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地?”


    “對!瀚東地廣人稀,原本這些地都屬於九部貴族,現在我朝占領之後自然就成了無主之地,若任何自願遷往瀚東屯墾之民,一律按成丁人數送田百畝,則必能吸引百姓東遷!”喬履謙撚須道。


    祁翀略一思忖道:“倒是個好主意,不過這是個慢功夫,非一日可竟!與其坐等著百姓東遷,不如直接分給九部之民。他們原就在那裏生活,對於當地地理、氣候更為熟悉,分到了土地便可立刻耕種,不誤農時。”


    元震卻提出了不同看法:“可是扶餘人畢竟新附,人心未必便能立時歸化,現在給他們地就不怕他們有錢糧在手再生反意嗎?臣以為,新收之地當分給有功將士才對!將士們就地屯田,既能解決軍糧的問題,又能將土地牢牢控製在手中,可謂一舉兩得!”


    “絕不可如此!”祁翀連連搖頭,“將士們有功可以升職加餉、可以封爵,最不濟還可以多發賞錢,但絕不能給地!將士們每日操練哪有時間種地?地分給了將士,將士們就得雇人去種,那就變成了地主和佃農的關係。一旦演變成了這種關係,土地最終一定會集中流入少數中高級將領手中,因為有利可圖呀!到那時,別說佃農了,就是下級軍官和普通士兵的利益都無法保證,士兵們最終會變相成為高級將領的佃農!如此一來,軍隊腐敗、戰力下降,後果不堪設想!”


    元震臉上閃過一絲微微的失望和不甘,又勸道:“可大淵將士奮力衝殺得來的土地最終又分給了降民,這讓將士們情何以堪?請陛下三思!”


    “降民怎麽了?隻要他們願意歸附我大淵,便是大淵子民,理應與其他百姓同等對待。其他百姓有分田之權,他們就也有!”祁翀不再多言,直接拍了板,“就這麽定了,所有土地一律分給百姓,降民也好,移民也罷,要一視同仁,官府要做好人口、土地的登記。對了,說到這裏,又迴到上次那個問題了,瀚東官吏派遣的如何了?”


    “還在征召中,此次應召的多為江南士子,路途遙遠,還要經過吏部的考核,沒有那麽快能到任。”元震解釋道。


    “還考核什麽呀?!告訴康安國,流程從簡,速度要快!瀚東之事一日不安穩,杜相便一日不能迴京,讓他自己掂量!”


    “是,臣再催一催他!”羅汝芳點點頭。


    “昨日送來的幾道奏疏朕看過了,範夷吾現在在泰州?”祁翀又問道。


    “是,他這半年以學部侍郎、總督學的身份巡視了十幾個州、三四十縣的鄉庠,發現了不少問題,其中最大的問題還是師資不足。”


    “嗯,這個問題他奏疏裏寫的很清楚了,也分析了原因,一方麵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陳舊觀念導致不少腐儒打心眼兒裏不讚同教授平民子弟讀書識字;二是許多士族家庭認為平民子弟讀書會擠占他們科舉的名額,尤其是廣開書院這個打算,那些人更是反對者居多。”


    “廣開書院?”喬履謙、元震都是第一次聽祁翀提起此事,有些詫異。


    “嗯,是有這個打算,不過時機未到,朕之前隻跟杜相、羅相、範侍郎等少數幾人談過這個設想,具體何時落實還沒想好。今日既然提起來了,跟你們說說也無妨。


    如今雖然鄉庠是逐步辦起來了,但鄉庠教授的學問較為簡單,以識字明理為主,並不精研學問。若有那聰明好學的孩子想要進一步求學,如今在鄉庠教書的那些秀才、童生學問就不夠用了,要麽請私塾先生,要麽去書院,別無他法。但如今書院極少,江北幾個州都未必能有一個書院,江南略好一些,但也做不到每州都有書院,所以朕打算在鄉庠之外廣設書院,爭取做到每縣一個,這就要求本縣具有舉人以上功名的士子必須要到書院教書,這是最基本的師資要求。可目前看來,此事的阻力不小,比開鄉庠要大多了,範侍郎說的就是這件事。


    諸公如何看待此事?”


    羅汝芳對此事自然是沒有意見的,喬履謙、元震卻雙雙陷入沉默,他們都是出身士族,自然不願意平民子弟來跟他們的子弟搶占有限的科舉名額,但心裏這麽想可以,這話卻是萬萬不能宣之於口的。反對的話說不得,讚同的話更不想說,便隻能沉默了。


    祁翀何嚐不知他們的真實想法,幹脆攤開了說:“朕知道你們這些高門大戶出身的人都不希望平民子弟也來分一杯羹,官職最好永遠掌握在你們這些家族手裏。站在你們的角度,這麽想也是人之常情。可你們別忘了,曾經還有一個人他叫‘黃巢’!有些事情做到了極端,讓人忍無可忍之後必會有所反彈!黃巢開了個頭,就難保不會有張巢、李巢、王巢效仿,所謂‘盛極必衰’就是這個道理!所以,凡事總要給別人留些機會,不能好事全自己占著,否則一定有人掀桌子!桌子一掀,誰也吃不上飯,是不是這個理兒?


    再者,即便給平民子弟讀書的機會,一時之間他們也很難競爭過世家子弟,畢竟還是世家子弟底蘊更深一些。這做官也是門學問,可不是一紙考卷那麽簡單!你們說是不是?”


    話說到這個份兒上,二人也唯有點頭稱是了。祁翀笑笑繼續道:“羅先生,還是咱們那個既定方案吧,強製征召!舉人、進士未授官者、丁憂及致仕官員都在征召之列,若有人拒絕征召,一律視同有犯罪前科,取消本人及子弟參加科考及從軍的資格;若陽奉陰違,在教學中敷衍塞責、不肯盡心,一律報給學部革除功名,且終身不得再考。


    至於時間嘛,可以再押後一年!今年望州已經開始試點了,除平原縣原有的一家書院外,其他幾縣的書院也都快建完了,大概九月、最遲十月就能開學。堯卿要是有空,不妨迴望州實地看看,先從那邊積攢些經驗。”


    “是,臣便照陛下的意思給他迴複。”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牧淵:我在大淵搞扶貧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獨唱何須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獨唱何須和並收藏牧淵:我在大淵搞扶貧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