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判三人進行現場檢驗,藥材不難分辨,但是藥丸不僅量大,成份還過於複雜,一時半刻得不出結論。
眼看日頭已近午時,宋紓餘不免著急,但是看他們認真不苟,未有絲毫懈怠,他又不好意思催促。
穆青澄和吏役把三名死者從琉璃缸裏抬了出來,屍體早已僵硬,保持著蜷縮姿勢,四肢無法伸展平整。
如此,是沒有辦法進行屍檢的。
穆青澄隻能初步勘驗了一番,確定屍表無血跡,頂心要害部位沒有傷口,然後便為她們蓋上白布,令人抬迴衙門停屍房。
宋紓餘不忍穆青澄受累,即道:“穆仵作,若不然,你和白姑娘先迴去休息用膳。”
“大人不是也滴水未沾嗎?”穆青澄看向忙碌的院判等人,斟酌著說道:“中午了,大家都餓了,看這情況,亦不知何時才能有結果,倒不如把證物全部運迴衙門,連同院判一並請迴京兆府慢慢檢驗。”
宋紓餘不假思索,“行,就這麽辦。”
就在所有人忙於搬運證物的時候,院判忽然提出個問題:“宋大人,怎麽沒見藥方?若有藥方,也好跟我們驗出來的藥材成份進行比對啊。”
宋紓餘和穆青澄皆是一愣,“我們並沒有發現藥方。”
“嗯?沒有藥方,他是如何製藥的?”院判驚詫,隨即目光左右逡巡,“亦或者,是參照了哪本醫書典籍?”
所有現場證物,都是穆青澄處置的,宋紓餘便問了句:“穆仵作,你可發現了醫書典籍?”
穆青澄直言道:“長桌上沒有,書架上有醫書,但不確定是否為製藥所用,尚需進一步查驗。”
宋紓餘點了點頭,朝院判抱拳,客氣有禮的道:“辛苦諸位借調京兆府幾日,將醫書、藥材、丹丸全部查驗清楚。待破案之後,本官定會向皇上為諸位請功犒賞!”
“下官多謝宋大人!都是份內之事,不敢居功。”院判一聽,欣喜溢於言表。
鄰裏街坊圍觀了一個上午,終於等到捕快抬著許多個貼了封條的箱子出來,以及三個擔架!
奇怪的是,擔架上蓋著白布,白布下麵像是有人,但蜷縮著身體,不知什麽情況。
最後,京兆尹攜人走了出來,跟在他身邊的女子,有人認了出來,竟是當日在雲台山上的女仵作!
百姓們看到仵作,又想到捕快說的此處發生了命案,方才反應過來,躺在那三塊白布下的,便是死者,而且是三個死者!
一時之間,唏噓聲四起,百姓眾說紛紜。
捕快拿了封條,將穆宅東西南北四道門,全部封鎖!
運送證物的馬車有兩輛,殮屍車來了三輛,連同坐人的馬車兩輛,幾十餘名捕快,護送著七輛車,浩浩蕩蕩地駛出南城永安巷,穿過熱鬧的宣定長街,駛入京兆府衙門。
……
後衙主院,膳廳。
宋紓餘宴請院判三人,連同穆青澄、白知知,同席六人共用午膳。
膳畢,大家稍作休整,便各自忙碌。
宋紓餘迴房沐浴更衣,將自己拾掇幹淨,便打算去探望張主簿。
不承想,宮裏突然來了人!
身著太監服的秦公公,麵對宋紓餘,弓腰屈膝,態度十分和順,“太後娘娘宣召二公子即刻入宮覲見!”
“現在?”宋紓餘暗暗一驚,“公公可知,姑母此時召見,所謂何事?”
秦公公笑了笑,道:“二公子已有多日未曾進宮給太後娘娘請安了,太後娘娘掛念二公子呢!”
聞言,宋紓餘拱手道:“勞太後姑母掛心,是紓餘不孝,還請公公替紓餘賠罪!眼下本官公務繁忙……”
“二公子!”
秦公公突然跪了下來,深深叩頭,“請二公子可憐奴才,隨奴才進宮吧!”
宋紓餘麵色漸漸沉凝,他盯著秦公公佝僂伏地的身體,默然不語。
秦槐是太後身邊的大太監,地位尊崇,日常宣召都是派手底下的應侍太監,鮮少會親自出馬。而今日,不僅親自來了一趟,還下跪懇求他,顯然,他若不應,秦槐性命不保!
