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眼看著常淙就快不行了,連忙跪行過去,抱緊李殷的大腿,說什麽也不讓他再打了。他眼淚汪汪,指著天發毒誓,“師父!我不敢了!我真的不敢了!求你放過他吧!我以後什麽都聽師父的!求師父饒過常淙吧!”
片刻,李殷才停了手,他單手捏緊三七的下巴,緩緩道:“記住,這可是你自己說的。你若是有哪一日敢背叛本王,本王就將常淙抽筋扒皮!來人,將他們帶下去,關起來!沒有本王的吩咐,不許放他們出來!”
立馬就有兩個侍衛要將常淙拖下去。三七二話不說,上前將人推開。他含著一包眼淚,將常淙背了起來,道:“對不起,又是我害了你,你迴頭把我弄死吧,我不想活了。”
常淙趴在三七的背上,疼的臉色發白。他記起王爺先前對他的吩咐,縱是心底不願欺瞞,也隻好道:“沒事,老子皮糙肉厚,打不死的!你可記住了啊,這是你欠我的,日後通通給我還迴來!”
三七擦了擦眼淚,笑道:“是!我記住了!日後肯定還給你!來,快叫聲爺爺,乖孫子!”
常淙氣得使勁用頭往三七肩膀上撞了一下,怒道:“你死開!又想占老子便宜!”
…………
入夜,月亮悄悄的躲進雲裏,微風輕輕一吹,送來了滿池的荷香。李殷背著手立在窗前,久久不語。他迴想起今日同葉禎的談話,總覺得心下不寧。
按照當今聖上的脾氣,無風都要打起三層浪。更別說是對待他這位曾今手握重權,同他爭奪皇位,鬧得風雲變色,現偏居一隅的皇弟了。
而葉禎,自幼秉承祖訓,又有帝師葉賢從旁教導,年紀輕輕就位居高廟,朝堂之上文武百官無一人能敵,怎會不讓他顧慮。
今日,葉禎率一眾官員前來,說得好聽,是為了體察民情,督辦民事。說得不好聽,還不是為了查他李殷的舊帳。生怕他死灰複燃,起兵造反!
想到此處,李殷冷笑,他餘光瞧見池塘裏漂浮的一片落葉,又想起了三七。
他從前不僅一次的想過要從三七身上下手,可因諸多原因,一直擱淺。如今仔細想來,葉禎既然如此在意這個弟弟,他李殷不如做迴好人,親自將人送迴去。
隻是,到那時葉禎到底要如何對待這個弟弟,而三七是生是死,可都掌握在葉禎自己手裏了。
李殷冷笑,他眼睛微閉,腦中漸漸浮現的都是三七童年時的天真爛漫。許久他微不可尋的嘆了口氣,對著身後的暗衛,緩緩道:“去,找人給三七送些吃食。莫要……再餓著他了。”
作者有話要說: 啊~其實這章叫“打蛇警魚”才對~
先發上來晚點蹭玄學,麽麽噠~
咱們家死魚現在待遇特別好,以前在家的時候,哥哥都是打他來著。現在在王府,跟著王爺吃香的喝辣的,王爺一根手指頭都不動他的。生怕一不小心就弄哭了小祖宗~
李殷心裏苦,但他不說。他真的不敢動手打啊,生怕自己哄不好~
葉禎冷冷道:打他,剁你手!哄不好,讓我來!
雙城眼淚汪汪,伸手要抱抱。
李殷冷哼一聲:你又不聽為師的話了?你信不信。我現在就去把長蟲弄死,煲蛇肉羹!
雙城●^●
……
感謝蟲哥給我寫的小劇場(好像是),非常感謝~哇哢哢~
☆、哥哥帶你迴家!
果如常淙所料,那些奉命來靖安體察民情的官員,其中不乏多事的人,果真將三七的身份上報給了朝廷。要知道自古以來,皇室子嗣血統尤其重要,而瑜親王李殷膝下唯有清樂郡主李思吟一位掌上明珠。如今不知打哪兒又冒出來個義子,還是個瘋瘋癲癲,腦子有病的少年,立馬就成了京城文武百官茶餘飯後的笑談。
聖上這些年來,雖對李殷多加覬覦,可因聽聞這位義子腦子有病,猜想橫豎成不了大事。遂命了禮部,按照皇子們的名號排位,重新給三七擬了名字。又讓翰林院擬了文稿,不日便昭告天下。
這消息傳到三七的耳朵裏時,已經是深秋了。他嚇得不行,連忙拽著常淙往房樑上跳,預備著在上頭躲上一天。
常淙冷冷的瞥了他一眼,嗤笑道:“看把你高興的!怎麽樣?小公子,對現在這個身份還滿意嗎?日後終於可以在王府橫著走啦?”
三七愁容滿麵道:“你哪隻眼睛看出來我高興了?現在滿京城哪個不知道瑜親王府出了個腦殘公子?我師父那麽愛惜羽毛的一個人,要是知道背後有這麽多人議論,他肯定饒不了我的!”
聞言,常淙嘆了口氣,他雙手拍了拍三七的肩膀,略有些同情道:“是啊,你說的對。王爺這迴說什麽也不會再放過你了!怎麽辦,要不要考慮一下跳茅坑自殺?吶,你要是下不了手,來來,爹幫你!”
三七一巴掌把常淙的手打開,罵道:“起開!少在這危言聳聽,我才不怕呢!”
他話是這麽說,可不知道為什麽,就是心虛的特別厲害。他茫然間隻覺得自己好像不該姓“李”。如今,他非但姓“李”了,連名字都改了。好像曾經有誰管他叫什麽來著?
突然,常淙一拍腦袋,道:“哎!禮部給你擬的叫啥來著?好像是叫死……魚?”
