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青采麵色一白,隻能垂著頭,溫順迴答。“迴母親,兄長好似出府了。”
“混帳,他祖母都病了還往外跑,我怎麽生了這麽個東西,這時候多好的討好老夫人的機會,他去給我往外跑。”於氏發了幾句兒子的牢騷,又看見庶女在跟前,不由得遷怒。“你怎麽當妹妹的,不知道攔住他嗎?整天就知道自己在老夫人跟前晃,我大房養你來幹什麽的。”
是啊,她姚青採在大房是個什麽位置呢,明著是主子,可在嫡母眼裏也隻是那兩兄妹的侍女而已。憑什麽她自己兒子不爭氣就要她這個庶妹來攔著?憑什麽她自己女兒不遷怒就來遷怒她一個庶女?可恨的是自己這時候還得忍著,什麽也不能說,還要陪著笑臉說一句,母親教訓的是。
是什麽?是自己的錯嗎?嗬嗬,簡直諷刺!
見姚青采被劈頭蓋臉的一頓教訓後,姚黃才在一邊撇撇嘴和母親說道:“母親,祖母留下您說了什麽?”
於氏簡直是覺得女兒不懂看人臉色,真是哪壺不開提哪壺,她狠狠瞪了一眼姚青采才說。“這事你別問,總之你祖母現在想一家團圓還得看人家願不願意呢。”於氏頓了頓,教訓女兒。“你祖母病糊塗了,你可得給我機靈點,常去陪伴她,別事事都讓六丫頭搶了先。”
姚黃立馬點頭答應就要帶著姚青採去正房被於氏喊住說老夫人已經休息,兩人才轉道迴了自己院子。
於氏看女兒走遠才叫來婆子去尋姚青桓迴來,而她自己則乘了馬車出門一路往妙智庵而去。
第15章
弄後山嘴位於長洲以北,地勢最高,峰巒秀致,每逢雨過天青,雲蒸霞蔚,自來擔的便是世外仙山之名。自南朝興建寺院之風盛行,而建妙智禪院,俗稱妙智庵。妙智禪院居高臨下,幽靜氣派,寺內高僧奇人自南朝以來也不知出過凡幾。
妙智庵香火鼎盛,盡管是沒有節日的時節也常有香客前來禮佛。
於氏的馬車停在禪院門口,自己在侍女的陪同下進去。
大雄寶殿的小師傅不緊不慢的引導著三三倆倆的香客進香,這新進來兩位女施主他們也不急著上前,等其中一位師父剛好送走一位香客便走過來先抬手做了一個佛手,方道。
“女施主又來了,施主這迴是禮佛還是進香?”
於氏對著大雄寶殿的釋迦彌勒佛拜了拜,又對師父迴了個佛手,搖搖頭:“都不是,隻是來尋主持師父有點俗事打攪。”
那師父便不再多言點頭帶著於氏往主持的禪房去,到了主持院門停住腳步,伸手請於氏自己進去。
於氏將丫頭留在門外自己推門進去,禪房裏鬚發皆白寶相莊嚴的圓通主持正閉目打坐。於氏進去後並不立即打擾,而是走到蒲團上跪坐靜待。
“貧僧曾以為上次一見不久便會再見女施主,哪知道這一等便是兩年!”圓通師父睜開眼睛,看著於氏緩緩道。
於氏怔了會兒,拜道。“讓師父見笑,凡塵庶務良多,也就少了前來禮佛的機會。”
圓通師父點點頭,道。“無妨,這次可是還為兩年前的事?”
於氏道:“對,家中母親纏綿病榻,近來常思合家團聚,兒孫繞膝。因而,還請大師幫忙勸說一二。”
圓通師父聞言,沒想到兩年前前來還願還健朗的老人家如今正病中,感嘆世事變化的同時也搖頭。
於氏見此立馬詢問。“大師可是為難?”
