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女兒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餘申隻能欺騙自己,也許女兒真的有辦法吧。
“好,爹爹相信你。隻是你切記,萬事當以穩妥為重。行一步,看三步,想到後果,及時抽身。”
餘德音答應得爽快:“知道了,爹。”
…………………………
三日後,柳三炎護送餘申去了崖州。餘德音身旁隻有花月一人陪伴。這段時間,花月對她敞開了心扉。聊了很多她之前的事。
花月是個孤兒,從小無父無母,是瑞王把她撿了迴來,訓練成了死士。瑞王豢養了數十名死士,這些死士有的入了宮,有的在朝廷要員府裏當差,有的在邊關潛伏。總之,大魏國裏有人的地方就有瑞王的人。隻有花月,瑞王念著她年紀小,獨留了她在身邊。
花月知道,餘德音是瑞王心尖上的人。所以對她也不再隱瞞。
餘德音擦了一把冷汗,瑞王的爹當今的聖上已經夠厲害了,又來了個更厲害的瑞王。這瑞王是下一任的皇帝,跟著他倒也是跟對人了。
隻是上一世自己瞎了眼睛,竟然看錯了人。還好這一世良心發現,沒有去禍害晉王那如謫仙般的人物,倒也歪打正著,嫁了下一任皇帝。
一日後,溫竑喬遷新居,大開宴席,往來賓客如雲。這次他特意命人大開院門,以示他宅子裏再無密室。
卻不巧這宴席正是熱鬧之時,突然溫宅的某處假山流水地陷了。一時圍觀者眾,那地陷之處竟然有一石碑。石碑上刻著“木衰昌盛”四個大字。
“這是什麽意思?”
今日來的都是朝廷官員,都是飽讀詩書之人,但卻很是費解。木衰了,怎麽又昌盛了呢。
一時議論紛紛。還是翰林院的太史令站出來說:“這地陷之處位於水側,木字旁加水,就是沐字。這昌字旁加水,就是溫字。”
不言而喻,謎底解開了。
當即有人念了出來:“沐衰溫盛,這……”
眾官員臉色劇變,紛紛作鳥獸狀散開。
“今日叨擾溫大人了,改日再來拜訪。”
“溫大人,下官想起來家中還有事,先走一步了。”
“我突然覺得腹中不適,溫大人,我去看看大夫去。告辭!”
一時間,去了個精光。
隻剩下溫竑站在那塊石碑前,瞬間覺得天昏地暗。
“老爺!”隨著馬顯貴的驚唿,隻聽得一聲倒地聲,“咚”,溫竑已經昏死過去。
溫宅家中出現石碑的事很快傳遍了京城,自然皇帝也已經知曉。他向來多疑,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加之之前溫竑賣官得罪了不少寒窗苦讀奮鬥十年才得以科考入仕的朝廷官員,所以彈劾溫竑的奏本源源不斷地送入了皇帝的手中。
皇帝終於雷霆震怒,將溫竑革職查辦。他又想起之前密室之說,便派人抄了溫府的舊宅,又找出一百多萬兩紋銀。另外,在溫竑的書房裏的暗格裏還抄出了一封信函。信函上寫明了誣陷瑞王勾結亂臣之事,連帶著還有一封花名冊。上麵都是參與了誣陷之事的朝廷要員。而這些官員,全部都參過瑞王一本。他們做夢也沒想到,溫竑居然留有這一手,豈止是害人害己!個個都對溫竑恨之入骨!
☆、迴來了
這封信自然是餘德音命柳三炎放進去的。如果不是那場大火,溫竑怎麽可能不會注意自己的書房已經被人動過手腳。
至於信函上的筆跡、落款,都是她自己比照溫竑的字跡寫的。雖然說不是十全十美,倒是也可以以假亂真。餘德音幼時便寫得一副好字,更是能模仿各種人的字跡。就算拿出一本真的字帖和她臨摹的字帖,兩者相比對,未必都能比對出來。但是偏偏有人就能一眼看出,比如說俞暉這種通曉書文的大家。這也得挑人的。
不過這個秘密,隻有她和祖父、爹知道。便是嘉善公主和晉王,也是不知道她有這個本事的。因為俞暉說過,這個本事不見得是好本事,還是不要對外人道說。
所以,她並不曾在外人麵前提過半句。如今想來,祖父說的還真的是很有道理的。
還有那石碑,早就在溫府搬家前就放了進去,十足的新。
溫竑是牆倒眾人推,那封偽造的信函和石碑的真假自然無人深究。
那審案子的大理寺卿是國公爺的人,給足了嘉善公主麵子,徹底將溫竑釘在了板上。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溫竑一黨很快被剷除。
那溫竑被判了個死刑,秋後處決。溫姝寧因為外嫁,所以皇帝並未追究。
至此,天下姓溫的人,都嚇得得抖了幾抖。就連吏部負責科考的官員都格外留心,若考生中出現了溫姓學子,哪怕學問再好,也是要刷下去的。
餘德音瞧著溫家的劇變,終於明白了祖父的良苦用心。如果不是祖父的苦肉計,那今日溫家的下場就是昔日俞家的下場。
沐榮晗自然是解了禁足,隻是他並未真正地禁足過。這個秘密隻有皇帝、柳三炎和他三個人知道。
此時他正從邊關返迴京城,途中就收到了溫黨覆滅和自己解了禁令的的消息。餘德音還真的是幫了自己一個大忙。不過才兩月有餘,她就運籌帷幄,將溫竑一黨剷除。想到此,他用力揮動馬鞭,加快了速度。鮮衣怒馬的少年,已經迫不及待要迴京辦一件大事。
</br>
“好,爹爹相信你。隻是你切記,萬事當以穩妥為重。行一步,看三步,想到後果,及時抽身。”
餘德音答應得爽快:“知道了,爹。”
…………………………
三日後,柳三炎護送餘申去了崖州。餘德音身旁隻有花月一人陪伴。這段時間,花月對她敞開了心扉。聊了很多她之前的事。
花月是個孤兒,從小無父無母,是瑞王把她撿了迴來,訓練成了死士。瑞王豢養了數十名死士,這些死士有的入了宮,有的在朝廷要員府裏當差,有的在邊關潛伏。總之,大魏國裏有人的地方就有瑞王的人。隻有花月,瑞王念著她年紀小,獨留了她在身邊。
花月知道,餘德音是瑞王心尖上的人。所以對她也不再隱瞞。
餘德音擦了一把冷汗,瑞王的爹當今的聖上已經夠厲害了,又來了個更厲害的瑞王。這瑞王是下一任的皇帝,跟著他倒也是跟對人了。
隻是上一世自己瞎了眼睛,竟然看錯了人。還好這一世良心發現,沒有去禍害晉王那如謫仙般的人物,倒也歪打正著,嫁了下一任皇帝。
一日後,溫竑喬遷新居,大開宴席,往來賓客如雲。這次他特意命人大開院門,以示他宅子裏再無密室。
卻不巧這宴席正是熱鬧之時,突然溫宅的某處假山流水地陷了。一時圍觀者眾,那地陷之處竟然有一石碑。石碑上刻著“木衰昌盛”四個大字。
“這是什麽意思?”