換言之,太後遇到了棘手的事情,且十萬火急!
思忖至此,宋紓餘開口道:“公公請起,本官這便進宮給太後姑母請安!”
“奴才謝過二公子!”
秦公公感激涕零,態度愈發恭敬。
……
皇宮。
壽康宮是當今太後宋梓的寢宮,宋紓餘每隔兩個月,都會來此問安。
秦公公通報之後,便將宋紓餘請到了承鳳殿。
他垂著眉眼,進前一步,屈腿跪下,朗聲道:“紓餘給太後姑母請安,願姑母平安順遂,福壽延年!”
斜倚在鳳榻上的太後,雖已年逾四十,卻肌膚勝雪,身段婀娜,美豔不可方物。
她睇著下方的宋紓餘,杏眸含怒道:“宋紓餘,哀家不召你,你便忘了哀家這個姑母了嗎?”
“侄兒不敢!”宋紓餘把頭又低下去一分,他不卑不亢地說道:“侄兒新上任京兆尹,公務實在繁多,請姑母恕罪!”
太後忽地嗤笑了一聲,“起來說話。”
“謝姑母!”
宋紓餘起身,仍舊低垂著頭,舉止客氣有禮,卻也疏離淡漠。
太後揚了揚下巴,“抬頭,讓哀家好好看看你。”
宋紓餘藏在袖中的大手,不自覺的攥成拳,他緩緩抬眸,迎上太後。
兩兩相望,許久的時間裏,誰都不曾言語。
太後灼燙的目光,分毫不移的定格在宋紓餘俊美無雙的麵容上,但眼底卻失了焦,明明看著他,卻又不似在看他,而是通過他的臉,靜靜地看著另外一個人。
良久,太後終於移開雙目,將視線落向窗外不遠處的半牆紫藤,她語氣幽幽的開口道:“紓餘,宋國公他……他近來可好?可曾寫信迴家?”
宋紓餘喉結滾動,淡聲應道:“迴姑母,父親的家書,每月一封,無有紕漏。父親說,他一切安好。”
太後猛地迴過頭,宋紓餘冷漠的眼神來不及收迴,悉數落入她的眼中,她驀地一笑,盡顯長輩的溫柔慈愛,“紓餘,告訴姑母,你父親在信中可曾提到哀家?”
眼看日頭已近午時,宋紓餘不免著急,但是看他們認真不苟,未有絲毫懈怠,他又不好意思催促。
穆青澄和吏役把三名死者從琉璃缸裏抬了出來,屍體早已僵硬,保持著蜷縮姿勢,四肢無法伸展平整。
如此,是沒有辦法進行屍檢的。
穆青澄隻能初步勘驗了一番,確定屍表無血跡,頂心要害部位沒有傷口,然後便為她們蓋上白布,令人抬迴衙門停屍房。
宋紓餘不忍穆青澄受累,即道:“穆仵作,若不然,你和白姑娘先迴去休息用膳。”
“大人不是也滴水未沾嗎?”穆青澄看向忙碌的院判等人,斟酌著說道:“中午了,大家都餓了,看這情況,亦不知何時才能有結果,倒不如把證物全部運迴衙門,連同院判一並請迴京兆府慢慢檢驗。”
宋紓餘不假思索,“行,就這麽辦。”
就在所有人忙於搬運證物的時候,院判忽然提出個問題:“宋大人,怎麽沒見藥方?若有藥方,也好跟我們驗出來的藥材成份進行比對啊。”
宋紓餘和穆青澄皆是一愣,“我們並沒有發現藥方。”
“嗯?沒有藥方,他是如何製藥的?”院判驚詫,隨即目光左右逡巡,“亦或者,是參照了哪本醫書典籍?”
所有現場證物,都是穆青澄處置的,宋紓餘便問了句:“穆仵作,你可發現了醫書典籍?”
穆青澄直言道:“長桌上沒有,書架上有醫書,但不確定是否為製藥所用,尚需進一步查驗。”
宋紓餘點了點頭,朝院判抱拳,客氣有禮的道:“辛苦諸位借調京兆府幾日,將醫書、藥材、丹丸全部查驗清楚。待破案之後,本官定會向皇上為諸位請功犒賞!”
“下官多謝宋大人!都是份內之事,不敢居功。”院判一聽,欣喜溢於言表。
鄰裏街坊圍觀了一個上午,終於等到捕快抬著許多個貼了封條的箱子出來,以及三個擔架!
