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專欄的內容並不固定,它會承接一些商家的通知。比如說琉璃閣的拍賣會信息,比如說紡織廠的招工信息,但是為了避免引起那些清高的文人的反感,這個欄目暫時不會接廣告。
而如果沒有商家願意花錢刊登通知的話,這個欄目就會刊登一些指導經商的文章。
雖然報社目前沒人懂經商,但是行知學院有兩大法寶:阿拉伯數字和先進的算術方法!管他的經商經驗,算清楚帳才是經商最重要的第一步啊!
行知學院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就教授阿拉伯數字了,但是陶笉然並沒有給這種數字命名。後來學生們都在私下稱之為行知數字,如今要刊登發表,王琬凝拍板決定就叫這個了!
於是乎,簡單易記易寫的行知數字,在刊登不過短短一個月,就開始風靡商界!同時也引起了一些日報的忠實讀者的注意,也有不少人開始嚐試將行知數字融入到生活的各方麵,行知兩個字再次進入了眾人的視野。
陶笉然人在沂州,聲望值竟又悄悄漲到了八萬。不過這對於想要換全國搜索的陶笉然來說,不過是杯水車薪,大頭還是要看今年九月的開學儀式。
戚博翰之前在信中提及,寧安三州三十六個縣,今年九月能全部擁有一所行知小學!而淩州府和海州府,也在籌建封閉式的小學。廣義三州四十一個縣,今年九月,也會有十個縣能普及行知小學。
而且有些富裕的縣,比如說陶笉然曾經的家鄉寶浪縣,已經有兩所行知小學了!一所在樂徑村,一所則在寶浪縣。陶笉然估計,這次一口氣拿個五十萬聲望點不在話下。這麽一來,最多還有兩年,大學就能開辦了!
陶笉然算了算,明年開始,小學就能給中學輸送中學生了!於是在給戚博翰寫信之餘,又去信一封給王琬凝和潘文山,給三人的信中都提到了同樣的一件事情:中學的招生。
雖然明年樂徑村小學的第一屆同學終於可以畢業了,但是想要給兩所中學穩定地提供一定數量的初中生,還需要幾年,等其他小學的第一屆學生畢業。而在這段時間內,中學其實是可以大有作為的。
戚博翰收到陶笉然的信,心中激動無比,但是一打開,發現是談公事的,臉上的笑意立即僵住了。陶笉然這封信隻有末尾勉強捎帶了一兩句情話,態度可以說是非常敷衍了!戚博翰恨不得現在就跑沂州去打陶笉然屁股!
戚博翰又在心裏記下了懲罰陶笉然的幾種姿勢,戚博翰才宣翁元基、王靈均和慕容溫瑜入宮議事。
翁元基如今身居宰相高位,原先仙風道骨的氣質褪去不少,取而代之的是威嚴正氣的形象,可以說是教科書般的宰相模樣了。
王靈均現在見到翁元基,都不由得有些發怵,匆忙行了個禮,便跑到離他最遠的位置坐著。
戚博翰看王靈均這沒出息的模樣,在心中翻了個白眼,才開口道:“今日喚三位愛卿來,是有一事相商。”
“臣等願為陛下分憂。”翁元基帶頭道。
戚博翰點點頭,隨後裝模作樣的嘆了口氣:“想必三位愛卿也清楚,如今朝中人才凋零,朕心中實在不安啊。”說得好像那些世家官員不是被他擼下去的一樣,可以說是非常戲精了。
王靈均實在不適應自家表哥這模樣,躲在角落並不說話,倒是翁元基和慕容溫瑜很適應如今的場麵,從善如流地應對著。
翁元基猜測了一下戚博翰的意圖,道:“陛下,如今寧安的官員個個是清廉的賢才,可堪重用。”
戚博翰順著翁元基的話頭:“提拔他們之後,那寧安的空缺呢?”
