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閉著眼躺了很久很久,久到方敦以為他睡著了正要悄悄退出去,皇帝突然開口說:“你給朕磨墨,朕要寫封信給那個人。”
第418章 山中妙人
皇帝自稱病重,將一封書信交給蕭硯和蕭淩,告訴他們去滇城找一個叫林景的,請他迴來輔佐自己。
“這個人,從前從來沒有聽說過。”蕭硯已經收拾了東西準備今日就出發,南懷珂送他到門口,略有不安說:“朝中皇上身邊,上有三公、下有舍人,還需要從外邊請什麽能人異士來輔佐?”
“父皇說,這個人是他從前上書房時的伴讀,二人情同兄弟。又誇此人有不世之材,隻是淡泊名利一心歸隱。”他冷冷一笑不無諷刺:“自己的兄弟都快殺完了,倒和一個異姓人稱兄道弟。”
“莫非是少年友情,皇上病中信不過別人,所以尤其願意相信這樣一個無欲無求的人?”
“也許。“蕭硯跨上馬說:“這人來京會是個麻煩,我倒希望他不來。”
“無論怎樣都好,蕭淩與你同行,你此去多加小心。”
“王妃放心,我一定保護好王爺。”管沖騎著馬在一旁信誓旦旦,說完又偷偷瞄了知夏一眼,知夏一羞,撇開頭裝作沒有看見。
“那我走了,你照顧好自己。”蕭硯留下這一句,打馬絕塵而去。
南懷珂看著他意氣風發地離開,心裏又升騰起那種空落落的感覺……
皇帝要他們去找的人是他少時的伴讀,亦是他乳母的兒子。
蕭硯和蕭淩找到林景並轉達了皇帝的意思,又將信交給他。林景看了信略感詫異,他抬頭認真看了一遍兩位親王、複又低頭看了一遍皇帝的信。末了,將信紙靠近燭火點燃,看著那一點泛黃的紙在銅缽中燃成灰燼。
“林先生,父皇請您迴去相助……”
“皇上的病很重?”蕭淩才說一半,林景打斷了他。
“是,很嚴重。”
林景“嗯”一聲,思索片刻說:“容我多想幾日,二位親王不如就在寒舍留宿。”
林景的“寒舍”是真正的寒舍,是離田埂不遠的三間茅屋,後頭就是牲畜棚,就是這會兒在前頭說話都能聽見那邊傳來牛鳴的聲音、聞到糞便的氣味。
出於人之常情,兩位親王是萬分不願意留下的。
但是天子的兒子又豈是常人。
蕭淩明白請林景出山這個任務的重要性,皇帝為什麽隻派他和蕭硯來,怕就是為了考驗他們兩個之間誰更勝一籌。看來皇帝即將決定儲君,在這個節骨眼上,大局觀意識頗強的蕭淩自然能忍常人之不能忍。
為了表示自己代表皇帝邀請賢能的誠意,蕭淩當即同意留下,倒是蕭硯不太樂意。這個人是皇帝信任的人,而自己卻不了解他。倘若林景突然迴到京城,不知道他會對如今已漸漸穩定的局勢產生什麽影響。
出於利己的目的,他是絕對不希望這個林景答應皇帝的。
但是蕭淩留下了,他若不留下,來日林景真去到京城在皇帝耳邊吹一陣風,那麽也許皇帝就對轉而對蕭淩刮目相看。而且這裏隻有三間茅舍,一間夥房兼儲藏室、一間是林景住的,剩下一間……顯而易見他必須和蕭淩同住。
他不能不留下。
“好,單憑林先生做主。”他隻能這樣說。
住在這的頭幾天,蕭淩每日都展開積極遊說,極力邀請林景入京,但林景每每都將話題岔開,要麽請他們去自己的那幾畝田幫著插秧,要麽就是帶他們到後麵的山上去挖筍。
他對入京的事情隻字不提,光差遣兩位親王做苦力。
蕭淩起先還表現得挺積極,後來漸漸也不再說什麽了。他和蕭硯一樣,都鬧不清這個人腦子裏在想些什麽,這該不是單純的拉來兩個壯勞力賺便宜吧?
日子一日比一日煎熬,蕭硯同蕭淩,兩個有深仇大恨的人住在同一屋簷下,那日子有多壓抑光憑想像就能猜到。
這樣的日子一待就是一個月,在兩人漸漸要失去耐心之時,林景將二人請到跟前交給他們一人一封信,說他對皇帝的迴答就在裏頭。
“先生不同去?”蕭硯問。
林景笑笑道:“去——也不去。總之二位王爺將信交給皇上,他會明白的。”
這話模稜兩可,兩人再要問時他就往外趕客了。蕭硯和蕭淩不得不揣著糊塗離開,唯一舒心的事情是上了官道再不用同路,個人終於可以各自驅馬趕路。
到了驛站休息,蕭淩取出那封用蠟封住的信蹙眉不語。鄧通在一旁看了道:“王爺,這林景怪模怪樣,去也不去也不說清楚,實在可疑。”
蕭淩起身走到窗前,將信紙在陽光下對著照了一照,裏麵隻是一團糊,並看不清有寫什麽東西。他轉走到桌前,取出一把匕首輕輕挑了一下蠟。
鄧通驚道:“王爺要私拆林景給皇上的信?”
“你覺得不該看?”
