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無岐心生警惕,又問道:“你是如何瞧出他有古怪的?”
小和尚指了指地麵上的一串水跡道:“那姑娘的發絲、衣衫,乃至於裸露在外的肌膚俱是幹燥,但她一路行來,卻落下了諸多水跡,可見她有古怪。”
薑無岐低首望住,除去那一潑水之外,確是尚有一串的水跡,且他身上的衣衫未幹,先於他墮入井水的酆如歸怎可能不沾一滴水?
當真是他大意了。
他當時竟然未覺察到這兩處破綻。
是由於他一見酆如歸的容顏,便亂了心神罷?
可他何以會為了酆如歸亂了心神?
是誰將這一潑水幻化成酆如歸迷惑於他?
其人又懷揣著甚麽目的?
對他有何圖謀?
姑且不管那人對他有何圖謀,隻消酆如歸併未落入其手,平安無事便好。
薑無岐思及此,又想起那小和尚須臾之前曾言他被困於這宮殿中,所以這宮殿是一旦進入,便出不去的麽?
他疾步走向宮殿殿門,順利地出去了,但跨出不過百餘步,他又莫名其妙地迴到了殿門前。
他仰首一望,殿門正上方橫著一張牌匾,上書“迷魂殿”三字。
許他是被迷了魂魄才出不去的,然而如何才能出去?
他的酆如歸又是否身在這迷魂殿中,倘使酆如歸亦在迷魂殿,他必須要先尋到酆如歸,才能出去。
他見小和尚走到了他身側,又聽小和尚失望地道:“卻原來施主你也出不去。”
薑無岐朝著那小和尚道:“你是因何會被困於此處的?”
小和尚一臉驚懼地道:“小僧去一村子裏頭化緣,化了一碗米飯,方才吃下,途徑一井水之時,忽而聽得井水中有動靜,湊近了去查看,但那井水卻不知為何平白無故地仿若有實體一般,將小僧往裏頭拽去,小僧掙紮無用,整具身體都被拽入了井中,被井水一淹沒,小僧馬上昏迷了過去,轉醒時,小僧渾身是水,就倒在這迷魂殿不遠處,小僧見前後左右皆是空茫茫的,才進了這迷魂殿來,誰曾想,一進來竟是再也出不去了。”
他滿麵的驚魂未定,聲調漸低:“即使出了這迷魂殿又能如何?”
薑無岐思忖著小和尚的一席話,道:“那村子可是喚作傅家村?”
“好似是喚作傅家村。”小和尚不好意思地道,“小僧當時餓得昏了頭了,見是一村子便胡亂地闖了進去,隻進村之時草草掃了眼立於村口的大石,好似是刻著‘傅家村’三字。”
這傅家村內有一處招魂井,村人應當不會隨意令外人進出才是。
且又是個和尚,極有可能對藏於裏頭的一百三十二隻鬼不利。
那夜,他與酆如歸隨那孝子的小廝來傅家村之時,那些小廝尚未靠近大石便被鬼阻攔了。
又或者這小和尚是白日來化的緣?那些鬼無法阻攔小和尚,而由活人來阻攔,反是惹得這小和尚疑心,且這小和尚年紀尚小,這才索性將這小和尚放進了村來?
薑無岐細細地端詳著小和尚的神情,道:“你到傅家村時,可是天色大亮之時?你又是何時到了此處的?”
“小僧到傅家村之時應是午時前後,烈日當頭。”小和尚嘆息著道,“至於小僧是何時到此處的,小僧卻是不知,小僧隻覺腹中餓極,餓了許久了,至少已過了一日,但這迷魂殿內、殿外不分晝夜,全無變化。”
假若此言為真,那這小和尚到傅家村時,他與酆如歸早就在傅家村了,隻不過未曾與其會過麵。
酆如歸……
他暗暗地在心底喚了一聲“如歸”,才勉強壓住思念。
他又生疑惑:那“酆如歸”與這小和尚幾乎是接踵而至,不知其中可有聯繫?
薑無岐信不過這小和尚,聽得此言,望了眼外頭的天色,試探著問道:“這迷魂殿內可有甚麽蹊蹺之處?”
小和尚苦笑道:“小僧走來走去,都在遠處打轉,哪能發現甚麽蹊蹺之處,要說蹊蹺,這迷魂殿本身便蹊蹺得很。”
倘若小和尚不由分說便將他帶到一所謂的蹊蹺之處,這小和尚定然心懷鬼胎,但麵前這小和尚這副反應,著實令薑無岐信了他一分。
薑無岐麵上神色未有半點變化,道:“那我們便結伴而行罷,也好有個照應。”
這小和尚若是有害於他,還是留在身邊更為穩妥些,便於監視;這小和尚若是與他、酆如歸一般是經由招魂井強行被拉入此處,留在身邊,自己在能力所及之處,亦可幫一幫這小和尚。
小和尚連連頷首:“有施主結伴而行,小僧著實放心了許多。”
他後又道:“小僧法號慧忻,敢問施主如何稱唿?”
“我喚作薑無岐。”薑無岐故意掩去了他出家道士的身份,自稱亦換作了“我”。
慧忻苦著一張臉問道:“薑施主,你目前有何打算?”
薑無岐無奈指了指地麵上的劃痕道:“我在此處來去了多次,卻完全出不去,小師傅,你又有何打算?”
慧忻麵上一片茫然,稍有稚嫩的臉龐瞧來有些可憐:“小僧也不知該如何是好。”
薑無岐提議道:“不若我們再走一遍?”