奇怪的是,擔架上蓋著白布,白布下麵像是有人,但蜷縮著身體,不知什麽情況。
最後,京兆尹攜人走了出來,跟在他身邊的女子,有人認了出來,竟是當日在雲台山上的女仵作!
百姓們看到仵作,又想到捕快說的此處發生了命案,方才反應過來,躺在那三塊白布下的,便是死者,而且是三個死者!
一時之間,唏噓聲四起,百姓眾說紛紜。
捕快拿了封條,將穆宅東西南北四道門,全部封鎖!
運送證物的馬車有兩輛,殮屍車來了三輛,連同坐人的馬車兩輛,幾十餘名捕快,護送著七輛車,浩浩蕩蕩地駛出南城永安巷,穿過熱鬧的宣定長街,駛入京兆府衙門。
……
後衙主院,膳廳。
宋紓餘宴請院判三人,連同穆青澄、白知知,同席六人共用午膳。
膳畢,大家稍作休整,便各自忙碌。
宋紓餘迴房沐浴更衣,將自己拾掇幹淨,便打算去探望張主簿。
不承想,宮裏突然來了人!
身著太監服的秦公公,麵對宋紓餘,弓腰屈膝,態度十分和順,“太後娘娘宣召二公子即刻入宮覲見!”
“現在?”宋紓餘暗暗一驚,“公公可知,姑母此時召見,所謂何事?”
秦公公笑了笑,道:“二公子已有多日未曾進宮給太後娘娘請安了,太後娘娘掛念二公子呢!”
聞言,宋紓餘拱手道:“勞太後姑母掛心,是紓餘不孝,還請公公替紓餘賠罪!眼下本官公務繁忙……”
“二公子!”
秦公公突然跪了下來,深深叩頭,“請二公子可憐奴才,隨奴才進宮吧!”
宋紓餘麵色漸漸沉凝,他盯著秦公公佝僂伏地的身體,默然不語。
秦槐是太後身邊的大太監,地位尊崇,日常宣召都是派手底下的應侍太監,鮮少會親自出馬。而今日,不僅親自來了一趟,還下跪懇求他,顯然,他若不應,秦槐性命不保!
換言之,太後遇到了棘手的事情,且十萬火急!
思忖至此,宋紓餘開口道:“公公請起,本官這便進宮給太後姑母請安!”
“奴才謝過二公子!”
秦公公感激涕零,態度愈發恭敬。
……
皇宮。
壽康宮是當今太後宋梓的寢宮,宋紓餘每隔兩個月,都會來此問安。
秦公公通報之後,便將宋紓餘請到了承鳳殿。
他垂著眉眼,進前一步,屈腿跪下,朗聲道:“紓餘給太後姑母請安,願姑母平安順遂,福壽延年!”
斜倚在鳳榻上的太後,雖已年逾四十,卻肌膚勝雪,身段婀娜,美豔不可方物。
她睇著下方的宋紓餘,杏眸含怒道:“宋紓餘,哀家不召你,你便忘了哀家這個姑母了嗎?”
“侄兒不敢!”宋紓餘把頭又低下去一分,他不卑不亢地說道:“侄兒新上任京兆尹,公務實在繁多,請姑母恕罪!”
太後忽地嗤笑了一聲,“起來說話。”
“謝姑母!”
宋紓餘起身,仍舊低垂著頭,舉止客氣有禮,卻也疏離淡漠。
太後揚了揚下巴,“抬頭,讓哀家好好看看你。”
宋紓餘藏在袖中的大手,不自覺的攥成拳,他緩緩抬眸,迎上太後。
兩兩相望,許久的時間裏,誰都不曾言語。
太後灼燙的目光,分毫不移的定格在宋紓餘俊美無雙的麵容上,但眼底卻失了焦,明明看著他,卻又不似在看他,而是通過他的臉,靜靜地看著另外一個人。
良久,太後終於移開雙目,將視線落向窗外不遠處的半牆紫藤,她語氣幽幽的開口道:“紓餘,宋國公他……他近來可好?可曾寫信迴家?”
宋紓餘喉結滾動,淡聲應道:“迴姑母,父親的家書,每月一封,無有紕漏。父親說,他一切安好。”
太後猛地迴過頭,宋紓餘冷漠的眼神來不及收迴,悉數落入她的眼中,她驀地一笑,盡顯長輩的溫柔慈愛,“紓餘,告訴姑母,你父親在信中可曾提到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