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外壁布滿了綠色的銅鏽,但鼎內壁卻仍舊保持著銅質的黃亮,尤其是底部的三足烏圖案,擺在這山洞裏已經過了數千年,卻既無鏽蝕,又無積塵。手電光一耀,看起來竟像是一輪太陽落在了鼎底,太陽之中還有一隻三足烏。


    “居然是……三足金烏……”管一恆喃喃,抬頭看了葉關辰一眼,後者也正怔怔地看著他,“居然是這個……”


    堯之時,十日並出,為天下大災。羿煉神箭,仰天射日,落其九,消弭了這場大禍。


    按神話所說,羿射落的這九個太陽,落入了東海,化成了無數的礁石。然而有點常識的現代人都知道,太陽的體積比地球不知大了多少,別說落下來九個,就是落下一個來,也足夠把地球砸個粉碎。


    因此,這所謂的十日並出,並不是真的有了十個太陽,而是九隻妖獸與太陽同時出現,造成了極其罕見的大旱災。這九隻妖獸就是所謂的日中金烏,因有三足而被稱為三足烏,又稱日之精。所以,羿射下的也不是九個太陽,正是這九隻妖獸。


    “也就是說,羿的神箭並沒能將三足烏射死?”管一恆疑惑地問,“三足烏有這麽厲害?”


    葉關辰緩緩地搖搖頭:“三足烏,可不是普通妖獸能比……”現出妖身之時能與太陽爭輝,九隻妖獸齊出,天下旱至溝渠皆幹,死傷以百萬計,以當時的人口推算,實在是曠世之災禍。由此可見,三足烏的威力,乃是龍九子這等上古兇獸都無法比擬的。


    “三足烏被稱為日之精,這稱號可不是隨便能叫的。你知道風生獸吧?”


    “知道。”管一恆略一思索就記起來了,“見載於《抱樸子》,似貂青色,大如狸,火燒不死,以錘鍛其頭數千下乃死;死而張其口向風,須臾便活。”


    葉關辰點點頭:“此物又被稱為風母,隻要有風,就有可能複活。那麽三足烏乃日之精,恐怕有日光在,其精魂就不死。所以羿雖然將其射了下來,但隻傷未死,也找不到殺死的方法,最後隻能封在了這裏。”


    管一恆皺起眉頭:“封印三足烏,為什麽還要弄這些妖獸?”


    葉關辰嘆了口氣:“這我倒能想到一點兒。三足烏既然不死,那麽對其封印就要盡量穩妥,且是外力難以損壞的。比起符紙、玉鎮、桃符這些東西,當然是金鐵之物最為牢固了。然而三足烏屬火,火克金,金鐵雖然牢固,用來封鎮三足烏卻是不行,因此要在鼎中加入其它妖獸,用它們的陰氣來鎮壓三足物的陽氣,以免過不了多久,這鼎就自己熔融了。這也隻是我自己的一點猜想,不知究竟對不對,或許禹有別的想法也未可知。”


    管一恆搖搖頭:“我覺得你猜的多半是對的。妖獸畢竟屬陰物,縱然是那些火行妖獸,也終歸是陰氣所結。隻有三足烏居然是日之精,必然無陰純陽,實在是妖獸中的異數,難怪要用這許多妖獸來牽製鎮壓了。”


    “是啊。”葉關辰也有些感嘆,“如果不是這樣,三足烏也不會讓禹如此棘手,以至於最後隻能封在鼎中而不能消滅。”


    管一恆抬頭看了看山洞頂:“難怪姬昌要把九鼎擺在這裏,又引來水布陣,而不是用那些玉石珍寶列符陣……”不見天日,以水克火,才能給九鼎再加上一層保險。


    “隻可惜這裏隻有八鼎。”葉關辰嘆了口氣,“周文王機關算盡,卻也被別人算計,偷換了一鼎,導致周朝氣數隻維繫了八百年。”


    管一恆不以為然:“世上哪有不敗的朝代,就算這九鼎都是真的,也不可能保周朝千年萬年長的。不過這山洞怎麽會突然裂了呢?當初修建這裏的時候,必然是完好的。而且這山壁這麽厚,沒有大地震,怎麽會開裂呢?”


    葉關辰搖了搖頭,欲言又止。管一恆看出他是想到了什麽,追問:“你是怎麽想的?”


    葉關辰輕輕嘆了口氣:“三足烏是日之精,太陽有了變化,三足烏自然也會有變化。”


    “太陽?”管一恆莫名其妙,雖然知道身在山洞之中,還是忍不住抬頭往上看了看,“太陽有什麽變化?”


    “沒有嗎?”葉關辰反問他,“這麽多年……尤其是近些年來,太陽沒有變化嗎?太陽本身就算沒有變化,它對地球的影響沒有變化嗎?或者說,地球本身對於太陽的接受方式,沒有變化嗎?”


    管一恆皺著眉頭想了半天,才試探著說:“臭氧黑洞,氣溫升高?”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尋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硃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硃砂並收藏尋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