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既認得出,王爺如何認不出。


    可王爺不知怎的,仍是走到了屍體麵前。


    然後在眾目睽睽之下,跪了下去。


    王爺這一跪旁人哪還敢占站著,紛紛垂首往下跪,放眼望去整個河岸沒有一個人敢抬頭。隻有我跪在王爺側身後方,忍不住抬眼又看了一眼屍體,卻隻見王爺毫不在意這令人觸目驚心的腐爛汙穢,修長如玉的手指從屍體的鎖骨一點一點的向下摸,仿佛在仔仔細細的丈量什麽東西,一直摸到胸口處,那隻手停住了。


    那正胸口出有一個對穿的傷口,血流盡了,隻堪堪流著酸臭的腐水。


    抬起來,手指有輕微的發顫。


    我聽見了王爺喃喃道,“不是。”


    話不知是說給誰聽的,手指顫著繼續摸索,片刻後王爺又怔怔的說了一句。


    “不是他。”


    我伏在地上,聽王爺一遍一遍地否定,不知怎的,心裏忽然有些難過。


    我眼前浮現起平大人往日的樣貌,遠遠望去隻一個側影,他抱著劍倚在剛落完雪的屋簷下,無風月不成畫,一舉一動皆是自在瀟灑。


    那樣一個人物,怎堪落到如今這種境地。


    我正這樣想著,王爺卻忽然陷入死寂一般的沉默。


    他的手指摸到了屍體的手腕。


    那手腕上纏著繃帶,被汙泥和血跡染透了。


    幾乎辨別不出原來是白色的。


    我認識的劍客這麽多,從未見過有一個人像平大人這樣的習慣,用劍之前總要將繃帶像這樣纏在自己的手腕上。


    然後,我聽見王爺喚了一聲。


    “平九。”


    他周身那一如往常的淩厲氣勢如同黑夜中殘存的幾點星火,紛揚一瞬,盡數滅了。


    我從未見過王爺這個樣子。


    他微微俯身,將那纏著繃帶的手腕抵在唇邊,目光一點一點開始狼狽破碎。


    “別走。”


    那時我才意識到,原來我的難過隻不過是難過。


    一位敬重的人去世了,我照舊成家立業,升官發財,帶著母親過上久違好日子,生活不會有絲毫改變。


    我隻是不明白王爺是怎麽想的。


    放眼望去,目及之處皆是他的天下。


    可他跪在那裏,卻像是一無所有了。


    作者有話要說:


