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鴻想了一想,又問:“三叔在家嗎?”周家兄弟們析產不析居,周三老爺住的地方原也是平南侯府的一部分,再加上買了鄰居的一間院子建起來的,不過他成親之後就建起一堵牆將兩邊分開,就算是獨立了。
“三老爺也不在呢,聽說也是陪著三太太去寺廟裏了。”這夫妻兩個成親多年隻有一女,為子嗣的事不知發了多少愁,今日寺廟裏奉皇命放生,怎能不趕緊去燒香做功德,好求子呢。
周鴻一聽三叔也不在家,腳下一轉,便往自己院子去了。
他的院子在侯府最西邊,名為小山居,跟正院頤福居隔著一片梅花林,十分偏僻。這也是侯夫人的意思,說他愛習武,小山居地方寬敞,正好讓他舞槍弄棒。不過說實在的,周鴻在小山居也沒住幾年。他是八歲上才被父親從城外莊子上接進來,十四歲那年就因為嫡兄墜馬之事被狠打一頓,由周三老爺接到自己家裏養傷,跟著他在外頭遊曆了將近一年,剛迴京城又因為給李檀扶柩之事被送到西北,滿打滿算,這小山居倒有一大半的時候是空著的。
“少爺!”驚喜的聲音從前頭傳來,周鴻一抬頭,就見一個十四五歲的丫鬟快步地從小路上走來,一臉的笑容,“真是少爺迴來了!”
“知暖。”周鴻也露了笑容,“慢些跑,仔細摔了。”
“看少爺說的,奴婢也不是小孩子了……”知暖紅了臉。她生得瘦瘦小小,身上穿著一等丫鬟的玉色比甲,顯得有些空蕩蕩的。按平南侯府的規矩,一等大丫鬟的年紀都在十六歲以上,因為她們照管著主子們的衣食住行,若是年紀小了根本做不周全。可知暖十二歲上就成了小山居的一等丫鬟了,對外說是周鴻自己從莊子上挑中的,其實拿的卻還是二等丫鬟的月錢,卻空占了一個一等丫鬟的名額。
“嗯,瞧著倒確實長高了些,隻是怎麽仿佛又瘦了?”周鴻打量著知暖,微微皺了皺眉。知暖的爹娘本是莊子上的佃戶,後來得了疫病死了,周鴻第一次見到知暖的時候,這小丫頭吃著百家飯,瘦得像隻貓,還是被他帶進府裏,才能活了下來。本來他去西北,知暖也想跟著去伺候的,但周鴻覺得她年紀太小,還是留在京城的好。隻是現在看起來,好像比兩年前還瘦了些。
“奴婢這會兒長個頭呢,可不顯得瘦了些。”知暖倒是高高興興的,伸手還想來接元寶手裏的包袱,“早就盼著少爺迴來了,那屋子奴婢早就收拾好了,就等著少爺迴來住。”
周鴻擺擺手不讓她拿那包袱,略有些為難:“不過是出公差迴來的,我已在驛館安排了住處了……”
知暖有些失望:“聽說過繼要行好些禮的,總也要些日子,少爺一日都不能在家裏住?”
