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這話後,看她都沒有看她一眼,而是借了大隊的排車放在上邊拉著就走,也不管他們幾個能不能拿的動自己的包裹。
迴到家裏後,挨個打開看了看,也沒有管這些東西,而是先看信。
把大哥沈東他們的信看完後,看軍區醫院給自己的信,信裏提到:
關於阮圓圓辱罵烈士以及烈士子女的事,軍區領導高度重視,並為此在年終總結大會上著重強調了一遍。
同時還在這次自己寄過去包裹後,分發幹果時,提起過。
“大家排好隊,一個一個的按戶排好隊。在領幹果之前,要說一件連非常嚴肅的事,大家都聽好了,不僅是小同誌們,就是站在一旁的女同誌們也要仔細聽一聽”
“王主任,你就說吧!我們聽著呢?”
“就是”
“好,那你們能告訴我,是誰叫你們吃著別人給的東西,背後罵娘的”
“王主任,你啥意思呀?誰背後罵娘了”
“就是”
“我相信在座的絕大部分都是好同誌,可是這私下還是有這些人,不知道事情的嚴重性”
“王主任您就說吧!到底是什麽事!也讓大家都聽聽,是哪個王八犢子在背後罵娘”
“就是”
“那好,我就說說,大家都知道放在這裏的鬆子,還有榛子都是李子龍同誌女兒李綿綿從東北寄過來的,對吧”
“知道,怎麽了王主任,不會是有人在不背後罵綿綿吧”
“是呀!王主任,是哪個吃了熊心豹子膽的,您說出來,看老娘不撕了她的嘴。”
“人家不僅罵了,還是當麵罵的,在這裏就不說罵的有多難聽了,就說他吃著人家的東西,罵李子龍夫妻,還罵綿綿。
這不僅是思想品德的問題,還是政治思想問題!同時也是觸犯法律的。
李子龍夫妻是革命軍人,是烈士,辱罵他們是犯法的。不僅辱罵他們是犯法,就是辱罵李綿綿同誌也是犯法的。李綿綿是軍人的後代,是烈士的後代,膽敢辱罵一句都是觸犯法律。”
“王主任,這個人是誰?”
“就是”
“咱家屬院誰不知道李子龍夫妻是多麽好的人,不說李子龍同誌,就說劉琳娟同誌,她可是救死扶傷的大夫呀!救了多少人呀!誰敢罵她,她這是找死呀!”
“今天告訴各位,一個是讓大家知道辱罵烈士以及他們的子女是犯法的,是要坐牢的。
在一個就是讓大家夥都有個見證,以後但凡是李綿綿同誌寄到軍區家屬院的包裹,一概都沒有張大彪一家的份。這個事是軍區黨委開會通過的,有問題可以去黨委反映。”
“王主任,您是說,辱罵烈士的是張大彪一家,這怎麽可能呀!沒有聽說過呀”
“是呀!”
“辱罵烈士以及子女是張大彪同誌的女兒,也就是阮圓圓,她現在和綿綿在一個生產隊”
“這,不會吧!她好歹也在咱軍區大院長大的,她怎麽會”
“人不可貌相呀!”
“是呀!”
“好了,現在開始發幹果”
“趁著發幹果的時候,在和大家說一說,有關於綿綿在鄉下插隊的事!你們以為能吃到這些鬆子,榛子容易嗎?
錯!大錯特錯!
你們可知,李綿綿同誌今天才14周歲,每天上工掙幾個工分。”
“幾個”
“六個”
“六個?”
“能分多少糧食?”
“是呀!”
“細糧3兩,粗糧6兩,地瓜1.5斤”
“這?也沒有多少呀!”
“你們可知道,李綿綿同誌為了能吃飽飯,每天都是第一個提前完成分給她的任務,然後再去打豬草,就為了多掙2個工分,每天都山上山下的跑。
除了這個以外,東北的冬天有多冷你們知道嗎?她得自己準備大量的幹柴才能過冬,可即使是這樣,在農忙的時候她都能掙12個工分,為的就是能吃飽飯。
不光如此,你們可知,這鬆子,榛子都是什麽時候成熟嗎?都是在秋收的時候成熟。
秋收完了以後,在大雪封山之前,生產隊家家戶戶都在備過冬的柴火,而綿綿卻在山上給大家夥準備幹果。
可是有的人卻不知道感恩,竟然吃著別人辛苦掙來的糧食,當麵辱罵人家的父母,這是人該幹的事那?