“陛下想再開恩科?”慕容溫瑜的思想中規中矩。
“差不多是這個意思。”
戚博翰話一出口,翁元基就眼皮一跳,立即想到了那個遠在沂州的不按常理出牌的人,心中不由得升起一股不祥的預感。
第170章
果不其然, 戚博翰又道:“三年一取士, 在太平盛世自然是有道理的, 但如今朝中人才凋零,朕實在是等不起了。”
慕容溫瑜聽著這話心中隻覺得怪異, 但一時間又不知該如何反駁。
王靈均早就拿到劇本, 立即接茬道:“那便一年一試不就好了?”
“不妥。春試花費巨大,且學子一來一迴也要許多時日。路途遠一些的,少不得要在路上花費半年時間, 又哪裏有時間安心讀書?”慕容溫瑜並不贊同。也正是因為這些原因,先人才會將春試定為三年一期, 又怎麽可能這麽輕易改動的呢。
翁元基跟慕容溫瑜的想法相同,但他一點也不想接茬, 因為他能感覺到, 戚博翰在給他們挖坑!
不過戚博翰有的是捧哏,王靈均開口道:“那就不搞那麽大場麵不就好了,不麵向全國學子,隻開幾場小考試,還是可以的嘛。”
“這……恐怕不妥吧。”慕容溫瑜皺著眉。俗話說不患寡而患不均, 這麽做不是要引起那些不能參加考試的學子的不滿麽!
“不如三位愛卿看看這個。”戚博翰說完, 範忠立即端起一個托盤, 依次來到翁元基和慕容溫瑜麵前。
托盤上擺著的是幾本書,翁元基看到書皮,一眼就認出來了是行知學院的教教科書,隻感覺前途一片灰暗, 甚至在心中已經想好了,如果戚博翰執意要任性妄為,他要怎麽樣以死相勸了。
戚博翰讓兩人看的,是行知中學文科的政治教科書。
係統出品的教材,就連戚博翰也不得不誇讚一聲。
這初中的政治教材,有五分之一是忠君愛國的洗腦內容。
三分之一是經濟政治,教的是基層官員如何從一個地區的經濟變化中尋找規律,從而事半功倍地發展民生教化。這一點就算是當了高層官員,其中培養的視野高度和廣度也是終生受用的。
而餘下的,則是更高深一層的治國之道。
翁元基和慕容溫瑜看著看著,都不由得沉浸其中,癡癡看了許久,直到一本書看完,迴過神來,才發現戚博翰和王靈均已經不見了。
範忠見他倆迴神,才笑嘻嘻地上前道:“兩位大人,陛下和謙郡王已去用晚膳。走時已吩咐禦膳房給二位備下飯菜,如今是否要傳膳?”
慕容溫瑜跟戚博翰並不親近,還是第一次了解到戚博翰脾氣竟然這麽古怪,留下兩個臣子在禦書房,自己跑去吃晚飯了。
而翁元基更為了解戚博翰,他知道戚博翰是在生氣了,心中無奈地嘆了口氣,才帶慕容溫瑜去吃晚飯。
但是這頓飯也沒吃得多好,兩人才吃了十分鍾不到,戚博翰就帶著王靈均吃飽喝足迴來了。
這能怎麽辦?總不能讓皇帝等著他們吃完吧!兩人隻匆匆吃了五成飽,又迴禦書房繼續“議事”了。
戚博翰佯裝關心地問候了幾句,也不管兩人古怪的麵色,立即說迴正事:“兩位愛卿覺得,那書如何?”
“大善!”翁元基由衷讚嘆道。
他看過行知小學的教材,隻覺得淺顯易懂。等陶笉然辦起中學的時候,他已經開始忙碌,沒空關注這中學的教材。今日一看,真是恨不得刮自己幾個耳光,當年竟錯過了這種寶物!
</br>
而如果沒有商家願意花錢刊登通知的話,這個欄目就會刊登一些指導經商的文章。
雖然報社目前沒人懂經商,但是行知學院有兩大法寶:阿拉伯數字和先進的算術方法!管他的經商經驗,算清楚帳才是經商最重要的第一步啊!
行知學院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就教授阿拉伯數字了,但是陶笉然並沒有給這種數字命名。後來學生們都在私下稱之為行知數字,如今要刊登發表,王琬凝拍板決定就叫這個了!