周鴻實在並不覺得平南侯府有多少“家”的感覺,但看知暖失望的神色,還是笑了笑:“到了要行禮的時候,少不得要住在家裏。”
主僕幾個一邊說話,一邊進了小山居。才進月洞門,就見一個十八九歲的大丫鬟,身上也穿著玉色比甲,帶了幾個打雜的小丫鬟和婆子們站在院中,見周鴻進來,便一起福身下去:“二少爺迴來了。”
“知柔啊。”周鴻臉上的笑容就淡了幾分,“都起來吧。”大步從幾人身邊走過,逕自進了房裏。
“原以為二少爺明日才能到京城,沒想到今兒就迴來了。”知柔也連忙起身跟進房中,“幸而早幾日就把屋子又重新收拾過了,二少爺瞧瞧,若是覺得哪裏不妥,奴婢好立刻叫人去換。”
“不必了。”周鴻在西北時不過是睡大通鋪,一群漢子擠在一個帳篷裏,有時候連帳篷都沒有,大家都合衣睡在糙地上也是有的,哪裏還會計較房間如何。
“二少爺滿意就好。”知柔滿麵含笑,一邊端茶倒水,一邊叫小丫鬟們打水來給周鴻淨麵。周鴻在軍中早養成了無須人服侍的習慣,自己拿了巾子淨麵,知柔便站在旁邊細聲細氣地道:“二少爺收到侯爺的信了吧?夫人看了黃曆,說五月初十是好日子,定在那日過繼行禮。”
周鴻隨手將巾子扔迴水盆裏,淡淡嗯了一聲。知柔人如其名,說話永遠是那麽輕輕柔柔的,可是就是這個丫頭,將他在荊襄時隨手收起的一塊別家姑娘的手帕交給了侯夫人,害得他又挨了平南侯一頓馬鞭子。
說完了過繼的事兒,知柔又笑了笑:“說起來,奴婢們還要恭喜二少爺呢,您的親事定了。”
“什麽?”周鴻萬萬沒有想到還有這麽一個消息,“親事?”
“對對對。”知暖也想起了這事兒,“瞧奴婢這糊塗的,都忘記恭喜少爺了。”她是真的高興,少爺這些年身邊都沒個知冷知熱的人,如今終於要成親了,成親了,就有少奶奶來照顧少爺了,可不是大好事麽?
“是哪家的姑娘?”周鴻沉著聲音道,“怎麽信裏也沒提過?”
知柔笑道:“這不是給少爺寫信的時候,親事還沒定下麽。奴婢聽說了,是國子監孟祭酒的外孫女兒,姓顧。”
周鴻一聽就知道,這顧家門第不高,否則哪用把外祖父的官銜都拿出來說?不過,姓顧?
“是姓顧。”知柔掩著嘴笑,“少爺不會忘記了吧?那位顧姑娘,跟少爺早就識得的。”
周鴻皺起眉頭。他認識的姑娘家實在有限,哪裏有位姓顧的?
“當初——少爺跟著三老爺出門的時候……”知柔依舊柔聲細氣的,“少爺還帶迴顧姑娘的一條帕子呢,把奴婢嚇得不輕,生怕少爺被帶壞了……若早知道是顧家姑娘的,奴婢也就不用交給夫人了。不過,也就是因那條帕子,夫人才特地給少爺定了這顧家姑娘呢。”
一說到帕子,周鴻心裏猛然想起了一個人:“夫人如何知道那是顧家姑娘的帕子!”是了,那個小姑娘就姓顧,當初他就是跟著三嬸娘家的表弟表妹去赴她的生辰宴的,誰知道後頭居然跟人打了起來。
打小,他受傷的次數多了去了,如手上劃破一道口子這樣的小傷,根本不算什麽,倒嚇得那個小姑娘臉兒白白的,還拿了自己的手帕子給他包紮傷口。那手帕沾了血跡,他本來是叫丫鬟洗淨了想著還迴去的,誰知三叔為了躲麻煩帶著他離了那裏,那條帕子居然就沒能還迴去。隻是這事兒,他當時挨了馬鞭子都沒說出來,侯夫人是如何找出帕子的主人的?
知柔掩著嘴笑:“說來這就是二少爺和顧家姑娘的緣分呢。顧家老爺如今也在京城裏當差,夫人在外頭碰見了顧家女眷,又見了顧家姑娘手帕上繡的花——那含笑花,還真是沒人用過的,一見就知道了。”
周鴻的臉色愈加陰沉。為了一條帕子結緣,這種事聽起來像是一段佳話,可若當真傳了出去,人家隻會說這兩人傷風敗俗。侯夫人倒是真會找,對外隻怕又要說是自己看中的,她這位嫡母難做人,隻得同意了雲雲。就是父親那裏,大約也隻會贊她厚道體貼。這樣的把戲,實在演得太多了。
知暖有幾分疑惑地看著周鴻,等知柔出去吩咐小丫鬟們,才小聲道:“少爺不喜歡這親事?”
