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開絹帛,上官意冷冷笑道。
“你們想給他留後路,也要看看這是什麽人。浸yin官場十餘載,他早已不是當年那個食則同案、衣則傳服的師兄,也不是伯歌季舞、宴樂以喜的君則哥哥。欲望可以腐蝕一個人,理想同樣也可以,這點可要看清楚啊。”
這話像是說給她聽,又像不是,餘秭歸有些糊塗,再偏頭卻發現蕭匡已變了臉色。欲探究之時,就聽上官喚道。
“秭歸,方才我說你父兄你可是不滿?”
聞言,她不再窮究,遂蹙眉望去。
“若我說你父兄要再心慈手軟,三年前夷平舊山之事不會是絕響,這點你可信?”他黑眸沉沉,透著精光。
雖是不甘,但她隻能默認。
“其實要贏下這場仗,也不是不可能啊。”黑眸貪婪地望著她,上官語調輕滑地誘道,“隻要秭歸有意,我一定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她也不呆,幾乎立刻明白。“子愚要什麽?”
“一點小甜頭。”
她自恃會武,所以見蕭匡壞笑離開,她也不怕。
“什麽甜頭?”她問。
上官攬上她的腰,俯在她耳邊輕道:“阿匡在偷聽麽。”
她凝神靜聽。“沒。”
“很好。”他靠得更近,幾乎將唇貼上她的耳垂,“我要去京師幾日,這期間你幫我看著阿匡,不準他離開下縣。秭歸,不要問,問了我也不會答。”
“嗯。”
“真乖。”他輕笑著直起身,姿態閑懶地卷著她的黑發,“我不在的時候,秭歸可不要去趟渾水,有些大俠公子雖然長著好皮囊,卻不是什麽好人呢。”
她向來聰明,此時卻難以跟上他的語意。
“好比嶽君山,他雖已娶妻,卻愛招惹男男女女。而衛濯風,也算和你有些淵源,至於是什麽你見到他就明白。”斂起不自覺流露的異色,上官看著她俯身笑道,“是不是不太明白我的意思?”
她微頷首卻不見他迴應,半晌,隻聽他低喃道。“其實我也不太明白。”
俊顏閃過一抹未曾覺察的惱怒,撫上她沒穿耳洞的細白耳垂,上官默默凝睇了一會。而後拿出一枚早已準備好的碧璽耳釘,又快又狠地紮了上去。
“嘶——”捂著右耳,秭歸向後一跳,“做什麽你!”
“聽說紮了耳洞下輩子就隻能做女人。”
指尖染著血,餘大俠真的怒了。“下輩子我是男是女關你何事?”
某人得意滿滿地笑開。
“因為我隻想做男人。”
江湖定律第二條,對於大俠而言,變態的世界永遠是個驚嘆號。
第八章 太平有象
季柯,字君則,元寧九年北直隸解元、進士會元、狀元及第。未及弱冠連中三元者,大魏第一人也。初佐敏懷太子,太子歿入成王府。
元寧九年,入翰林院為庶吉士。
十二年,翰林院編修,正七品。
十三年,翰林院侍讀,正六品。
十四年,翰林院侍讀學士,從五品。
十七年,通政使司左通政,正四品。
十九年,南直隸兵部侍郎,正三品。
二十年,成王即位,為武帝。
聖德元年,吏部侍郎,正三品。
聖德三年,吏部尚書,正二品。
……
直至興平元年,方入閣。次年為首輔,拜文華殿大學士,位列三公正一品太師。柯曆經三朝,功在中興,為一代權臣。
——《興平史記》
天蒙蒙亮,琉璃瓦上染抹青鼬般的的美麗縹色。
朝鼓曠遠地迴蕩在皇城上空,是時午門雖開,文武百官卻隻能自左右掖門魚貫而入。因為正中那道紅門除了皇帝、中宮皇後,隻有大比之年的一甲三名才可使用。而距離他平生僅有的那次中門之行,已有十年之久。
攏了攏象徵正二品的錦雞官袍,季君則微微蹙眉,總覺這年的秋冷了些。
“君則兄!”
