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心頭肉不心頭肉的,爹你說得也太噁心了吧。”


    第193章


    趙文清不以為然地吐槽了一句, 但看到趙立嚴肅的表情, 腦袋中靈光一閃, 莫非……?!


    趙立見傻兒子終於開竅,沒好氣地翻了個白眼:“聽懂了就滾去準備, 到那之後自己該做什麽, 好好想清楚!”


    被刷新了人生觀的趙文清就這麽懵懵懂懂地踏上了去往沂州的道路。


    於此同時,匈奴發兵的消息傳遍了整個沂州。


    塢堡的建設停工,棉花加工廠也隻蓋了個圍牆, 工人們紛紛帶著打工賺到的糧食,跑迴家去躲著了, 原本就蕭條的沂州城看起來更加死寂。


    陶笉然惴惴不安,即使倉庫那邊送來了小棉襖和小棉被也沒能讓他開心多少。


    他帶著子期來到寶兒和貝兒的房間, 親手給兩個小傢夥穿上新衣服。


    寶兒和貝兒還不知道外麵有多危險, 仍舊打打鬧鬧,笑聲甜甜的恍如不知人間疾苦的小天使。


    陶笉然在他們臉上一人親了一口,才將子期帶到角落,一臉嚴肅道:“子期,今晚我讓影一影二帶你寶兒和貝兒迴京城, 今天開始你寸步不離地看著他們, 不管發生什麽事情, 都不要讓他們離開你的視線。”


    “公子,有影一就可以了……”子期話還沒說完,就被陶笉然打斷了:“寶兒是瑞朝唯一的太子,絕對不容有失!我這邊還有暗一和暗二, 不會有事的。”


    子期聞言,大大的眼睛瞬間紅了,聲音哽咽道:“公子你放心吧!就算子期死了,他們都不會有事的!”


    “別說傻話,你們都不會有事的。現在內患已除,路上不會有太大的危險。而且博翰派來接應的人馬已經上路了,你們出城走兩三天,應該就能跟他們接頭。”否則陶笉然也不放心隻派兩個人保護寶兒貝兒。


    “公子,要不你跟我們一起走吧。”子期拽住陶笉然的衣袖,一張娃娃臉十分惹人憐惜,但陶笉然還是狠心拒絕了。


    “你快去收拾東西吧,等將匈奴打跑,我就迴京城。”陶笉然拍了拍子期的肩膀,又深唿了一口氣,忍住不要讓自己的身體顫抖。


    沂州之前被破過兩次城,百姓對匈奴軍已經有了根深蒂固的恐懼。陶笉然知道自己絕對不能離開,若是某一天百姓發現他不在城裏的話,情緒恐怕會崩潰。


    當天晚上,寶兒和貝兒就在熟睡中,離開了沂州城。


    陶笉然一夜未眠,第二天太陽還沒露頭,傑突然傳來一個消息。


    在大軍出發前,崔言明帳內招攬了一名能人異士,據說能造出殺傷力極強的武器,至於具體是什麽,至今沒能探查出來,目前匈奴中直到詳情的隻有寥寥數人,所以隻能提醒陶笉然小心。


    陶笉然看完後,心中不祥的預感更甚了。在這冷兵器時代,殺傷力再強的武器也不足為據,除非……是□□!


    一想到這種可能,陶笉然不由得想到之前隱士搜索裏的那位化學隱士。怎麽就那麽巧,沂州有一個化學大師,匈奴那邊就出現了大規模的殺傷武器?