大家都是軍人家屬,軍人子女,如果有人辱罵你們的父母,你們的家人,你們會怎麽做,我不知道其他人怎麽做?反正我會大嘴巴抽他,然後送他進坐牢”
“沒錯,就該這麽辦?”
“可是綿綿還是為了給阮圓圓同誌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看在來自同一個軍區,沒有追究!”
“可是呢?阮圓圓同誌不但不感激,反而帶著其他知青去和綿綿要糧食!”
“啥!這是什麽情況”
“是呀,王主任”
“大家夥都知道,綿綿從小就跟著沈東他們幾個晨練,打拳”
“這個大家夥都知道”
“可是你們知道晨練完了,飯量會比其他人大,知道嗎?”
“知道呀!我們家男人就是這樣”
“是呀!我們家小子就這樣,而是餓的賊快”
“所以說這孩子飯量大,而是現在她又是正在長身體的時候,即使糧食掙的再多不夠吃的呀!
不過幸好還是有政府補貼了一部分。可既然是這樣那也隻夠自己一個人吃的。
可是你們可知,阮圓圓同誌竟然帶了四個人去和他們要糧食,不給還動手打了綿綿”
“啥!還動手了”
“張大彪家的這個女兒比綿綿大兩歲吧”
“是呀,即使綿綿身手不錯,可是同時也對付不了五個人吧!”
“王主任,那最後綿綿沒事吧!”
“幸好,和她一起下鄉的知青其他擋著,要不然這個秋收能不能參加都不敢說”
“那阮圓圓呢!”
“被送公安去批評教育了一番就放出來”
“怎麽沒給她判刑呢?”
“就是”
“隻是一些皮外傷怎麽判刑”
“也是哦”
“和大家說這個呢?最主要就說兩點,一要尊重烈士以及烈士子女,二就是你們知道下鄉插隊有多麽不容易,還有就是不要和其他人發生爭執。”
迴到家裏後,挨個打開看了看,也沒有管這些東西,而是先看信。
把大哥沈東他們的信看完後,看軍區醫院給自己的信,信裏提到:
關於阮圓圓辱罵烈士以及烈士子女的事,軍區領導高度重視,並為此在年終總結大會上著重強調了一遍。
同時還在這次自己寄過去包裹後,分發幹果時,提起過。
“大家排好隊,一個一個的按戶排好隊。在領幹果之前,要說一件連非常嚴肅的事,大家都聽好了,不僅是小同誌們,就是站在一旁的女同誌們也要仔細聽一聽”
“王主任,你就說吧!我們聽著呢?”
“就是”
“好,那你們能告訴我,是誰叫你們吃著別人給的東西,背後罵娘的”
“王主任,你啥意思呀?誰背後罵娘了”
“就是”
“我相信在座的絕大部分都是好同誌,可是這私下還是有這些人,不知道事情的嚴重性”
“王主任您就說吧!到底是什麽事!也讓大家都聽聽,是哪個王八犢子在背後罵娘”
“就是”
“那好,我就說說,大家都知道放在這裏的鬆子,還有榛子都是李子龍同誌女兒李綿綿從東北寄過來的,對吧”
“知道,怎麽了王主任,不會是有人在不背後罵綿綿吧”
“是呀!王主任,是哪個吃了熊心豹子膽的,您說出來,看老娘不撕了她的嘴。”
“人家不僅罵了,還是當麵罵的,在這裏就不說罵的有多難聽了,就說他吃著人家的東西,罵李子龍夫妻,還罵綿綿。
這不僅是思想品德的問題,還是政治思想問題!同時也是觸犯法律的。
李子龍夫妻是革命軍人,是烈士,辱罵他們是犯法的。不僅辱罵他們是犯法,就是辱罵李綿綿同誌也是犯法的。李綿綿是軍人的後代,是烈士的後代,膽敢辱罵一句都是觸犯法律。”
“王主任,這個人是誰?”
