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喜不悲,麻木地抱著明夜的骸骨,跪坐於地。
周身是紅得刺眼的喜燭、喜花、雙喜字以及坐於床榻邊身著嫁衣,蓋著大紅蓋頭的他新婚的妻子。
將近一年的功夫,他抱著明夜的骸骨不願放手,不論是醒著,亦或是睡著,倘若明夜的骸骨離手,他便會陷入難以抑製的暴躁當中。
一年後,他將明夜葬於院中的冬棗樹下。
明夜愛吃冬棗,所以每一年冬棗成熟,他都會與明夜一道吃冬棗。
與明夜一道吃冬棗之時,他渾然不知他以後會愛上明夜。
與明夜兩情相悅之後,不及吃上冬棗,明夜便不在了。
至此之後,他每一年都會吃由明夜的屍身滋養出來的冬棗。
他想他應該是瘋了。
但同時他卻很清醒,清醒地看著自己吃冬棗,清醒地看著自己考上狀元,清醒地看著自己坐上京師府尹之位。
這些分明是他從前夢寐以求之事,由於失去了明夜,一切變得毫無意義。
在他當上京師府尹之前,父親的身體狀況不容樂觀,稟報陛下後,得了恩準,便告老還鄉去了。
自從父親派人殺了明夜,他與父親的關係便無法修複了。
即便父親是為了他的前程著想,即便父親一心為他打算,即便父親在他身上傾注了一生的心血,他都無法消去對於父親的憎恨。
每一迴會麵,他都不過是在認真地敷衍罷了。
他不可能殺了父親為明夜複仇,亦不可能忘了明夜為父親所殺之事。
縱然是臨別之際,他的心髒都未有一絲軟化,口中的話語卻像極了一個孝子。
他能覺察到有另一個自己在一旁嘲笑他的虛偽。
是了,他虛偽至極。
虛偽到將自己都騙了去。
他努力地履行著京師府尹之職,廉潔奉公,剛正不阿,為國為民。
但實質上,他全數是為了明夜。
明夜出生於一場蝗災,因救濟糧被縣官、州官私吞大半,以致於明夜的父親、母親、姐姐、哥哥被餓死,明夜小小年紀便流落街頭,乞討為生。
是以,每有蝗災,他定會向陛下自請趕赴災區,籌措救濟糧,並按需逐一發放。
為京城再無一乞兒,他亦是費了不少年的功夫。
縱然他失去明夜多年,但卻不曾忘記過明夜一刻,古怪的是關於明夜的記憶隨著時間的推移竟是愈加鮮明了,他甚至還想起了些以前不曾注意過的小事。
有時候,他會生出明夜從未離開過他的錯覺。
他想他必然是瘋了。
從明夜被殺的那一刻起。
第154章 :鬼界堡·其十
但他瘋不了多久了,他已病入膏肓,命不久矣。
殺害明夜兇手共計三人:一人是父親的心腹,在明夜死後一年,已被他秘密處決;一人是父親,父親已於半月前過世了;最後一人便是他自己,他至多再活三月。
待他過世,明夜的仇便算是報了。
不知他死後下得地府去,能否再見到明夜?但明夜應當早已轉世投胎去了罷,且即便明夜尚未轉世投胎,明夜也定然不願意見他罷?
倘若不是因為他,明夜怎會慘死?當年的明夜年不過十七,原本該有大好的前程才是。
他因一己私慾害死了明夜,明夜不記恨他已是好的了,他不該奢求能再同明夜見上一麵。
他闔了闔眼,忽覺心髒疼得很,捂著心髒低咳了一陣,又咳出了不少血來,被一隨從餵了藥丸才好一些。
他收迴向上伸著的手,口中發苦,這掌心空無一物,這馬車內除卻自己以及兩個隨從再無一人,哪裏會有明夜?
全數是自己的幻覺罷?
他握了握手,將掌心覆於唇上,輕輕地吻了吻。
掌心卻似乎還殘留著明夜的體溫。
自己是瘋得愈加厲害了罷?
但他仍是張口問身側的兩個隨從:“適才可還有第四人在這馬車內?”
其中一隨從據實答道:“大人,適才確有第四人在這馬車內,但那人頗為古怪,不知為何知曉大人犯病了,乘馬車追了上來,朝著馬車夫道‘陳大人有恙’,馬車夫一看,見大人你竟然當真吐出了許多血,當即停下了馬車。而後那人越過我等,將大人抱於懷中,並從大人掌中取出藥瓶,又倒出藥丸來,餵大人服藥,但由於大人口中的鮮血過多之故,藥丸一進去,便被鮮血沖了出來。他見狀,居然自大人口中吸出了血來,更是含了藥丸,以口餵予大人。可大人一醒,他卻跳下了馬車去。”
陳卿西聽得這一席話,奢望頓生,忐忑地問道:“他是何相貌?”
隨從迴憶著道:“這馬車內隻一支蠟燭照明,屬下看得並不分明,應是一個瞧來窮酸,相貌清秀的少年罷。”
另一隨從補充道:“約莫是十七八歲的年紀。”
瞧來窮酸,相貌清秀,十七八歲的年紀,難不成真是明夜?
他登地坐起身來,掀開簾子,向外一望,不遠處竟當真有一駕馬車。
明夜會在那駕馬車內麽?
不,明夜早已過世了,怎會在那駕馬車內?
隨從們所描述的少年恐怕僅是與明夜生得有些相似罷了。
但若僅是相似,那少年為何會將自己抱於懷中?為何會為自己吸出鮮血,又為何會以口餵自己服藥?
