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8a-ep2:三分時(5)
“目前,建立孟加拉軍隊的各項工作正有序地進行著,我們預計將在未來4個月之內建立孟加拉海軍和空軍,以便讓我們的盟友能夠同巴基斯坦人還有他們背後的美國人、英國人。”邁克爾·麥克尼爾打著哈欠,向參謀部和參謀連的同僚們匯報最近一段時間的工作進展還有上級的最新安排,他們的任務隻會伴隨著孟加拉人的逐步強大而變得更加繁重,“祖國將指導巴基斯坦人建立軍隊的光榮任務交給了我們,我部需要在上半年建立至少3個能夠滲透到東孟加拉地區持續作戰的孟加拉軍戰鬥單位……”
“沒有援軍嗎?”約阿希姆·汗隨口問了一句,“這種重大任務需要駐印部隊總司令部監督。”
“我們的老將軍有不同看法,他認為由我們的部隊來獨自照看這些孟加拉人就足夠了。”坐在屋子裏的另一個參謀衝著同伴們笑了笑,“他說,這群孟加拉人當中那些離開了巴基斯坦軍隊的人所擁有的最高級別不過是上校,因而我們沒必要讓更多部隊參與到此事中。”
“恐怕這並不是巴赫將軍自己的看法。”麥克尼爾輕聲說了一句,他在眾人對他這句話產生危險的興趣之前及時地轉移了話題,“……總之,我們需要在東北地區建立規模相當的孟加拉正規軍和輔助部隊,有關具體工作的細節將在今天下午的會議上由洛赫中校做具體布置。長官,您看——”
約阿希姆·汗接過麥克尼爾手裏的指揮棒,他向著參謀連的幾名軍官分攤了一些任務,那都是些同孟加拉人的訓練工作還有物資籌備工作相關的具體事務。他們需要控製好幹涉孟加拉局勢的力度,並且竭力維持印軍和他們之間的友好關係。稍有不慎,盟友間產生的裂痕便很有可能在未來的某個時間點帶來無比嚴重的後果。
孟加拉人終究是靠著外國的援助才能和部署在東孟加拉的巴基斯坦軍隊堅持作戰的,而兩個不同的外國盟友使得他們所麵臨的情況更為複雜。印度人自不必說,那位上次冒著生命危險去巴基斯坦宣傳要讓整個印度地區重新統一起來的元首即便遭受刺殺也沒有放棄自己的初衷;至於德國人,他們還要居於印度人之上,而且他們的態度比印度人的態度更加重要。
但這並不意味著孟加拉人的兩個重要盟友可以隨心所欲地行事。事實上,在過去的幾個月裏,德軍和印軍瞞著對方而私下建立孟加拉人武裝的嚐試多得數不勝數,目前為眾人所熟知的建立孟加拉正規軍的方案隻不過是聽上去最可靠而且最不容易引起反感的罷了。有些謠言稱,孟加拉人的盟友們企圖借助這個機會建立多支能夠繞過法律限製、隻聽命於某幾個人的部隊,這些流言已經嚴重地影響了德、印還有孟加拉三方之間的互信。
“上個月還說要控製規模、避免主動引來規模更大的衝突,現在卻迫不及待地要建立孟加拉軍隊。”會議結束後,約阿希姆·汗和麥克尼爾並排走出會議室,他們打算到外麵去散步,順便參觀一下孟加拉人訓練時的壯觀場麵,“這不像是為了爭取選票而做出的妥協……又或者最高統帥部另有計劃。”
“或許他們害怕局麵的主導權從我們手中溜走。”麥克尼爾抱著一摞文件,他其實寧願去訓練場或者外出執勤,“因為叛軍的危害並不隻是表麵上的這些。”
“這種話已有許多人說過許多遍了。”約阿希姆的視線飄忽不定,但他還不至於忘記自己此刻的職責,“然而那些除了殺人放火之外帶不來什麽新改變的家夥也隻能躲在山區裏玩捉迷藏而已,他們所稱的奮戰更像是自我感動。”
“過去是這樣,而最近的一連串危機為他們提供了新的機遇。”麥克尼爾憂心忡忡地說著,他禁不住去想湧入印度東北地區成千上萬的難民,“此外,孟加拉人對我們的行為也有所不滿。最近一段時間,我已經多次聽到有參加訓練的孟加拉人私下裏發表些對我國還有印度不友好的言論。他們隻是因為現在還需要我們的保護才保持著對我們的尊重,如果他們稍微獲得些自主權,情況或許會完全不同。”
德籍印度裔軍官聽了,停下腳步,小聲對著麥克尼爾說道:
“他們真的會……投奔俄國人嗎?俄國人離他們很遠,也無法給他們提供什麽支持。”