“就是”
“咱家屬院誰不知道李子龍夫妻是多麽好的人,不說李子龍同誌,就說劉琳娟同誌,她可是救死扶傷的大夫呀!救了多少人呀!誰敢罵她,她這是找死呀!”
“今天告訴各位,一個是讓大家知道辱罵烈士以及他們的子女是犯法的,是要坐牢的。
在一個就是讓大家夥都有個見證,以後但凡是李綿綿同誌寄到軍區家屬院的包裹,一概都沒有張大彪一家的份。這個事是軍區黨委開會通過的,有問題可以去黨委反映。”
“王主任,您是說,辱罵烈士的是張大彪一家,這怎麽可能呀!沒有聽說過呀”
“是呀!”
“辱罵烈士以及子女是張大彪同誌的女兒,也就是阮圓圓,她現在和綿綿在一個生產隊”
“這,不會吧!她好歹也在咱軍區大院長大的,她怎麽會”
“人不可貌相呀!”
“是呀!”
“好了,現在開始發幹果”
“趁著發幹果的時候,在和大家說一說,有關於綿綿在鄉下插隊的事!你們以為能吃到這些鬆子,榛子容易嗎?
錯!大錯特錯!
你們可知,李綿綿同誌今天才14周歲,每天上工掙幾個工分。”
“幾個”
“六個”
“六個?”
“能分多少糧食?”
“是呀!”
“細糧3兩,粗糧6兩,地瓜1.5斤”
“這?也沒有多少呀!”
“你們可知道,李綿綿同誌為了能吃飽飯,每天都是第一個提前完成分給她的任務,然後再去打豬草,就為了多掙2個工分,每天都山上山下的跑。
除了這個以外,東北的冬天有多冷你們知道嗎?她得自己準備大量的幹柴才能過冬,可即使是這樣,在農忙的時候她都能掙12個工分,為的就是能吃飽飯。
不光如此,你們可知,這鬆子,榛子都是什麽時候成熟嗎?都是在秋收的時候成熟。
秋收完了以後,在大雪封山之前,生產隊家家戶戶都在備過冬的柴火,而綿綿卻在山上給大家夥準備幹果。
可是有的人卻不知道感恩,竟然吃著別人辛苦掙來的糧食,當麵辱罵人家的父母,這是人該幹的事那?
大家都是軍人家屬,軍人子女,如果有人辱罵你們的父母,你們的家人,你們會怎麽做,我不知道其他人怎麽做?反正我會大嘴巴抽他,然後送他進坐牢”
“沒錯,就該這麽辦?”
“可是綿綿還是為了給阮圓圓同誌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看在來自同一個軍區,沒有追究!”
“可是呢?阮圓圓同誌不但不感激,反而帶著其他知青去和綿綿要糧食!”
“啥!這是什麽情況”
“是呀,王主任”
“大家夥都知道,綿綿從小就跟著沈東他們幾個晨練,打拳”
“這個大家夥都知道”
“可是你們知道晨練完了,飯量會比其他人大,知道嗎?”
“知道呀!我們家男人就是這樣”
“是呀!我們家小子就這樣,而是餓的賊快”
“所以說這孩子飯量大,而是現在她又是正在長身體的時候,即使糧食掙的再多不夠吃的呀!
不過幸好還是有政府補貼了一部分。可既然是這樣那也隻夠自己一個人吃的。
可是你們可知,阮圓圓同誌竟然帶了四個人去和他們要糧食,不給還動手打了綿綿”
“啥!還動手了”
“張大彪家的這個女兒比綿綿大兩歲吧”
“是呀,即使綿綿身手不錯,可是同時也對付不了五個人吧!”
“王主任,那最後綿綿沒事吧!”
“幸好,和她一起下鄉的知青其他擋著,要不然這個秋收能不能參加都不敢說”
“那阮圓圓呢!”
“被送公安去批評教育了一番就放出來”
“怎麽沒給她判刑呢?”
“就是”
“隻是一些皮外傷怎麽判刑”
“也是哦”
“和大家說這個呢?最主要就說兩點,一要尊重烈士以及烈士子女,二就是你們知道下鄉插隊有多麽不容易,還有就是不要和其他人發生爭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