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有話要說: 我們的小王爺為了追妻也是操碎了心
☆、蕭淑妃
這件事一直是俞德音心中的陰影,所以她為妃之時也不曾提過半句。哪怕嚐試著去翻案。前一世,沐榮霖試著在皇帝麵前提了一句,皇帝當場大發雷霆。但這一世,她覺得自己要過得瀟灑,就必須洗刷掉過去自己家族的黑點。
總之,當時她所有推翻過得疑點,今天又重新出現在腦海中。
“你是不是知道什麽?”餘德音一個眼神瞄了過去。
李謙笑道:“我何曾知道什麽?不過也是聽聞一二。”他沉靜地看著她,“從溫竑口中。而且我也是聽牆角聽來的。”
“怎麽又是他!”餘德音咬碎了貝齒。自從俞家倒台以來,溫家是如日中天,炙手可熱。如此想來,俞家的事會不會跟溫竑有關。
李謙目光一淩,道:“餘姑娘聰明絕頂,下麵也不用我多說了吧。”
餘德音目光投過去:“我竟然不知李大哥知道溫竑如此多的秘密。且你對我說這些,對你自己有什麽好處?”
李謙淡然一笑:“餘姑娘還是不相信我。我隻是想和餘姑娘交個朋友。既然大家都是朋友,理應坦誠相待。我所知的也應該告訴你。”
“李大哥把我當朋友,我倒是很意外。”餘德音道,“既然如此,那麽我也提醒李大哥一句,雖然李大哥你已經棄暗投明,但溫竑絕非好糊弄之人,日後李大哥你還是多加小心。難保溫竑不會殺人滅口。”
李謙深深地作了一揖:“多謝餘姑娘提醒。”
說罷,飛身而上,又倏忽不見了。
餘德音已經是一刻都不能等了。製造輿論並不難,難得是讓輿論傳滿京城。一但大家都信了,風聲就會傳到皇帝耳中。皇帝少不得要過問,這一過問,溫竑必定會慌亂。隻是為了盡早把這條信息傳入皇宮裏,她還是得借公主這一條線。
可越是著急,偏偏要等的人越是不來。連續五日,嘉善公主音信全無。這日一早珍珠跌跌撞撞地跑來,說公主得了咳疾,整日咳嗽不止,還高燒不退,不思飲食,多少湯藥下去,也是藥石無靈。
餘德音想起來,上一世嘉善公主的確得過咳疾,不過不像這般嚴重。聽珍珠所言,公主的病情似乎已經到了無可挽迴的地步,連宮中禦醫都束手無策。
餘德音是憂心如焚。她對看病是一竅不通,如今公主病重,自己該如何是好?如果真的如珍珠所說那樣,公主似乎很難挨過去。想到此,她再也無法冷靜。
經過考慮,她還是決定冒一次險。當日下午,作為珍珠的表妹芙蕖,她去了國公府。在這之前,她特意梳妝了一番,換了一身素衣,撩起幾縷發絲在頭頂上簡單地挽了一個短鬟,其餘發絲披在身後,半點裝飾也無,顯得十分樸實。
餘德音被侍女領著往內宅走去。路過水池之時,她低下身子摘了一朵白芙蓉,飛快地別在鬢邊,又往水池裏看了看,滿意地點了點頭。這身打扮才符合她逃婚的身份。
侍女迴過頭,催促道:“姑娘可快些。”
餘德音加快步伐,跟著那侍女一路穿過花園,再往右拐就是梧桐苑。如果她記得沒錯,應該是國公府夫人居住的院子。因為道路旁種了兩排高大的梧桐樹而得名,高高的院牆外,偶爾還有探出頭的幾株銀杏,此刻葉子漸漸變黃,一片片像是扇子一般,十分美麗。
正走著,那侍女突然拉了拉她的裙擺,示意她往路邊跪了。餘德音不明所以,但還是跪了下去,這才發現一群人走了過來。餘德音低垂了頭,唯恐有人認出她來。
但越是不想發生什麽,就越是來什麽。
鄒延一下就認出了她,驚訝道:“這不是芙蕖嗎?”