“我不清楚,但俄國人顯然在為叛軍提供支援。”麥克尼爾一板一眼地迴答著,他平靜地將內心的想法直白地向長官表述,“孟加拉人在為他們的自由而戰、為他們的未來而戰、為他們免於美國佬和英國佬的走狗的殖民而戰,但與此同時他們也時常懷有對驅逐了舊主卻迎來新殖民者的錯誤選擇的擔憂。這種擔憂會在合作規模擴大的過程中不斷增強,隻要我們試圖插手他們的具體事務,他們便會懷疑我們的真實動機。”
“沒必要。唉,他們眼下還在被巴基斯坦人奴役著,卻要擔心未來的事情。”約阿希姆·汗歎了一口氣,“我們如果真的要那麽做,早就動手了,輪不到他們胡思亂想。”
麥克尼爾沒有反駁,他知道許多種用更加體麵的方式奪取資源和權力的辦法。平心而論,他不覺得那些手段是錯誤的,隻要目的正確,在此期間的額外損傷可以忽略不計。具體到孟加拉人的問題上,能夠既讓孟加拉人獲得自由又能使其盟友收獲足夠利益的方案當然是最好的,不過事情的發展往往並不盡如人意。盡管東孟加拉周邊地區頻繁地發生武裝衝突,卷入衝突的各方迄今為止還沒有做好打響一場全麵戰爭的準備。
基地中的孟加拉人規模沒有明顯增長,這可能是由於負責招收孟加拉人的德軍軍官做了些嚴格的限製。他們不缺人,缺的是合格的戰士、有堅定信念的士兵,把麵黃肌瘦的家夥塞到軍隊裏毫無意義。一些原先在巴基斯坦軍隊服役的軍官也來到了德軍第9空降師的基地中在他們的德國同行指導下訓練部隊,他們在各方麵的參照標準都與德軍等同。
在所有的訓練項目中,和駐紮在主要城市還有部分中小城鎮裏的巴基斯坦裝甲獵兵——這統稱背後包含著遊騎兵部隊和其他一連串使用動力裝甲的準軍事部隊——進行殘酷對抗的模擬訓練是重中之重。上一次孟加拉人遊擊隊員雖然殺進了達卡,卻在敵人的猛烈反撲之下迅速敗退。若不是當時滲透抵達現場支援的麥克尼爾當機立斷讓隊伍撤離,他們恐怕沒法活著看到印度的太陽。那次聲勢浩大但收效甚微的襲擊結束後,德軍加大了孟加拉人士兵的訓練量,同時也要求第9裝甲獵兵營用更加嚴格的標準對待這些盟友。
有些要求即便在麥克尼爾看來也過高了。即便不談裝甲獵兵的種種武器,僅裝甲獵兵的防禦能力就使得缺乏重武器的作戰單位很難對付他們,一個全副武裝的裝甲獵兵有時候可以輕而易舉地打敗幾十個缺少防護裝備和有效武器的對手。每每自稱能單手對付一個排甚至一個連的敵人的尼克·西摩爾·帕克肯定會很喜歡裝甲獵兵,可惜目前麥克尼爾沒法隨時和對方取得聯係,不然他也不介意以此開個玩笑。
從訓練場附近的塔樓向場地中眺望,那些還在拚搏著的德軍士兵和孟加拉人士兵們的身影映入了麥克尼爾眼中。他舉起望遠鏡,輕而易舉地找到了站在鐵絲網外麵發號施令的施密特中校,但還沒有捕捉到謝裏夫·羅易的蹤跡。那個既有鬥誌又有頭腦的孟加拉人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也許羅易可以在未來的孟加拉軍隊中擔任一些不怎麽重要的指揮職務。
“他們有了不少進步。”麥克尼爾放下望遠鏡,欣慰地對著圍繞在那棟爛尾樓附近的孟加拉人指指點點,“起先他們見了裝甲獵兵就嚇得失去抵抗力,後來又完全不考慮實際情況而隻顧向前衝鋒……上一次的失敗和他們過分執著於那些本就不現實的戰果有一定關係。哎,這迴他們變得靈活多了,我已經很久沒看到我軍的裝甲獵兵部隊拿出對付同等水平的敵人的態度去參加這種業餘訓練了。”
“裝甲獵兵稱得上是我軍最精銳的部隊之一,能和他們在訓練中打成平手的孟加拉人或許可以更好地對付巴基斯坦軍隊。”約阿希姆和麥克尼爾都選擇性地忽略了孟加拉人一方在人數上的巨大優勢,盡管他們不遠處就有一個德軍裝甲獵兵被十幾個失去了武器的孟加拉人七手八腳地撞翻在地,“但……應當保證孟加拉人以後一直是我們的盟友,這才穩妥。”
“世上沒有永遠的盟友,長官。”麥克尼爾清點了一下視野範圍內的戰鬥人員,他高興地發現孟加拉人又開發出了幾種在特殊環境中攻擊裝甲獵兵的戰術。隻要善加利用城市內的複雜地形,人稱巷戰之王的裝甲獵兵也沒有那麽可怕。“更何況,所謂王牌兵種的秘密既不是單純的武器裝備也不是什麽吹噓出來的軍人精神,而是我們德意誌共和國所具有的一切凝聚成的自然而然的結果。美國佬當年曾經說過,有那樣的國土、法律、公民的國度必將走向繁榮,而這也是我國能夠在世界大戰中勝出的原因。”
“是嗎?”
