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三,悠長假期 上]


    大學時,我讀的專業是《企業管理》,這個專業的就業領域很廣,我可以進外企,也可以進國內任何公司,如果混得不錯的話,酬勞會很豐厚,但我選擇了從教,大半原因是高校老師壓力小,還有很長的假期。


    悠長的假期,聽起來是個多麽令人愜意的詞!那都是和陽光、糙地、大海、美食相關聯的。


    校園的廣播照舊在早餐時放一首迷人的外文歌,今天選的是《友誼地久天長》,費雯麗的《魂斷藍橋》裏的主題曲。因為明日便開始長長的寒假,用餐時,獨自坐在餐桌邊,細細地聆聽,我覺得這首歌格外的有味道,莫名地掀出我從前一些若隱若現的思緒。那淡淡悠遠而又迷離的感覺,仿若細細密密的氣息,浸透著每一個毛孔。


    這個冬天太冷,一個多月來,沒有真正的放晴的一天,天空不是陰著,便是飄著雪花。我呆的學校在國內偏南一點,冬天比較而言,是溫暖而又濕潤的,我在這裏幾年,沒有下雪的印象。


    對於突然而至的雪天,不設防,心情不免有點壞。教室裏的取暖設施很差,哈著手在黑板上板書,一雙手凍得通紅。整個課上我總是拉著一張臉,不知可是在意我的情緒,還是怕期未考不得通過,我的學生相當配合我的工作,這確是讓我省心不少。


    人和人是相互的,他們乖,我也不會難為他們。期未考,整體低空飛過,他們有一個輕鬆的新年,我也會過得很快樂。


    一個多月的假期該如何打發呢?


    突然就生出了去那個大都市看看的念頭,三年了,我想我已經可以有麵對的勇氣。當初在目睹了他另擁她人時,我隻知道頭也不迴地逃,遠遠地,藏著,當從未與他相識相戀。


    表麵上看似一切不錯,但我卻再不敢踏進那座都市,關於它的所有新聞我都拒絕知道。雖然他也已遠離了那座城。


    一千多個日子,捱磨的每一寸光陰,我數著、耗著,過來了。


    也許真的該迴到那裏,冶冶心病。


    我決定先彎道那座城,然後再坐飛機迴老家。假期開始得早,離過年還有些日子,不想和爸媽多說什麽,隻講有事晚迴幾天。


    行李不大,輕鬆上路。從校園到那座城,近一千裏,我閉上眼都可以數出沿路的每一個景點、每一個停靠站、每一座橋。過去的那些日子,每周一次的往返,在枯燥的旅程中,欣賞窗外的風景是我打發時光的唯一方式。


    又開始下雪了,路上的車很多,司機開得很謹慎。車上的旅客大半都是成群結對,一路說個不停、笑個不停、吃個不停。


    從前到現在,我總是孤單的一個人。


    傍晚,我抵達了那座城。繁榮熱鬧依舊,伴著漫天的飛雪,它顯得有些力不從容。


    坐出租、坐地鐵、再坐公交,二個多小時,我晃到了那個小區的門前。保安看我麵熟,微笑地點點頭,讓我進去。


    我僵在那裏,突然不想進去了。房子早已易主,走時,他給我電話,說裏麵的每一件東西都是他親手收拾的,哪怕是一隻筆。所有的一切他都寄到老家,他要去另一座城從新開始,那座城裏有他的她。我說了“好”,擱了電話,從此,我們再無聯繫。


    那間房的後窗沒有燈光,主人一定還沒有迴來。如迴來了,我敲開門,又能講什麽?跑錯了門?


    過去那麽久的事,我為何還纏著不放?


    如此的荒唐和癡蠢,可笑之至。


    我扭過頭,沒入飛雪的夜色,找家酒店,洗個熱水澡,明天迴家。


    很典型的冬日午後,天空陰霾得像是傍晚了。雪靜靜地飄著,落在已經被雪覆蓋了幾寸的停機坪上。工作人員匆匆的腳印,正在被新下的雪慢慢地填充著。遠處登機架的鋼化玻璃頂棚和人跡不到的糙地已雪白一片。幾架大型的飛機上的標誌也慢慢地被雪覆蓋。沒有飛機起飛,沒有飛機進港,這時候,整個機場似乎遺忘了自已的職責,象個孤島一般。


    候機樓內,卻是喧譁一片。


    播音員一直在重複播報哪架飛機因天氣緣故推遲到港,哪架飛機因大雪推遲起飛。地勤小姐對旅客們的疑問一直維持著滿臉真誠的笑容在解釋。旅客的情緒被天氣的任性激發到極點,他們憤怒、擔憂、咒罵、抗議,但很快這一切就被樓外悠然自得紛紛揚揚的大雪所淹沒了,他們無奈地坐下來,開始打電話訴說遲到的緣由,發簡訊打發等候的時光,開了筆記本玩遊戲,投緣的人則開始聊起了天。


    我沒有誰在等待,也沒有事急著要辦,候機樓內暖暖的,穿著毛衣剛好適宜。行李已託運,手邊隻一隻包和一件大衣,明亮的燈光下,我在四周一圈的免稅店裏,從衣衫、土特產到紀念品,細細消磨了一上午。吃完機場提供的午餐,我開始翻看隨身攜帶的一本書。


    我早已學會在等待中好好地度時光。


    這座大都市已多年不見大雪,即使有時飄點兒雪花,落地就變成了水,不能在地留下一片白,也就無異於下雨了。老家也是如此,學校那般更是。今日這雪大得有些特別,大有“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的壯觀。看書看累了,我便走到玻璃窗前,靜心欣賞著雪景。