他這麽一說,所有人的目光均看了過來。餘德音將頭垂得更低。
鄒延身旁的綠衣女子問道:“芙蕖是誰啊?二哥哥你認識?”
鄒延道:“五妹妹,芙蕖是珍珠的表姐,我在公主府見過她。”
那綠衣女子一聽是個婢女的親戚,瞬間沒了興致。
而她身後站著的一個絕世美人兒探出頭來,悅耳動聽的嗓音宛如天籟:“她怎麽會叫芙蕖?”
這聲音帶著幾絲涼意與譏諷,猶如一聲炸雷平地起,驚得眾人目瞪口呆。
餘德閉著眼睛都能聽出那聲音的主人是誰!可不正是她的好妹妹溫姝寧。
今日,她特地進宮央求了蕭淑妃一同來國公府探望嘉善公主。嘉善公主的生母王昭容,與蕭淑妃感情深厚。隻是王昭容是個薄命的,在嘉善公主十歲時得了一場大病而去,臨終前便將嘉善公主託付給蕭淑妃照顧。所以,這嘉善公主是被蕭淑妃撫養長成。蕭淑妃沒有女兒,她便對嘉善公主格外親近。她一聽說公主病重,便整日憂心忡忡,寢食難安,原本準備出宮探望的,但又被一些事給絆住了。恰巧溫姝寧進了宮,提到此事,她便和溫姝寧一同出了宮。
溫姝寧算準了今日,餘德音得知公主病重的消息後便會沉不住氣。就安排了這麽一齣戲。將蕭淑妃和鄒楚這兩個討厭餘德音的女人一起拉進來。無論餘德音被她倆怎麽踩踏,她的兩隻手都是幹淨的。
至於她為何知道餘德音暫住公主府,那也是從珍珠那個侍女口中得知的。溫閎早就推測過,餘德音從江都消失後,為救父很可能進了京。她舉目無親,與她關係最密切的莫過於嘉善公主了。所以,溫姝寧一早就買通了公主身旁的婢女珍珠。
</br>
☆、蕭淑妃
這件事一直是俞德音心中的陰影,所以她為妃之時也不曾提過半句。哪怕嚐試著去翻案。前一世,沐榮霖試著在皇帝麵前提了一句,皇帝當場大發雷霆。但這一世,她覺得自己要過得瀟灑,就必須洗刷掉過去自己家族的黑點。
總之,當時她所有推翻過得疑點,今天又重新出現在腦海中。
“你是不是知道什麽?”餘德音一個眼神瞄了過去。
李謙笑道:“我何曾知道什麽?不過也是聽聞一二。”他沉靜地看著她,“從溫竑口中。而且我也是聽牆角聽來的。”
“怎麽又是他!”餘德音咬碎了貝齒。自從俞家倒台以來,溫家是如日中天,炙手可熱。如此想來,俞家的事會不會跟溫竑有關。
李謙目光一淩,道:“餘姑娘聰明絕頂,下麵也不用我多說了吧。”
餘德音目光投過去:“我竟然不知李大哥知道溫竑如此多的秘密。且你對我說這些,對你自己有什麽好處?”