某些人所擔心的無非是孟加拉人對付裝甲獵兵的辦法輾轉被德國的敵人所掌握,麥克尼爾想著。世上從來就沒有什麽能永遠保住的秘密,德國人所珍視的一切到了下一個世紀說不定一文不值。幾十年來,德國人的敵人和盟友都建立了各自的裝甲獵兵部隊,而且多半是用於鎮壓內亂,因而裝甲獵兵在麥克尼爾眼裏屬實沒什麽值得保密的東西。他所在乎的那些隱情,隻怕也同德軍百戰百勝的光輝事跡無關。
不,這個結論有些武斷了。既然連印軍都建立了裝甲獵兵部隊和對應的用於對內鎮壓叛徒和間諜的機動警察部隊,按理說德國人沒必要在這些問題上向孟加拉人保密:就算他們的保密工作做得天衣無縫,也許印度人隻需要輕描淡寫地說幾句話就能讓德國人的全部努力白費。想到這一點後,麥克尼爾有了新的打算。他得在不動搖現狀的基礎上循序漸進地尋找自己所需的資料,也許他該嚐試著多利用一下那些辦事更方便的長官們。
施密特中校似乎早就發現了站在訓練場外明目張膽地參觀的兩人。等訓練告一段落後,他組織自己的手下的士兵們歸隊休息,自己來到塔樓下堵住了剛要離開的麥克尼爾和約阿希姆,請兩人談談對最近一段時間的訓練工作的看法。
“我們的盟友在東孟加拉需要對付的敵人大概有兩種,一種是常規意義上的軍隊,另一種是專門執行鎮壓任務的特殊部隊。”麥克尼爾先給巴基斯坦軍隊在東孟加拉部署的部隊定了性,“軍隊的訓練方法,他們也見識過了;如果他們能近距離地接觸到機動警察部隊執行鎮壓任務的過程、了解這其中的每一個環節,以後他們重新滲透時的勝算就會大很多。”
“的確,他們最近沒有接受過這方麵的訓練。”施密特中校也考慮過這件事,但印度人執行鎮壓任務的對象是叛軍,而叛軍的危險程度對於某些人而言還要超過巴基斯坦軍隊,“可是印度人很不願意讓孟加拉人接觸那些任務,他們有別的考慮。”
下午會議上的扯皮使得麥克尼爾再一次確認了自己之前的猜測,同時他不得不驚訝於彼得·伯頓傳播假消息的速度。也許還有其他人參與其中,但這不是他當前需要關注的事情。等到把印度人的機動警察部隊牽扯到此事中之後,他就能更加方便地調查和強化作戰服相關的情報了。
無巧不成書,航空隊第二天發生的事故給了他對外刺探消息的機會。聽說迪迪埃·博尚要護送負傷的飛行員前往醫院,麥克尼爾連忙叮囑對方記得去醫院找些同裝甲獵兵或機動警察部隊相關的記錄。
但博尚並不覺得自己能一次性地順利打探到消息,更不必說他在乎的是利用這個機會積累些飛行經驗。同樣是20世紀80年代的戰機,德軍目前所使用的戰機和他記憶裏的相去甚遠,因此他必須先熟悉對應的型號才能談得上駕駛這些戰機大放異彩。
“請你們盡快把他治好,最近的任務很重。”博尚以最快速度和戰友們把受傷的飛行員護送到了軍隊醫院,而後告訴主治醫師要盡快讓飛行員迴到崗位上,“現在可不是休假的時候。”
“幸好傷勢還不算嚴重,不然你們就算以最快速度把他送過來……大概也來不及了。”戴著眼鏡的主治醫師歎了一口氣,“上一次印度人也出了類似的事故,傷者都快被烤熟了。”
“他們在路上總會因為某些稀奇古怪的理由而耽誤許久。”博尚遺憾地笑了笑。
“每一次都是。我剛來這家醫院工作的時候,業務規模要比現在大許多,死在這裏的人也不少,幸好那些人的家屬甚至不清楚他們的親戚究竟在做什麽。”主治醫師也鬆了一口氣,“現在想了想,說不定就是因為那時候的失敗太嚴重,我們才落到今天的地步。”
博尚抬頭看了看往下落灰的牆壁,心想這鬼地方確實是該重新裝修了。他又和主治醫師聊了幾句,後者抱怨說,過去那些醫術糟糕但精通和本地的印度文官還有軍官一起吃喝嫖賭的家夥走了之後,這醫院的效益就一天不如一天了。
“也就是靠你們還有夏普敦的生意勉強維持著,還不至於沒法給雇員發薪水。”中年醫生摸了一下沒剩幾根頭發的腦門,“唉,真想搬去德國當德國人啊……”
一無所獲的博尚不想就這麽向麥克尼爾交差,於是他趁著在外逗留的機會把消息間接地轉告了斯塔弗羅斯。思維敏捷又還在負責情報網絡工作的斯塔弗羅斯立即猜出了博尚和麥克尼爾的意圖,他在當天晚上找到了島田真司,將白天發生的事情告知對方,並解釋說突破口很可能在夏普敦公司內部。
