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意,乃是一種感悟。
說起來玄之又玄,實際上並沒有那麽難以理解。
劍是一種器,說白了就是死物。而這種東西怎麽用,就是第一種意。
就比如一尺雙刃劍,劍體薄而脆,刃銳而易崩。
那麽這種兵器最適合的便是刺,而不是砍。
否則你的力量再打,麵對一個遠不如你,可劍意高於你之人,也不免落得一個劍毀人亡的下場。
這隻是最最初級的劍意,恐怕是個人就懂。
而由此可見,劍意並不是用劍者的意,而是劍器本身的意。
那麽再高深些的意是什麽呢?
同樣是一刺,要刺中的也是同一個地方。可用怎麽樣的軌跡刺過去,用什麽樣的角度刺下去才是這把劍最舒服的?這就需要用心去體悟。
天下間的劍意分六重
持劍、劍與身合(身劍)、劍與形合(形劍)、劍與意合(意劍)、人劍合一、以身化劍
劍意這種東西不分修士與凡人。世俗中也不乏用劍高手,隻不過修仙劍意更難。
這個很好理解。凡人是以手持劍,僅用於近身格殺。
可修士卻是淩空禦劍,法力操控替代了肉體。
那麽一些細微的操控調整就變得極為艱難了。
這就跟中醫把脈一般,用手把脈和懸絲診脈,其中難度不可同日而語。
白小雲此時處在意劍境界,心念所至,道天便至,禦劍過程堪稱神出鬼沒防不勝防。劍氣噴吐之下三丈方圓如若實質。
可人劍合一,白小雲摸索了三四年還是不得其法而入。
典籍中記載,在這個境界,人便是劍,劍便是人,心意所至如人劍齊鳴。
白小雲單手拖著道天,就這麽平舉閉目,靜靜體悟。
一滴露水順著竹葉啪嗒一下滴落在劍尖之上,白小雲此時未著寸力,就隻是這麽托著。
噹~
清脆的聲響傳來,劍尖微微下沉,然後再次彈起。震動,隨著劍身傳導,直到劍柄、白小雲的食指、手掌、小臂、大臂、肩膀、脖頸,頭微微一晃,這股震蕩便消散一空。
白小雲微微擰起眉頭,手輕輕鬆開劍柄,而道天,就那麽靜靜的懸浮在那裏,一動不動。
楊廣成這兩日經常和白小雲坐而論道,他那日也被對方震的不清,想清楚了以前從來未能考慮過的問題。這幾日秉燭夜談,白小雲也是不吝賜教,讓楊廣成受益匪淺,大唿痛快!
此時楊廣成遠遠看到白小雲的狀態,不由眼睛瞪大,嘴巴大張。
他是劍修,這種情況他再熟悉不過了,白小雲這是在悟劍意!
看樣子已然入門,可還未得其法!
這是……人劍合一!
楊廣成簡直是不相信自己的眼睛!這個級別的劍意打從他出生起便從沒見過!哪怕是太上,苦修劍道千年,也隻入得意劍境界。
這可是天大的機緣!
楊廣成得了白小雲極大的恩惠,正不知如何報答,此時卻是來了機會。
他不敢怠慢,趕忙吩咐身邊的提劍童子
“去,趕緊布七花梵鼓陣!”
童子一驚,趕忙應了聲是。不久之後迴轉迴來,身後跟著七名舉著長杆的青衣女修。
幾人低著頭,腳下無聲的快速走近,用幾根長杆包圍了白小雲。
待定睛看去,每根長杆高度都幾乎與白小雲身高一致,杆子頂部,皆有一麵繡花小鼓,極為精巧秀氣。
可千萬別小看了這七麵小鼓,它們件件可都是地階下品法器。更難得的是七麵小鼓長得一模一樣,這得是多麽精湛的手藝。
成套的法器本來就少見,跟別說七個組成一套,恐怕天下間都沒多少這樣的東西。
七花梵鼓,在幾萬年前,這就是一套擺在校場,人人皆可用的尋常物事。
可對現在的劍宗來說,這就是壓箱底傳家法器!
