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德音訕訕道:“謝王爺。今日是十五,原本不該吃葷的。”她有些為難地用筷子撥了撥,眉頭若蹙。那雲腿酥被切成了八塊,方便取食。其中一塊正躺在她的碗裏,被她的筷子戳了個稀巴爛。
沐榮霖一直記得餘德音每逢初一十五不吃葷的這個習慣,隻是今日一見,喜不自勝,竟然忘記了。
“是本王疏忽了。”他有些許尷尬,將筷子放在了青瓷筷架上,一時間不知如何自處。
餘申瞬間臉色鐵青,朝女兒怒道:“休得無禮!你不吃便是,何需如此!”
他有些奇怪,晉王不是她招來的嗎?怎麽人家來了,她反倒甩臉色給他看。更何況,人家是堂堂親王,他們家得罪不起。想到此,餘申忙起身賠不是:“請王爺不要怪罪,是草民教女無方。”
沐榮霖忙抬手示意他坐下,道:“伯父不必憂心。我早就說過,今日我不是晉王,隻是一個普通人。伯父大可不必如此。”
餘申雙手作揖,顯得十分客氣:“王爺海涵,伯父二字當不得,當不得!王爺屈尊降貴,心胸廣闊,是王爺人品貴重。可草民這個女兒待客不敬,是我這個做爹的沒有教好。草民日後定當嚴加管教。”說完,一雙充滿指責的目光朝餘德音射了過去。
餘德音放下筷子,又把玩起麵前的茶杯。顯然壓根兒沒在意爹爹的目光。
沐榮霖心中也納悶,他收到信後,立刻快馬加鞭趕來江都,就為了見她一麵。那首詩是她親筆所寫,滿是思念之情,如今怎麽反倒一副拒人於千裏之外的樣子呢。思來想去,他也沒想明白,於是道:“伯父太過自謙了。德音妹妹是難得的真性情,不喜歡便是不喜歡,我反倒認為是伯父教導有方。”
見他二人寒暄客套,餘德音豁然起身,麵無表情道:“想必王爺和爹還有要事相商,民女先行告退。”
沐嶸霖和餘申同時迴過頭。見餘德音退了幾步,行了一個大禮,轉身就走。
餘申的臉色越發難看,今天他這個女兒實在是反常,毫無教養,恣意妄為。他眉心糾成了一個“川”字,壓著一團怒火沒有發作,聲音卻抬高了八分,叱責道:“餘德音,你幹什麽!”
餘德音從小便不怕自己的爹,此刻爹對她發火,是一點兒作用也沒有。她連頭也沒迴,款款走向門外。任憑身後的人,一個是怒發衝冠,一個是丈二莫不著頭腦。
站在沐榮霖身後的李嬤嬤眉頭皺了一下,這個表情幾乎是一閃而逝,在場的人都沒發覺。
望著餘德音的背影,沐榮霖自嘲地笑道:“德音妹妹的脾氣是一點兒沒變,本王已經習慣了。”
餘德音步伐一滯,仔細迴味這句話,似乎有些曖昧。
☆、如何拒絕一個人
但她不敢多做停留,頭也不迴地匆匆離去。
出了院廳,浦雲跟了上來,眼眸中滿是關切與無奈。上前扶住自家姑娘的手,小心翼翼地跟著餘德音的步伐,亦步亦趨。
“真是為難姑娘你了。”浦雲忍不住嘆道。連她都看出,餘德音心中的糾結與徘徊,痛苦與失落。她對他態度冷淡至極,是在提醒他,更是提醒自己,永遠不要忘記自己是什麽身份。
餘德音搖頭,啞然失笑:“世事無常,感情在現實麵前,實在是太微不足道了。為何我以前就不懂呢?”