“從醫生的描述上來看,這家醫院過去接收過不少死人。”禿頂的希臘人把自己搜集到的線索整理出來,他這身本事也是在打遊擊時鍛煉出來的,不然他早就像沒頭蒼蠅一樣一頭紮進俄國人的包圍圈裏而自取滅亡了,“或者說,是那種送來的時候已經沒救的人。考慮到它麵向的是德國還有印度的軍事化機關,再加上德軍若有如此規模傷亡必會引起高度重視……那些死人隻可能是印度人。”
“喂,我隻是個在生物研究所主持些項目的普通人,而且那項目的壓力最近也很大。”島田真司打了個哈欠,他的黑眼圈和舒勒一樣重,“你知道我的主要興趣是心靈科技,碰巧夏普敦之前有個研究意識存儲和轉移的項目沒人願意接……好吧,這是我自己的責任,我不該逞強的。”
“那我就找舒勒,他肯定願意幫忙。”從麥克尼爾的描述中更深入地了解過舒勒為人的斯塔弗羅斯當即決定改換委托對象,“……不像你,做點這麽簡單的事還要多番推脫。平時自誇是天才,到關鍵時刻反而又自稱普通人了。”
島田真司黑著臉,答應斯塔弗羅斯馬上就去尋找相關線索。第二天他去研究所工作時,隨口和同事們提了一下夏普敦公司同本地醫院的合作,並直稱那些徹底賠錢的合作夥伴就該果斷地放棄掉。
雖然對新來的同事兼上司突然開始關注收益而感到意外,研究員們隻把這解釋為日本人的共性。其中一名研究員自告奮勇地去幫島田真司通知相關部門的工作人員提供相應的資料,並狐假虎威地說調查結果可能影響到他們所有人的命運。不想惹是生非也不想鬧僵關係的工作人員起先猶豫了一陣,但從日本方麵調來的同事總歸不大可能是本地企業的商業間諜,因此他們最後還是鬆口了:反正沒人相信島田真司看得懂那些報表數據。
儒雅隨和的日本學者不一定看得懂,然而他有一個無比合理的借口將其轉交給另一位比他更懂數學的同伴。3月23日晚上,應島田真司的邀請從研究所撤迴公寓內休息的舒勒在斯塔弗羅斯的陪同下仔細地檢查了島田真司轉交給自己的信息,他很快就從中找出了一些蹊蹺的記錄。
“我不記得你們這個研究所還管研發新型麻醉劑的事情。”光頭的瑞士學者自言自語著,“請你到這裏來之前我可是把夏普敦設立在這附近的機構都調查過的。”
“那可能是拆分之前的曆史問題。”島田真司讓舒勒隻管說結論,“印度人需求量大而且要求刁鑽,這些都是小事。還是說說這麻醉劑,它可能是專門給某些特殊病人提供的。也許德軍……我是說,印軍,希望他們的傷員能在基本不受影響的情況下返迴戰鬥崗位。”
“這賬有點假,要麽是金額寫錯了,要麽是麻醉劑實際流動量遠大於記錄值。當然,也有可能是……實際流動的東西不是麻醉劑。”舒勒又看了一眼島田真司拍下來的照片,他摘下眼鏡並揉了揉雙眼,讓斯塔弗羅斯小聲把上麵能看得清的內容再讀一遍,“不瞞你們說,我從小到大碰到過的想在我頭上做假賬的社會渣滓不是被我送進了監獄就是被軍隊搶先解決掉了……他們這點業餘本事還騙不過我。”
“【從小】?”島田真司和斯塔弗羅斯麵麵相覷,他們當然知道舒勒十幾歲的時候就拿到了兩個博士學位,而成為終身教授對於舒勒而言也不過是20歲左右的一小步罷了,“……先不說這些。這所謂的麻醉劑,大概都已經下落不明;用這些麻醉劑給傷員治病的醫生,大多也該離職了;那些傷員呢,搞不好已經躺在墳墓裏了。”說到這裏,島田真司一時間失去了思路,他其實還在考慮著白天的技術問題,“也許還得去找醫院的檔案記錄,前提是那些記錄不僅完好無損而且不是偽造的。”
埃貢·舒勒端起杯子,喝了一大口咖啡。他又給自己倒上了滿滿一杯咖啡,當他重新思考著改裝武裝機器人的方案時,斯塔弗羅斯的發言把他從沉思中拖出:
“我們應該製造一個誘餌……一個會讓他們必定上鉤的誘餌。”禿頂的希臘人露出了一抹自信的笑容,“這事就交給我吧,到時候你們記得先通知麥克尼爾。”
tbc
