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陶很難得一直不給好臉,唐糖愈發的心虛,喏喏的很可憐:“那就好,那就好。”
他看她這個可憐相,又不好寵,隻好怨了句:“真不如小時候聽話。”
唐糖難過死了:“怎麽……”
“小時候讓你望風,你便望風,從不自作主張。現在連這都不肯聽,你出去了,我才可安心辦事。”
唐糖抹幹淚,想起來當說這事,拖了他跑去那壁畫前:“我不能出去啊,我出去了很多事就還是謎,三爺先讀了此處文字再說。”
紀陶立定畫前,哪有文字,一牆的彩畫。
唐糖吸吸鼻涕,又指指那些底色上的飛鳥,他才不由怔住了。
紀陶近來讀得盡是這些崑崙文字,早就了熟於心,默然細讀頭一節,原本也隻須花費片刻。但唐糖發現他僅在這第一節的文字前就重複讀了好幾遍。
“糖糖,若非其間描述了頗多細節,我真不信這副壁畫已存於世百年之久了。”
“百年!可這顏色這樣鮮……”
“所以我起先疑惑。但這一節文字,用當時的視角,記敘了百年前,高祖還是前朝的西南小侯之時的事情。那時候的末代帝王昏庸無道,內亂迭起,西北一帶尤為內憂外患。是時趙氏舉義旗討賊,崑崙國為救天下生靈於水火,如何以神力助那趙侯平定西北的細節,其間提及數座城池,皆是兵不血刃,遠邇來服。孫將軍,我對西北軍事地形不熟,靈銅、比鹿以及魚峰,這些可都是西北重鎮?”
秦驍虎本來一直不好意思轉過來,此刻不得已轉身點了頭:“的確是,不過據我所知,道……三爺提的這幾個重鎮,百年前都經過一場重要的戰役,而且皆被當作高祖親征的偉大戰役記載於軍史之上的。的確都有……兵不血刃之美譽。哦,三爺以後還是喚我秦驍虎好了。”
唐糖不解:“我記得上迴聽你們說,平定西北的功臣不是鍾離氏麽?”
秦驍虎對軍史的確很熟:“鍾離氏乃是高祖麾下大將,乃是首要功臣,亦是從西南那邊出來的,故而是高祖的鐵桿心腹,聽說高祖爺什麽事情都不瞞鍾離將軍。”
“那功臣裏頭為何沒有崑崙國的將領名字?如果崑崙幫了那麽大的忙,史料之中理應有所記載,會不會在當初,崑崙國同那高祖爺講妥了什麽旁的條件?故而高祖沒有將其看作是受助,隻覺得那是做了某種交易?”
什麽條件?
難道那喝人血的血鯢,根本是崑崙國的人愛吃,故而要求趙氏為他們建個養魚的池子,給他們養鯢吃?
不過,崑崙國既有神力,又標榜是為救生靈才兵不血刃地助了高祖打勝仗,這樣厲害的民族,怎麽反過來又要用這種慘無人道的方式作惡?這實在是說不通。
紀陶已然開始讀第二段,聲色和緩了好些,還揉了揉她的腦袋:“容我再讀下去。”
唐糖看他終是不忍心對自己繃著臉,又喜又羞,往他揉過的地方又撓了撓。
秦驍虎十分猶豫,不知是不是該轉迴身去。
這一次紀陶讀完了長長一個中段,他越讀下去,麵色就越是凝重,唐糖尤為擔心她預料的事情中了,既著急想要知道,又很怕她那崑崙先祖,真有什麽對不住紀陶的地方。
紀陶讀罷那一長段,竟是微微嘆了一息。
唐糖忍不住問:“怎麽了?”
“人心豈有饜足時……”
“呃呃,不要真的冒充起道長來了啊。你還沒讀完,何來此嘆?你從不這樣感嘆事情,究竟讀到了什麽離奇事情?”
“你猜猜看。”
唐糖想了想:“高祖接受援助之後,成功將那些地盤收入,並由此發家,繼而一舉平定了中原,登了位。如此推測應當沒錯罷。”
“沒錯。”
“那如果當初的確存在一場交易,崑崙國一定有什麽請託……難道高祖沽名釣譽,為了說出去都是趙氏自身的功勞,故而反悔了?崑崙國氣不過,銘文在此,希望後世能有人看見高祖的賴皮行徑。雖然不是漢字,趙氏仍怕沒有信義的行為敗露於子孫後世,故將此洞封存,以祖訓告誡子孫,不得啟封這個秘密……呃,我身為崑崙子孫,不知又能做什麽?為祖先聲討趙氏?”
紀陶苦笑:“怎麽事情被你這麽一白話,反變得小孩過家家似的。”
唐糖瞪起眼睛:“真的是這樣?”
紀陶點頭:“銘文在此的用意也許是記錄,反水那部分,其實我是猜的。此處使用的筆調比較柔和宛轉,並沒有將那些約定列作條款,隻說他們挑中了趙氏,相信他們能夠依約踐諾。不過從約定的內容中,可以看出後來高祖的確違背了承諾。”
文字中提及的約定分作兩個部分。
第一部分就是崑崙國如何幫助趙氏平定一方的因由及細節。大抵就是高祖受傷誤入崑崙境,崑崙王族的人將其救下,留下養傷,傷愈更是好生款待了一番。經那段養傷期間的觀察,族人皆認定這位趙氏高祖是位有道並得了天命的真豪傑,他日定為一代明君,可信可托,故而決定——助其成事。
聽紀陶念著,唐糖暗自倒有些不好意思,她的祖先也太自大了,又不是家裏招女婿,天子天子,能成為一國的開國之君,大抵總有一些自己的造化與運氣,怎的到了這裏,都成了他崑崙國的魄力和眼力?