遠遠跑來的是戶部尚書孫渭,雖和他是同年進士,可因長他十歲,又坐在戶部這個火山口上,看起來倒像是他的長輩。如今孫渭眼下有黑,顯然是一夜未睡。
“君則兄救我。”孫渭近前就拜。
“應清你這是做什麽。”
孫渭攀住他攙扶的手,十指緊緊攥住。“下縣的銀船還沒打撈上來,新收的秋賦又中途被劫,太倉庫和廣惠庫已經餘銀告罄,哪兒還能湊齊下年的軍餉啊。”
“那常盈、節慎、東裕三庫呢?”季君則急問。
“兩河同澇工部的節慎庫早已自顧不暇,而禮部的東裕庫本就不充盈,正旦、萬壽兩節又快到了,首輔有意說要大辦。禮部尚書戴大人天天去我府上要錢,搞得老夫有家不敢迴,真是苦不堪言。”孫渭形容槁枯地垮下肩,“至於太僕寺的常盈庫,君則兄你又不是不知道,太僕寺卿是內閣的人啊。”
屋漏偏逢連夜雨,先皇本就沒留下什麽底子,再加上今上即位以來好用兵事和天災人禍,僅有聖德年號的這四年,戶部尚書就換了三茬。第一位致仕迴家,第二位下到詔獄,到孫渭已經是第三任,也是最有可能光榮殉職的一任。
“若隻是老天弄我那也就罷了,可如今分明是有人有意要整垮戶部,整垮君則兄啊。”
他、孫渭與正在兩河治澇的工部尚書陳鑒,三人不僅同是元寧九年進士,而且都曾是五絕門人,被時人稱為“新流”。但與另兩人僅聽過五絕先生講學不同,他是五絕先生的入室弟子,且排在今上之後位列三席。
當年明明是懷著同樣的理想,要不惜一切代價中興大魏,為何今日會走到這一步呢。那個曾經的二哥,為何在即位後會變成這樣。
季君則兀自揣測著聖意,根本沒聽見孫渭在說些什麽。
直至到了奉天門,他才稍稍迴神。
“待會兒聽政,還請君則兄主持公道啊!”孫渭哀求道。
大魏施行的是單日上朝,雙日聽政。換句話說單日才是皇帝陛下的工作日,雙日若百官有事可在外朝宮殿正門——奉天門等候,若陛下起得早心情好,那便會舉行禦門聽政,若捨不得老婆孩子熱炕頭,那各位大人們就請洗洗睡吧明日請早。
在這一點上,比起連朝都不上,三百六十日天天熱炕頭的先帝而言,今上算是位十分稱職的皇帝,至少今日以前從不曾缺席聽政。
當然,是今日以前。
“什麽?今日免政?”早早候在奉天殿的百官們炸開了鍋。
“君則兄,這可如何是好,可如何是好啊。”孫渭嚎啕大哭起來。
這下皇上聽也不聽,擺明是不給活路。就算皇上不想清流獨大,有意平衡朝野勢力,但何至於閉塞聖聽,連機會都不留。
想到這,季君則拉住前來傳令的大太監,不留聲色地塞了點辛苦費。“錢公公,皇上昨夜歇在哪兒?”
</br>
“你們想給他留後路,也要看看這是什麽人。浸yin官場十餘載,他早已不是當年那個食則同案、衣則傳服的師兄,也不是伯歌季舞、宴樂以喜的君則哥哥。欲望可以腐蝕一個人,理想同樣也可以,這點可要看清楚啊。”
這話像是說給她聽,又像不是,餘秭歸有些糊塗,再偏頭卻發現蕭匡已變了臉色。欲探究之時,就聽上官喚道。
“秭歸,方才我說你父兄你可是不滿?”
聞言,她不再窮究,遂蹙眉望去。
“若我說你父兄要再心慈手軟,三年前夷平舊山之事不會是絕響,這點你可信?”他黑眸沉沉,透著精光。
雖是不甘,但她隻能默認。
“其實要贏下這場仗,也不是不可能啊。”黑眸貪婪地望著她,上官語調輕滑地誘道,“隻要秭歸有意,我一定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她也不呆,幾乎立刻明白。“子愚要什麽?”
“一點小甜頭。”
她自恃會武,所以見蕭匡壞笑離開,她也不怕。
“什麽甜頭?”她問。
上官攬上她的腰,俯在她耳邊輕道:“阿匡在偷聽麽。”
她凝神靜聽。“沒。”
“很好。”他靠得更近,幾乎將唇貼上她的耳垂,“我要去京師幾日,這期間你幫我看著阿匡,不準他離開下縣。秭歸,不要問,問了我也不會答。”
“嗯。”
“真乖。”他輕笑著直起身,姿態閑懶地卷著她的黑發,“我不在的時候,秭歸可不要去趟渾水,有些大俠公子雖然長著好皮囊,卻不是什麽好人呢。”
她向來聰明,此時卻難以跟上他的語意。
“好比嶽君山,他雖已娶妻,卻愛招惹男男女女。而衛濯風,也算和你有些淵源,至於是什麽你見到他就明白。”斂起不自覺流露的異色,上官看著她俯身笑道,“是不是不太明白我的意思?”
她微頷首卻不見他迴應,半晌,隻聽他低喃道。“其實我也不太明白。”
俊顏閃過一抹未曾覺察的惱怒,撫上她沒穿耳洞的細白耳垂,上官默默凝睇了一會。而後拿出一枚早已準備好的碧璽耳釘,又快又狠地紮了上去。
“嘶——”捂著右耳,秭歸向後一跳,“做什麽你!”