“目前,建立孟加拉軍隊的各項工作正有序地進行著,我們預計將在未來4個月之內建立孟加拉海軍和空軍,以便讓我們的盟友能夠同巴基斯坦人還有他們背後的美國人、英國人。”邁克爾·麥克尼爾打著哈欠,向參謀部和參謀連的同僚們匯報最近一段時間的工作進展還有上級的最新安排,他們的任務隻會伴隨著孟加拉人的逐步強大而變得更加繁重,“祖國將指導巴基斯坦人建立軍隊的光榮任務交給了我們,我部需要在上半年建立至少3個能夠滲透到東孟加拉地區持續作戰的孟加拉軍戰鬥單位……”
“沒有援軍嗎?”約阿希姆·汗隨口問了一句,“這種重大任務需要駐印部隊總司令部監督。”
“我們的老將軍有不同看法,他認為由我們的部隊來獨自照看這些孟加拉人就足夠了。”坐在屋子裏的另一個參謀衝著同伴們笑了笑,“他說,這群孟加拉人當中那些離開了巴基斯坦軍隊的人所擁有的最高級別不過是上校,因而我們沒必要讓更多部隊參與到此事中。”
“恐怕這並不是巴赫將軍自己的看法。”麥克尼爾輕聲說了一句,他在眾人對他這句話產生危險的興趣之前及時地轉移了話題,“……總之,我們需要在東北地區建立規模相當的孟加拉正規軍和輔助部隊,有關具體工作的細節將在今天下午的會議上由洛赫中校做具體布置。長官,您看——”
約阿希姆·汗接過麥克尼爾手裏的指揮棒,他向著參謀連的幾名軍官分攤了一些任務,那都是些同孟加拉人的訓練工作還有物資籌備工作相關的具體事務。他們需要控製好幹涉孟加拉局勢的力度,並且竭力維持印軍和他們之間的友好關係。稍有不慎,盟友間產生的裂痕便很有可能在未來的某個時間點帶來無比嚴重的後果。
孟加拉人終究是靠著外國的援助才能和部署在東孟加拉的巴基斯坦軍隊堅持作戰的,而兩個不同的外國盟友使得他們所麵臨的情況更為複雜。印度人自不必說,那位上次冒著生命危險去巴基斯坦宣傳要讓整個印度地區重新統一起來的元首即便遭受刺殺也沒有放棄自己的初衷;至於德國人,他們還要居於印度人之上,而且他們的態度比印度人的態度更加重要。
但這並不意味著孟加拉人的兩個重要盟友可以隨心所欲地行事。事實上,在過去的幾個月裏,德軍和印軍瞞著對方而私下建立孟加拉人武裝的嚐試多得數不勝數,目前為眾人所熟知的建立孟加拉正規軍的方案隻不過是聽上去最可靠而且最不容易引起反感的罷了。有些謠言稱,孟加拉人的盟友們企圖借助這個機會建立多支能夠繞過法律限製、隻聽命於某幾個人的部隊,這些流言已經嚴重地影響了德、印還有孟加拉三方之間的互信。
“上個月還說要控製規模、避免主動引來規模更大的衝突,現在卻迫不及待地要建立孟加拉軍隊。”會議結束後,約阿希姆·汗和麥克尼爾並排走出會議室,他們打算到外麵去散步,順便參觀一下孟加拉人訓練時的壯觀場麵,“這不像是為了爭取選票而做出的妥協……又或者最高統帥部另有計劃。”
“或許他們害怕局麵的主導權從我們手中溜走。”麥克尼爾抱著一摞文件,他其實寧願去訓練場或者外出執勤,“因為叛軍的危害並不隻是表麵上的這些。”
“這種話已有許多人說過許多遍了。”約阿希姆的視線飄忽不定,但他還不至於忘記自己此刻的職責,“然而那些除了殺人放火之外帶不來什麽新改變的家夥也隻能躲在山區裏玩捉迷藏而已,他們所稱的奮戰更像是自我感動。”
“過去是這樣,而最近的一連串危機為他們提供了新的機遇。”麥克尼爾憂心忡忡地說著,他禁不住去想湧入印度東北地區成千上萬的難民,“此外,孟加拉人對我們的行為也有所不滿。最近一段時間,我已經多次聽到有參加訓練的孟加拉人私下裏發表些對我國還有印度不友好的言論。他們隻是因為現在還需要我們的保護才保持著對我們的尊重,如果他們稍微獲得些自主權,情況或許會完全不同。”
德籍印度裔軍官聽了,停下腳步,小聲對著麥克尼爾說道:
“他們真的會……投奔俄國人嗎?俄國人離他們很遠,也無法給他們提供什麽支持。”
“我不清楚,但俄國人顯然在為叛軍提供支援。”麥克尼爾一板一眼地迴答著,他平靜地將內心的想法直白地向長官表述,“孟加拉人在為他們的自由而戰、為他們的未來而戰、為他們免於美國佬和英國佬的走狗的殖民而戰,但與此同時他們也時常懷有對驅逐了舊主卻迎來新殖民者的錯誤選擇的擔憂。這種擔憂會在合作規模擴大的過程中不斷增強,隻要我們試圖插手他們的具體事務,他們便會懷疑我們的真實動機。”
