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華府內:


    全體成員在光華娘娘和雪屍帶領下,一個不少的圍成一圈坐在涼亭裏。


    個個麵色凝重。


    他們中間是一張十多厘米長的迷你小床。


    小床做的簡直就是巧奪天工、極盡奢華。


    整體是取千年黃花梨的“木心”雕刻而成,香氣怡人。


    上麵鋪著三層厚厚的皮毛。


    這皮毛是有講究的:


    最下麵是犀牛皮,取“臥溪(犀)潤身”之意;


    中間一層取自猛虎前胸,寓意威儀無邊;


    最上麵一層是蓋的豹皮被子,象征著懷抱(豹)天下。


    床四周,按照九宮八卦的方位,鑲嵌著八顆寶石:綠鬆、黑耀、黃水晶、瑪瑙、月光石等應有盡有。


    這些寶石各有功效,足以保證躺在上麵的人不但“酣然入夢”,而且睡覺時候都能自行修煉。


    床頂端是一塊由百年沉香鏤空的枕頭,中間填滿了各種珍稀藥材。


    年份最低的,也不少於五百個春秋。


    人躺上去,當真是“高枕無憂”!


    可惜世事無常:所謂萬金之床難換一夜安然!


    躺在上麵的陳二富此時已經昏迷不醒。


    歪著腦袋、吐著舌頭,鼾聲不絕。


    小腿兒還一抽一抽的......


    不但是昏迷不醒,而且更“縮水”了。


    現在隻剩下成人食指大小。


    忠心的仆人、老人精阿大,擔心自家二將軍昏迷時候憋壞了,一邊偷偷抹淚,一邊幫他紮破不停冒出來的小鼻涕泡。


    長久的沉默後,十三忠魂之首,無頭將軍段立明率先開口。


    “天道不公!”


    “二將軍寬宏仁愛、造福一方,可為何屢屢遭受劫難!”


    原來的鬼差,現在的光華府內外管事,庖丁、宋濂對望一眼沒有說話。


    臉上的憤慨神色越來越濃。


    金甲屍宋鄂緊拉著孤女,毅然決然的說道。


    “我恨!”


    “隻等陰司首肯,末將定然帶著屍家子弟踏平良渚!”


    光華府現在的地位,從某種程度上相當於二郎顯聖真君的灌江口。


    雖然自成一派、聽調不聽宣,但不能隨意踏出自己“封地”,否則罪同“謀反”。


    想要去餘杭幫華九難,必須得到陰司地府的同意。


    雪屍心疼陳二富,虎目中盡是擔憂。


    再加上被眾人說的心情煩躁,虎吼一聲長身而起。


    光華娘娘和雪屍兩世情緣,早已經心意相通。


    見狀伸出纖纖玉手把他輕輕拉住。


    “虎哥不要魯莽。”


    “咱們已經報了上去,現在隻有靜靜等待......”


    “哎,你要實在心急,就請兩位管事再去通融一下。”


    宋濂、庖丁聞言齊齊起身:“謹遵娘娘法旨!”


    說完後化作一道黑光鑽入地底。


    無頭將軍段立明見狀也主動請纓。


    “娘娘,大將軍!”


    “末將想把府內事情告知封狼居胥大人,到時兩家合兵一處共同征伐良渚,給二將軍報仇雪恨!”


    光華娘娘性格溫婉,是不喜歡打打殺殺的菩薩心腸。


    可如今別人都欺負到頭上來了,自然不能坐以待斃。


    聞言沉默一會兒,對著段立明輕輕點頭。


    “如此有勞段將軍了!”


    與此同時,地府內。


    四大判官、十大陰帥齊聚一堂,個個雙眉緊鎖。


    馬麵、馬頭羅刹歎息一聲率先發言。


    “一日之內,光華府已經三次申請征伐良渚亡人,咱們該怎麽迴複,大家倒是商量商量。”


    豹尾陰帥無奈的搖了搖頭。


    “巫殤還沒化解,如今至人皇族、玉麵美人地兩家又發生衝突,咱們地府實在不知何去何從!”


    “哎,‘神仙打架凡人遭殃’,這可真是無妄之災!”


    範八爺不喜多言,向來惜字如金。


    “良渚不服教化,該死!”


    謝七爺聞言一愣,隨即明白了自己好兄弟的心意。


    範八爺是典型的臉冷心熱,刀子嘴豆腐心。


    良渚亡人已經“自立”五千多年了,也沒見誰管過,怎麽現在就“該死”了?


    分明是他惹到了少將軍的爹......確切說是少將軍,才引得範八爺震怒。


    別看黑無常平時收拾陳大計最狠,但心裏也最喜歡這屁屁溜溜的臭小子。


    不然的話,任他背景再深厚,鐵麵無私的範八爺也不可能任由陳大計胡鬧。


    最生氣的不過是不鹹不淡的打幾板子,還都是高高抬起、輕輕落下。


    白無常甚至會懷疑,就那力度連個蒼蠅都拍不死!


    一念至此,謝七爺嘿嘿笑了一聲緩緩開口。


    “良渚亡人不服管教多年,也該敲打一下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出生當天,百鬼夜行,雪屍護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界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界玉並收藏我出生當天,百鬼夜行,雪屍護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