圓通師父立掌,道。“施主有所不知,師弟自兩年前出去雲遊至今未歸,就算貧僧也尚不得知師弟行蹤。”
於氏偏頭沉默了半響,思來想去才道。“他日若他歸來,大師可否代為轉告讓他迴姚家一趟。”
圓通師父點頭道:“自當轉達。”
姚老夫人在姚青禾與家醫的調養下又過了幾日,稍有起色。
這日秋易傳迴消息,他已經到達黔洲並為姚三爺處理好傷情,傷情穩定,不日便可啟程返迴。此外,他已知老夫人再次病重,也心存掛念。所以,打算等姚三爺好轉便一起返迴。
讀完信,大家心裏總算鬆了口氣,再不怕姚老夫人因為姚三爺而憂心不已,遂將連著陪了好幾日的小輩都遣迴去歇著。
十月十三日,下雨了,真是一個糟糕的天氣。
姚家的門房再次接到黔洲的來信,且是加急家信。
那時候青隱正端著一碗湯藥侍奉老人家,烏嬤嬤及一幹侍女安靜的守在屋裏。就在湯藥見底的時候,於氏帶著姚黃進來請安,姚老夫人對她近日忙進忙出打理一切頗為滿意,見著大兒媳也溢滿笑臉,很溫和。
於氏走到床前輕言細語的和婆母說話,還打算接過侄女手裏的藥碗親自侍奉。
於氏的舉動自然被她拒絕,青隱現在隻想多為老人家做點什麽。
於氏也不生氣,坐在侍女搬過來的凳子上,偶爾拿帕子擦擦婆母嘴角溢出的湯藥,氣氛一片和諧。
如果,如果沒有那個老管家急匆匆走進來,青隱想至少她還能陪伴老人家兩年。
當時她怎麽的呢?
雙手發軟,那白瓷的藥碗落到懷裏,剩下的湯藥盡數灑在身上?
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那時姚老夫人一口血吐了出來。血霧撒了滿床,有些甚至落到她的衣襟上。
</br>
“混帳,他祖母都病了還往外跑,我怎麽生了這麽個東西,這時候多好的討好老夫人的機會,他去給我往外跑。”於氏發了幾句兒子的牢騷,又看見庶女在跟前,不由得遷怒。“你怎麽當妹妹的,不知道攔住他嗎?整天就知道自己在老夫人跟前晃,我大房養你來幹什麽的。”
是啊,她姚青採在大房是個什麽位置呢,明著是主子,可在嫡母眼裏也隻是那兩兄妹的侍女而已。憑什麽她自己兒子不爭氣就要她這個庶妹來攔著?憑什麽她自己女兒不遷怒就來遷怒她一個庶女?可恨的是自己這時候還得忍著,什麽也不能說,還要陪著笑臉說一句,母親教訓的是。
是什麽?是自己的錯嗎?嗬嗬,簡直諷刺!
見姚青采被劈頭蓋臉的一頓教訓後,姚黃才在一邊撇撇嘴和母親說道:“母親,祖母留下您說了什麽?”
於氏簡直是覺得女兒不懂看人臉色,真是哪壺不開提哪壺,她狠狠瞪了一眼姚青采才說。“這事你別問,總之你祖母現在想一家團圓還得看人家願不願意呢。”於氏頓了頓,教訓女兒。“你祖母病糊塗了,你可得給我機靈點,常去陪伴她,別事事都讓六丫頭搶了先。”
姚黃立馬點頭答應就要帶著姚青採去正房被於氏喊住說老夫人已經休息,兩人才轉道迴了自己院子。
於氏看女兒走遠才叫來婆子去尋姚青桓迴來,而她自己則乘了馬車出門一路往妙智庵而去。
第15章
弄後山嘴位於長洲以北,地勢最高,峰巒秀致,每逢雨過天青,雲蒸霞蔚,自來擔的便是世外仙山之名。自南朝興建寺院之風盛行,而建妙智禪院,俗稱妙智庵。妙智禪院居高臨下,幽靜氣派,寺內高僧奇人自南朝以來也不知出過凡幾。
妙智庵香火鼎盛,盡管是沒有節日的時節也常有香客前來禮佛。
於氏的馬車停在禪院門口,自己在侍女的陪同下進去。
大雄寶殿的小師傅不緊不慢的引導著三三倆倆的香客進香,這新進來兩位女施主他們也不急著上前,等其中一位師父剛好送走一位香客便走過來先抬手做了一個佛手,方道。
“女施主又來了,施主這迴是禮佛還是進香?”