“沒必要。唉,他們眼下還在被巴基斯坦人奴役著,卻要擔心未來的事情。”約阿希姆·汗歎了一口氣,“我們如果真的要那麽做,早就動手了,輪不到他們胡思亂想。”
麥克尼爾沒有反駁,他知道許多種用更加體麵的方式奪取資源和權力的辦法。平心而論,他不覺得那些手段是錯誤的,隻要目的正確,在此期間的額外損傷可以忽略不計。具體到孟加拉人的問題上,能夠既讓孟加拉人獲得自由又能使其盟友收獲足夠利益的方案當然是最好的,不過事情的發展往往並不盡如人意。盡管東孟加拉周邊地區頻繁地發生武裝衝突,卷入衝突的各方迄今為止還沒有做好打響一場全麵戰爭的準備。
基地中的孟加拉人規模沒有明顯增長,這可能是由於負責招收孟加拉人的德軍軍官做了些嚴格的限製。他們不缺人,缺的是合格的戰士、有堅定信念的士兵,把麵黃肌瘦的家夥塞到軍隊裏毫無意義。一些原先在巴基斯坦軍隊服役的軍官也來到了德軍第9空降師的基地中在他們的德國同行指導下訓練部隊,他們在各方麵的參照標準都與德軍等同。
在所有的訓練項目中,和駐紮在主要城市還有部分中小城鎮裏的巴基斯坦裝甲獵兵——這統稱背後包含著遊騎兵部隊和其他一連串使用動力裝甲的準軍事部隊——進行殘酷對抗的模擬訓練是重中之重。上一次孟加拉人遊擊隊員雖然殺進了達卡,卻在敵人的猛烈反撲之下迅速敗退。若不是當時滲透抵達現場支援的麥克尼爾當機立斷讓隊伍撤離,他們恐怕沒法活著看到印度的太陽。那次聲勢浩大但收效甚微的襲擊結束後,德軍加大了孟加拉人士兵的訓練量,同時也要求第9裝甲獵兵營用更加嚴格的標準對待這些盟友。
有些要求即便在麥克尼爾看來也過高了。即便不談裝甲獵兵的種種武器,僅裝甲獵兵的防禦能力就使得缺乏重武器的作戰單位很難對付他們,一個全副武裝的裝甲獵兵有時候可以輕而易舉地打敗幾十個缺少防護裝備和有效武器的對手。每每自稱能單手對付一個排甚至一個連的敵人的尼克·西摩爾·帕克肯定會很喜歡裝甲獵兵,可惜目前麥克尼爾沒法隨時和對方取得聯係,不然他也不介意以此開個玩笑。
從訓練場附近的塔樓向場地中眺望,那些還在拚搏著的德軍士兵和孟加拉人士兵們的身影映入了麥克尼爾眼中。他舉起望遠鏡,輕而易舉地找到了站在鐵絲網外麵發號施令的施密特中校,但還沒有捕捉到謝裏夫·羅易的蹤跡。那個既有鬥誌又有頭腦的孟加拉人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也許羅易可以在未來的孟加拉軍隊中擔任一些不怎麽重要的指揮職務。
“他們有了不少進步。”麥克尼爾放下望遠鏡,欣慰地對著圍繞在那棟爛尾樓附近的孟加拉人指指點點,“起先他們見了裝甲獵兵就嚇得失去抵抗力,後來又完全不考慮實際情況而隻顧向前衝鋒……上一次的失敗和他們過分執著於那些本就不現實的戰果有一定關係。哎,這迴他們變得靈活多了,我已經很久沒看到我軍的裝甲獵兵部隊拿出對付同等水平的敵人的態度去參加這種業餘訓練了。”
“裝甲獵兵稱得上是我軍最精銳的部隊之一,能和他們在訓練中打成平手的孟加拉人或許可以更好地對付巴基斯坦軍隊。”約阿希姆和麥克尼爾都選擇性地忽略了孟加拉人一方在人數上的巨大優勢,盡管他們不遠處就有一個德軍裝甲獵兵被十幾個失去了武器的孟加拉人七手八腳地撞翻在地,“但……應當保證孟加拉人以後一直是我們的盟友,這才穩妥。”
“世上沒有永遠的盟友,長官。”麥克尼爾清點了一下視野範圍內的戰鬥人員,他高興地發現孟加拉人又開發出了幾種在特殊環境中攻擊裝甲獵兵的戰術。隻要善加利用城市內的複雜地形,人稱巷戰之王的裝甲獵兵也沒有那麽可怕。“更何況,所謂王牌兵種的秘密既不是單純的武器裝備也不是什麽吹噓出來的軍人精神,而是我們德意誌共和國所具有的一切凝聚成的自然而然的結果。美國佬當年曾經說過,有那樣的國土、法律、公民的國度必將走向繁榮,而這也是我國能夠在世界大戰中勝出的原因。”
“是嗎?”