    陶笉然這麽一想,腦洞瞬間堵不住了。連忙戳係統問道。


    【係統係統,那個化學的隱士還在沂州嗎?】


    【愚蠢的宿主,自己不會看嗎~!】


    陶笉然連忙看了一眼搜索係統,那化學隱士所在地還顯示在沂州,頓時安心了不少。


    “看來是我想太多了,不過就算是冷兵器,也不得不防。”陶笉然一邊自言自語,一邊將小紙條毀屍滅跡,才出門召開緊急會議。


    間諜的存在不能明說,但陶笉然隻說得到確切的消息,其他人就算懷疑消息的真實性,也要防範於未然。


    王君浩聽完後,道:“如今我們從互市換迴來的鐵礦已經有半數趕製成了武器,餘下的要換全部換成盔甲麽?”


    “軍中武器夠了麽?”陶笉然反問道。


    “箭矢恐怕支撐不了多久。”王君浩皺眉道。


    在冷兵器時代,弓兵也是戰場上就相當於手木倉了,子彈若是少了的話,很容易會讓戰局陷入劣勢。


    “先保證每個士兵都有一個頭盔和一個護心鏡,其餘的按照之前的計劃來吧。”陶笉然嘆了口氣。盔甲的防備不到位,那就隻能從救治思路出手了。


    之前他想打造軍醫的計劃,現在要提前開始搞起來。他又轉頭對邱裕道:“我要組建一支軍醫隊伍,你去徵集一批膽大心細的人來,不論男女。初始待遇按照末等士兵的算。人數……越多越好吧。”


    “這待遇會不會不妥?”邱裕有些遲疑,“軍醫又不用上戰場拚命,若是領跟士兵一樣的待遇,恐怕會引發士兵們的不滿。”


    “誰說軍醫不用上戰場?不上戰場怎麽救治受傷的士兵?而且一名合格的軍醫,在一場戰爭中指不定能挽迴十幾名士兵的性命,這待遇又有何不妥?”


    邱裕聞言,不知該如何反駁。軍醫這個概念瑞朝是有的,但大多都是跟在後方,等著戰爭結束後,士兵們將受傷還沒死的同袍抬迴來,給軍醫進行救治。不過這種情況下,能救迴來的人數可以說是屈指可數。這也是目前軍醫不受重視的原因之一。


    聽到陶笉然說一個軍醫能救迴十幾個士兵,王君浩眼神微動,當機立斷道:“若他們真能救迴這麽多人性命,別說士兵待遇,就算是將軍待遇也享得!”


    陶笉然聞言,倒是側目看了王君浩一眼。


    事情就這麽定下了,邱裕匆匆忙忙離去招人,而陶笉然找來沂州城內唯二的兩名大夫。


    陶笉然來沂州城,戚博翰也派了一名姓劉禦醫隨行。若不是馮大夫年高,不適合來沂州這麽艱苦的地方,戚博翰很得不把馮大夫也塞過來。


    隨行的禦醫是個四十多歲的中年男子,而沂州城內的兩名大夫,皆是白發蒼蒼的老人。


    人到齊後,陶笉然給他們簡單介紹了一下軍醫的作用,以及要做的事情,才道:“這次請三位前來,是想集思廣益,總結出一套最簡單高效的急救手法,用來培養軍醫的。我整理出了一些框架,裏麵的內容還請三位幫忙填充。”


    陶笉然說著,拿出了三張紙,分別發了下去。上麵是陶笉然根據自己前世了解到的一些外傷的急救常識,總結出來的三個步驟。


    第一個是傷口清潔,包括清潔傷口周圍和傷口裏的髒東西,傷口內的細菌,還有傷口裏的腐肉等等。


    第二個是上藥,這個陶笉然隻提出了一個概念,自己卻是沒有藥方的。這一步敷上去的藥,要求不能用高價藥,還要處理起來方便的。最後要達到止血消炎和促進癒合的作用。


    第三步是包紮,陶笉然不了解包紮的手法,隻說要高溫蒸餾過的幹淨紗布。


    劉禦醫率先看完,問道:“大人是想讓我們研究出第二步的藥方來?”


    “還有第三步的包紮手段,不知你們有沒有什麽好的建議?”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在古代搞義務教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煬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煬師並收藏在古代搞義務教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