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著孟透和斐遇上樓去,又跟小二點了幾盤客棧的招牌菜,才慢悠悠地轉到孟婍和霍止那一桌旁坐下。
孟婍迫不及待地問道:“那人是誰啊,為什麽跟少君這麽像?”
薛夜將他們遇到斐遇父子的事兒簡單地給孟婍講了一次。他給自己倒了杯茶,感嘆道:“走了一個言昭含,又來了個斐遇。哎,透哥兒也真是情路多舛,一個是瞎子,這個是啞巴。你說你哥是不是對這種長得特仙氣,又命苦的人很有好感。”
孟婍輕聲反駁道:“你胡說。啞不啞巴關我哥哥什麽事兒,我哥哥喜歡的是少君,日月可鑑,天地可鑑。”
“行行行。我透哥兒癡情倒是真的。”他將茶一飲而盡,喉嚨裏嘆了一聲,“真解渴。當年我們哥幾個都覺得孟透遲早得膩,他不還是堅持下來了?咳……雖說他後來還是和少君分開,跟趙情焉定親了,可這又不是他自願的。”
“還有那趙家姑娘,如花似玉的大美人,才貌雙全,真是可惜了。她要不看上孟透,興許就不會有這麽多事。她臨終前,不還說是少君害的她嗎?可我倒覺得,少君如果這麽心狠手辣,就不會淪落到今天的境地了。對了二七,我聽說趙姑娘為了留住透哥兒,不惜多次以死相脅,這是真的嗎?”
孟婍雙手托腮,道:“其實是趙姐姐多心了,我哥哥若答應娶她,那一定會一心一意地待她好,會珍重她疼愛她,就算哥哥心裏還有少君,也會永遠地藏在心底。是趙姐姐自己猜忌多疑了。”
第69章 穆城4
霍止凝神思忖,喝了口茶,不曾搭話。
薛夜伸出手在他眼前晃了晃,問道:“嘿,嘿,霍止,你怎麽了,想事情想這麽入神?”
他蹙著眉頭:“你不覺得這個斐遇,出現得有些蹊蹺?他偏偏長得還同言少君這般相似。”
薛夜端起酒壺替他的茶杯斟滿茶水:“你的擔心也不無道理。但是透哥兒有眼睛,他自己能看能判斷,你就別操心了。”
孟婍說:“哥哥的心裏跟明鏡似的,他聰明著呢,要是這個斐遇有問題,他肯定感覺得出來。而且哥哥的心裏,隻有少君,容不下別人的。”
薛夜笑著呷了口茶::“二七,你為什麽這麽肯定你三哥不會移情別戀?”
孟婍有些不好意思,臉頰染上紅雲,她的眼睛卻很明亮:“因為我們漓州人,一生隻會鍾愛一個人。漓州人已經不穿老祖宗流傳下來的衣裳了,卻還留著老祖宗的習俗。每逢佳節,一對相愛的璧人會站在兩條船的船頭,對唱情歌。你們可能不知道,我三哥唱情歌可好聽了。”
薛夜笑開了:“這我真的沒聽過,我不知道他還會唱歌。”
屋裏陰暗悶熱,霍止起身將一旁的窗打開。霎時間涼風襲入,一掃悶熱。
孟婍偷偷地看向霍止的背影,歪頭輕笑:“我希望我成親後,也能將情歌唱給我的夫君聽。”
不解風情的霍止臨窗而立,陷入沉思。遠處烏雲與山脈相融,天空陰沉。遠處隱隱有雷聲翻滾。秋風狹帶著微涼的雨絲。
山雨欲來。
……
此時的孟透替斐遇清理額頭的傷,將染血的布巾丟到水盆裏清洗。
“你與你父親,是穆城人嗎?”孟透轉過身,在桌子旁坐下,動作輕柔地擦拭他額上殘餘的血跡,“會有點兒疼,忍著點。”
斐遇的目光落在他的白淨的下頷上,目光下移,能瞧見孟透掩在白衣立領裏的喉結。他的嗓音醇厚,卻又帶著些清亮,輕笑的時候,嗓音格外的魅惑。他長了一雙溫柔的桃花眼,惹人心動。
斐遇搖搖頭。
孟透找了一條幹淨的白布,覆在他的傷處,在他腦後係好。如果說,原先的斐遇與言昭含有六分相似,現在有七分。他額頭縛上白布的樣子,像極了那年縛道巾的言昭含。
“那你們從哪兒來?”
孟透找出紙筆,放在他麵前:“我看不懂你的手勢,你可以寫在紙上告訴我。”
他寫的是楷書,字與言昭含也有幾分相似。他寫道:“故居平陽城,家道中落,特來此地尋親。然,尋親未果,宗親閉門不見。”
孟透看著他一字一句地寫完,問道:“你爹是怎麽惹上那群人的?”