“定都定下了,哪輪得到我說喜不喜歡。”周鴻淡淡地答了一句。早就知道嫡母不會給自己挑什麽好親事,不過那位顧家姑娘——倘若還是如當初一般心善,至少要比給他娶個高門大戶裏養出來的一無是處的女子要強吧。男兒若有出息,就該自己立業,靠著嶽家算什麽!
“奴婢可聽知柔姐姐說了好幾次,說顧姑娘是少爺自己相中的,將來一定舉案什麽的……”
“她的話你聽聽也就罷了。”周鴻不想多談。知柔是嫡母塞到自己院子裏來的,她的主子是誰不是一目了然的嗎?隻是這樣的話在下人中間傳開去,顧家那個小姑娘將來進了門,恐怕就有人在背後指指點點了。嫡母的心也夠黑的,顧家姑娘又惹到了她什麽。
不過這些事知暖一知半解也無妨,畢竟自己長年在外,知暖若是知道得太多,在這府裏怕也無法存身。
“少爺,侯爺和夫人迴來了,請少爺過去說話。”知柔在門外說了一聲,周鴻便站起來往正院去了。
頤福居處在平南侯府最中間的地方,坐北向南,既寬敞又雅致。院中假山流水無一不備,花木茂盛,從月洞門走進去到正屋就要走好一會兒。周鴻進去時,正聽見平南侯得意地道:“瞧這方硯台,真是嗬氣成珠,上頭的金星也多。如今啊,難得看見這樣的好硯台了,也不貴,三百兩銀子,正好拿來給瀚哥兒用。”
周鴻的腳步在門外頓了一頓,隨即垂下眼睛走了進去,並沒抬眼看看上頭坐著說笑的兩人,便俯身行禮下去:“兒子給父親和夫人請安。”
</br>
“三老爺也不在呢,聽說也是陪著三太太去寺廟裏了。”這夫妻兩個成親多年隻有一女,為子嗣的事不知發了多少愁,今日寺廟裏奉皇命放生,怎能不趕緊去燒香做功德,好求子呢。
周鴻一聽三叔也不在家,腳下一轉,便往自己院子去了。
他的院子在侯府最西邊,名為小山居,跟正院頤福居隔著一片梅花林,十分偏僻。這也是侯夫人的意思,說他愛習武,小山居地方寬敞,正好讓他舞槍弄棒。不過說實在的,周鴻在小山居也沒住幾年。他是八歲上才被父親從城外莊子上接進來,十四歲那年就因為嫡兄墜馬之事被狠打一頓,由周三老爺接到自己家裏養傷,跟著他在外頭遊曆了將近一年,剛迴京城又因為給李檀扶柩之事被送到西北,滿打滿算,這小山居倒有一大半的時候是空著的。
“少爺!”驚喜的聲音從前頭傳來,周鴻一抬頭,就見一個十四五歲的丫鬟快步地從小路上走來,一臉的笑容,“真是少爺迴來了!”
