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轉眼便過,南邊雖是天氣溫和,九月中也下了幾場霜,顧嫣然一早起來就覺得有幾分寒意了。丹青拿出一身藕合色長夾襖伺候她穿上,笑道:“虧得太太昨兒叫人送了新做的衣裳來,沒想到這一夜間就冷了好些。”


    楊媽媽正好進來,聞言便接口道:“這會兒到了中午還暖和,一早一晚涼著呢。你們小丫頭,要學的東西還多著呢。”


    丹青吐了吐舌頭:“原是覺得比以前住的地方不過移了幾百裏地,前幾日還覺得氣候沒甚兩樣,誰知這霜一下冷得恁快。”


    楊媽媽順手在她額頭上戳了一下:“不然說你們要學的東西還多著呢。小丫頭片子,能走過幾個地方?別看這兒往北移了沒多少,那天氣就是要冷些,都像你這麽沒見識,還不凍壞了姑娘?”


    顧嫣然也笑起來道:“到底媽媽見得多,我也沒防著今兒一早就這麽冷。”


    楊媽媽嘆道:“這若是在京城裏,八月裏就要穿這樣的夾襖了。”她也是離了京城許多年的,從前不想也就罷了,現在想了起來,就不由得有些懷念。


    顧嫣然倒沒覺得有什麽,雖說孟素蓉也時常與她說起京城裏的外祖家,還有些風土人情,但畢竟是從未去過,也說不上有什麽感情,隻整了整衣裳道:“媽媽且別念叨了,快些用了飯,還要去給老夫人問安呢。”


    韓家的小丫鬟早送來了熱騰騰的粥和四樣葷素小菜,另有小籠包、炸果子、白糖糕和夾肉餅四樣點心,姐妹兩人用過了飯,就逕往韓老夫人院子裏來。


    剛進了韓老夫人的院門,就聽後頭有人笑道:“兩位表妹早。”一迴頭,卻是韓晉從後頭趕了上來,滿麵春風地打招唿。他今日穿了件秋香色的錦袍,下擺繡了幾枝墨蘭,因昨日韓老太爺過世已滿了周年,孫輩的孝期已足,故而衣裳上也能帶了彩繡。


    “表哥早。”顧嫣然屈身福了一福,目光在韓晉身上轉了轉,就避了開去。韓晉腰上圍著織錦腰帶,繫著一對珊瑚帶鉤,那珊瑚天然生就一枚靈芝模樣,顏色桃紅,十分鮮艷。腰帶上還掛了香囊、玉墜,看得出樣樣都是精心挑選過的,都是好東西,可就是瞧著琳琅滿目,未免太過累贅。


    “表妹可是喜歡這對帶鉤?”韓晉卻是會錯了意,用一根手指提了提那帶鉤,“表妹若喜歡,我便贈與表妹。聽說表妹生辰是在七月,今年未及給表妹送生辰禮,就拿這對帶鉤聊表心意如何?”


    顧嫣然被他嚇了一跳:“表哥誤會了,這帶鉤是男子所用,正該表哥佩帶,我拿來無益。”這表哥年紀不小,聽說讀書也頗靈透,就是太喜歡在後宅廝混,幸而如今除了服了,也該去北麓書院念書了吧?


    “表哥還是快些走吧,去給老夫人問安是正經。”顧嫣然不想跟韓晉多說,匆匆拋了句話,轉身就往韓老夫人屋裏去了。


    第31章 上香遇外人


    進了屋裏,顧嫣然才見韓綺姐妹兩個已然到了,正圍著韓老夫人說話呢。


    既是除了服,韓綺姐妹兩個也換上了顏色衣裳:韓綺是白底繡紅色虞美人的長襖,下頭露出粉藍色裙擺,頭上戴了一枝鑲細碎紅寶的如意頭金步搖,在耳邊垂下一串雕花金珠;韓絹則是湖藍色散繡碎花的小襖,下頭櫻糙色六幅裙,頭上梳了雙丫髻,插了兩朵累絲鑲珠金花。姐妹兩個都戴著一副鑲碧璽的金項瓔珞,各垂了一塊金鎖片。


    見韓晉綴著顧嫣然姐妹兩個進來,韓綺眉毛微微一挑,似笑非笑地道:“哥哥今兒怎麽這樣早?”


    韓晉坦然一笑,坐到韓老夫人身邊:“不是今兒要去廟裏嗎?自然要早過來些。”說著,眼睛向顧嫣然一掠,笑道,“表妹快坐下。”


    韓絹眼睛一轉,笑嘻嘻地道:“方才好像聽見表姐跟大哥在外頭說話兒,不知說什麽呢?”


    韓晉漫不經心地道:“表妹看著我這帶鉤好,就說了幾句。”說著,又沖顧嫣然笑了笑。


    顧嫣然心裏一陣不悅,轉過頭去向韓老夫人道:“今早起來才覺得涼了,老夫人今日出門,可要多穿一件衣裳。”


    韓老夫人笑眯眯地道了聲好,又看顧嫣然身上:“你們姐妹兩個也該穿厚實些,今日去山上,那兒山風大,可叫丫鬟們帶了大氅不曾?”