“家父嗜賭成癮……”
孟透說:“我明白了。你爹欠了賭坊的債,才會招致殺身之禍。”
斐遇神色黯淡地點點頭。
“……這樣吧,我可以將你留在身邊。在下姓孟名透字墨約,是暮涑門派的弟子。我們此行是要迴趙臨城,如果你不介意山間清苦,就與我們同行。”
斐遇垂眸,一手挽住袖口,寫道:“無悔。”
孟透點點頭,道:“今晚我與兩位兄弟要去周家除邪。就是你今日見到的那兩位。白衣的叫霍止,話很多的是薛夜。那個小姑娘是我妹妹,叫孟婍,她會留在客棧裏,有什麽事找她就行。你要是覺得困,就先睡會兒,我會囑託小二晚間送飯菜上來。”
他將所有事都安排妥當,才叫上孟透和薛夜在傍晚前往周家。誰知道孟婍不肯乖乖在客棧待著,非得出來見識一下陰靈。
她拽著孟透的手臂,不讓他走,她撒嬌耍賴:“哥哥哥哥,你就帶我去吧。你們白天都不帶我,我都快無聊死了,晚上一定得帶著我去周家看看。我就不信陰靈有這麽可怕。我保證很乖,會聽話的。”
薛夜跨過客棧的門檻:“二七,我們連白天都不肯帶你去,你還指望我們晚上會帶你去?走吧,透哥兒。”
孟婍氣得鼓出包子臉,抱住哥哥的腰:“你要不讓我去,等少君迴來,我就告訴他你欺負我。”
孟透竟靜下心來思索了。倒不是因為她說的話,他想起來其他的事。他朝客棧二樓望了一眼,然後遲疑道:“還是讓孟婍跟著我們去吧。跟著去,我也能……”
薛夜百思不得其解,孟透那句“我也能”的後麵究竟是什麽。
一路上,孟透隻跟孟婍說:“看到陰靈千萬不要逞能。我們除靈的時候,你就站得遠遠兒的,不準給我們添亂。你這迴還是偷跑出來的,要是讓爹娘知道你一個小姑娘,跟著倆大男人走了這麽多地方,還不得氣暈過去。”
孟婍提著畫著紅菡萏的燈籠,踢著一顆石子走:“人總要出來走走的嘛。馳騁四方是男兒的宿命沒錯,可女兒家也想要雲遊山河啊。難道我就應該在漓州待到出嫁,成親後去夫家,在一個地方守一輩子?”
孟透說:“這話說得有理。但姑娘家,在家繡繡花看看書也挺好的,你過慣了漂泊不定的日子,也會厭倦的。怎樣活著不是活著,還不如選擇一種輕鬆的活法。”
孟婍還想反駁,被孟透握住了手腕。哥哥佇立不動了。她將燈籠提高,抬眼看去,瞧見了周家的匾額。府前沒有掛一盞燈籠,陰森森的,紅門緊閉。她心裏忽然有了一絲怯意。
</br>
孟婍迫不及待地問道:“那人是誰啊,為什麽跟少君這麽像?”
薛夜將他們遇到斐遇父子的事兒簡單地給孟婍講了一次。他給自己倒了杯茶,感嘆道:“走了一個言昭含,又來了個斐遇。哎,透哥兒也真是情路多舛,一個是瞎子,這個是啞巴。你說你哥是不是對這種長得特仙氣,又命苦的人很有好感。”
孟婍輕聲反駁道:“你胡說。啞不啞巴關我哥哥什麽事兒,我哥哥喜歡的是少君,日月可鑑,天地可鑑。”
“行行行。我透哥兒癡情倒是真的。”他將茶一飲而盡,喉嚨裏嘆了一聲,“真解渴。當年我們哥幾個都覺得孟透遲早得膩,他不還是堅持下來了?咳……雖說他後來還是和少君分開,跟趙情焉定親了,可這又不是他自願的。”
“還有那趙家姑娘,如花似玉的大美人,才貌雙全,真是可惜了。她要不看上孟透,興許就不會有這麽多事。她臨終前,不還說是少君害的她嗎?可我倒覺得,少君如果這麽心狠手辣,就不會淪落到今天的境地了。對了二七,我聽說趙姑娘為了留住透哥兒,不惜多次以死相脅,這是真的嗎?”
孟婍雙手托腮,道:“其實是趙姐姐多心了,我哥哥若答應娶她,那一定會一心一意地待她好,會珍重她疼愛她,就算哥哥心裏還有少君,也會永遠地藏在心底。是趙姐姐自己猜忌多疑了。”
第69章 穆城4
霍止凝神思忖,喝了口茶,不曾搭話。
薛夜伸出手在他眼前晃了晃,問道:“嘿,嘿,霍止,你怎麽了,想事情想這麽入神?”
他蹙著眉頭:“你不覺得這個斐遇,出現得有些蹊蹺?他偏偏長得還同言少君這般相似。”
薛夜端起酒壺替他的茶杯斟滿茶水:“你的擔心也不無道理。但是透哥兒有眼睛,他自己能看能判斷,你就別操心了。”
孟婍說:“哥哥的心裏跟明鏡似的,他聰明著呢,要是這個斐遇有問題,他肯定感覺得出來。而且哥哥的心裏,隻有少君,容不下別人的。”
薛夜笑著呷了口茶::“二七,你為什麽這麽肯定你三哥不會移情別戀?”
