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堤壩修繕進行時
開局上諫被杖斃?二命上朝先服毒 作者:紫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濁河地上河,南側。
“各位同僚,父老鄉親們!”
“時間就是糧食,糧食就是性命!本官就不說什麽場麵話了。”
“本地的父老鄉親們就先聽從本地父母官的指揮,立刻開始負責修補堤壩!”
“就近集合過來的衙役與衛所將士們,也辛苦你們,現在就可以開挖分流河道了!”
當下,濁河堤壩附近聚集了近萬人。
而趙征這個濁河總督治理大臣,就站在他們的中央。
拿著當地幾個府尹與布政司早就準備好的水患防範章程,宣布了防患工作的開始。
......
“侯爺,那我們幹什麽呢?”
跟著趙征一起來到濁河邊的戶部,及工部的人員們不甘無事可做,幾個主事上前詢問屬於自己的差事。
“戶部出身的人,去分配物資或協助當地官員管理,總之哪裏缺人,就去哪裏。”
“工部出身的人,馬上去研製一種新的材料!”
趙征拿著附近堤壩圖紙,正在研究著,哪些地方需要特別加固。
“什麽材料?”
幾個工部出來的主事眼睛一亮。
他們本來覺得,來到這濁河水患之地,肯定是來做苦差的,但是誰能想到柳暗花明又一村。
正義侯能說出來的好東西,一定又是開天辟地以來,從未出世的要緊寶物!
什麽苦差事!
這是美差!
媽媽,我要留名青史啦!
“一種新的建築材料。“
”由石灰石、粘土、鐵礦粉按比例磨細混合,再以高溫煆燒後,加入石膏混合磨細。”
“具體比例我也不清楚,還需要你們自己去實驗。”
趙征說完,收起圖紙,緊接著又長唿了一口氣。
因為他是真心感覺到為難了啊!
圖紙上標注的那些堤壩修繕詳細,就是他這半個門外漢都能看出,有多麽不靠譜。
尤其濁河北側的堤壩。
圖紙上記錄的最近的大規模修繕時間,居是在二十年前!
二十年前!
那前元還有兩口氣呢。
能撐住二十年,已經算是當時的河道治理官員能力非凡。
所以這北側必須要修,且要大修!
可是,要大修北側,就肯定需要大量人手。
那這南側呢?
南側可是京城所在之側。
若是南側堤壩潰壩,那後果隻會更嚴重,到時候災民向南,引起的動蕩可是會給天下看到。
奈何啊,奈何。
多餘的人力都到九邊去修建鐵路了。
趙征現在能調配的人手就這麽多。
顧了北,就顧不了南。
所以他才想到了水泥這個東西。
可水泥,也不是那麽好造的。
對於水泥,他隻知道大體的原材料,不像蒸汽機,前世好歹學習過相關知識。
也不知道多久才能造好,希望趕得及水患爆發前......
“誒,你們怎麽還沒有去?”
在趙征感慨無果後,發現那一群工部的人員,還在原地,不禁發問。
幾個工部主事也有些不好意思,他們本來剛才是準備去找個地方開始實驗水泥這個東西的。
但他們不知道水泥到底有什麽用,又怎麽才研究成功。
所以,隻好又倒了迴來。
“水泥研製成功後,表現為灰色粉末,加入一定量的水後,會慢慢變得和石頭一樣硬。”
“對了,變成石頭的過程中,還會發出熱量。”
趙征隻好把水泥的性質,說了一遍。
幾個工部隨行主事,這才心滿意足的離開。
“毛祥同誌,你和其他錦衣衛同誌也別跟在我身邊了。”
“正好交給你們一個對口的任務。”
“你們眼睛都尖,耳朵也靈,正合適巡護堤壩。”
“一旦察覺到堤壩毀壞處,立刻向我或者幾個府尹報道!”
毛祥領命,立刻就吩咐了下去。
隻剩他自己,還在原地站著。
“你怎麽不動?”
“末將還要保護總督同誌的安全!”
毛祥還時刻記著皇帝交給他的任務。
“行吧行吧,那你就去負責舉起那麵旗幟,跟在我身邊,看我做事。”
趙征仔細看了他幾眼,明白了自己是吩咐不動這個家夥了,打算自己也去出一份力。
說完,就往堤壩需修補處而去。
“總督同誌!你要親自去參與修繕工作啊!”
毛祥見狀,急了,趕忙拉住了他。
故去農聖公,就是因為摔入稻田而亡。
所以無論趙征說什麽理由,毛祥也不讓開,讓他接近堤壩。
“你啊你。”
“那我去運物資總行了吧。”
見趙征擼起了袖子,且已經退而求其次,毛祥這才讓開。
......
“繼續放,別看本侯身體單薄,但還有兩把子力氣!”
石土料運輸點。
趙征說幹就幹,推了一個獨輪車,就運起了石土。
可是他一身官服,那鏟石土的百姓見了,根本就不敢給他裝多了。
所以現在,又扯起了皮。
毛祥舉著旗幟,最樂於見此,心裏連誇這些百姓懂事。
“大人,這些重活苦活,還是交給我們這些草民吧。”
百姓畏官,看著趙征的官服,不敢再動。
“草民,什麽草民?”