“聽說紮了耳洞下輩子就隻能做女人。”
指尖染著血,餘大俠真的怒了。“下輩子我是男是女關你何事?”
某人得意滿滿地笑開。
“因為我隻想做男人。”
江湖定律第二條,對於大俠而言,變態的世界永遠是個驚嘆號。
第八章 太平有象
季柯,字君則,元寧九年北直隸解元、進士會元、狀元及第。未及弱冠連中三元者,大魏第一人也。初佐敏懷太子,太子歿入成王府。
元寧九年,入翰林院為庶吉士。
十二年,翰林院編修,正七品。
十三年,翰林院侍讀,正六品。
十四年,翰林院侍讀學士,從五品。
十七年,通政使司左通政,正四品。
十九年,南直隸兵部侍郎,正三品。
二十年,成王即位,為武帝。
聖德元年,吏部侍郎,正三品。
聖德三年,吏部尚書,正二品。
……
直至興平元年,方入閣。次年為首輔,拜文華殿大學士,位列三公正一品太師。柯曆經三朝,功在中興,為一代權臣。
——《興平史記》
天蒙蒙亮,琉璃瓦上染抹青鼬般的的美麗縹色。
朝鼓曠遠地迴蕩在皇城上空,是時午門雖開,文武百官卻隻能自左右掖門魚貫而入。因為正中那道紅門除了皇帝、中宮皇後,隻有大比之年的一甲三名才可使用。而距離他平生僅有的那次中門之行,已有十年之久。
攏了攏象徵正二品的錦雞官袍,季君則微微蹙眉,總覺這年的秋冷了些。
“君則兄!”
遠遠跑來的是戶部尚書孫渭,雖和他是同年進士,可因長他十歲,又坐在戶部這個火山口上,看起來倒像是他的長輩。如今孫渭眼下有黑,顯然是一夜未睡。
“君則兄救我。”孫渭近前就拜。
“應清你這是做什麽。”
孫渭攀住他攙扶的手,十指緊緊攥住。“下縣的銀船還沒打撈上來,新收的秋賦又中途被劫,太倉庫和廣惠庫已經餘銀告罄,哪兒還能湊齊下年的軍餉啊。”
“那常盈、節慎、東裕三庫呢?”季君則急問。
“兩河同澇工部的節慎庫早已自顧不暇,而禮部的東裕庫本就不充盈,正旦、萬壽兩節又快到了,首輔有意說要大辦。禮部尚書戴大人天天去我府上要錢,搞得老夫有家不敢迴,真是苦不堪言。”孫渭形容槁枯地垮下肩,“至於太僕寺的常盈庫,君則兄你又不是不知道,太僕寺卿是內閣的人啊。”
屋漏偏逢連夜雨,先皇本就沒留下什麽底子,再加上今上即位以來好用兵事和天災人禍,僅有聖德年號的這四年,戶部尚書就換了三茬。第一位致仕迴家,第二位下到詔獄,到孫渭已經是第三任,也是最有可能光榮殉職的一任。
“若隻是老天弄我那也就罷了,可如今分明是有人有意要整垮戶部,整垮君則兄啊。”
他、孫渭與正在兩河治澇的工部尚書陳鑒,三人不僅同是元寧九年進士,而且都曾是五絕門人,被時人稱為“新流”。但與另兩人僅聽過五絕先生講學不同,他是五絕先生的入室弟子,且排在今上之後位列三席。
當年明明是懷著同樣的理想,要不惜一切代價中興大魏,為何今日會走到這一步呢。那個曾經的二哥,為何在即位後會變成這樣。
季君則兀自揣測著聖意,根本沒聽見孫渭在說些什麽。
直至到了奉天門,他才稍稍迴神。
“待會兒聽政,還請君則兄主持公道啊!”孫渭哀求道。
大魏施行的是單日上朝,雙日聽政。換句話說單日才是皇帝陛下的工作日,雙日若百官有事可在外朝宮殿正門——奉天門等候,若陛下起得早心情好,那便會舉行禦門聽政,若捨不得老婆孩子熱炕頭,那各位大人們就請洗洗睡吧明日請早。
在這一點上,比起連朝都不上,三百六十日天天熱炕頭的先帝而言,今上算是位十分稱職的皇帝,至少今日以前從不曾缺席聽政。
當然,是今日以前。
“什麽?今日免政?”早早候在奉天殿的百官們炸開了鍋。
“君則兄,這可如何是好,可如何是好啊。”孫渭嚎啕大哭起來。
這下皇上聽也不聽,擺明是不給活路。就算皇上不想清流獨大,有意平衡朝野勢力,但何至於閉塞聖聽,連機會都不留。
想到這,季君則拉住前來傳令的大太監,不留聲色地塞了點辛苦費。“錢公公,皇上昨夜歇在哪兒?”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