今日來的都是朝廷官員,都是飽讀詩書之人,但卻很是費解。木衰了,怎麽又昌盛了呢。
一時議論紛紛。還是翰林院的太史令站出來說:“這地陷之處位於水側,木字旁加水,就是沐字。這昌字旁加水,就是溫字。”
不言而喻,謎底解開了。
當即有人念了出來:“沐衰溫盛,這……”
眾官員臉色劇變,紛紛作鳥獸狀散開。
“今日叨擾溫大人了,改日再來拜訪。”
“溫大人,下官想起來家中還有事,先走一步了。”
“我突然覺得腹中不適,溫大人,我去看看大夫去。告辭!”
一時間,去了個精光。
隻剩下溫竑站在那塊石碑前,瞬間覺得天昏地暗。
“老爺!”隨著馬顯貴的驚唿,隻聽得一聲倒地聲,“咚”,溫竑已經昏死過去。
溫宅家中出現石碑的事很快傳遍了京城,自然皇帝也已經知曉。他向來多疑,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加之之前溫竑賣官得罪了不少寒窗苦讀奮鬥十年才得以科考入仕的朝廷官員,所以彈劾溫竑的奏本源源不斷地送入了皇帝的手中。
皇帝終於雷霆震怒,將溫竑革職查辦。他又想起之前密室之說,便派人抄了溫府的舊宅,又找出一百多萬兩紋銀。另外,在溫竑的書房裏的暗格裏還抄出了一封信函。信函上寫明了誣陷瑞王勾結亂臣之事,連帶著還有一封花名冊。上麵都是參與了誣陷之事的朝廷要員。而這些官員,全部都參過瑞王一本。他們做夢也沒想到,溫竑居然留有這一手,豈止是害人害己!個個都對溫竑恨之入骨!
☆、迴來了
這封信自然是餘德音命柳三炎放進去的。如果不是那場大火,溫竑怎麽可能不會注意自己的書房已經被人動過手腳。
至於信函上的筆跡、落款,都是她自己比照溫竑的字跡寫的。雖然說不是十全十美,倒是也可以以假亂真。餘德音幼時便寫得一副好字,更是能模仿各種人的字跡。就算拿出一本真的字帖和她臨摹的字帖,兩者相比對,未必都能比對出來。但是偏偏有人就能一眼看出,比如說俞暉這種通曉書文的大家。這也得挑人的。
不過這個秘密,隻有她和祖父、爹知道。便是嘉善公主和晉王,也是不知道她有這個本事的。因為俞暉說過,這個本事不見得是好本事,還是不要對外人道說。
所以,她並不曾在外人麵前提過半句。如今想來,祖父說的還真的是很有道理的。
還有那石碑,早就在溫府搬家前就放了進去,十足的新。
溫竑是牆倒眾人推,那封偽造的信函和石碑的真假自然無人深究。
那審案子的大理寺卿是國公爺的人,給足了嘉善公主麵子,徹底將溫竑釘在了板上。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溫竑一黨很快被剷除。
那溫竑被判了個死刑,秋後處決。溫姝寧因為外嫁,所以皇帝並未追究。
至此,天下姓溫的人,都嚇得得抖了幾抖。就連吏部負責科考的官員都格外留心,若考生中出現了溫姓學子,哪怕學問再好,也是要刷下去的。
餘德音瞧著溫家的劇變,終於明白了祖父的良苦用心。如果不是祖父的苦肉計,那今日溫家的下場就是昔日俞家的下場。
沐榮晗自然是解了禁足,隻是他並未真正地禁足過。這個秘密隻有皇帝、柳三炎和他三個人知道。
此時他正從邊關返迴京城,途中就收到了溫黨覆滅和自己解了禁令的的消息。餘德音還真的是幫了自己一個大忙。不過才兩月有餘,她就運籌帷幄,將溫竑一黨剷除。想到此,他用力揮動馬鞭,加快了速度。鮮衣怒馬的少年,已經迫不及待要迴京辦一件大事。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