考起了其中的緣由。
“各位大人,請趕忙把先前陛下的反應告訴劉某!”
“劉某總覺得有大事,而且是壞事,要發生了!”
劉基感覺著自己的內心慌慌的,急切道。
六部尚書,見此,也趕忙把自己記得的細節都告訴了他。
......
半炷香後。
劉基聽完了始終。
他趕緊讓自己的老友呂尚把自己扶起。
“劉公,你想到什麽了啊?”
劉基張口,想要說,卻因為激動,又咳嗽了起來。
“咳咳咳!”
“快!!!”
“去找皇後求情!”
“陛下是要起戰事,甚至是,要對天下士族大開殺戒了!”
“隻有皇後才能夠勸得住陛下!咳咳咳!”
劉基終於把自己想到的東西,說了出來。
誠意伯劉基,一直得皇帝朱重八的重用。
如果不是趙府突然崛起,那麽現在處在漩渦中心的,就一定是他!
所以,現場的六部尚書在此刻,對劉基的猜想,都深信不已。
所以,不管是與劉基交好,或是因為各種緣由有故,又或是政敵關係。
現場的六部尚書,都趕緊合力架起劉基,往皇後的寢宮方向趕去。
其中,兵部尚書在走了一段路後,甚至直接把劉基給背起,往皇後的寢宮方向趕。
為什麽他們會這麽慌呢?又非要帶著劉基去呢?
因為朝堂上,除了李善和胡勇,就是劉基最了解皇帝朱重八。
然後,劉基除了了解皇帝外。
他還是馬皇後親自出馬,去青田接到朝堂的。
現在皇帝要大開殺戒甚至起兵禍了。
要求皇後出馬。
劉基就是關鍵中的關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