孟婍有些不好意思,臉頰染上紅雲,她的眼睛卻很明亮:“因為我們漓州人,一生隻會鍾愛一個人。漓州人已經不穿老祖宗流傳下來的衣裳了,卻還留著老祖宗的習俗。每逢佳節,一對相愛的璧人會站在兩條船的船頭,對唱情歌。你們可能不知道,我三哥唱情歌可好聽了。”
薛夜笑開了:“這我真的沒聽過,我不知道他還會唱歌。”
屋裏陰暗悶熱,霍止起身將一旁的窗打開。霎時間涼風襲入,一掃悶熱。
孟婍偷偷地看向霍止的背影,歪頭輕笑:“我希望我成親後,也能將情歌唱給我的夫君聽。”
不解風情的霍止臨窗而立,陷入沉思。遠處烏雲與山脈相融,天空陰沉。遠處隱隱有雷聲翻滾。秋風狹帶著微涼的雨絲。
山雨欲來。
……
此時的孟透替斐遇清理額頭的傷,將染血的布巾丟到水盆裏清洗。
“你與你父親,是穆城人嗎?”孟透轉過身,在桌子旁坐下,動作輕柔地擦拭他額上殘餘的血跡,“會有點兒疼,忍著點。”
斐遇的目光落在他的白淨的下頷上,目光下移,能瞧見孟透掩在白衣立領裏的喉結。他的嗓音醇厚,卻又帶著些清亮,輕笑的時候,嗓音格外的魅惑。他長了一雙溫柔的桃花眼,惹人心動。
斐遇搖搖頭。
孟透找了一條幹淨的白布,覆在他的傷處,在他腦後係好。如果說,原先的斐遇與言昭含有六分相似,現在有七分。他額頭縛上白布的樣子,像極了那年縛道巾的言昭含。
“那你們從哪兒來?”
孟透找出紙筆,放在他麵前:“我看不懂你的手勢,你可以寫在紙上告訴我。”
他寫的是楷書,字與言昭含也有幾分相似。他寫道:“故居平陽城,家道中落,特來此地尋親。然,尋親未果,宗親閉門不見。”
孟透看著他一字一句地寫完,問道:“你爹是怎麽惹上那群人的?”
“家父嗜賭成癮……”
孟透說:“我明白了。你爹欠了賭坊的債,才會招致殺身之禍。”
斐遇神色黯淡地點點頭。
“……這樣吧,我可以將你留在身邊。在下姓孟名透字墨約,是暮涑門派的弟子。我們此行是要迴趙臨城,如果你不介意山間清苦,就與我們同行。”
斐遇垂眸,一手挽住袖口,寫道:“無悔。”
孟透點點頭,道:“今晚我與兩位兄弟要去周家除邪。就是你今日見到的那兩位。白衣的叫霍止,話很多的是薛夜。那個小姑娘是我妹妹,叫孟婍,她會留在客棧裏,有什麽事找她就行。你要是覺得困,就先睡會兒,我會囑託小二晚間送飯菜上來。”
他將所有事都安排妥當,才叫上孟透和薛夜在傍晚前往周家。誰知道孟婍不肯乖乖在客棧待著,非得出來見識一下陰靈。
她拽著孟透的手臂,不讓他走,她撒嬌耍賴:“哥哥哥哥,你就帶我去吧。你們白天都不帶我,我都快無聊死了,晚上一定得帶著我去周家看看。我就不信陰靈有這麽可怕。我保證很乖,會聽話的。”
薛夜跨過客棧的門檻:“二七,我們連白天都不肯帶你去,你還指望我們晚上會帶你去?走吧,透哥兒。”
孟婍氣得鼓出包子臉,抱住哥哥的腰:“你要不讓我去,等少君迴來,我就告訴他你欺負我。”
孟透竟靜下心來思索了。倒不是因為她說的話,他想起來其他的事。他朝客棧二樓望了一眼,然後遲疑道:“還是讓孟婍跟著我們去吧。跟著去,我也能……”
薛夜百思不得其解,孟透那句“我也能”的後麵究竟是什麽。
一路上,孟透隻跟孟婍說:“看到陰靈千萬不要逞能。我們除靈的時候,你就站得遠遠兒的,不準給我們添亂。你這迴還是偷跑出來的,要是讓爹娘知道你一個小姑娘,跟著倆大男人走了這麽多地方,還不得氣暈過去。”
孟婍提著畫著紅菡萏的燈籠,踢著一顆石子走:“人總要出來走走的嘛。馳騁四方是男兒的宿命沒錯,可女兒家也想要雲遊山河啊。難道我就應該在漓州待到出嫁,成親後去夫家,在一個地方守一輩子?”
孟透說:“這話說得有理。但姑娘家,在家繡繡花看看書也挺好的,你過慣了漂泊不定的日子,也會厭倦的。怎樣活著不是活著,還不如選擇一種輕鬆的活法。”
孟婍還想反駁,被孟透握住了手腕。哥哥佇立不動了。她將燈籠提高,抬眼看去,瞧見了周家的匾額。府前沒有掛一盞燈籠,陰森森的,紅門緊閉。她心裏忽然有了一絲怯意。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