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出他語間的生分,季君則眉頭一蹙,忽又展平。“閉關?”他似是好奇地問。
“家師這些年醉心道學,每到冬至都會辟穀數日。”
季君則真的驚訝了:“當年先皇迷戀長生道,師傅不惜性命作《徐福求藥》以示譏嘲,怎麽反而投身此道?”
“人是會變的。”
一句話堵得季君則噤了聲,推開正堂的門,傅鹹的淡眸清冷。“請。”
屋內炭盆新起,直到傅鹹一聲“大人嫌冷?”,季君則這才意識到自己攏緊了大麾。
“不,恰恰好。”季君則鬆開手,脫下厚重的衣物。“倒是鹹弟向來病弱。”他語帶關切地將火盆向傅鹹那邊推了推。
“暖和了麽?”他狀似無意地抬頭,瞳眸掃過傅鹹,最終定在堂中的那幅《市井百戲圖》上。
“這畫是何人所作?”季君則驚艷道。
“大人猜呢?”
季君則故作沉吟了一陣。“畫雖不同,可風骨猶在,難道是那位小師弟所作?”
“大人真是火眼金睛。”
聽來十分熟悉的拿捏得宜,傅鹹這聲恭維自然而貼切,聽得季君則不由蹙眉。
見他不悅,傅鹹溫潤笑道:“看來大人也不喜歡這般惺惺作態,不如開門見山吧,尚書大人今日前來所為何事?”
“鹹弟,你以為我來是別有用心?難道我就不能來看看師傅麽?”
“單純為看師傅他老人家?”傅鹹疏眉一挑,“季三哥會,可季尚書絕不會。敢問大人,現在在我麵前的,是季三哥還是季尚書?”
季君則一怔。
“大人這才明白麽,原來大人不僅在騙別人,更在騙自己,也難怪大人能如此收放自如。”傅鹹繼續道,“在聽說師傅相救的剎那,大人或許會感動,可冷靜下來這份感動便成了算計,畢竟以你現在的勢力,想要掌控皇嗣繼承仍需荀將軍的支持。大人的確別有用心,又何必自欺欺人。”
“鹹弟,你比以前犀利許多。”季君則沉眸看他。
“人總會變的。”
微微頷首,季君則似在感慨,連帶著聲音都有些沙啞:“七弟他們呢,我記得你們五個向來要好,怎麽不見他們?”
“冬至後老九和老十就帶著義軍去永平了。”見他驚訝,傅鹹笑道,“怎麽?大人當永平不破真是因為龍運天威麽,要不是朝廷誓言誅殺的兩河災民捨身忘死,京師怕不等大人脫罪就已被北狄鐵騎踏平了。至於老八,他被荀老將軍逮去了大營,隻等聖旨一下便開拔永平。大人還有什麽想知道的,小人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季君則似是喜極,一把握住他的手。“以你們的才智何不入朝?隻要你我兄弟一心,那中興大魏,又豈是難事!”
“大人怕是誤解了,小弟無心為官。”傅鹹溫煦看著他,緩緩將手抽離,“心繫天下有無數種方式,大人選擇居廟堂之高,而小人則選擇行江湖之遠。小人很明白大人浸yin官場著實不易,對大人從季三哥到季尚書的轉變也很是理解,畢竟隻有以其人之道才能還治其人之身,大人若不學會陰狠,是斷難達成中興大魏的宏願的。”
聞言,季君則露出驚喜之色。
“隻是大人,道不同不相為謀,傅鹹雖然理解,卻難以苟同。”
“苟同?”季君則不解皺眉。
“三哥,這是我最後一次這樣叫你。”傅鹹溫眸堅定地看著他,“師傅之所以救你,是戀有舊情,兄弟們之所以救你,是因為三哥良心未泯。七弟嘴上說與你不熟,可我知道他自小就崇拜你,其實不僅七弟。”迴憶往昔傅鹹有趣笑著,再看他,“對於今日的季尚書,兄弟們或許失望,可隻要季尚書還有一絲三哥的影子,我們便不會絕情。官路難走,隻望大人莫要失了三哥的心。”
“鹹弟……”
見季君則眼中的感動並無虛假,傅鹹不由避開雙眸。
逝去的永遠追不迴,喚聲“三哥”隻為勾起這人心中的些許內疚。因為他知道季君則這次起複定會權傾朝野,而他們不過蚍蜉小民,若想平安順遂,多少得仰仗這位大人手下留情。
這次是他在耍心機。
心頭浮起淡淡酸澀,傅鹹知道自己一旦為官,沾染的腐臭絕不會比季君則少,正因如此他才拒不入朝。還好有這人的前車之鑑,還好。
疏淡的眉間抹過慶幸,他依舊溫煦地抬目,見季君則眼中的真情轉瞬即逝,複又算計地看向那幅《市井百戲圖》,傅鹹心頭的悵然戛然而止。情淡如水,不過如此,他目波不動看向堂中。
季君則站起身,負手走到畫前。“閑話聖德二年江都一行。”他念著畫上題字,“兩年前小師弟曾去江都?那可巧,兩年前為兄也在江都。”
傅鹹神色依舊,聽他再說。
“‘郡城沙飛,揚州清唱,立竿百仞唱戲局,靜。花船於市,斷橋書評,瓜燈孔中納流螢,明。’好畫好詞,小師弟真是筆墨細膩,天資聰穎,果有殿下之風。”
“畫是十一所作,詞卻不是。”傅鹹道。
“哦?”