</br>
他看她這個可憐相,又不好寵,隻好怨了句:“真不如小時候聽話。”
唐糖難過死了:“怎麽……”
“小時候讓你望風,你便望風,從不自作主張。現在連這都不肯聽,你出去了,我才可安心辦事。”
唐糖抹幹淚,想起來當說這事,拖了他跑去那壁畫前:“我不能出去啊,我出去了很多事就還是謎,三爺先讀了此處文字再說。”
紀陶立定畫前,哪有文字,一牆的彩畫。
唐糖吸吸鼻涕,又指指那些底色上的飛鳥,他才不由怔住了。
紀陶近來讀得盡是這些崑崙文字,早就了熟於心,默然細讀頭一節,原本也隻須花費片刻。但唐糖發現他僅在這第一節的文字前就重複讀了好幾遍。
“糖糖,若非其間描述了頗多細節,我真不信這副壁畫已存於世百年之久了。”
“百年!可這顏色這樣鮮……”
“所以我起先疑惑。但這一節文字,用當時的視角,記敘了百年前,高祖還是前朝的西南小侯之時的事情。那時候的末代帝王昏庸無道,內亂迭起,西北一帶尤為內憂外患。是時趙氏舉義旗討賊,崑崙國為救天下生靈於水火,如何以神力助那趙侯平定西北的細節,其間提及數座城池,皆是兵不血刃,遠邇來服。孫將軍,我對西北軍事地形不熟,靈銅、比鹿以及魚峰,這些可都是西北重鎮?”
秦驍虎本來一直不好意思轉過來,此刻不得已轉身點了頭:“的確是,不過據我所知,道……三爺提的這幾個重鎮,百年前都經過一場重要的戰役,而且皆被當作高祖親征的偉大戰役記載於軍史之上的。的確都有……兵不血刃之美譽。哦,三爺以後還是喚我秦驍虎好了。”
唐糖不解:“我記得上迴聽你們說,平定西北的功臣不是鍾離氏麽?”
秦驍虎對軍史的確很熟:“鍾離氏乃是高祖麾下大將,乃是首要功臣,亦是從西南那邊出來的,故而是高祖的鐵桿心腹,聽說高祖爺什麽事情都不瞞鍾離將軍。”
“那功臣裏頭為何沒有崑崙國的將領名字?如果崑崙幫了那麽大的忙,史料之中理應有所記載,會不會在當初,崑崙國同那高祖爺講妥了什麽旁的條件?故而高祖沒有將其看作是受助,隻覺得那是做了某種交易?”
什麽條件?
難道那喝人血的血鯢,根本是崑崙國的人愛吃,故而要求趙氏為他們建個養魚的池子,給他們養鯢吃?
不過,崑崙國既有神力,又標榜是為救生靈才兵不血刃地助了高祖打勝仗,這樣厲害的民族,怎麽反過來又要用這種慘無人道的方式作惡?這實在是說不通。
紀陶已然開始讀第二段,聲色和緩了好些,還揉了揉她的腦袋:“容我再讀下去。”
唐糖看他終是不忍心對自己繃著臉,又喜又羞,往他揉過的地方又撓了撓。
秦驍虎十分猶豫,不知是不是該轉迴身去。
這一次紀陶讀完了長長一個中段,他越讀下去,麵色就越是凝重,唐糖尤為擔心她預料的事情中了,既著急想要知道,又很怕她那崑崙先祖,真有什麽對不住紀陶的地方。
紀陶讀罷那一長段,竟是微微嘆了一息。
唐糖忍不住問:“怎麽了?”
“人心豈有饜足時……”
“呃呃,不要真的冒充起道長來了啊。你還沒讀完,何來此嘆?你從不這樣感嘆事情,究竟讀到了什麽離奇事情?”
“你猜猜看。”
唐糖想了想:“高祖接受援助之後,成功將那些地盤收入,並由此發家,繼而一舉平定了中原,登了位。如此推測應當沒錯罷。”
“沒錯。”
“那如果當初的確存在一場交易,崑崙國一定有什麽請託……難道高祖沽名釣譽,為了說出去都是趙氏自身的功勞,故而反悔了?崑崙國氣不過,銘文在此,希望後世能有人看見高祖的賴皮行徑。雖然不是漢字,趙氏仍怕沒有信義的行為敗露於子孫後世,故將此洞封存,以祖訓告誡子孫,不得啟封這個秘密……呃,我身為崑崙子孫,不知又能做什麽?為祖先聲討趙氏?”
紀陶苦笑:“怎麽事情被你這麽一白話,反變得小孩過家家似的。”
唐糖瞪起眼睛:“真的是這樣?”
紀陶點頭:“銘文在此的用意也許是記錄,反水那部分,其實我是猜的。此處使用的筆調比較柔和宛轉,並沒有將那些約定列作條款,隻說他們挑中了趙氏,相信他們能夠依約踐諾。不過從約定的內容中,可以看出後來高祖的確違背了承諾。”
文字中提及的約定分作兩個部分。
第一部分就是崑崙國如何幫助趙氏平定一方的因由及細節。大抵就是高祖受傷誤入崑崙境,崑崙王族的人將其救下,留下養傷,傷愈更是好生款待了一番。經那段養傷期間的觀察,族人皆認定這位趙氏高祖是位有道並得了天命的真豪傑,他日定為一代明君,可信可托,故而決定——助其成事。
聽紀陶念著,唐糖暗自倒有些不好意思,她的祖先也太自大了,又不是家裏招女婿,天子天子,能成為一國的開國之君,大抵總有一些自己的造化與運氣,怎的到了這裏,都成了他崑崙國的魄力和眼力?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