酆如歸見狀,喚出紅綢來,纏住了常承安的脖頸,方要施力,但那常承安卻是一抬指便將那紅綢撕裂了開去。
薑無岐身形一動,到了酆如歸麵前,護住酆如歸。
酆如歸往後退了幾步,到了門外的闌幹處,一手扶著闌幹,揚聲道:“諸位可識得常承安,望劍門的常門主?”
見底下喝著花酒的尋歡客以及花娘頷首,他補充道:“那諸位可知常承安的續弦與其子常思遠有染,並且那續弦已於約莫半年前為常思遠產下了一個女嬰?”
底下諸人驚唿連連,其中一花娘問道:“常公子自半年前起,便不曾踏足過我邀仙樓,莫不是便是為了他那繼母罷?”
——哪裏是為了他那繼母,分明是為了自己,但常思遠的一片癡情太過廉價,甚至在求而不得之時,以為自己是欲擒故縱,而要以利劍逼自己就範。
酆如歸思及此,不置可否地笑了笑。
其後,他又避重就輕地道:“常門主素來是一派宗師的做派,教人心生敬佩,但他私底下卻做著齷蹉之事,害了不少無辜之人的性命,他那續弦是他奪人所愛,他甚至為此殺了那續弦原本的未婚夫,他那續弦便是因此對其子常思遠下了春藥,為報複常門主。約莫四月前,那續弦竟然謀害了常公子,常公子實在是不幸,有這樣一個喪盡天良的生身之父,倘使常公子未死,許現下正與諸位一道把酒言歡,好不愜意。”
他這一席話算不得顛倒黑白,但為了使常承安愈加被千夫所指,卻半點未提及常思遠的過錯。
邀仙樓的尋歡客非富即貴,足以讓人取信,其中或許有不喜道人是非者,但隻需有一人將他所言散布出去,常承安的名聲便會掃地。
常承安惱羞成怒,卻因一時間拿不下薑無岐,而近不得酆如歸的身。
倘若他能近得酆如歸的身,他早已將酆如歸碎屍萬段了。
他最為重視的便是他的名聲,絕不容許任何一人玷汙。
但他卻在一丈開外,束手無策地聽得酆如歸續道:“昨日,我與我夫君在酆都客棧打尖,他平白無故地誣陷我害死了常公子,要取我性命,為此,他殺了足有一十口無辜之人,你們若是不信,大可去查查,昨日酆都客棧二樓走廊處可有死人,他常承安又可曾帶著一眾弟子到過酆都客棧。”
昨日派去殺人的弟子全數是常承安的心腹,口風甚嚴,故而在場的一十八名弟子俱不知內情,隻知師傅帶著師兄弟們出門辦事去了。
他們原本配合著常承安對付薑無岐,而今猶豫不決,接連收起了長劍。
常承安已是強弩之末,有一眾弟子配合,才能勉強與薑無岐周旋,眼下弟子們逐一棄他而去,他便陡然露出了頹勢來。
他練過一門古怪的功夫,即使受了重傷,亦能在短時間內恢複到一定程度,可其後卻會被這門功夫反噬,用過這門功夫後,須得好生調養,不可再與人動手,調養一兩月,即能痊癒,但這一兩月間卻會身受萬蟲啃咬之苦;反之,如若與人動手,便將於三日之內暴斃而亡,如今他已與薑無岐與酆如歸動了手,註定要暴斃而亡,隻希望能將他們一併拉來為自己陪葬。
可現下他獨木難支,如何抵擋得住薑無岐?
薑無岐乍見常承安的身形遲鈍起來,不敢放鬆,全神貫注地與其交手。
常承安倏地心生一計,下一瞬,他居然抬手提起身側一名弟子的後襟,向著薑無岐擲了過去。
他仿若是在投擲甚麽死物一般,全然不曾想到擲出去的乃是一個大活人,且是他的弟子。
他已無名聲可言,且將要丟掉性命,目前最緊要之事便是除去薑無岐與酆如歸這兩個禍害,哪裏能顧及這些不中用的弟子,自該物盡其用才是。
薑無岐未料想常承安會有這般無恥舉動,猝不及防間,好容易才接住了那弟子。
那弟子的耳廓險險地擦過“卻殤”的劍鋒,驚魂未定地被薑無岐扶著站定,他掃過薑無岐,又望住了撫養自己長大的師傅。
“師傅……”這倆字尚在喉間,他卻眼睜睜地瞧見他最要好的師兄亦如同他一樣,被師傅當做武器投擲了出去。
薑無岐唯恐傷到無辜的望劍門弟子,不得不收起劍來,轉而喚出拂塵。
拂塵的威力遠不及“卻殤”,令常承安有了喘息的功夫。
他左右尚且還有一十六名弟子,這些弟子欲要逃跑卻是被常承安死死地攔住了去路,便隻能向裏麵跑去。
但常承安竟是提劍抵住了其中一名弟子的咽喉,厲聲要挾道:“爾等如有一人膽敢逃出一尺,為師便結果了你們這大師兄的性命。”
卑鄙小人便是這副行徑了罷?
酆如歸慵懶地倚靠著闌幹,嗤笑道:“你這一十八名孝順弟子聽聞你有難,當即趕來救援,怕是做夢都想不到你這素來受人尊敬,名聲在外的望劍門門主會將他們當作肉團罷?”
說罷,他將一簇亂發撩於耳後,須臾之後,卻是一彈指。
他的內息輕易地便擊斷了常承安手中的劍,劍鋒成了碎鐵,落了一地的脆響後,便再無動靜。
——常承安的佩劍傳聞是從上古流傳下來的寶劍,堅不可摧,但那寶劍已遺落於這邀仙樓的後院了,而今常承安手中的劍僅僅是望劍門普通弟子的一把長劍。
</br>
薑無岐身形一動,到了酆如歸麵前,護住酆如歸。
酆如歸往後退了幾步,到了門外的闌幹處,一手扶著闌幹,揚聲道:“諸位可識得常承安,望劍門的常門主?”
