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4章 吳思玄情理斷案 韓邦傑綱常教女
牧淵:我在大淵搞扶貧 作者:獨唱何須和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祁翀示意展騫接著說,展騫忙道:“陛下,此案是去年夏秋之際就報到刑部的,不過當時刑部似乎被其他事牽絆,無暇顧及此案,案子便被暫時擱置了,直到今年才又拿出來複核。彼時康尚書剛剛轉任他部,臣尚未正式到任,於是此案便由陸侍郎處置了。陸侍郎認為許中丞的意見於法有據,便照此意見複核並發迴朔州。”
祁翀點點頭,去年刑部多事之秋,原因也與他自己有關,他自然是清楚的:“既然如此,那還有什麽爭議嗎?”
“陛下,是魏三的弟弟魏五!”許衍繼續道,“他不服判決,便入京申訴,堅決要讓阿蘭為其兄償命。禦史台接了狀子後,臣為了避嫌不好參與此案,便將案子交由底下人討論,結果也是分成了兩種意見,一種認為,不管出於什麽理由,阿蘭殘忍地謀殺親夫都是罪無可恕的,此案情節過於惡劣,犯婦必須處死;另一派則認同臣的意見,認為阿蘭情有可原,可以輕判。兩邊吵得不可開交,臣也是為難地很。”
“原來如此。此案既然已經經過你的審理,自然不應再由你來重審,否則無論結果如何你都難免陷入非議。交給通政司吧,讓吳思玄負責此案!”
許衍如釋重負,也由此深知皇帝陛下拳拳愛護之心,忙領旨謝恩。
七日後的大朝會上,兵部侍郎楊瑱被正式罷職,由械部主事班臨接替其職位。雖然還未經大理寺正式定罪處罰,但此人涉案已是不爭的事實。
既提起刑案,祁翀便免不了過問一下許衍前幾日提起的那兩件案子。孩童被害案因為一眾相關人等還未抵達京城,故而並無進展,而阿蘭殺夫案因為事實清楚,便成了今日的爭論焦點。
聽完了吳思玄關於案情的詳細說明,祁翀心中大致有了傾向,但未急於表態,問道:“此案既是吳卿主審,你意下如何?”
吳思玄躬身道:“陛下,臣以為犯婦謀害親夫之事證據確鑿,應處斬立決,不過念其有自首一節,可以減二等判流二千裏。原朔州所判並無不妥,可照此執行。”
祁翀聞言不禁微微蹙了蹙眉,沉默不語。
少年天子這看似不甚滿意的舉動在不同人眼中便有了不同的解讀,羅汝芳自然是了解祁翀的,略一思忖,正欲開口,卻見一人搶先一步出班道:“陛下,吳通政使所言臣不敢苟同!”
出聲之人乃是工部侍郎韓邦傑。見眾人目光都集中在自己身上,韓邦傑精神抖擻,朗聲道:“陛下,謀害親夫屬惡逆之列,罪在不赦,豈可因其有自首之情便輕易減輕刑罰?若如此斷案,十惡不赦之條豈非擺設?有道是‘夫為妻綱’,為妻者理當順從其夫。今犯婦阿蘭不能順從其夫,被其夫責打亦屬咎由自取,更不該因此而萌生惡念、謀害其夫。臣以為,犯婦阿蘭罪無可恕,便是處以淩遲之刑亦不為過,如何還能為其開脫?吳思玄不顧綱常倫理,草率斷案,其心可誅!請陛下荃察!”
韓邦傑言罷,正憲帝掃視群臣道:“眾卿對此事如何看?”
麵對皇帝的詢問,群臣或深感認同或不以為然或猶豫不決,各自在心中暗自盤算,卻都不肯首先開口。這位皇帝陛下的心思一向難猜,在摸不準的情況下,還是明哲保身為好。
羅汝芳眾人沉默不語,忙道:“陛下,臣以為韓侍郎之言雖不違禮法,卻有些不近人情!倘若韓侍郎有女,出嫁後被夫家虐待,難道韓侍郎要眼睜睜看著她被打死而不管不顧嗎?”