李謙淡然一笑:“餘姑娘還是不相信我。我隻是想和餘姑娘交個朋友。既然大家都是朋友,理應坦誠相待。我所知的也應該告訴你。”
“李大哥把我當朋友,我倒是很意外。”餘德音道,“既然如此,那麽我也提醒李大哥一句,雖然李大哥你已經棄暗投明,但溫竑絕非好糊弄之人,日後李大哥你還是多加小心。難保溫竑不會殺人滅口。”
李謙深深地作了一揖:“多謝餘姑娘提醒。”
說罷,飛身而上,又倏忽不見了。
餘德音已經是一刻都不能等了。製造輿論並不難,難得是讓輿論傳滿京城。一但大家都信了,風聲就會傳到皇帝耳中。皇帝少不得要過問,這一過問,溫竑必定會慌亂。隻是為了盡早把這條信息傳入皇宮裏,她還是得借公主這一條線。
可越是著急,偏偏要等的人越是不來。連續五日,嘉善公主音信全無。這日一早珍珠跌跌撞撞地跑來,說公主得了咳疾,整日咳嗽不止,還高燒不退,不思飲食,多少湯藥下去,也是藥石無靈。
餘德音想起來,上一世嘉善公主的確得過咳疾,不過不像這般嚴重。聽珍珠所言,公主的病情似乎已經到了無可挽迴的地步,連宮中禦醫都束手無策。
餘德音是憂心如焚。她對看病是一竅不通,如今公主病重,自己該如何是好?如果真的如珍珠所說那樣,公主似乎很難挨過去。想到此,她再也無法冷靜。
經過考慮,她還是決定冒一次險。當日下午,作為珍珠的表妹芙蕖,她去了國公府。在這之前,她特意梳妝了一番,換了一身素衣,撩起幾縷發絲在頭頂上簡單地挽了一個短鬟,其餘發絲披在身後,半點裝飾也無,顯得十分樸實。
餘德音被侍女領著往內宅走去。路過水池之時,她低下身子摘了一朵白芙蓉,飛快地別在鬢邊,又往水池裏看了看,滿意地點了點頭。這身打扮才符合她逃婚的身份。
侍女迴過頭,催促道:“姑娘可快些。”
餘德音加快步伐,跟著那侍女一路穿過花園,再往右拐就是梧桐苑。如果她記得沒錯,應該是國公府夫人居住的院子。因為道路旁種了兩排高大的梧桐樹而得名,高高的院牆外,偶爾還有探出頭的幾株銀杏,此刻葉子漸漸變黃,一片片像是扇子一般,十分美麗。
正走著,那侍女突然拉了拉她的裙擺,示意她往路邊跪了。餘德音不明所以,但還是跪了下去,這才發現一群人走了過來。餘德音低垂了頭,唯恐有人認出她來。
但越是不想發生什麽,就越是來什麽。
鄒延一下就認出了她,驚訝道:“這不是芙蕖嗎?”
他這麽一說,所有人的目光均看了過來。餘德音將頭垂得更低。
鄒延身旁的綠衣女子問道:“芙蕖是誰啊?二哥哥你認識?”
鄒延道:“五妹妹,芙蕖是珍珠的表姐,我在公主府見過她。”
那綠衣女子一聽是個婢女的親戚,瞬間沒了興致。
而她身後站著的一個絕世美人兒探出頭來,悅耳動聽的嗓音宛如天籟:“她怎麽會叫芙蕖?”
這聲音帶著幾絲涼意與譏諷,猶如一聲炸雷平地起,驚得眾人目瞪口呆。
餘德閉著眼睛都能聽出那聲音的主人是誰!可不正是她的好妹妹溫姝寧。
今日,她特地進宮央求了蕭淑妃一同來國公府探望嘉善公主。嘉善公主的生母王昭容,與蕭淑妃感情深厚。隻是王昭容是個薄命的,在嘉善公主十歲時得了一場大病而去,臨終前便將嘉善公主託付給蕭淑妃照顧。所以,這嘉善公主是被蕭淑妃撫養長成。蕭淑妃沒有女兒,她便對嘉善公主格外親近。她一聽說公主病重,便整日憂心忡忡,寢食難安,原本準備出宮探望的,但又被一些事給絆住了。恰巧溫姝寧進了宮,提到此事,她便和溫姝寧一同出了宮。
溫姝寧算準了今日,餘德音得知公主病重的消息後便會沉不住氣。就安排了這麽一齣戲。將蕭淑妃和鄒楚這兩個討厭餘德音的女人一起拉進來。無論餘德音被她倆怎麽踩踏,她的兩隻手都是幹淨的。
至於她為何知道餘德音暫住公主府,那也是從珍珠那個侍女口中得知的。溫閎早就推測過,餘德音從江都消失後,為救父很可能進了京。她舉目無親,與她關係最密切的莫過於嘉善公主了。所以,溫姝寧一早就買通了公主身旁的婢女珍珠。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