某些人所擔心的無非是孟加拉人對付裝甲獵兵的辦法輾轉被德國的敵人所掌握,麥克尼爾想著。世上從來就沒有什麽能永遠保住的秘密,德國人所珍視的一切到了下一個世紀說不定一文不值。幾十年來,德國人的敵人和盟友都建立了各自的裝甲獵兵部隊,而且多半是用於鎮壓內亂,因而裝甲獵兵在麥克尼爾眼裏屬實沒什麽值得保密的東西。他所在乎的那些隱情,隻怕也同德軍百戰百勝的光輝事跡無關。
不,這個結論有些武斷了。既然連印軍都建立了裝甲獵兵部隊和對應的用於對內鎮壓叛徒和間諜的機動警察部隊,按理說德國人沒必要在這些問題上向孟加拉人保密:就算他們的保密工作做得天衣無縫,也許印度人隻需要輕描淡寫地說幾句話就能讓德國人的全部努力白費。想到這一點後,麥克尼爾有了新的打算。他得在不動搖現狀的基礎上循序漸進地尋找自己所需的資料,也許他該嚐試著多利用一下那些辦事更方便的長官們。
施密特中校似乎早就發現了站在訓練場外明目張膽地參觀的兩人。等訓練告一段落後,他組織自己的手下的士兵們歸隊休息,自己來到塔樓下堵住了剛要離開的麥克尼爾和約阿希姆,請兩人談談對最近一段時間的訓練工作的看法。
“我們的盟友在東孟加拉需要對付的敵人大概有兩種,一種是常規意義上的軍隊,另一種是專門執行鎮壓任務的特殊部隊。”麥克尼爾先給巴基斯坦軍隊在東孟加拉部署的部隊定了性,“軍隊的訓練方法,他們也見識過了;如果他們能近距離地接觸到機動警察部隊執行鎮壓任務的過程、了解這其中的每一個環節,以後他們重新滲透時的勝算就會大很多。”
“的確,他們最近沒有接受過這方麵的訓練。”施密特中校也考慮過這件事,但印度人執行鎮壓任務的對象是叛軍,而叛軍的危險程度對於某些人而言還要超過巴基斯坦軍隊,“可是印度人很不願意讓孟加拉人接觸那些任務,他們有別的考慮。”
下午會議上的扯皮使得麥克尼爾再一次確認了自己之前的猜測,同時他不得不驚訝於彼得·伯頓傳播假消息的速度。也許還有其他人參與其中,但這不是他當前需要關注的事情。等到把印度人的機動警察部隊牽扯到此事中之後,他就能更加方便地調查和強化作戰服相關的情報了。
無巧不成書,航空隊第二天發生的事故給了他對外刺探消息的機會。聽說迪迪埃·博尚要護送負傷的飛行員前往醫院,麥克尼爾連忙叮囑對方記得去醫院找些同裝甲獵兵或機動警察部隊相關的記錄。
但博尚並不覺得自己能一次性地順利打探到消息,更不必說他在乎的是利用這個機會積累些飛行經驗。同樣是20世紀80年代的戰機,德軍目前所使用的戰機和他記憶裏的相去甚遠,因此他必須先熟悉對應的型號才能談得上駕駛這些戰機大放異彩。
“請你們盡快把他治好,最近的任務很重。”博尚以最快速度和戰友們把受傷的飛行員護送到了軍隊醫院,而後告訴主治醫師要盡快讓飛行員迴到崗位上,“現在可不是休假的時候。”
“幸好傷勢還不算嚴重,不然你們就算以最快速度把他送過來……大概也來不及了。”戴著眼鏡的主治醫師歎了一口氣,“上一次印度人也出了類似的事故,傷者都快被烤熟了。”
“他們在路上總會因為某些稀奇古怪的理由而耽誤許久。”博尚遺憾地笑了笑。
“每一次都是。我剛來這家醫院工作的時候,業務規模要比現在大許多,死在這裏的人也不少,幸好那些人的家屬甚至不清楚他們的親戚究竟在做什麽。”主治醫師也鬆了一口氣,“現在想了想,說不定就是因為那時候的失敗太嚴重,我們才落到今天的地步。”
博尚抬頭看了看往下落灰的牆壁,心想這鬼地方確實是該重新裝修了。他又和主治醫師聊了幾句,後者抱怨說,過去那些醫術糟糕但精通和本地的印度文官還有軍官一起吃喝嫖賭的家夥走了之後,這醫院的效益就一天不如一天了。
“也就是靠你們還有夏普敦的生意勉強維持著,還不至於沒法給雇員發薪水。”中年醫生摸了一下沒剩幾根頭發的腦門,“唉,真想搬去德國當德國人啊……”
一無所獲的博尚不想就這麽向麥克尼爾交差,於是他趁著在外逗留的機會把消息間接地轉告了斯塔弗羅斯。思維敏捷又還在負責情報網絡工作的斯塔弗羅斯立即猜出了博尚和麥克尼爾的意圖,他在當天晚上找到了島田真司,將白天發生的事情告知對方,並解釋說突破口很可能在夏普敦公司內部。