    顧嫣然略略猶豫了一下,還是道:“晚輩想——今日就不去廟裏了,畢竟是為老太爺上香,晚輩和妹妹是外人……”本來說好今日眾人都去附近的山廟上香,但這會兒她忽然覺得應該離韓晉遠一點兒,不去最好。


    “這孩子——”韓老夫人輕輕拍了拍她的手,“怎麽說起外人的話來了?這是你姨母家,哪裏來的外人?打從來了就一直念書,年輕姑娘家也要出去動一動散散心才是。都去,都去。”


    韓老夫人發了話,顧嫣然也隻能點了頭。忽聽門口丫鬟同喜的聲音笑道:“太太來了怎麽不進屋,倒站在門口吹風?”


    眾人一迴頭,隻見孟素蘭不知道幾時來的,被同喜這樣一說,才一邊打簾子往屋裏走,一邊含笑道:“方才走急了,身上有些燥,原想這裏涼快略站一站,偏就被你這小蹄子看見了嚷出來,若是母親誤以為我在聽壁角,我便隻找你算帳。”


    韓老夫人身邊四個大丫鬟,同福同壽同喜同祿,年紀都在十八九歲,是韓家是極有臉麵的,其中又最數同喜脾性直慡得老夫人喜愛,說話也不大有什麽顧忌,聞言便笑道:“奴婢原是怕這穿堂裏風冷,太太站久了著了涼,偏太太這樣歪了奴婢的真心。”


    孟素蘭笑著指了指她,便向韓老夫人道:“母親,馬車都備好了,可是這會兒便出門?”


    韓老夫人便拿過拐杖站了起來:“這會兒就走。再晚些那日頭也熱了,爬山的時候可又流汗,容易被山風閃著。”


    馬車果然都在門外停著了。韓老夫人帶著韓綺韓絹坐一輛,孟素蘭帶著顧嫣然姐妹兩個一輛,韓縝感了風寒不去,韓晉韓磊便騎馬相隨,一行人熱熱鬧鬧出了莊子,直往十幾裏外的山廟而去。


    孟素蘭倚了車廂坐著,從車窗裏看見韓晉策馬隨著自己車子,時不時往裏瞅一眼,心裏無端地就有些憋悶起來。再看顧嫣然,卻是坐在車廂最裏頭,眉眼也不抬一下,更不往車窗外看,這才又鬆了口氣,暗自思量起來。


    此地的山廟名為般若寺,寺廟雖小,卻是在這山中已有近百年曆史,外人大約不知,但本地人若有什麽事,都來此廟中上香,雖比不上各處大廟,香火倒也過得去。韓家今日便是在這裏要替韓老太爺做一場周年法事,念上八十一卷經文。這不是什麽大法事,但廟裏也因此關閉了山門,謝絕閑雜香客,隻等韓家人來。


    馬車停在山下,因山不高,除了韓老夫人是坐了山轎之外,其餘人都步行上去。女孩子們到底是疏於運動,將將走到山門的時候,都已經有些腿腳無力了。韓晉倒是輕輕鬆鬆跟在韓老夫人的山轎旁邊,迴頭看見顧嫣然戴著輕紗帷帽,因有些熱了便將紗帷稍稍捲起,露出半邊緋紅的臉頰,心裏不覺又是一動,放慢了腳步等她走上來便笑道:“表妹可是累了?前頭就到山門了。”說著揮起衣袖替她扇扇風,又道,“這時候陽光有些烈了,該帶柄扇子出來才是。”


    顧嫣然抬起手像是掠頭發,卻將紗帷放了下來,客氣地道:“多謝表哥了,我並不熱。”說罷站住了腳,迴頭招唿顧怡然,“妹妹快些走,前頭就是山門了。”


    韓晉也站著不動,笑道:“表妹還該平日裏常出來走走,身子強健了,爬山便不會這樣累。”


    這會兒韓綺和韓絹也跟著孟素蘭走了上來,韓絹眼睛在韓晉和顧嫣然之間一轉,嗤地一笑:“大哥這麽關心表姐,怎也不見這樣關心我們?”


    韓晉臉都不紅:“胡說,大哥幾時沒關心過你們?你屋子裏那山水盆景兒,是誰給你的?”


    韓絹臉上笑著,心裏卻啐了一口。那山水盆景分明是韓綺挑剩下的才塞給了自己,可恨她還得擺在屋裏最顯眼的地方,好叫人看看嫡兄嫡姐多麽友愛。


    孟素蘭拭了拭額頭上的薄汗,眉頭微皺看了韓晉一眼:“你祖母的轎子都到山門了,還不快跟上去!”難道沒看見韓磊一路都緊緊跟著,莫不成讓他在韓老夫人麵前扮演孝順孫子?自己這個兒子,小時樣樣都好,越大倒越不懂事了。


    韓晉並不怕母親生氣,咧嘴一笑,轉身快步追韓老夫人去了。孟素蘭又拭了把汗,看顧嫣然從頭至尾都隻管拉著顧怡然,帶來的丫鬟寫意也緊緊跟著她寸步不離,才稍稍放心,開口道:“都快些走,別讓你們祖母等著咱們。”


    般若寺山門雖小,卻是本地特產的白石雕成,左邊是八部天龍,右邊是十八羅漢,雖是鄉間石匠雕刻,卻也生動莊嚴。此時韓老夫人的山轎剛剛上了階梯,在門前空地上落下,便聽門內有人在爭論:“我家少爺是來上香的,你們這寺廟如何這等無禮,竟攔著香客不許進,莫不成是要壞佛祖的香火?”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嫣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硃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硃砂並收藏嫣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