傅鹹避而不答走到畫前。“十一性散貪玩,對讀書學字沒有耐心,打小就愛新鮮玩意。”
“再調皮的孩子,碰到師傅也會乖巧的。”季君則判斷道。
“不,師傅並沒管教十一。”
“不可能。”季君則瞪大眼,師傅雖然心軟,卻是出了名的嚴師啊。
“人總會變的,大人。”傅鹹意味深長道,“師傅覺得滿腹經綸遠沒有‘開心’二字來得重要,十一既然無心向學,不如任其發展,大人你瞧,這畫不是很好麽。”
“好是好,隻是可惜了。”季君則輕嘆。
“可惜?”
“明明是得雲行雨的天龍,卻困在三尺畫布裏做小魚,難道不可惜?”
“大人,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魚之樂在於不知其小也,若知,豈有樂?”季君則迴道,見對方不答,他語帶試探:“繈褓幼童如何肩負大魏江山,天龍該是迴歸的時候了。”
“大人就這麽確定十一是天龍?”傅鹹好笑看他。
眼角瞟見窗上的淡影,季君則心思飛轉,久久一嘆。“不論是天龍還是小魚,我想太子殿下都希望遺誌能被後人繼承,畢竟中興大魏是殿下未了的心願。”那道淡影微微顫了,他眼底透笑,又道:“要讓殿下知道他唯一的兒子,寧棄萬裏江山而畫紙上方寸,殿下若知豈會瞑目?”
聽他突然提起逝去的敏懷太子,傅鹹心頭微疑,就聽窗外有人道。
“十一,你偷偷摸摸的做什麽?”
“七……七哥……”
“你擋著門做什麽,怕我進去?”
</br>
“家師這些年醉心道學,每到冬至都會辟穀數日。”
季君則真的驚訝了:“當年先皇迷戀長生道,師傅不惜性命作《徐福求藥》以示譏嘲,怎麽反而投身此道?”
“人是會變的。”
一句話堵得季君則噤了聲,推開正堂的門,傅鹹的淡眸清冷。“請。”
屋內炭盆新起,直到傅鹹一聲“大人嫌冷?”,季君則這才意識到自己攏緊了大麾。
“不,恰恰好。”季君則鬆開手,脫下厚重的衣物。“倒是鹹弟向來病弱。”他語帶關切地將火盆向傅鹹那邊推了推。
“暖和了麽?”他狀似無意地抬頭,瞳眸掃過傅鹹,最終定在堂中的那幅《市井百戲圖》上。
“這畫是何人所作?”季君則驚艷道。
“大人猜呢?”
季君則故作沉吟了一陣。“畫雖不同,可風骨猶在,難道是那位小師弟所作?”
“大人真是火眼金睛。”
聽來十分熟悉的拿捏得宜,傅鹹這聲恭維自然而貼切,聽得季君則不由蹙眉。
見他不悅,傅鹹溫潤笑道:“看來大人也不喜歡這般惺惺作態,不如開門見山吧,尚書大人今日前來所為何事?”
“鹹弟,你以為我來是別有用心?難道我就不能來看看師傅麽?”
“單純為看師傅他老人家?”傅鹹疏眉一挑,“季三哥會,可季尚書絕不會。敢問大人,現在在我麵前的,是季三哥還是季尚書?”
季君則一怔。
“大人這才明白麽,原來大人不僅在騙別人,更在騙自己,也難怪大人能如此收放自如。”傅鹹繼續道,“在聽說師傅相救的剎那,大人或許會感動,可冷靜下來這份感動便成了算計,畢竟以你現在的勢力,想要掌控皇嗣繼承仍需荀將軍的支持。大人的確別有用心,又何必自欺欺人。”
“鹹弟,你比以前犀利許多。”季君則沉眸看他。
“人總會變的。”
微微頷首,季君則似在感慨,連帶著聲音都有些沙啞:“七弟他們呢,我記得你們五個向來要好,怎麽不見他們?”