“那是自然!女子出嫁從夫,若是她不能取悅於夫家,縱然被苛待那也是她的命,又能怨得了誰呢?陛下,實不相瞞,臣的確有一女,嫁於太學生陳筧為妻。上個月她迴家歸寧,抱怨夫婿寵妾滅妻,縱容妾婢對她拳腳相加。臣唯有規勸她恪守婦德,耐勞忍氣,早日誕下嫡子,如此方為正理。一味多言、嫉妒,徒增‘七出’之過,反而不妙。小女受臣教導之後,含淚悔過,返家之後夫婦和順,再無怨言。可見,女子若被夫家嫌棄,便應反思己過,積極悔改,倘若都如犯婦阿蘭一般,動不動便要殺夫,那豈不是亂了套?羅相,您也是當世大儒,難道連這個道理都不懂?難不成因為吳思玄是你舉薦的,便要包庇他不成?”韓邦傑振振有詞,他這番“以身作則”、“言行一致”的言論倒真讓本就不善辯說的羅汝芳一時語塞,關鍵是他處處以倫理綱常為依據,的確令人難以反駁。群臣中也有不少人被他這番言論說服,紛紛站出來附議,他愈發得意,似乎很為自己的教女有方而自豪。
正憲帝強忍心中厭惡,點頭道:“韓侍郎真是深明大義啊!朕倒想認識認識令愛、令婿,聽他們親口說說此事,不知他們賢伉儷居住在何處啊?朕這就讓人去請他們上殿一敘。”
韓邦傑還未答話,陳懷禮忙出班道:“迴陛下,陳筧正是臣的孫子,不過他近日身體不適,不便見駕,可否......”
“不妨事,既然身體不好,那也正好讓太醫給他瞧瞧,若走不了路便讓人抬來便是。奉忠,立刻到陳閣老府上請陳筧夫婦入宮!”
陳懷禮隻覺得眼皮一陣急跳,他雖然不知道正憲帝非要見陳筧兩口子目的何在,但以他對這位的了解,他本能地覺得此事沒那麽簡單,是福是禍尚未可知。正猶豫如何推辭之際,正憲帝已經不由分說將內侍派了出去,他無可奈何隻能閉口,心中忐忑不已。
趁著等人之際,君臣又議了些別的事。戶部尚書陳懷哲似乎也覺察到了堂兄表情的異樣,忙轉移了話題。
“陛下,這是新製的‘正憲通寶’錢範和試製的兩枚錢幣,請陛下過目!”陳懷哲將一個小匣子遞給了值殿內侍。
祁翀點點頭,去年刑部多事之秋,原因也與他自己有關,他自然是清楚的:“既然如此,那還有什麽爭議嗎?”
“陛下,是魏三的弟弟魏五!”許衍繼續道,“他不服判決,便入京申訴,堅決要讓阿蘭為其兄償命。禦史台接了狀子後,臣為了避嫌不好參與此案,便將案子交由底下人討論,結果也是分成了兩種意見,一種認為,不管出於什麽理由,阿蘭殘忍地謀殺親夫都是罪無可恕的,此案情節過於惡劣,犯婦必須處死;另一派則認同臣的意見,認為阿蘭情有可原,可以輕判。兩邊吵得不可開交,臣也是為難地很。”
“原來如此。此案既然已經經過你的審理,自然不應再由你來重審,否則無論結果如何你都難免陷入非議。交給通政司吧,讓吳思玄負責此案!”
許衍如釋重負,也由此深知皇帝陛下拳拳愛護之心,忙領旨謝恩。
七日後的大朝會上,兵部侍郎楊瑱被正式罷職,由械部主事班臨接替其職位。雖然還未經大理寺正式定罪處罰,但此人涉案已是不爭的事實。
既提起刑案,祁翀便免不了過問一下許衍前幾日提起的那兩件案子。孩童被害案因為一眾相關人等還未抵達京城,故而並無進展,而阿蘭殺夫案因為事實清楚,便成了今日的爭論焦點。
聽完了吳思玄關於案情的詳細說明,祁翀心中大致有了傾向,但未急於表態,問道:“此案既是吳卿主審,你意下如何?”