    好了,你們打我吧(伸手qaq


    怕被打死忍不住再提一句不管怎麽著,會he的


    第42章 第 42 章


    第四十二章


    雁陣番外2


    我叫雁真。


    如今是我在宮中當值的第二個年頭。


    說來,我從來不懷疑王爺會是一個好皇帝。


    隻是如今天下太平,百姓安定,我在皇宮輪值站崗,每每看到三更天禦書房的燭火仍亮著,心中總有些不是滋味。


    身為新帝,即使年輕,這也是勤政的有些過分了。


    隻是也不知從何時起,就寢似乎變成了皇上的一個難題。


    時而運氣好,一晚上尚可歇寢兩三個時辰,大多數的日子,皇上隻選擇待在禦書房。


    他坐在萬人之上的位子上,挺拔的側影落在昏黃色的紙窗上,往往一坐便是一整夜,輝煌璀璨,卻也隻是一個人。


    長此這般,身體是受不住的,太醫院為了調理皇上睡眠作息,整日裏愁雲慘澹的更替藥膳,隻是皇上不喜藥味,他若不想喝,任誰也不敢上去真勸。


    再後來,皇上連食慾也變差了,一頓午膳往往隻吃兩口便擱了筷子,禦膳房一時間也鬧的人心惶惶,每天為了做飯那是想盡了法子,可是見效甚微。


    太醫說,皇上許是有心結。


    心結難解,那鬱氣隻會越積越多。


    可到頭來沒有人知道那心結到底是什麽。


    我自然也不敢妄加揣測。


    後來有一天,皇上在肅清衛安兩王的叛黨餘孽時,連同抄了衛王一處府邸,繳獲上來一批財物。


    這點小事自然本麻煩皇上親自審查,是以庫管隻擬了一個單子呈上去給皇上過目,然而那次皇上看了單子卻不知怎的,執意要派人去把那批東西抬過來。


    說來也巧,那日正是我在禦書房當值,取東西時我便也一同去了,整整三大箱的財寶,隻記得其中一個箱子裏插著一把黑色刀鞘的長劍,與一堆金銀珠寶混在一起,看起來相當突兀。


    我與其餘幾人把箱子抬到禦書房,皇上聞聲自內屋走出來。


    第一眼就看到了那把劍。


    刀鞘古樸無華,卻又比一般的劍身更長一分,皇上將那把劍從箱子裏拿起來時,目光沉甸甸的落下去,竟些異樣的繾綣。


    刀刃脫離刀鞘時,九道薄薄的血槽逐一顯露出來。


    是一把絕屬無雙的好劍。


    皇上指腹比著頎長的劍刃緩慢的滑到底,仿佛在丈量刀刃的長度,隨即他像是憶起什麽往事,似有若無的勾了一下唇角。


    自登基以來,皇上甚至未曾這樣笑過,時隔一年,我竟也好似忘了皇上曾經是如此的風華無雙,他與那人相望時,一個眼神足以冠絕當世。


    隻是笑過之後,那麵容又迅速的沉寂下去。


    最終變的一點痕跡也不留。


    猶記那日新帝登基,大赦天下舉國歡慶,文武百官俯首稱臣,整個宮廷安靜的沒有一絲雜音。


    年輕的新帝站在路盡頭,氣宇軒昂如此英俊,龍袍在日光下映襯著耀目的金光。


    可他背對著蒼天,大病初癒,背影有些寥寥。


    這麽多年的籌備,王爺一直都想要這皇位。


    可是這天下當真踩在他腳下時,他卻不快樂。


    新帝登基一年,尚未立後,後宮隻左丞相女兒淑妃一個位子,皇上登基之前對側王妃恩愛獨寵早有傳聞,是以後宮隻此一人天下也未有什麽奇怪的議論,隻是如今在宮當值的人都知道,皇上日理萬機,連自己的寢宮都未曾迴去幾次,又何曾翻過淑妃的牌子。


    諾大一個後宮沒有別的女人,說到底,又與那冷宮有何不同。


    可皇上年輕卻尚無子嗣,這於情於理皆有些說不過去,淑妃本意是想要的,奈何多次被皇上拒之門外,再溫婉的女人也該坐不住腳了,最後還是左丞相在早朝上忍不住開了口,提及關於立後納妃等事宜,隻是還未說上幾句話,就被皇上一言給截住了。


    皇上大概是看出了左丞相為淑妃說情的意圖,那次朝堂之上半分也沒留情麵,直接將手中的奏摺摔出去,道,“宋卿家年事已高,有心管這些閑事,莫不是宰相的位置坐得太久了?”


    瑞王登基不久,其手段淩厲狠辣,當朝又有誰沒見過,隻是這位年輕帝王在早朝上從來冷靜自製,對進諫賢臣一向包容有度,今日竟會因這種事動怒,這是任誰也想不到的,當下驚的左丞相跪拜下去便不敢起了。


    更讓人措手不及的是,往日裏一向克製情緒的皇上,那天迴宮卻將禦書房中能砸的東西全砸了。


    近處的奴才們兢兢戰戰的跪著,而皇上站在滿地破碎的殘骸中,卻眼神極為駭人,好似被囚籠困住的野獸。


    他憤怒,陰鬱,得不到出路,擁有一切卻無法滿足。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平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蘿蔔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蘿蔔桑並收藏平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