這東西對戰時用處不大,當時也就是劍宗老祖弄出來玩的,專門是為幫眾體悟劍意所創。
小鼓擺成陣之後,一名女修拿出一管竹筒,拔出塞子,滴了一滴清水在指尖,朝著白小雲便彈了過去。
白小雲雖然處於某種感悟狀態,可身體的條件反射還在,微微一偏頭,水滴便穿了過去,擊打在他背後的一麵小鼓之上
“咚”
極為清脆的鼓聲震蕩而開,可那滴水卻神奇的沒有碎裂,而是順著某個特定的路線飛向了另一麵小鼓
“咚”
又是一聲鼓響傳來。
白小雲自從第一聲鼓響便渾身一顫。他能清晰的感受到聲浪波紋穿過自己身體,引起肌肉骨骼的細微顫動。而隱隱的,意識之中還有另一種震蕩之力傳來,他一時之間把握不住,那到底是什麽。
當第二聲鼓響起之後,他有些明白了。
這是震蕩音波穿過道天,通過自己意識傳來的感受。
接著第三聲,第四聲。
由不同方向,不同距離,接連傳來的震動之力皆有不同!
白小雲恍然大悟!這,u看書 ww.uushuco 就是人劍合一!
劍的感受,在此時,化作了他的感受!他現在極為急迫,希望那聲音來的更快些,他要去分辨,分辨劍中感受的不同之處。
而他的眉頭剛剛擰起,身周那些緊盯他的目光便動了。
七名女修齊齊拔開瓶塞,倒出清水,手指連彈。密集的水珠猶若橫著下的暴雨一般撒入陣中,循環往複。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
聲音越來越快,越來越密集。直到最後,耳朵根本不能分辨,隻餘耳鳴之感。仿若無數隻蒼蠅在耳邊嗡嗡作響。
白小雲此時卻是極為享受,當第三聲鼓傳來之時,他就已封閉了六感,隻餘意念和法力去感受周遭。
這種鼓聲看似雜亂無章,實際上卻是極有韻律。白小雲沉浸其中,不可自拔。
這種狀態也不知道持續了多久,直到白小雲發覺所有韻律和震蕩他都已經感受過,開始出現重複之時,氣勁一收,道天嗡鳴而起,把所有水珠震散而開。
劍光,一瞬之間直衝雲霄,破開雲層後扶搖而遊,極為暢快淋漓
“哈哈哈哈哈哈”
白小雲不由興奮的大笑出聲,雙眼暴睜而開,兩道劍芒自眼中開闔,所到之處,青竹紛紛攔腰而斷,當得是銳利非凡。
楊廣成見狀也不由暗暗鬆了口氣。
這機緣到了,可悟劍意卻非易事。雖有七花梵鼓陣相助,曆史上劍宗弟子成功的概率也不超過三成。
這蕭前輩當真是天資非凡,劍道大家!
說起來玄之又玄,實際上並沒有那麽難以理解。
劍是一種器,說白了就是死物。而這種東西怎麽用,就是第一種意。
就比如一尺雙刃劍,劍體薄而脆,刃銳而易崩。
那麽這種兵器最適合的便是刺,而不是砍。
否則你的力量再打,麵對一個遠不如你,可劍意高於你之人,也不免落得一個劍毀人亡的下場。
這隻是最最初級的劍意,恐怕是個人就懂。
而由此可見,劍意並不是用劍者的意,而是劍器本身的意。
那麽再高深些的意是什麽呢?
同樣是一刺,要刺中的也是同一個地方。可用怎麽樣的軌跡刺過去,用什麽樣的角度刺下去才是這把劍最舒服的?這就需要用心去體悟。
天下間的劍意分六重
持劍、劍與身合(身劍)、劍與形合(形劍)、劍與意合(意劍)、人劍合一、以身化劍
劍意這種東西不分修士與凡人。世俗中也不乏用劍高手,隻不過修仙劍意更難。
這個很好理解。凡人是以手持劍,僅用於近身格殺。
可修士卻是淩空禦劍,法力操控替代了肉體。
那麽一些細微的操控調整就變得極為艱難了。
這就跟中醫把脈一般,用手把脈和懸絲診脈,其中難度不可同日而語。
白小雲此時處在意劍境界,心念所至,道天便至,禦劍過程堪稱神出鬼沒防不勝防。劍氣噴吐之下三丈方圓如若實質。
可人劍合一,白小雲摸索了三四年還是不得其法而入。
典籍中記載,在這個境界,人便是劍,劍便是人,心意所至如人劍齊鳴。
白小雲單手拖著道天,就這麽平舉閉目,靜靜體悟。
一滴露水順著竹葉啪嗒一下滴落在劍尖之上,白小雲此時未著寸力,就隻是這麽托著。
噹~
清脆的聲響傳來,劍尖微微下沉,然後再次彈起。震動,隨著劍身傳導,直到劍柄、白小雲的食指、手掌、小臂、大臂、肩膀、脖頸,頭微微一晃,這股震蕩便消散一空。
白小雲微微擰起眉頭,手輕輕鬆開劍柄,而道天,就那麽靜靜的懸浮在那裏,一動不動。
楊廣成這兩日經常和白小雲坐而論道,他那日也被對方震的不清,想清楚了以前從來未能考慮過的問題。這幾日秉燭夜談,白小雲也是不吝賜教,讓楊廣成受益匪淺,大唿痛快!