她永遠也忘不了,那時他病入膏肓,形如枯槁,毅然與自己和離的情景。人人都說她背信棄義,卻隻有她知道,如果沒有他的首肯,怎可能那麽簡單就和離。他也知道她有了另外的想法,但還是選擇放手,還她自由之身。
晉王真的是天底下最好的人。而她,卻猶如淤泥裏的一條泥鰍,配不上他的一顆浩然真心。
浦雲嘆道:“姑娘不是不懂,而是根本就不想認命。姑娘以前總說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不拚一把,怎麽知道行不行呢。如今姑娘想清楚了,願意偏安一隅,平平淡淡地過日子。奴婢也是高興的。奴婢覺得姑娘與其拒人千裏之外,不如把話說盡、說透,以後便各自安好。”
餘德音停下腳步,望著漫天細雨,心情低落到了極致。
二人站在廊下看雨,隻見那青青的小草已經冒出了頭,光禿禿的花園裏,到處都發著嫩芽,一片綠意盎然。枝頭的花骨朵上裹著晶瑩剔透的水珠,清風拂來,枝頭搖動,那水珠就灑落下來,像一顆顆豆大的珍珠。
餘德音伸出手接住麵前的水滴,笑道:“你看,春天來了,萬物複甦。這是新生命的開始,也是我人生的開始。”
浦雲聞言,隻覺得似懂非懂,也伸手接了幾滴雨水,正欲好好感受一下春的氣息。
身後,晉王身邊伺候的吳嬤嬤追了上來。
吳嬤嬤是沐榮霖的奶娘,與沐榮霖感情最為深厚。方才吳嬤嬤見了餘德音的態度,心中有了幾分不悅,麵上卻是一副喜行不怒於色的姿態。
餘德音忙屈膝行禮:“吳嬤嬤好。”
吳嬤嬤清了清嗓子,操著一口標準的京城口音:“王爺請餘姑娘到落華亭一敘。”
餘德音和浦雲相對而視,二人似乎都在思考該不該去。
吳嬤嬤看出了她二人的猶豫,瞥了一眼餘德音,終於忍不住趾高氣昂道:“我大魏民風開化,並無男女大防。且王爺身份尊貴,要傳召一個民女,豈有不去之理?”
</br>
沐榮霖一直記得餘德音每逢初一十五不吃葷的這個習慣,隻是今日一見,喜不自勝,竟然忘記了。
“是本王疏忽了。”他有些許尷尬,將筷子放在了青瓷筷架上,一時間不知如何自處。
餘申瞬間臉色鐵青,朝女兒怒道:“休得無禮!你不吃便是,何需如此!”
他有些奇怪,晉王不是她招來的嗎?怎麽人家來了,她反倒甩臉色給他看。更何況,人家是堂堂親王,他們家得罪不起。想到此,餘申忙起身賠不是:“請王爺不要怪罪,是草民教女無方。”
沐榮霖忙抬手示意他坐下,道:“伯父不必憂心。我早就說過,今日我不是晉王,隻是一個普通人。伯父大可不必如此。”
餘申雙手作揖,顯得十分客氣:“王爺海涵,伯父二字當不得,當不得!王爺屈尊降貴,心胸廣闊,是王爺人品貴重。可草民這個女兒待客不敬,是我這個做爹的沒有教好。草民日後定當嚴加管教。”說完,一雙充滿指責的目光朝餘德音射了過去。
餘德音放下筷子,又把玩起麵前的茶杯。顯然壓根兒沒在意爹爹的目光。
沐榮霖心中也納悶,他收到信後,立刻快馬加鞭趕來江都,就為了見她一麵。那首詩是她親筆所寫,滿是思念之情,如今怎麽反倒一副拒人於千裏之外的樣子呢。思來想去,他也沒想明白,於是道:“伯父太過自謙了。德音妹妹是難得的真性情,不喜歡便是不喜歡,我反倒認為是伯父教導有方。”
見他二人寒暄客套,餘德音豁然起身,麵無表情道:“想必王爺和爹還有要事相商,民女先行告退。”
沐嶸霖和餘申同時迴過頭。見餘德音退了幾步,行了一個大禮,轉身就走。
餘申的臉色越發難看,今天他這個女兒實在是反常,毫無教養,恣意妄為。他眉心糾成了一個“川”字,壓著一團怒火沒有發作,聲音卻抬高了八分,叱責道:“餘德音,你幹什麽!”