</br>
小和尚指了指地麵上的一串水跡道:“那姑娘的發絲、衣衫,乃至於裸露在外的肌膚俱是幹燥,但她一路行來,卻落下了諸多水跡,可見她有古怪。”
薑無岐低首望住,除去那一潑水之外,確是尚有一串的水跡,且他身上的衣衫未幹,先於他墮入井水的酆如歸怎可能不沾一滴水?
當真是他大意了。
他當時竟然未覺察到這兩處破綻。
是由於他一見酆如歸的容顏,便亂了心神罷?
可他何以會為了酆如歸亂了心神?
是誰將這一潑水幻化成酆如歸迷惑於他?
其人又懷揣著甚麽目的?
對他有何圖謀?
姑且不管那人對他有何圖謀,隻消酆如歸併未落入其手,平安無事便好。
薑無岐思及此,又想起那小和尚須臾之前曾言他被困於這宮殿中,所以這宮殿是一旦進入,便出不去的麽?
他疾步走向宮殿殿門,順利地出去了,但跨出不過百餘步,他又莫名其妙地迴到了殿門前。
他仰首一望,殿門正上方橫著一張牌匾,上書“迷魂殿”三字。
許他是被迷了魂魄才出不去的,然而如何才能出去?
他的酆如歸又是否身在這迷魂殿中,倘使酆如歸亦在迷魂殿,他必須要先尋到酆如歸,才能出去。
他見小和尚走到了他身側,又聽小和尚失望地道:“卻原來施主你也出不去。”
薑無岐朝著那小和尚道:“你是因何會被困於此處的?”
小和尚一臉驚懼地道:“小僧去一村子裏頭化緣,化了一碗米飯,方才吃下,途徑一井水之時,忽而聽得井水中有動靜,湊近了去查看,但那井水卻不知為何平白無故地仿若有實體一般,將小僧往裏頭拽去,小僧掙紮無用,整具身體都被拽入了井中,被井水一淹沒,小僧馬上昏迷了過去,轉醒時,小僧渾身是水,就倒在這迷魂殿不遠處,小僧見前後左右皆是空茫茫的,才進了這迷魂殿來,誰曾想,一進來竟是再也出不去了。”
他滿麵的驚魂未定,聲調漸低:“即使出了這迷魂殿又能如何?”
薑無岐思忖著小和尚的一席話,道:“那村子可是喚作傅家村?”
“好似是喚作傅家村。”小和尚不好意思地道,“小僧當時餓得昏了頭了,見是一村子便胡亂地闖了進去,隻進村之時草草掃了眼立於村口的大石,好似是刻著‘傅家村’三字。”
這傅家村內有一處招魂井,村人應當不會隨意令外人進出才是。
且又是個和尚,極有可能對藏於裏頭的一百三十二隻鬼不利。
那夜,他與酆如歸隨那孝子的小廝來傅家村之時,那些小廝尚未靠近大石便被鬼阻攔了。
又或者這小和尚是白日來化的緣?那些鬼無法阻攔小和尚,而由活人來阻攔,反是惹得這小和尚疑心,且這小和尚年紀尚小,這才索性將這小和尚放進了村來?
薑無岐細細地端詳著小和尚的神情,道:“你到傅家村時,可是天色大亮之時?你又是何時到了此處的?”
“小僧到傅家村之時應是午時前後,烈日當頭。”小和尚嘆息著道,“至於小僧是何時到此處的,小僧卻是不知,小僧隻覺腹中餓極,餓了許久了,至少已過了一日,但這迷魂殿內、殿外不分晝夜,全無變化。”
假若此言為真,那這小和尚到傅家村時,他與酆如歸早就在傅家村了,隻不過未曾與其會過麵。
酆如歸……
他暗暗地在心底喚了一聲“如歸”,才勉強壓住思念。
他又生疑惑:那“酆如歸”與這小和尚幾乎是接踵而至,不知其中可有聯繫?
薑無岐信不過這小和尚,聽得此言,望了眼外頭的天色,試探著問道:“這迷魂殿內可有甚麽蹊蹺之處?”
小和尚苦笑道:“小僧走來走去,都在遠處打轉,哪能發現甚麽蹊蹺之處,要說蹊蹺,這迷魂殿本身便蹊蹺得很。”
倘若小和尚不由分說便將他帶到一所謂的蹊蹺之處,這小和尚定然心懷鬼胎,但麵前這小和尚這副反應,著實令薑無岐信了他一分。
薑無岐麵上神色未有半點變化,道:“那我們便結伴而行罷,也好有個照應。”
這小和尚若是有害於他,還是留在身邊更為穩妥些,便於監視;這小和尚若是與他、酆如歸一般是經由招魂井強行被拉入此處,留在身邊,自己在能力所及之處,亦可幫一幫這小和尚。
小和尚連連頷首:“有施主結伴而行,小僧著實放心了許多。”
他後又道:“小僧法號慧忻,敢問施主如何稱唿?”
“我喚作薑無岐。”薑無岐故意掩去了他出家道士的身份,自稱亦換作了“我”。
慧忻苦著一張臉問道:“薑施主,你目前有何打算?”
薑無岐無奈指了指地麵上的劃痕道:“我在此處來去了多次,卻完全出不去,小師傅,你又有何打算?”
慧忻麵上一片茫然,稍有稚嫩的臉龐瞧來有些可憐:“小僧也不知該如何是好。”
薑無岐提議道:“不若我們再走一遍?”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