“冬至後老九和老十就帶著義軍去永平了。”見他驚訝,傅鹹笑道,“怎麽?大人當永平不破真是因為龍運天威麽,要不是朝廷誓言誅殺的兩河災民捨身忘死,京師怕不等大人脫罪就已被北狄鐵騎踏平了。至於老八,他被荀老將軍逮去了大營,隻等聖旨一下便開拔永平。大人還有什麽想知道的,小人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季君則似是喜極,一把握住他的手。“以你們的才智何不入朝?隻要你我兄弟一心,那中興大魏,又豈是難事!”
“大人怕是誤解了,小弟無心為官。”傅鹹溫煦看著他,緩緩將手抽離,“心繫天下有無數種方式,大人選擇居廟堂之高,而小人則選擇行江湖之遠。小人很明白大人浸yin官場著實不易,對大人從季三哥到季尚書的轉變也很是理解,畢竟隻有以其人之道才能還治其人之身,大人若不學會陰狠,是斷難達成中興大魏的宏願的。”
聞言,季君則露出驚喜之色。
“隻是大人,道不同不相為謀,傅鹹雖然理解,卻難以苟同。”
“苟同?”季君則不解皺眉。
“三哥,這是我最後一次這樣叫你。”傅鹹溫眸堅定地看著他,“師傅之所以救你,是戀有舊情,兄弟們之所以救你,是因為三哥良心未泯。七弟嘴上說與你不熟,可我知道他自小就崇拜你,其實不僅七弟。”迴憶往昔傅鹹有趣笑著,再看他,“對於今日的季尚書,兄弟們或許失望,可隻要季尚書還有一絲三哥的影子,我們便不會絕情。官路難走,隻望大人莫要失了三哥的心。”
“鹹弟……”
見季君則眼中的感動並無虛假,傅鹹不由避開雙眸。
逝去的永遠追不迴,喚聲“三哥”隻為勾起這人心中的些許內疚。因為他知道季君則這次起複定會權傾朝野,而他們不過蚍蜉小民,若想平安順遂,多少得仰仗這位大人手下留情。
這次是他在耍心機。
心頭浮起淡淡酸澀,傅鹹知道自己一旦為官,沾染的腐臭絕不會比季君則少,正因如此他才拒不入朝。還好有這人的前車之鑑,還好。
疏淡的眉間抹過慶幸,他依舊溫煦地抬目,見季君則眼中的真情轉瞬即逝,複又算計地看向那幅《市井百戲圖》,傅鹹心頭的悵然戛然而止。情淡如水,不過如此,他目波不動看向堂中。
季君則站起身,負手走到畫前。“閑話聖德二年江都一行。”他念著畫上題字,“兩年前小師弟曾去江都?那可巧,兩年前為兄也在江都。”
傅鹹神色依舊,聽他再說。
“‘郡城沙飛,揚州清唱,立竿百仞唱戲局,靜。花船於市,斷橋書評,瓜燈孔中納流螢,明。’好畫好詞,小師弟真是筆墨細膩,天資聰穎,果有殿下之風。”
“畫是十一所作,詞卻不是。”傅鹹道。
“哦?”
傅鹹避而不答走到畫前。“十一性散貪玩,對讀書學字沒有耐心,打小就愛新鮮玩意。”
“再調皮的孩子,碰到師傅也會乖巧的。”季君則判斷道。
“不,師傅並沒管教十一。”
“不可能。”季君則瞪大眼,師傅雖然心軟,卻是出了名的嚴師啊。
“人總會變的,大人。”傅鹹意味深長道,“師傅覺得滿腹經綸遠沒有‘開心’二字來得重要,十一既然無心向學,不如任其發展,大人你瞧,這畫不是很好麽。”
“好是好,隻是可惜了。”季君則輕嘆。
“可惜?”
“明明是得雲行雨的天龍,卻困在三尺畫布裏做小魚,難道不可惜?”
“大人,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魚之樂在於不知其小也,若知,豈有樂?”季君則迴道,見對方不答,他語帶試探:“繈褓幼童如何肩負大魏江山,天龍該是迴歸的時候了。”
“大人就這麽確定十一是天龍?”傅鹹好笑看他。
眼角瞟見窗上的淡影,季君則心思飛轉,久久一嘆。“不論是天龍還是小魚,我想太子殿下都希望遺誌能被後人繼承,畢竟中興大魏是殿下未了的心願。”那道淡影微微顫了,他眼底透笑,又道:“要讓殿下知道他唯一的兒子,寧棄萬裏江山而畫紙上方寸,殿下若知豈會瞑目?”
聽他突然提起逝去的敏懷太子,傅鹹心頭微疑,就聽窗外有人道。
“十一,你偷偷摸摸的做什麽?”
“七……七哥……”
“你擋著門做什麽,怕我進去?”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