    “其實這樣靜靜地看雪,會感覺到生命都是寧靜的、溫柔的。”賞雪的人看來不止我一個,玻璃窗裏映she出我的身邊多了個高挑的身影。


    “嗯,雖然是逼迫的,卻也感到了一種震撼的自然之美。”我轉身,沖他點頭微笑。母親大人常說好女子在外是不應和陌生男子講話的,我想我已過了別人搭訕的年紀,別人的禮貌,我應迴之起碼的禮儀。


    一個溫和型的謙雅男子,菸灰色的毛衣,駝色的外套,修長挺拔。他的眼神親切得令人溫暖,稍掠過的銳利總是被他很好地藏著,這是一個很講分寸卻又讓別人不設防的人,我想我沒有看錯。


    我們麵對麵地互相望著,又一起轉向窗外。


    “這樣的雪在北方並不少見,而在這裏太罕見了。報導上講,五十年不遇,我想曆史上也會稀見。”他輕嘆了一口氣,不知是為這雪,還是為旅程。


    我聳聳肩,“有過,張岱的《陶庵夢憶》裏寫道:崇禎五年十二月,餘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一白。還有一篇是”天啟六年十二月,大雪深三尺許,萬山載雪,明白薄之,月不能光,尋皆呆白。“


    “你是學中文的嗎?”他顯然有點吃驚。


    我臉一紅,不自然地轉過身來,“沒有,隻是老家在南方,很少看到雪。對於雪景描繪,會多留意幾眼。”


    他讚許地點點頭,“你可真是有心人。我已經很久沒有看雪了,可能是熟視無睹。無論是家鄉還是求學的地方,雪總是很多,十一月就正式進入冬天,幾乎會持續到清明。雪一場接一場,累月不化。我隻當是季節的變裝飾,從不會停駐觀賞。”


    不知他想起了什麽,語意越來越惆悵。


    “工作忙吧?”


    “忙也是自找的,快樂和感動是靠自已找尋,忙不是忽視的理由。”


    我“嗯”了一聲,從包裏找出兩隻桔子,遞給他一隻,又指了指身後的座椅。他道了謝,和我一起坐下吃桔子看雪。


    “我安檢過來,在一大群急躁的旅客中,看到隻有你一個人自在地看雪,置之度外的閑情讓我特別好奇。”他可能也是第一次和陌生人搭訕,神情稍有些不自然,“你不心急嗎?”


    “嗯,我是迴家過年,時間上不緊,再說急又不能讓天放晴,你呢?”


    “本來急的事現在也急不起來了,不過,也不算是壞事,起碼這突然而至的意外,可以讓我停下腳步,享受難得的清閑,可以讓我好好欣賞久違的雪景。”


    我遞給他一張當天的早報,“可惜這樣的景已不是美,而是一種災了。”


    他沉默地接過,點點頭。


    廣播裏開始播報一些航班已取消,讓旅客們到前麵辦理退票手續。平靜的人群又開始吵作一團。


    “看過海明威的《老人與海》嗎?”他忽然抬頭看我。


    我不解地點點頭。


    “那本書告訴你在成功時要學會預感失敗,而在失敗時要保持成功的優雅。反言之,在困境交,我們要學會麵對、接受,想像美好。”


    “在美景前,要防患於未然嗎?”我搶言道,咽下最後一口桔子。他大笑著點頭,拿過我手中的桔皮,去果皮箱扔掉,又從包中掏出手帕擦去我手中的果汁。


    一切是這般的不經意,卻讓我深深地感動了。象長者的包容,又象親人的細寵。我佯裝沒有發覺,繼續說道:“我記得,有個哲人說過,當你在不幸時,你就當上帝給你放了一個美麗的長假,不要埋怨,不要難過,好好收拾心情,在這個長假裏,出去走走,好好珍愛自已,在下一個機會來臨時,再重新開始。”


    “哈,很不錯的說服。比如現在……”他揚起濃濃的眉毛,站起身,沖我優雅地伸出手,輕笑著說:“我們何不一起散散步,一起去喝一杯芬香的咖啡,一起聊聊漫天的雪景?”


    能說不好嗎?他不是一個讓人生厭的人。我把手放在他的手中。


    候機室裏找不到第三個象我和他這樣的人,沿著走道慢慢踱著步,一個一紙杯咖啡,還要小心地不被行人撞翻,不時還低頭談笑幾句。


    當你身在陌生的環境,與陌生的人相處,這的你才是真正的你。真正的我也可以隨和,佻皮的。


    他可能太久沒這般閑了,愉悅的神情一直保持在臉上。他不象我還會看看吵架的人叢,還會看看免稅架上的物品,他隻是自在地走著,時不時停下等等我,說幾句感慨。


    “生活就象在賽跑,不敢鬆懈,一直向前趕,生怕停下來就會被別人追上。匆匆又匆匆,輕瞬一大把年紀,才發現除了外表虛有的榮光,內心可迴憶的東西真的很少很少。”


    他有很老嗎?我不敢問,但也不願附合。他看上去過得那般精緻,氣質又如此軒昂,美麗的迴憶一定很多,他太挑剔了。


    “怎麽講呢?”我們依在一根燈柱前,看著大廳內人來人往,我幽幽地說:“其實不必要和別人去比較。生活就象種一塊園地,種自已喜愛的蔬菜,不要去過多想它的收成,認真去做,終會自成一道美景。任何美好的事物,如果用功利心去對待,自然就有了銅臭味。古今中外,多少畫家、作家、音樂家,大都是在世時窮困潦倒,死後作品才散發出芳華,流傳千古。如他們在世,順應cháo流,一定也會衣錦美食,但那樣也隻會是個泛泛之輩。不參照,不刻意,做力所能及的,讓自已快樂的事。”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邂逅「一杯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林笛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林笛兒並收藏邂逅「一杯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