“從醫生的描述上來看,這家醫院過去接收過不少死人。”禿頂的希臘人把自己搜集到的線索整理出來,他這身本事也是在打遊擊時鍛煉出來的,不然他早就像沒頭蒼蠅一樣一頭紮進俄國人的包圍圈裏而自取滅亡了,“或者說,是那種送來的時候已經沒救的人。考慮到它麵向的是德國還有印度的軍事化機關,再加上德軍若有如此規模傷亡必會引起高度重視……那些死人隻可能是印度人。”
“喂,我隻是個在生物研究所主持些項目的普通人,而且那項目的壓力最近也很大。”島田真司打了個哈欠,他的黑眼圈和舒勒一樣重,“你知道我的主要興趣是心靈科技,碰巧夏普敦之前有個研究意識存儲和轉移的項目沒人願意接……好吧,這是我自己的責任,我不該逞強的。”
“那我就找舒勒,他肯定願意幫忙。”從麥克尼爾的描述中更深入地了解過舒勒為人的斯塔弗羅斯當即決定改換委托對象,“……不像你,做點這麽簡單的事還要多番推脫。平時自誇是天才,到關鍵時刻反而又自稱普通人了。”
島田真司黑著臉,答應斯塔弗羅斯馬上就去尋找相關線索。第二天他去研究所工作時,隨口和同事們提了一下夏普敦公司同本地醫院的合作,並直稱那些徹底賠錢的合作夥伴就該果斷地放棄掉。
雖然對新來的同事兼上司突然開始關注收益而感到意外,研究員們隻把這解釋為日本人的共性。其中一名研究員自告奮勇地去幫島田真司通知相關部門的工作人員提供相應的資料,並狐假虎威地說調查結果可能影響到他們所有人的命運。不想惹是生非也不想鬧僵關係的工作人員起先猶豫了一陣,但從日本方麵調來的同事總歸不大可能是本地企業的商業間諜,因此他們最後還是鬆口了:反正沒人相信島田真司看得懂那些報表數據。
儒雅隨和的日本學者不一定看得懂,然而他有一個無比合理的借口將其轉交給另一位比他更懂數學的同伴。3月23日晚上,應島田真司的邀請從研究所撤迴公寓內休息的舒勒在斯塔弗羅斯的陪同下仔細地檢查了島田真司轉交給自己的信息,他很快就從中找出了一些蹊蹺的記錄。
“我不記得你們這個研究所還管研發新型麻醉劑的事情。”光頭的瑞士學者自言自語著,“請你到這裏來之前我可是把夏普敦設立在這附近的機構都調查過的。”
“那可能是拆分之前的曆史問題。”島田真司讓舒勒隻管說結論,“印度人需求量大而且要求刁鑽,這些都是小事。還是說說這麻醉劑,它可能是專門給某些特殊病人提供的。也許德軍……我是說,印軍,希望他們的傷員能在基本不受影響的情況下返迴戰鬥崗位。”
“這賬有點假,要麽是金額寫錯了,要麽是麻醉劑實際流動量遠大於記錄值。當然,也有可能是……實際流動的東西不是麻醉劑。”舒勒又看了一眼島田真司拍下來的照片,他摘下眼鏡並揉了揉雙眼,讓斯塔弗羅斯小聲把上麵能看得清的內容再讀一遍,“不瞞你們說,我從小到大碰到過的想在我頭上做假賬的社會渣滓不是被我送進了監獄就是被軍隊搶先解決掉了……他們這點業餘本事還騙不過我。”
“【從小】?”島田真司和斯塔弗羅斯麵麵相覷,他們當然知道舒勒十幾歲的時候就拿到了兩個博士學位,而成為終身教授對於舒勒而言也不過是20歲左右的一小步罷了,“……先不說這些。這所謂的麻醉劑,大概都已經下落不明;用這些麻醉劑給傷員治病的醫生,大多也該離職了;那些傷員呢,搞不好已經躺在墳墓裏了。”說到這裏,島田真司一時間失去了思路,他其實還在考慮著白天的技術問題,“也許還得去找醫院的檔案記錄,前提是那些記錄不僅完好無損而且不是偽造的。”
埃貢·舒勒端起杯子,喝了一大口咖啡。他又給自己倒上了滿滿一杯咖啡,當他重新思考著改裝武裝機器人的方案時,斯塔弗羅斯的發言把他從沉思中拖出:
“我們應該製造一個誘餌……一個會讓他們必定上鉤的誘餌。”禿頂的希臘人露出了一抹自信的笑容,“這事就交給我吧,到時候你們記得先通知麥克尼爾。”
t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