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她爹,還是她娘?就算是爹娘,也隻教過她見到順眼的就立刻撲倒。什麽坐不同席,食不共器,說得好像她風騷寡婦苗十九一樣。


    心中略有不快,卻沒說,隻聽上官道。


    “濯風公子此言不差,秭歸已有鴛盟,對旁人是要謹慎些。”


    不僅她,就連牆那邊都無語。


    “秭歸累麽?”


    臉上有些燙,她應聲。


    “五城督所麵北而建,比別處都要冷些,眯會就好,不要睡著。”


    這頭,衛濯風打量著上官。隻聽他輕輕說著,看向自己的墨瞳卻微微沉凝。


    此人觀之若月,看似氣質柔和,卻泛著清冷的光。


    衛濯風心下想到。


    也許是隔牆的緣故,那頭餘秭歸的聲音悶悶的,含糊中更添抹嬌嗔的味道。隻見上官微地一哂,眼中的冷意收斂幾分,迸出春月般的溶溶之色。


    如此親密的喁喁私語,聽得他不由生出幾分苦澀。


    苦澀?


    衛濯風陡然迴神,迷惑於自己腦中的兩個字。


    “三少?”


    見高大山將他的神色誤讀為內傷難忍,衛濯風眈他一眼。“方才大儺時,如何發現找到盟主的?”


    聞言,高大山一愣。“大山眼中隻有三少。”


    大山眼中隻有他,他卻看見餘秭歸。不明白,不明白……


    心中的答案唿之欲出,他下意識地迴避著,先前的記憶卻愈發清晰起來。


    當時人cháo如海,他坐在自家彩棚裏,隻見鴉青色的曲裾閃過眼簾。那是種較青色略深,也更為淡雅的顏色。這種顏色妙齡少女不會選,因為穿不出其中的內斂神韻;年長的婦人也不會選,怕被黯沉本就凋零的美色。就是這般雅致卻令人尷尬的鴉青,穿在她身上卻可謂妙極


    淡淡的銀線勾勒衣襟,如上月華灑在身上,讓人移不開眼。不僅移不開,更是讓眾人的目光不由自主匯聚在她的身上。


    如此矚目,如此顯眼,讓他不僅懷疑贈衣之人的別有用心,像是生怕有人在茫茫人海中認不出她似的。


    思及此,衛濯風凝起冷峻的眼眉。


    不知何時,牆裏牆外漸漸無聲,那頭的人好似睡著。上官意倚牆坐著,一雙夜眸似笑非笑地看來。


    “盟主的曲裾可是上官公子所贈?”衛濯風道。


    “是。”上官答得沒有片刻猶豫。


    “你可知道——”


    “知道。”像猜到他要問什麽,不等他說完,上官便迴道。


    “為何?”


    淡淡掃他眼,上官背倚牆,似要她將護在身後,他微微笑。“眾目睽睽才是避免嫁禍的唯一之道啊。”


    嫁禍?這人在暗示什麽?


    衛濯風瞪向他。


    “濯風公子麽快迴到京師,當真隻為養傷麽?”


    衛濯風眼眉微地一顫,細微的神情立刻落入上官眼中。


    “果然,那位的貴體真是牽動江湖和朝廷,也隻有她心心念念隻想護住自己人。”


    像能看見那人似的,上官意看向牆壁的眼眸極之柔和。半晌,他撤迴雙眸,眼中複又清湛冷光。


    “天要變,不是麽?”


    雲翳遮蔽月,在紫禁城裏投下層暗色陰影。


    外朝的三大殿燈火通明,今日是冬至更是當今聖上的壽辰,也因此宮中晚宴聚集不少顯貴。不僅四方的朱姓郡王,甚至連屬國琉球朝鮮都派人來慶賀。


    由宮人扮演的十二麵相,頭戴衝冠,麵覆描金麵具,舉手投足端得是曼妙無雙,少幾分民間大儺嫉惡如仇的糙莽氣勢,多幾分精心排演的貴族風情。隻是稍稍抬手,扮鬼的十黃郎便突地飛起,在空中旋轉數圈狠狠落地。


    “逐!”


