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自己一個人外出?!”陶笉然瞪著戚博翰,仿佛要是戚博翰敢說一個是字,就要吃了他一般。


    不過很顯然,戚博翰和陶笉然所說的獨自是完全不同的概念,畢竟在戚博翰的眼中,侍女小廝不算伴啊!


    知道是誤會一場,陶笉然摸了摸鼻子,清咳兩聲,才道:“小廝侍女倒是不用了,讓他們學會生活自理也好。不過還是要派多幾個侍衛,保護安全最重要。”


    “侍衛有很多,我給寶兒培養的暗衛和影衛,到時候差不多可以出來執行任務了。”戚博翰從自己登基那年開始,就給寶兒培養這一支隊伍了。


    等到寶兒十二歲,這隻秘密隊伍也訓練了十年以上,足夠有能力保護寶兒安全無虞。


    陶笉然倒是不知道這件事,聞言驚訝了一會兒,但很快就接受了這個事實,冷靜道:“既然這樣,讓四個孩子結伴出去吧。”


    不然其他三人沒有影衛暗衛,陶笉然倒要擔心他們的安全了。


    而且十二歲的孩子,還沒到可以自己拿主意的時候,四個人一路上有商有量,也能應付不少情況,還能培養姐弟情。也算是一舉多得。


    戚博翰沒有意見,兩人三言兩句,就已經做好了把四個孩子扔出家的準備了。


    兩人說話間,來到了縣城裏一間看起來十分熱鬧的茶樓、


    茶樓的牆麵上大約半人高的位置,還有被水浸泡過的痕跡,不過此時已經是客似雲來,可見災後恢複得很迅速。


    陶笉然於戚博翰直接上了茶樓的臨街包間,一邊喝茶一邊觀察這個縣城的情況。


    這間茶樓位置不錯,似乎是整條商業街的正中心,底下人來人往的,陶笉然很快就發現了一點有意思的事情:“這裏的百姓穿著打扮,好像比州府裏的還好一點?”


    “嗯,是好一點,穿的還是棉襖。”戚博翰眼力比陶笉然好,看到百姓們腳上穿的鞋子,也都是十分保暖的。


    棉花的種植雖然推廣過,但是有諸多限製,許多百姓都不願意種,隻有一些地方官,會在自己的轄區內積極推廣。


    陶笉然倒沒想到,連津州府都沒有種的東西,這個縣城倒是有。


    第299章


    陶笉然和戚博翰坐了一會兒, 就見到樓下忽然有一群百姓, 簇擁著一個年輕人, 從街的那一頭緩緩走過來。


    年輕人身著縣令的官服,正是陶笉然他們這一行的目標。


    底下街道上的人瞬間多了起來, 一擁而上全都圍到了縣令身邊, 似乎都有話要說。


    場麵瞬間開始混亂起來,陶笉然已經聽不清縣令和百姓們在說什麽了。


    戚博翰用眼神示意暗衛下去查探,也恰是這時候, 小二端著菜上來了。


    陶笉然對這小地方的菜色沒什麽期待,不過想到以前電視劇裏演的, 主角經常跟小二探聽消息的橋段,今日也忍不住演了一把:“小二哥, 你們縣令好威風啊。”


    “嘿嘿, 那可不是嘛。”小二聽陶笉然誇自家縣令,立即變得與有榮焉起來,“客官您是外地人不知道啊,咱們縣令可是一等一的好官!”


    小二說著,還非常做作地豎起了大拇指:“縣令每個月都會在衙門召開什麽……座談會, 讓咱們百姓去提意見!還經常下鎮裏去視察, 為咱們老百姓幹了不少實事呢!還有一件事說出來客官你可能不會信。”


    小二突然神神秘秘地降低了聲調:“這次澇災, 咱們縣是整個州府受災最嚴重的地帶,但是現在咱們縣的生活,可比州府都要好!”


    “這個倒是看出來了。”陶笉然饒有興致地跟小二問道,“照你這麽說, 要是你們這縣令當了知州,你說好不好?”


    小二聞言,還真糾結住了:“這好,也不好。要是換了個不好的縣令來,咱們百姓不就遭殃了嘛。”


    陶笉然沒想到這小二竟然這麽實誠,跟他聊了幾句之後,賞了他一點銀子,便讓他退下了。


    很快,下去調查的暗衛也迴來了,事實跟小二說的相差無幾。


    陶笉然很是滿意,剛剛經曆了連州這麽一件糟心事,現在發掘了一名好官,心情總算開始好轉了。


    陶笉然一家人在連州逗留了七日,等暗衛將那郭縣令和許知州的底細都調查清楚之後,兩人便有了決斷。


    許知州雖然沒有收授賄賂,但是本身能力不行。而郭縣令能力出眾,行事作風也很是清正。


    幹脆就將兩人的位置對調,也省得大材小用,或者有人占著茅坑不拉屎。


    陶笉然和戚博翰的聖旨讓暗衛秘密送迴京城,然後再從京城下達到連州,這一來一迴之間,陶笉然一家已經來到了這次澇災的重災區:濟州。


    濟州是個被水環繞的城市。


    這裏的民居傍水而建,人們日常出行工具大多數是船,所有這裏又有水鄉的美譽。


    加上風景秀麗,美人如畫,濟州向來是文人墨客的旅遊首選地。


    隻是經曆了一場史無前例的澇災,水鄉的建築大多毀於一旦。


    如今水位雖然已經退了下去,新起的建築卻不敢再建在水邊了。


    朝廷的物資是第一個送到濟州來的,可是不知為何,濟州還是有許多麵黃肌瘦、衣不蔽體,仿佛行走的骨架一般的百姓。


    四個孩子這一路也見過不少生活艱苦的百姓,但是一來濟州,還是被嚇得愣住了。貝貝更是一把撲進陶笉然懷中,不敢再看。


    而他們這次暫住的宅子,是剛搭建起來不久的棚屋,條件十分惡劣。


    四個孩子一進來,臉色都白了。


    貝貝被陶笉然抱在懷中,見到這種情況,聲音都嚇得軟了許多:“爸爸,我們要住在這裏嗎?”


    “是啊,這是這裏最好的房子了。”陶笉然摸了摸貝貝的頭發,將他放了下來,對四個孩子道,“你們身為皇子公主,從小吃穿用度就是全國最好的。但是你們要記住,這些好東西並不是憑空而來的,等你們長大之後,要幹一番大事業,帶領瑞朝的子民走向更加富裕的生活,才能對得起你們現在所享受的一切,知道嗎?”


    “知道了。”四個孩子懵懵懂懂地答道。


    戚博翰也上前來,麵色凝重道:“濟州最好的房子都這麽差,可想而知這裏的百姓正生活在水生火熱之中。那些百姓裏不乏跟你們同齡的孩子,你們還敢嫌棄這裏條件不好?你們看看小虎他們,再看看你們。”


    小虎就是之前孩子們帶迴來的那群小乞丐。


    孩子們轉頭一看,發現小虎一群果然非常開心地去自己鋪床了,於是都羞愧地低下了頭。


    四個寶貝今天遭遇雙親輪流教育,整個人都是蔫的,就連玩樂高都提不起勁。


    寶兒被戚博翰帶在身邊教育那麽久,現在鬼點子特別多。


    終於忍不住一把推翻了自己眼前的樂高,對姐姐弟弟道:“不行,我們要做點什麽,挽迴爸爸對我們的印象!”


    貝兒冷冷地看了他一眼:“做什麽?”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在古代搞義務教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煬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煬師並收藏在古代搞義務教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