</br>
周身是紅得刺眼的喜燭、喜花、雙喜字以及坐於床榻邊身著嫁衣,蓋著大紅蓋頭的他新婚的妻子。
將近一年的功夫,他抱著明夜的骸骨不願放手,不論是醒著,亦或是睡著,倘若明夜的骸骨離手,他便會陷入難以抑製的暴躁當中。
一年後,他將明夜葬於院中的冬棗樹下。
明夜愛吃冬棗,所以每一年冬棗成熟,他都會與明夜一道吃冬棗。
與明夜一道吃冬棗之時,他渾然不知他以後會愛上明夜。
與明夜兩情相悅之後,不及吃上冬棗,明夜便不在了。
至此之後,他每一年都會吃由明夜的屍身滋養出來的冬棗。
他想他應該是瘋了。
但同時他卻很清醒,清醒地看著自己吃冬棗,清醒地看著自己考上狀元,清醒地看著自己坐上京師府尹之位。
這些分明是他從前夢寐以求之事,由於失去了明夜,一切變得毫無意義。
在他當上京師府尹之前,父親的身體狀況不容樂觀,稟報陛下後,得了恩準,便告老還鄉去了。
自從父親派人殺了明夜,他與父親的關係便無法修複了。
即便父親是為了他的前程著想,即便父親一心為他打算,即便父親在他身上傾注了一生的心血,他都無法消去對於父親的憎恨。
每一迴會麵,他都不過是在認真地敷衍罷了。
他不可能殺了父親為明夜複仇,亦不可能忘了明夜為父親所殺之事。
縱然是臨別之際,他的心髒都未有一絲軟化,口中的話語卻像極了一個孝子。
他能覺察到有另一個自己在一旁嘲笑他的虛偽。
是了,他虛偽至極。
虛偽到將自己都騙了去。
他努力地履行著京師府尹之職,廉潔奉公,剛正不阿,為國為民。
但實質上,他全數是為了明夜。
明夜出生於一場蝗災,因救濟糧被縣官、州官私吞大半,以致於明夜的父親、母親、姐姐、哥哥被餓死,明夜小小年紀便流落街頭,乞討為生。
是以,每有蝗災,他定會向陛下自請趕赴災區,籌措救濟糧,並按需逐一發放。
為京城再無一乞兒,他亦是費了不少年的功夫。
縱然他失去明夜多年,但卻不曾忘記過明夜一刻,古怪的是關於明夜的記憶隨著時間的推移竟是愈加鮮明了,他甚至還想起了些以前不曾注意過的小事。
有時候,他會生出明夜從未離開過他的錯覺。
他想他必然是瘋了。
從明夜被殺的那一刻起。
第154章 :鬼界堡·其十
但他瘋不了多久了,他已病入膏肓,命不久矣。
殺害明夜兇手共計三人:一人是父親的心腹,在明夜死後一年,已被他秘密處決;一人是父親,父親已於半月前過世了;最後一人便是他自己,他至多再活三月。
待他過世,明夜的仇便算是報了。
不知他死後下得地府去,能否再見到明夜?但明夜應當早已轉世投胎去了罷,且即便明夜尚未轉世投胎,明夜也定然不願意見他罷?
倘若不是因為他,明夜怎會慘死?當年的明夜年不過十七,原本該有大好的前程才是。
他因一己私慾害死了明夜,明夜不記恨他已是好的了,他不該奢求能再同明夜見上一麵。
他闔了闔眼,忽覺心髒疼得很,捂著心髒低咳了一陣,又咳出了不少血來,被一隨從餵了藥丸才好一些。
他收迴向上伸著的手,口中發苦,這掌心空無一物,這馬車內除卻自己以及兩個隨從再無一人,哪裏會有明夜?
全數是自己的幻覺罷?
他握了握手,將掌心覆於唇上,輕輕地吻了吻。
掌心卻似乎還殘留著明夜的體溫。
自己是瘋得愈加厲害了罷?
但他仍是張口問身側的兩個隨從:“適才可還有第四人在這馬車內?”
其中一隨從據實答道:“大人,適才確有第四人在這馬車內,但那人頗為古怪,不知為何知曉大人犯病了,乘馬車追了上來,朝著馬車夫道‘陳大人有恙’,馬車夫一看,見大人你竟然當真吐出了許多血,當即停下了馬車。而後那人越過我等,將大人抱於懷中,並從大人掌中取出藥瓶,又倒出藥丸來,餵大人服藥,但由於大人口中的鮮血過多之故,藥丸一進去,便被鮮血沖了出來。他見狀,居然自大人口中吸出了血來,更是含了藥丸,以口餵予大人。可大人一醒,他卻跳下了馬車去。”
陳卿西聽得這一席話,奢望頓生,忐忑地問道:“他是何相貌?”
隨從迴憶著道:“這馬車內隻一支蠟燭照明,屬下看得並不分明,應是一個瞧來窮酸,相貌清秀的少年罷。”
另一隨從補充道:“約莫是十七八歲的年紀。”
瞧來窮酸,相貌清秀,十七八歲的年紀,難不成真是明夜?
他登地坐起身來,掀開簾子,向外一望,不遠處竟當真有一駕馬車。
明夜會在那駕馬車內麽?
不,明夜早已過世了,怎會在那駕馬車內?
隨從們所描述的少年恐怕僅是與明夜生得有些相似罷了。
但若僅是相似,那少年為何會將自己抱於懷中?為何會為自己吸出鮮血,又為何會以口餵自己服藥?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