此時楊廣成遠遠看到白小雲的狀態,不由眼睛瞪大,嘴巴大張。
他是劍修,這種情況他再熟悉不過了,白小雲這是在悟劍意!
看樣子已然入門,可還未得其法!
這是……人劍合一!
楊廣成簡直是不相信自己的眼睛!這個級別的劍意打從他出生起便從沒見過!哪怕是太上,苦修劍道千年,也隻入得意劍境界。
這可是天大的機緣!
楊廣成得了白小雲極大的恩惠,正不知如何報答,此時卻是來了機會。
他不敢怠慢,趕忙吩咐身邊的提劍童子
“去,趕緊布七花梵鼓陣!”
童子一驚,趕忙應了聲是。不久之後迴轉迴來,身後跟著七名舉著長杆的青衣女修。
幾人低著頭,腳下無聲的快速走近,用幾根長杆包圍了白小雲。
待定睛看去,每根長杆高度都幾乎與白小雲身高一致,杆子頂部,皆有一麵繡花小鼓,極為精巧秀氣。
可千萬別小看了這七麵小鼓,它們件件可都是地階下品法器。更難得的是七麵小鼓長得一模一樣,這得是多麽精湛的手藝。
成套的法器本來就少見,跟別說七個組成一套,恐怕天下間都沒多少這樣的東西。
七花梵鼓,在幾萬年前,這就是一套擺在校場,人人皆可用的尋常物事。
可對現在的劍宗來說,這就是壓箱底傳家法器!
這東西對戰時用處不大,當時也就是劍宗老祖弄出來玩的,專門是為幫眾體悟劍意所創。
小鼓擺成陣之後,一名女修拿出一管竹筒,拔出塞子,滴了一滴清水在指尖,朝著白小雲便彈了過去。
白小雲雖然處於某種感悟狀態,可身體的條件反射還在,微微一偏頭,水滴便穿了過去,擊打在他背後的一麵小鼓之上
“咚”
極為清脆的鼓聲震蕩而開,可那滴水卻神奇的沒有碎裂,而是順著某個特定的路線飛向了另一麵小鼓
“咚”
又是一聲鼓響傳來。
白小雲自從第一聲鼓響便渾身一顫。他能清晰的感受到聲浪波紋穿過自己身體,引起肌肉骨骼的細微顫動。而隱隱的,意識之中還有另一種震蕩之力傳來,他一時之間把握不住,那到底是什麽。
當第二聲鼓響起之後,他有些明白了。
這是震蕩音波穿過道天,通過自己意識傳來的感受。
接著第三聲,第四聲。
由不同方向,不同距離,接連傳來的震動之力皆有不同!
白小雲恍然大悟!這,u看書 ww.uushuco 就是人劍合一!
劍的感受,在此時,化作了他的感受!他現在極為急迫,希望那聲音來的更快些,他要去分辨,分辨劍中感受的不同之處。
而他的眉頭剛剛擰起,身周那些緊盯他的目光便動了。
七名女修齊齊拔開瓶塞,倒出清水,手指連彈。密集的水珠猶若橫著下的暴雨一般撒入陣中,循環往複。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
聲音越來越快,越來越密集。直到最後,耳朵根本不能分辨,隻餘耳鳴之感。仿若無數隻蒼蠅在耳邊嗡嗡作響。
白小雲此時卻是極為享受,當第三聲鼓傳來之時,他就已封閉了六感,隻餘意念和法力去感受周遭。
這種鼓聲看似雜亂無章,實際上卻是極有韻律。白小雲沉浸其中,不可自拔。
這種狀態也不知道持續了多久,直到白小雲發覺所有韻律和震蕩他都已經感受過,開始出現重複之時,氣勁一收,道天嗡鳴而起,把所有水珠震散而開。
劍光,一瞬之間直衝雲霄,破開雲層後扶搖而遊,極為暢快淋漓
“哈哈哈哈哈哈”
白小雲不由興奮的大笑出聲,雙眼暴睜而開,兩道劍芒自眼中開闔,所到之處,青竹紛紛攔腰而斷,當得是銳利非凡。
楊廣成見狀也不由暗暗鬆了口氣。
這機緣到了,可悟劍意卻非易事。雖有七花梵鼓陣相助,曆史上劍宗弟子成功的概率也不超過三成。
這蕭前輩當真是天資非凡,劍道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