“知暖。”周鴻也露了笑容,“慢些跑,仔細摔了。”
“看少爺說的,奴婢也不是小孩子了……”知暖紅了臉。她生得瘦瘦小小,身上穿著一等丫鬟的玉色比甲,顯得有些空蕩蕩的。按平南侯府的規矩,一等大丫鬟的年紀都在十六歲以上,因為她們照管著主子們的衣食住行,若是年紀小了根本做不周全。可知暖十二歲上就成了小山居的一等丫鬟了,對外說是周鴻自己從莊子上挑中的,其實拿的卻還是二等丫鬟的月錢,卻空占了一個一等丫鬟的名額。
“嗯,瞧著倒確實長高了些,隻是怎麽仿佛又瘦了?”周鴻打量著知暖,微微皺了皺眉。知暖的爹娘本是莊子上的佃戶,後來得了疫病死了,周鴻第一次見到知暖的時候,這小丫頭吃著百家飯,瘦得像隻貓,還是被他帶進府裏,才能活了下來。本來他去西北,知暖也想跟著去伺候的,但周鴻覺得她年紀太小,還是留在京城的好。隻是現在看起來,好像比兩年前還瘦了些。
“奴婢這會兒長個頭呢,可不顯得瘦了些。”知暖倒是高高興興的,伸手還想來接元寶手裏的包袱,“早就盼著少爺迴來了,那屋子奴婢早就收拾好了,就等著少爺迴來住。”
周鴻擺擺手不讓她拿那包袱,略有些為難:“不過是出公差迴來的,我已在驛館安排了住處了……”
知暖有些失望:“聽說過繼要行好些禮的,總也要些日子,少爺一日都不能在家裏住?”
周鴻實在並不覺得平南侯府有多少“家”的感覺,但看知暖失望的神色,還是笑了笑:“到了要行禮的時候,少不得要住在家裏。”
主僕幾個一邊說話,一邊進了小山居。才進月洞門,就見一個十八九歲的大丫鬟,身上也穿著玉色比甲,帶了幾個打雜的小丫鬟和婆子們站在院中,見周鴻進來,便一起福身下去:“二少爺迴來了。”
“知柔啊。”周鴻臉上的笑容就淡了幾分,“都起來吧。”大步從幾人身邊走過,逕自進了房裏。
“原以為二少爺明日才能到京城,沒想到今兒就迴來了。”知柔也連忙起身跟進房中,“幸而早幾日就把屋子又重新收拾過了,二少爺瞧瞧,若是覺得哪裏不妥,奴婢好立刻叫人去換。”
“不必了。”周鴻在西北時不過是睡大通鋪,一群漢子擠在一個帳篷裏,有時候連帳篷都沒有,大家都合衣睡在糙地上也是有的,哪裏還會計較房間如何。
“二少爺滿意就好。”知柔滿麵含笑,一邊端茶倒水,一邊叫小丫鬟們打水來給周鴻淨麵。周鴻在軍中早養成了無須人服侍的習慣,自己拿了巾子淨麵,知柔便站在旁邊細聲細氣地道:“二少爺收到侯爺的信了吧?夫人看了黃曆,說五月初十是好日子,定在那日過繼行禮。”
周鴻隨手將巾子扔迴水盆裏,淡淡嗯了一聲。知柔人如其名,說話永遠是那麽輕輕柔柔的,可是就是這個丫頭,將他在荊襄時隨手收起的一塊別家姑娘的手帕交給了侯夫人,害得他又挨了平南侯一頓馬鞭子。
說完了過繼的事兒,知柔又笑了笑:“說起來,奴婢們還要恭喜二少爺呢,您的親事定了。”
“什麽?”周鴻萬萬沒有想到還有這麽一個消息,“親事?”
“對對對。”知暖也想起了這事兒,“瞧奴婢這糊塗的,都忘記恭喜少爺了。”她是真的高興,少爺這些年身邊都沒個知冷知熱的人,如今終於要成親了,成親了,就有少奶奶來照顧少爺了,可不是大好事麽?
“是哪家的姑娘?”周鴻沉著聲音道,“怎麽信裏也沒提過?”
知柔笑道:“這不是給少爺寫信的時候,親事還沒定下麽。奴婢聽說了,是國子監孟祭酒的外孫女兒,姓顧。”
周鴻一聽就知道,這顧家門第不高,否則哪用把外祖父的官銜都拿出來說?不過,姓顧?
“是姓顧。”知柔掩著嘴笑,“少爺不會忘記了吧?那位顧姑娘,跟少爺早就識得的。”
周鴻皺起眉頭。他認識的姑娘家實在有限,哪裏有位姓顧的?