“這……”
“不管答不答應父王,林景隻需要寫一封迴信就可,但現在偏偏寫了兩封要我和蕭硯分別交給父皇,這就很可疑了。這幾天我突然想到一個可能,如我們所知父皇信任此人,也許他的本意並不是要請林景迴京輔佐而是故意藉此人試探我們,那也是極有可能的。”
</br>
第418章 山中妙人
皇帝自稱病重,將一封書信交給蕭硯和蕭淩,告訴他們去滇城找一個叫林景的,請他迴來輔佐自己。
“這個人,從前從來沒有聽說過。”蕭硯已經收拾了東西準備今日就出發,南懷珂送他到門口,略有不安說:“朝中皇上身邊,上有三公、下有舍人,還需要從外邊請什麽能人異士來輔佐?”
“父皇說,這個人是他從前上書房時的伴讀,二人情同兄弟。又誇此人有不世之材,隻是淡泊名利一心歸隱。”他冷冷一笑不無諷刺:“自己的兄弟都快殺完了,倒和一個異姓人稱兄道弟。”
“莫非是少年友情,皇上病中信不過別人,所以尤其願意相信這樣一個無欲無求的人?”
“也許。“蕭硯跨上馬說:“這人來京會是個麻煩,我倒希望他不來。”
“無論怎樣都好,蕭淩與你同行,你此去多加小心。”
“王妃放心,我一定保護好王爺。”管沖騎著馬在一旁信誓旦旦,說完又偷偷瞄了知夏一眼,知夏一羞,撇開頭裝作沒有看見。
“那我走了,你照顧好自己。”蕭硯留下這一句,打馬絕塵而去。
南懷珂看著他意氣風發地離開,心裏又升騰起那種空落落的感覺……
皇帝要他們去找的人是他少時的伴讀,亦是他乳母的兒子。
蕭硯和蕭淩找到林景並轉達了皇帝的意思,又將信交給他。林景看了信略感詫異,他抬頭認真看了一遍兩位親王、複又低頭看了一遍皇帝的信。末了,將信紙靠近燭火點燃,看著那一點泛黃的紙在銅缽中燃成灰燼。
“林先生,父皇請您迴去相助……”
“皇上的病很重?”蕭淩才說一半,林景打斷了他。
“是,很嚴重。”
林景“嗯”一聲,思索片刻說:“容我多想幾日,二位親王不如就在寒舍留宿。”
林景的“寒舍”是真正的寒舍,是離田埂不遠的三間茅屋,後頭就是牲畜棚,就是這會兒在前頭說話都能聽見那邊傳來牛鳴的聲音、聞到糞便的氣味。
出於人之常情,兩位親王是萬分不願意留下的。
但是天子的兒子又豈是常人。
蕭淩明白請林景出山這個任務的重要性,皇帝為什麽隻派他和蕭硯來,怕就是為了考驗他們兩個之間誰更勝一籌。看來皇帝即將決定儲君,在這個節骨眼上,大局觀意識頗強的蕭淩自然能忍常人之不能忍。
為了表示自己代表皇帝邀請賢能的誠意,蕭淩當即同意留下,倒是蕭硯不太樂意。這個人是皇帝信任的人,而自己卻不了解他。倘若林景突然迴到京城,不知道他會對如今已漸漸穩定的局勢產生什麽影響。
出於利己的目的,他是絕對不希望這個林景答應皇帝的。
但是蕭淩留下了,他若不留下,來日林景真去到京城在皇帝耳邊吹一陣風,那麽也許皇帝就對轉而對蕭淩刮目相看。而且這裏隻有三間茅舍,一間夥房兼儲藏室、一間是林景住的,剩下一間……顯而易見他必須和蕭淩同住。
他不能不留下。
“好,單憑林先生做主。”他隻能這樣說。
住在這的頭幾天,蕭淩每日都展開積極遊說,極力邀請林景入京,但林景每每都將話題岔開,要麽請他們去自己的那幾畝田幫著插秧,要麽就是帶他們到後麵的山上去挖筍。
他對入京的事情隻字不提,光差遣兩位親王做苦力。
蕭淩起先還表現得挺積極,後來漸漸也不再說什麽了。他和蕭硯一樣,都鬧不清這個人腦子裏在想些什麽,這該不是單純的拉來兩個壯勞力賺便宜吧?
日子一日比一日煎熬,蕭硯同蕭淩,兩個有深仇大恨的人住在同一屋簷下,那日子有多壓抑光憑想像就能猜到。
這樣的日子一待就是一個月,在兩人漸漸要失去耐心之時,林景將二人請到跟前交給他們一人一封信,說他對皇帝的迴答就在裏頭。
“先生不同去?”蕭硯問。
林景笑笑道:“去——也不去。總之二位王爺將信交給皇上,他會明白的。”
這話模稜兩可,兩人再要問時他就往外趕客了。蕭硯和蕭淩不得不揣著糊塗離開,唯一舒心的事情是上了官道再不用同路,個人終於可以各自驅馬趕路。
到了驛站休息,蕭淩取出那封用蠟封住的信蹙眉不語。鄧通在一旁看了道:“王爺,這林景怪模怪樣,去也不去也不說清楚,實在可疑。”
蕭淩起身走到窗前,將信紙在陽光下對著照了一照,裏麵隻是一團糊,並看不清有寫什麽東西。他轉走到桌前,取出一把匕首輕輕挑了一下蠟。
鄧通驚道:“王爺要私拆林景給皇上的信?”
“你覺得不該看?”
“這……”
“不管答不答應父王,林景隻需要寫一封迴信就可,但現在偏偏寫了兩封要我和蕭硯分別交給父皇,這就很可疑了。這幾天我突然想到一個可能,如我們所知父皇信任此人,也許他的本意並不是要請林景迴京輔佐而是故意藉此人試探我們,那也是極有可能的。”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