“本侯拿了朝廷俸祿,俸祿又是來自你們,那吃的百家飯,怎麽就不能幹百姓事。”
“你要是怕我這身官服,那我就脫了。”
趙征說著,就把直接的官府脫下,露出裏麵的內襯。
正好現在已到夏中,天氣炎熱,又寬大又色深的官服,他早就穿不慣了。
那負責鏟土石的百姓,這才敢動。
“這就對了嘛。”
“多我一個人,就能多有一份力。”
毛祥傻眼,趕緊跟上了趙征的步伐。
......
日月輪轉,又是新的一天。
“看什麽,給本侯裝啊!”
第二天,安排好各部工作後,趙征繼續運送石土。
“毛祥同誌,你還真別說。”
“昨天幹了活兒,這晚上啊,睡得賊踏實。”
“就是久未幹過力氣活兒,手臂大腿,都生出了酸痛。”
幹活兒的間隙,毛祥一直舉著旗幟跟著趙征的身邊,趙征自然也就時不時的和他拌拌嘴。
“總督同誌你累啦,那咱還是歇歇吧。”
“反正這多您一個人不多,少您一個人不少。”
毛祥還以為趙征是感覺累了,但又不好意思停下,讓百姓們以為他隻是做做樣子。
趕緊勸到。
按他的心意,趙征最好是找把椅子坐著,什麽都不做。
“毛祥同誌啊,這句話你就說錯了。”
等趙征又在等待裝料的間隙,他繼續著自己的語言教育。
“怎麽錯了?”
“錯在隻知道一個人的力量有限,不知道當無數個人的有限力量聚集在一起的時候,那就是無限的。”
“何況官因百姓生,那就更該能到百姓中去。”
毛祥聽到趙征這樣的話,頓時心有感觸。
隻不過沒有感觸多久,他就想到了自己的職業。
“我們錦衣衛的番子好像最能體現這句話。”
“而且我們不僅到百姓中去了,百官家中也經常去。”
“這次我又被錯怪了。”
這句吐槽,毛祥自然是沒敢說出的。
他隻負責舉旗幟。
這旗幟,分量也不小。
當然,這麵旗幟也發揮出了它的作用。
隻過了一天。
在濁河堤壩的修繕現場。
所有官員以及百姓都知道了。
旗幟下,他們中最大的官也在為修繕堤壩而身體力行著,沒有坐在高台享受。
現場所有人的幹勁,都更足了。
“各位同僚,父老鄉親們!”
“時間就是糧食,糧食就是性命!本官就不說什麽場麵話了。”
“本地的父老鄉親們就先聽從本地父母官的指揮,立刻開始負責修補堤壩!”
“就近集合過來的衙役與衛所將士們,也辛苦你們,現在就可以開挖分流河道了!”
當下,濁河堤壩附近聚集了近萬人。
而趙征這個濁河總督治理大臣,就站在他們的中央。
拿著當地幾個府尹與布政司早就準備好的水患防範章程,宣布了防患工作的開始。
......
“侯爺,那我們幹什麽呢?”
跟著趙征一起來到濁河邊的戶部,及工部的人員們不甘無事可做,幾個主事上前詢問屬於自己的差事。
“戶部出身的人,去分配物資或協助當地官員管理,總之哪裏缺人,就去哪裏。”
“工部出身的人,馬上去研製一種新的材料!”
趙征拿著附近堤壩圖紙,正在研究著,哪些地方需要特別加固。
“什麽材料?”
幾個工部出來的主事眼睛一亮。
他們本來覺得,來到這濁河水患之地,肯定是來做苦差的,但是誰能想到柳暗花明又一村。
正義侯能說出來的好東西,一定又是開天辟地以來,從未出世的要緊寶物!
什麽苦差事!
這是美差!
媽媽,我要留名青史啦!
“一種新的建築材料。“
”由石灰石、粘土、鐵礦粉按比例磨細混合,再以高溫煆燒後,加入石膏混合磨細。”
“具體比例我也不清楚,還需要你們自己去實驗。”
趙征說完,收起圖紙,緊接著又長唿了一口氣。
因為他是真心感覺到為難了啊!
圖紙上標注的那些堤壩修繕詳細,就是他這半個門外漢都能看出,有多麽不靠譜。
尤其濁河北側的堤壩。
圖紙上記錄的最近的大規模修繕時間,居是在二十年前!
二十年前!
那前元還有兩口氣呢。
能撐住二十年,已經算是當時的河道治理官員能力非凡。
所以這北側必須要修,且要大修!
可是,要大修北側,就肯定需要大量人手。
那這南側呢?
南側可是京城所在之側。
若是南側堤壩潰壩,那後果隻會更嚴重,到時候災民向南,引起的動蕩可是會給天下看到。
奈何啊,奈何。
多餘的人力都到九邊去修建鐵路了。
趙征現在能調配的人手就這麽多。
顧了北,就顧不了南。
所以他才想到了水泥這個東西。
可水泥,也不是那麽好造的。
對於水泥,他隻知道大體的原材料,不像蒸汽機,前世好歹學習過相關知識。
也不知道多久才能造好,希望趕得及水患爆發前......