“當初——少爺跟著三老爺出門的時候……”知柔依舊柔聲細氣的,“少爺還帶迴顧姑娘的一條帕子呢,把奴婢嚇得不輕,生怕少爺被帶壞了……若早知道是顧家姑娘的,奴婢也就不用交給夫人了。不過,也就是因那條帕子,夫人才特地給少爺定了這顧家姑娘呢。”
一說到帕子,周鴻心裏猛然想起了一個人:“夫人如何知道那是顧家姑娘的帕子!”是了,那個小姑娘就姓顧,當初他就是跟著三嬸娘家的表弟表妹去赴她的生辰宴的,誰知道後頭居然跟人打了起來。
打小,他受傷的次數多了去了,如手上劃破一道口子這樣的小傷,根本不算什麽,倒嚇得那個小姑娘臉兒白白的,還拿了自己的手帕子給他包紮傷口。那手帕沾了血跡,他本來是叫丫鬟洗淨了想著還迴去的,誰知三叔為了躲麻煩帶著他離了那裏,那條帕子居然就沒能還迴去。隻是這事兒,他當時挨了馬鞭子都沒說出來,侯夫人是如何找出帕子的主人的?
知柔掩著嘴笑:“說來這就是二少爺和顧家姑娘的緣分呢。顧家老爺如今也在京城裏當差,夫人在外頭碰見了顧家女眷,又見了顧家姑娘手帕上繡的花——那含笑花,還真是沒人用過的,一見就知道了。”
周鴻的臉色愈加陰沉。為了一條帕子結緣,這種事聽起來像是一段佳話,可若當真傳了出去,人家隻會說這兩人傷風敗俗。侯夫人倒是真會找,對外隻怕又要說是自己看中的,她這位嫡母難做人,隻得同意了雲雲。就是父親那裏,大約也隻會贊她厚道體貼。這樣的把戲,實在演得太多了。
知暖有幾分疑惑地看著周鴻,等知柔出去吩咐小丫鬟們,才小聲道:“少爺不喜歡這親事?”
“定都定下了,哪輪得到我說喜不喜歡。”周鴻淡淡地答了一句。早就知道嫡母不會給自己挑什麽好親事,不過那位顧家姑娘——倘若還是如當初一般心善,至少要比給他娶個高門大戶裏養出來的一無是處的女子要強吧。男兒若有出息,就該自己立業,靠著嶽家算什麽!
“奴婢可聽知柔姐姐說了好幾次,說顧姑娘是少爺自己相中的,將來一定舉案什麽的……”
“她的話你聽聽也就罷了。”周鴻不想多談。知柔是嫡母塞到自己院子裏來的,她的主子是誰不是一目了然的嗎?隻是這樣的話在下人中間傳開去,顧家那個小姑娘將來進了門,恐怕就有人在背後指指點點了。嫡母的心也夠黑的,顧家姑娘又惹到了她什麽。
不過這些事知暖一知半解也無妨,畢竟自己長年在外,知暖若是知道得太多,在這府裏怕也無法存身。
“少爺,侯爺和夫人迴來了,請少爺過去說話。”知柔在門外說了一聲,周鴻便站起來往正院去了。
頤福居處在平南侯府最中間的地方,坐北向南,既寬敞又雅致。院中假山流水無一不備,花木茂盛,從月洞門走進去到正屋就要走好一會兒。周鴻進去時,正聽見平南侯得意地道:“瞧這方硯台,真是嗬氣成珠,上頭的金星也多。如今啊,難得看見這樣的好硯台了,也不貴,三百兩銀子,正好拿來給瀚哥兒用。”
周鴻的腳步在門外頓了一頓,隨即垂下眼睛走了進去,並沒抬眼看看上頭坐著說笑的兩人,便俯身行禮下去:“兒子給父親和夫人請安。”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