於氏對著大雄寶殿的釋迦彌勒佛拜了拜,又對師父迴了個佛手,搖搖頭:“都不是,隻是來尋主持師父有點俗事打攪。”
那師父便不再多言點頭帶著於氏往主持的禪房去,到了主持院門停住腳步,伸手請於氏自己進去。
於氏將丫頭留在門外自己推門進去,禪房裏鬚發皆白寶相莊嚴的圓通主持正閉目打坐。於氏進去後並不立即打擾,而是走到蒲團上跪坐靜待。
“貧僧曾以為上次一見不久便會再見女施主,哪知道這一等便是兩年!”圓通師父睜開眼睛,看著於氏緩緩道。
於氏怔了會兒,拜道。“讓師父見笑,凡塵庶務良多,也就少了前來禮佛的機會。”
圓通師父點點頭,道。“無妨,這次可是還為兩年前的事?”
於氏道:“對,家中母親纏綿病榻,近來常思合家團聚,兒孫繞膝。因而,還請大師幫忙勸說一二。”
圓通師父聞言,沒想到兩年前前來還願還健朗的老人家如今正病中,感嘆世事變化的同時也搖頭。
於氏見此立馬詢問。“大師可是為難?”
圓通師父立掌,道。“施主有所不知,師弟自兩年前出去雲遊至今未歸,就算貧僧也尚不得知師弟行蹤。”
於氏偏頭沉默了半響,思來想去才道。“他日若他歸來,大師可否代為轉告讓他迴姚家一趟。”
圓通師父點頭道:“自當轉達。”
姚老夫人在姚青禾與家醫的調養下又過了幾日,稍有起色。
這日秋易傳迴消息,他已經到達黔洲並為姚三爺處理好傷情,傷情穩定,不日便可啟程返迴。此外,他已知老夫人再次病重,也心存掛念。所以,打算等姚三爺好轉便一起返迴。
讀完信,大家心裏總算鬆了口氣,再不怕姚老夫人因為姚三爺而憂心不已,遂將連著陪了好幾日的小輩都遣迴去歇著。
十月十三日,下雨了,真是一個糟糕的天氣。
姚家的門房再次接到黔洲的來信,且是加急家信。
那時候青隱正端著一碗湯藥侍奉老人家,烏嬤嬤及一幹侍女安靜的守在屋裏。就在湯藥見底的時候,於氏帶著姚黃進來請安,姚老夫人對她近日忙進忙出打理一切頗為滿意,見著大兒媳也溢滿笑臉,很溫和。
於氏走到床前輕言細語的和婆母說話,還打算接過侄女手裏的藥碗親自侍奉。
於氏的舉動自然被她拒絕,青隱現在隻想多為老人家做點什麽。
於氏也不生氣,坐在侍女搬過來的凳子上,偶爾拿帕子擦擦婆母嘴角溢出的湯藥,氣氛一片和諧。
如果,如果沒有那個老管家急匆匆走進來,青隱想至少她還能陪伴老人家兩年。
當時她怎麽的呢?
雙手發軟,那白瓷的藥碗落到懷裏,剩下的湯藥盡數灑在身上?
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那時姚老夫人一口血吐了出來。血霧撒了滿床,有些甚至落到她的衣襟上。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