三七臉色一黑,他糾正道:“是時語,李時語!三八,你能不能有點記性!”
</br>
片刻,李殷才停了手,他單手捏緊三七的下巴,緩緩道:“記住,這可是你自己說的。你若是有哪一日敢背叛本王,本王就將常淙抽筋扒皮!來人,將他們帶下去,關起來!沒有本王的吩咐,不許放他們出來!”
立馬就有兩個侍衛要將常淙拖下去。三七二話不說,上前將人推開。他含著一包眼淚,將常淙背了起來,道:“對不起,又是我害了你,你迴頭把我弄死吧,我不想活了。”
常淙趴在三七的背上,疼的臉色發白。他記起王爺先前對他的吩咐,縱是心底不願欺瞞,也隻好道:“沒事,老子皮糙肉厚,打不死的!你可記住了啊,這是你欠我的,日後通通給我還迴來!”
三七擦了擦眼淚,笑道:“是!我記住了!日後肯定還給你!來,快叫聲爺爺,乖孫子!”
常淙氣得使勁用頭往三七肩膀上撞了一下,怒道:“你死開!又想占老子便宜!”
…………
入夜,月亮悄悄的躲進雲裏,微風輕輕一吹,送來了滿池的荷香。李殷背著手立在窗前,久久不語。他迴想起今日同葉禎的談話,總覺得心下不寧。
按照當今聖上的脾氣,無風都要打起三層浪。更別說是對待他這位曾今手握重權,同他爭奪皇位,鬧得風雲變色,現偏居一隅的皇弟了。
而葉禎,自幼秉承祖訓,又有帝師葉賢從旁教導,年紀輕輕就位居高廟,朝堂之上文武百官無一人能敵,怎會不讓他顧慮。
今日,葉禎率一眾官員前來,說得好聽,是為了體察民情,督辦民事。說得不好聽,還不是為了查他李殷的舊帳。生怕他死灰複燃,起兵造反!
想到此處,李殷冷笑,他餘光瞧見池塘裏漂浮的一片落葉,又想起了三七。
他從前不僅一次的想過要從三七身上下手,可因諸多原因,一直擱淺。如今仔細想來,葉禎既然如此在意這個弟弟,他李殷不如做迴好人,親自將人送迴去。
隻是,到那時葉禎到底要如何對待這個弟弟,而三七是生是死,可都掌握在葉禎自己手裏了。
李殷冷笑,他眼睛微閉,腦中漸漸浮現的都是三七童年時的天真爛漫。許久他微不可尋的嘆了口氣,對著身後的暗衛,緩緩道:“去,找人給三七送些吃食。莫要……再餓著他了。”
作者有話要說: 啊~其實這章叫“打蛇警魚”才對~
先發上來晚點蹭玄學,麽麽噠~
咱們家死魚現在待遇特別好,以前在家的時候,哥哥都是打他來著。現在在王府,跟著王爺吃香的喝辣的,王爺一根手指頭都不動他的。生怕一不小心就弄哭了小祖宗~
李殷心裏苦,但他不說。他真的不敢動手打啊,生怕自己哄不好~
葉禎冷冷道:打他,剁你手!哄不好,讓我來!
雙城眼淚汪汪,伸手要抱抱。
李殷冷哼一聲:你又不聽為師的話了?你信不信。我現在就去把長蟲弄死,煲蛇肉羹!
雙城●^●
……
感謝蟲哥給我寫的小劇場(好像是),非常感謝~哇哢哢~
☆、哥哥帶你迴家!
果如常淙所料,那些奉命來靖安體察民情的官員,其中不乏多事的人,果真將三七的身份上報給了朝廷。要知道自古以來,皇室子嗣血統尤其重要,而瑜親王李殷膝下唯有清樂郡主李思吟一位掌上明珠。如今不知打哪兒又冒出來個義子,還是個瘋瘋癲癲,腦子有病的少年,立馬就成了京城文武百官茶餘飯後的笑談。
聖上這些年來,雖對李殷多加覬覦,可因聽聞這位義子腦子有病,猜想橫豎成不了大事。遂命了禮部,按照皇子們的名號排位,重新給三七擬了名字。又讓翰林院擬了文稿,不日便昭告天下。
這消息傳到三七的耳朵裏時,已經是深秋了。他嚇得不行,連忙拽著常淙往房樑上跳,預備著在上頭躲上一天。
常淙冷冷的瞥了他一眼,嗤笑道:“看把你高興的!怎麽樣?小公子,對現在這個身份還滿意嗎?日後終於可以在王府橫著走啦?”
三七愁容滿麵道:“你哪隻眼睛看出來我高興了?現在滿京城哪個不知道瑜親王府出了個腦殘公子?我師父那麽愛惜羽毛的一個人,要是知道背後有這麽多人議論,他肯定饒不了我的!”
聞言,常淙嘆了口氣,他雙手拍了拍三七的肩膀,略有些同情道:“是啊,你說的對。王爺這迴說什麽也不會再放過你了!怎麽辦,要不要考慮一下跳茅坑自殺?吶,你要是下不了手,來來,爹幫你!”
三七一巴掌把常淙的手打開,罵道:“起開!少在這危言聳聽,我才不怕呢!”
他話是這麽說,可不知道為什麽,就是心虛的特別厲害。他茫然間隻覺得自己好像不該姓“李”。如今,他非但姓“李”了,連名字都改了。好像曾經有誰管他叫什麽來著?
突然,常淙一拍腦袋,道:“哎!禮部給你擬的叫啥來著?好像是叫死……魚?”
三七臉色一黑,他糾正道:“是時語,李時語!三八,你能不能有點記性!”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