“誒,你們怎麽還沒有去?”
在趙征感慨無果後,發現那一群工部的人員,還在原地,不禁發問。
幾個工部主事也有些不好意思,他們本來剛才是準備去找個地方開始實驗水泥這個東西的。
但他們不知道水泥到底有什麽用,又怎麽才研究成功。
所以,隻好又倒了迴來。
“水泥研製成功後,表現為灰色粉末,加入一定量的水後,會慢慢變得和石頭一樣硬。”
“對了,變成石頭的過程中,還會發出熱量。”
趙征隻好把水泥的性質,說了一遍。
幾個工部隨行主事,這才心滿意足的離開。
“毛祥同誌,你和其他錦衣衛同誌也別跟在我身邊了。”
“正好交給你們一個對口的任務。”
“你們眼睛都尖,耳朵也靈,正合適巡護堤壩。”
“一旦察覺到堤壩毀壞處,立刻向我或者幾個府尹報道!”
毛祥領命,立刻就吩咐了下去。
隻剩他自己,還在原地站著。
“你怎麽不動?”
“末將還要保護總督同誌的安全!”
毛祥還時刻記著皇帝交給他的任務。
“行吧行吧,那你就去負責舉起那麵旗幟,跟在我身邊,看我做事。”
趙征仔細看了他幾眼,明白了自己是吩咐不動這個家夥了,打算自己也去出一份力。
說完,就往堤壩需修補處而去。
“總督同誌!你要親自去參與修繕工作啊!”
毛祥見狀,急了,趕忙拉住了他。
故去農聖公,就是因為摔入稻田而亡。
所以無論趙征說什麽理由,毛祥也不讓開,讓他接近堤壩。
“你啊你。”
“那我去運物資總行了吧。”
見趙征擼起了袖子,且已經退而求其次,毛祥這才讓開。
......
“繼續放,別看本侯身體單薄,但還有兩把子力氣!”
石土料運輸點。
趙征說幹就幹,推了一個獨輪車,就運起了石土。
可是他一身官服,那鏟石土的百姓見了,根本就不敢給他裝多了。
所以現在,又扯起了皮。
毛祥舉著旗幟,最樂於見此,心裏連誇這些百姓懂事。
“大人,這些重活苦活,還是交給我們這些草民吧。”
百姓畏官,看著趙征的官服,不敢再動。
“草民,什麽草民?”
“本侯拿了朝廷俸祿,俸祿又是來自你們,那吃的百家飯,怎麽就不能幹百姓事。”
“你要是怕我這身官服,那我就脫了。”
趙征說著,就把直接的官府脫下,露出裏麵的內襯。
正好現在已到夏中,天氣炎熱,又寬大又色深的官服,他早就穿不慣了。
那負責鏟土石的百姓,這才敢動。
“這就對了嘛。”
“多我一個人,就能多有一份力。”
毛祥傻眼,趕緊跟上了趙征的步伐。
......
日月輪轉,又是新的一天。
“看什麽,給本侯裝啊!”
第二天,安排好各部工作後,趙征繼續運送石土。
“毛祥同誌,你還真別說。”
“昨天幹了活兒,這晚上啊,睡得賊踏實。”
“就是久未幹過力氣活兒,手臂大腿,都生出了酸痛。”
幹活兒的間隙,毛祥一直舉著旗幟跟著趙征的身邊,趙征自然也就時不時的和他拌拌嘴。
“總督同誌你累啦,那咱還是歇歇吧。”
“反正這多您一個人不多,少您一個人不少。”
毛祥還以為趙征是感覺累了,但又不好意思停下,讓百姓們以為他隻是做做樣子。
趕緊勸到。
按他的心意,趙征最好是找把椅子坐著,什麽都不做。
“毛祥同誌啊,這句話你就說錯了。”
等趙征又在等待裝料的間隙,他繼續著自己的語言教育。
“怎麽錯了?”
“錯在隻知道一個人的力量有限,不知道當無數個人的有限力量聚集在一起的時候,那就是無限的。”
“何況官因百姓生,那就更該能到百姓中去。”
毛祥聽到趙征這樣的話,頓時心有感觸。
隻不過沒有感觸多久,他就想到了自己的職業。
“我們錦衣衛的番子好像最能體現這句話。”
“而且我們不僅到百姓中去了,百官家中也經常去。”
“這次我又被錯怪了。”
這句吐槽,毛祥自然是沒敢說出的。
他隻負責舉旗幟。
這旗幟,分量也不小。
當然,這麵旗幟也發揮出了它的作用。
隻過了一天。
在濁河堤壩的修繕現場。
所有官員以及百姓都知道了。
旗幟下,他們中最大的官也在為修繕堤壩而身體力行著,沒有坐在高台享受。
現場所有人的幹勁,都更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