    眾臣喝得微醺,一聲逐字噴薄出濃濃酒氣。


    黃鍾大呂,樂人姿態優雅地敲響“十二麵相吃鬼歌”。


    “天朝盛世,朝鮮國王祝陛下保合太和、萬壽無疆。”


    朝鮮常服為大魏改製,覲見的官員撩起腰間纁繪蔽膝,對著殿上金簾三跪九叩。


    等許久,未聞上座有聲。轉溜眼珠,朝鮮官員微微抬頭,覷向簾裏。


    朝鮮與北狄、大魏均有接壤,兩頭稱臣,兩麵討好,可謂如履薄冰、如臨深淵。聽大魏皇帝聖體有恙,朝鮮國王借賀壽派出官員數名,欲得機。


    若大魏不好,則投向北狄。


    今晨圜丘之禮,番邦官員不得觀摩,切也隻能道聽途。隻有等到晚上的萬壽節慶,方能睹顏。


    機會隻有一次。


    朝鮮官員壓低身形,眼珠朝金簾與地麵的fèng隙看去,而後頭慢慢抬起,慢慢抬起。眼見就要看到禦座,就見道正紅袍角閃進眼簾。


    “沒聽見陛下宣起麽!”季君則嗬斥道。


    負責傳令的太監極懂眼色,立刻麵向金簾跪下。


    “奴才該死,奴才該死,奴才看儺舞看走神,忘記宣令,還請陛下恕罪,請陛下恕罪!”


    簾中依舊未言,朝鮮官員跪在地上心中正疑,就聽聲怒斥:“狗奴才,自去內監衙門領板子吧。”


    是大魏皇帝陛下。


    自這位禦宇以來,他代表朝鮮數次覲見,聲音絕不會聽錯。


    “來人,賜酒。”


    陛下的聲音雖有些弱,可應是被鼓樂之聲遮蔽的緣故。今年中秋陛下還特地宴請他們些駐京番官,當時主客盡歡,沒見陛下有任何病兆。


    也是,大魏皇帝正值壯年,恰是春秋鼎盛之際,怎會突然病倒?


    心想著,他暗罵北狄人陰險挑撥,伏地再叩,雙手捧過禦賜的美酒。


    “外臣叩謝陛下隆恩。”


    “起來吧。”


    “謝陛下。”


    戰戰兢兢地拂去額上冷汗,朝鮮官員小心退下。


    像是憋很久,簾裏響起悶咳。季君則有意無意地擋在金簾之前,想要將咳聲阻斷,卻不想如此動作引來鄭首輔的怒目。


    老匹夫,這個時候還想著爭寵!


    季君則冷哼。


    “什麽時辰。”簾中已是氣音。


    “陛下,快三更。”季君則迴身拜道。


    “是季愛卿麽?”


    “是。”季君則一怔,遂答道。


    陛下才聽出是他麽,是因他久未覲見而疏於記憶,還是陛下已經無力辨認任何人?


    不論是何種理由,對他來都是不祥之兆。


    “時候不早,陛下請先安寢吧,這裏交給老臣就好。”剜他一眼,鄭首輔走上前來。


    “簾外可是顯美?”(鄭銘,字顯美)


    這問季君則幾乎可以確認,陛下如今是聽聲辨人,怕是看不清。


    “迴陛下,正是老臣。”


    “進來。”


    “臣遵旨。”鄭首輔諂笑著,得意地看他眼,走進簾去。


    陛下與那老狗說什麽,他聽不清,隻知道權力的中心正在排擠自己。


    季愛卿,顯美,雖隻是稱唿上的差異,可足見聖心。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當與子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卿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卿妃並收藏當與子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