吳思玄躬身道:“陛下,臣以為犯婦謀害親夫之事證據確鑿,應處斬立決,不過念其有自首一節,可以減二等判流二千裏。原朔州所判並無不妥,可照此執行。”
祁翀聞言不禁微微蹙了蹙眉,沉默不語。
少年天子這看似不甚滿意的舉動在不同人眼中便有了不同的解讀,羅汝芳自然是了解祁翀的,略一思忖,正欲開口,卻見一人搶先一步出班道:“陛下,吳通政使所言臣不敢苟同!”
出聲之人乃是工部侍郎韓邦傑。見眾人目光都集中在自己身上,韓邦傑精神抖擻,朗聲道:“陛下,謀害親夫屬惡逆之列,罪在不赦,豈可因其有自首之情便輕易減輕刑罰?若如此斷案,十惡不赦之條豈非擺設?有道是‘夫為妻綱’,為妻者理當順從其夫。今犯婦阿蘭不能順從其夫,被其夫責打亦屬咎由自取,更不該因此而萌生惡念、謀害其夫。臣以為,犯婦阿蘭罪無可恕,便是處以淩遲之刑亦不為過,如何還能為其開脫?吳思玄不顧綱常倫理,草率斷案,其心可誅!請陛下荃察!”
韓邦傑言罷,正憲帝掃視群臣道:“眾卿對此事如何看?”
麵對皇帝的詢問,群臣或深感認同或不以為然或猶豫不決,各自在心中暗自盤算,卻都不肯首先開口。這位皇帝陛下的心思一向難猜,在摸不準的情況下,還是明哲保身為好。
羅汝芳眾人沉默不語,忙道:“陛下,臣以為韓侍郎之言雖不違禮法,卻有些不近人情!倘若韓侍郎有女,出嫁後被夫家虐待,難道韓侍郎要眼睜睜看著她被打死而不管不顧嗎?”
“那是自然!女子出嫁從夫,若是她不能取悅於夫家,縱然被苛待那也是她的命,又能怨得了誰呢?陛下,實不相瞞,臣的確有一女,嫁於太學生陳筧為妻。上個月她迴家歸寧,抱怨夫婿寵妾滅妻,縱容妾婢對她拳腳相加。臣唯有規勸她恪守婦德,耐勞忍氣,早日誕下嫡子,如此方為正理。一味多言、嫉妒,徒增‘七出’之過,反而不妙。小女受臣教導之後,含淚悔過,返家之後夫婦和順,再無怨言。可見,女子若被夫家嫌棄,便應反思己過,積極悔改,倘若都如犯婦阿蘭一般,動不動便要殺夫,那豈不是亂了套?羅相,您也是當世大儒,難道連這個道理都不懂?難不成因為吳思玄是你舉薦的,便要包庇他不成?”韓邦傑振振有詞,他這番“以身作則”、“言行一致”的言論倒真讓本就不善辯說的羅汝芳一時語塞,關鍵是他處處以倫理綱常為依據,的確令人難以反駁。群臣中也有不少人被他這番言論說服,紛紛站出來附議,他愈發得意,似乎很為自己的教女有方而自豪。
正憲帝強忍心中厭惡,點頭道:“韓侍郎真是深明大義啊!朕倒想認識認識令愛、令婿,聽他們親口說說此事,不知他們賢伉儷居住在何處啊?朕這就讓人去請他們上殿一敘。”
韓邦傑還未答話,陳懷禮忙出班道:“迴陛下,陳筧正是臣的孫子,不過他近日身體不適,不便見駕,可否......”
“不妨事,既然身體不好,那也正好讓太醫給他瞧瞧,若走不了路便讓人抬來便是。奉忠,立刻到陳閣老府上請陳筧夫婦入宮!”
陳懷禮隻覺得眼皮一陣急跳,他雖然不知道正憲帝非要見陳筧兩口子目的何在,但以他對這位的了解,他本能地覺得此事沒那麽簡單,是福是禍尚未可知。正猶豫如何推辭之際,正憲帝已經不由分說將內侍派了出去,他無可奈何隻能閉口,心中忐忑不已。
趁著等人之際,君臣又議了些別的事。戶部尚書陳懷哲似乎也覺察到了堂兄表情的異樣,忙轉移了話題。
“陛下,這是新製的‘正憲通寶’錢範和試製的兩枚錢幣,請陛下過目!”陳懷哲將一個小匣子遞給了值殿內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