見底下喝著花酒的尋歡客以及花娘頷首,他補充道:“那諸位可知常承安的續弦與其子常思遠有染,並且那續弦已於約莫半年前為常思遠產下了一個女嬰?”
底下諸人驚唿連連,其中一花娘問道:“常公子自半年前起,便不曾踏足過我邀仙樓,莫不是便是為了他那繼母罷?”
——哪裏是為了他那繼母,分明是為了自己,但常思遠的一片癡情太過廉價,甚至在求而不得之時,以為自己是欲擒故縱,而要以利劍逼自己就範。
酆如歸思及此,不置可否地笑了笑。
其後,他又避重就輕地道:“常門主素來是一派宗師的做派,教人心生敬佩,但他私底下卻做著齷蹉之事,害了不少無辜之人的性命,他那續弦是他奪人所愛,他甚至為此殺了那續弦原本的未婚夫,他那續弦便是因此對其子常思遠下了春藥,為報複常門主。約莫四月前,那續弦竟然謀害了常公子,常公子實在是不幸,有這樣一個喪盡天良的生身之父,倘使常公子未死,許現下正與諸位一道把酒言歡,好不愜意。”
他這一席話算不得顛倒黑白,但為了使常承安愈加被千夫所指,卻半點未提及常思遠的過錯。
邀仙樓的尋歡客非富即貴,足以讓人取信,其中或許有不喜道人是非者,但隻需有一人將他所言散布出去,常承安的名聲便會掃地。
常承安惱羞成怒,卻因一時間拿不下薑無岐,而近不得酆如歸的身。
倘若他能近得酆如歸的身,他早已將酆如歸碎屍萬段了。
他最為重視的便是他的名聲,絕不容許任何一人玷汙。
但他卻在一丈開外,束手無策地聽得酆如歸續道:“昨日,我與我夫君在酆都客棧打尖,他平白無故地誣陷我害死了常公子,要取我性命,為此,他殺了足有一十口無辜之人,你們若是不信,大可去查查,昨日酆都客棧二樓走廊處可有死人,他常承安又可曾帶著一眾弟子到過酆都客棧。”
昨日派去殺人的弟子全數是常承安的心腹,口風甚嚴,故而在場的一十八名弟子俱不知內情,隻知師傅帶著師兄弟們出門辦事去了。
他們原本配合著常承安對付薑無岐,而今猶豫不決,接連收起了長劍。
常承安已是強弩之末,有一眾弟子配合,才能勉強與薑無岐周旋,眼下弟子們逐一棄他而去,他便陡然露出了頹勢來。
他練過一門古怪的功夫,即使受了重傷,亦能在短時間內恢複到一定程度,可其後卻會被這門功夫反噬,用過這門功夫後,須得好生調養,不可再與人動手,調養一兩月,即能痊癒,但這一兩月間卻會身受萬蟲啃咬之苦;反之,如若與人動手,便將於三日之內暴斃而亡,如今他已與薑無岐與酆如歸動了手,註定要暴斃而亡,隻希望能將他們一併拉來為自己陪葬。
可現下他獨木難支,如何抵擋得住薑無岐?
薑無岐乍見常承安的身形遲鈍起來,不敢放鬆,全神貫注地與其交手。
常承安倏地心生一計,下一瞬,他居然抬手提起身側一名弟子的後襟,向著薑無岐擲了過去。
他仿若是在投擲甚麽死物一般,全然不曾想到擲出去的乃是一個大活人,且是他的弟子。
他已無名聲可言,且將要丟掉性命,目前最緊要之事便是除去薑無岐與酆如歸這兩個禍害,哪裏能顧及這些不中用的弟子,自該物盡其用才是。
薑無岐未料想常承安會有這般無恥舉動,猝不及防間,好容易才接住了那弟子。
那弟子的耳廓險險地擦過“卻殤”的劍鋒,驚魂未定地被薑無岐扶著站定,他掃過薑無岐,又望住了撫養自己長大的師傅。
“師傅……”這倆字尚在喉間,他卻眼睜睜地瞧見他最要好的師兄亦如同他一樣,被師傅當做武器投擲了出去。
薑無岐唯恐傷到無辜的望劍門弟子,不得不收起劍來,轉而喚出拂塵。
拂塵的威力遠不及“卻殤”,令常承安有了喘息的功夫。
他左右尚且還有一十六名弟子,這些弟子欲要逃跑卻是被常承安死死地攔住了去路,便隻能向裏麵跑去。
但常承安竟是提劍抵住了其中一名弟子的咽喉,厲聲要挾道:“爾等如有一人膽敢逃出一尺,為師便結果了你們這大師兄的性命。”
卑鄙小人便是這副行徑了罷?
酆如歸慵懶地倚靠著闌幹,嗤笑道:“你這一十八名孝順弟子聽聞你有難,當即趕來救援,怕是做夢都想不到你這素來受人尊敬,名聲在外的望劍門門主會將他們當作肉團罷?”
說罷,他將一簇亂發撩於耳後,須臾之後,卻是一彈指。
他的內息輕易地便擊斷了常承安手中的劍,劍鋒成了碎鐵,落了一地的脆響後,便再無動靜。
——常承安的佩劍傳聞是從上古流傳下來的寶劍,堅不可摧,但那寶劍已遺落於這邀仙樓的後院了,而今常承安手中的劍僅僅是望劍門普通弟子的一把長劍。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