餘德音從小便不怕自己的爹,此刻爹對她發火,是一點兒作用也沒有。她連頭也沒迴,款款走向門外。任憑身後的人,一個是怒發衝冠,一個是丈二莫不著頭腦。
站在沐榮霖身後的李嬤嬤眉頭皺了一下,這個表情幾乎是一閃而逝,在場的人都沒發覺。
望著餘德音的背影,沐榮霖自嘲地笑道:“德音妹妹的脾氣是一點兒沒變,本王已經習慣了。”
餘德音步伐一滯,仔細迴味這句話,似乎有些曖昧。
☆、如何拒絕一個人
但她不敢多做停留,頭也不迴地匆匆離去。
出了院廳,浦雲跟了上來,眼眸中滿是關切與無奈。上前扶住自家姑娘的手,小心翼翼地跟著餘德音的步伐,亦步亦趨。
“真是為難姑娘你了。”浦雲忍不住嘆道。連她都看出,餘德音心中的糾結與徘徊,痛苦與失落。她對他態度冷淡至極,是在提醒他,更是提醒自己,永遠不要忘記自己是什麽身份。
餘德音搖頭,啞然失笑:“世事無常,感情在現實麵前,實在是太微不足道了。為何我以前就不懂呢?”
她永遠也忘不了,那時他病入膏肓,形如枯槁,毅然與自己和離的情景。人人都說她背信棄義,卻隻有她知道,如果沒有他的首肯,怎可能那麽簡單就和離。他也知道她有了另外的想法,但還是選擇放手,還她自由之身。
晉王真的是天底下最好的人。而她,卻猶如淤泥裏的一條泥鰍,配不上他的一顆浩然真心。
浦雲嘆道:“姑娘不是不懂,而是根本就不想認命。姑娘以前總說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不拚一把,怎麽知道行不行呢。如今姑娘想清楚了,願意偏安一隅,平平淡淡地過日子。奴婢也是高興的。奴婢覺得姑娘與其拒人千裏之外,不如把話說盡、說透,以後便各自安好。”
餘德音停下腳步,望著漫天細雨,心情低落到了極致。
二人站在廊下看雨,隻見那青青的小草已經冒出了頭,光禿禿的花園裏,到處都發著嫩芽,一片綠意盎然。枝頭的花骨朵上裹著晶瑩剔透的水珠,清風拂來,枝頭搖動,那水珠就灑落下來,像一顆顆豆大的珍珠。
餘德音伸出手接住麵前的水滴,笑道:“你看,春天來了,萬物複甦。這是新生命的開始,也是我人生的開始。”
浦雲聞言,隻覺得似懂非懂,也伸手接了幾滴雨水,正欲好好感受一下春的氣息。
身後,晉王身邊伺候的吳嬤嬤追了上來。
吳嬤嬤是沐榮霖的奶娘,與沐榮霖感情最為深厚。方才吳嬤嬤見了餘德音的態度,心中有了幾分不悅,麵上卻是一副喜行不怒於色的姿態。
餘德音忙屈膝行禮:“吳嬤嬤好。”
吳嬤嬤清了清嗓子,操著一口標準的京城口音:“王爺請餘姑娘到落華亭一敘。”
餘德音和浦雲相對而視,二人似乎都在思考該不該去。
吳嬤嬤看出了她二人的猶豫,瞥了一眼餘德音,終於忍不住趾高氣昂道:“我大魏民風開化,並無男女大防。且王爺身份尊貴,要傳召一個民女,豈有不去之理?”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