於是乎,簡單易記易寫的行知數字,在刊登不過短短一個月,就開始風靡商界!同時也引起了一些日報的忠實讀者的注意,也有不少人開始嚐試將行知數字融入到生活的各方麵,行知兩個字再次進入了眾人的視野。
陶笉然人在沂州,聲望值竟又悄悄漲到了八萬。不過這對於想要換全國搜索的陶笉然來說,不過是杯水車薪,大頭還是要看今年九月的開學儀式。
戚博翰之前在信中提及,寧安三州三十六個縣,今年九月能全部擁有一所行知小學!而淩州府和海州府,也在籌建封閉式的小學。廣義三州四十一個縣,今年九月,也會有十個縣能普及行知小學。
而且有些富裕的縣,比如說陶笉然曾經的家鄉寶浪縣,已經有兩所行知小學了!一所在樂徑村,一所則在寶浪縣。陶笉然估計,這次一口氣拿個五十萬聲望點不在話下。這麽一來,最多還有兩年,大學就能開辦了!
陶笉然算了算,明年開始,小學就能給中學輸送中學生了!於是在給戚博翰寫信之餘,又去信一封給王琬凝和潘文山,給三人的信中都提到了同樣的一件事情:中學的招生。
雖然明年樂徑村小學的第一屆同學終於可以畢業了,但是想要給兩所中學穩定地提供一定數量的初中生,還需要幾年,等其他小學的第一屆學生畢業。而在這段時間內,中學其實是可以大有作為的。
戚博翰收到陶笉然的信,心中激動無比,但是一打開,發現是談公事的,臉上的笑意立即僵住了。陶笉然這封信隻有末尾勉強捎帶了一兩句情話,態度可以說是非常敷衍了!戚博翰恨不得現在就跑沂州去打陶笉然屁股!
戚博翰又在心裏記下了懲罰陶笉然的幾種姿勢,戚博翰才宣翁元基、王靈均和慕容溫瑜入宮議事。
翁元基如今身居宰相高位,原先仙風道骨的氣質褪去不少,取而代之的是威嚴正氣的形象,可以說是教科書般的宰相模樣了。
王靈均現在見到翁元基,都不由得有些發怵,匆忙行了個禮,便跑到離他最遠的位置坐著。
戚博翰看王靈均這沒出息的模樣,在心中翻了個白眼,才開口道:“今日喚三位愛卿來,是有一事相商。”
“臣等願為陛下分憂。”翁元基帶頭道。
戚博翰點點頭,隨後裝模作樣的嘆了口氣:“想必三位愛卿也清楚,如今朝中人才凋零,朕心中實在不安啊。”說得好像那些世家官員不是被他擼下去的一樣,可以說是非常戲精了。
王靈均實在不適應自家表哥這模樣,躲在角落並不說話,倒是翁元基和慕容溫瑜很適應如今的場麵,從善如流地應對著。
翁元基猜測了一下戚博翰的意圖,道:“陛下,如今寧安的官員個個是清廉的賢才,可堪重用。”
戚博翰順著翁元基的話頭:“提拔他們之後,那寧安的空缺呢?”
“陛下想再開恩科?”慕容溫瑜的思想中規中矩。
“差不多是這個意思。”
戚博翰話一出口,翁元基就眼皮一跳,立即想到了那個遠在沂州的不按常理出牌的人,心中不由得升起一股不祥的預感。
第170章
果不其然, 戚博翰又道:“三年一取士, 在太平盛世自然是有道理的, 但如今朝中人才凋零,朕實在是等不起了。”
慕容溫瑜聽著這話心中隻覺得怪異, 但一時間又不知該如何反駁。
王靈均早就拿到劇本, 立即接茬道:“那便一年一試不就好了?”
“不妥。春試花費巨大,且學子一來一迴也要許多時日。路途遠一些的,少不得要在路上花費半年時間, 又哪裏有時間安心讀書?”慕容溫瑜並不贊同。也正是因為這些原因,先人才會將春試定為三年一期, 又怎麽可能這麽輕易改動的呢。
翁元基跟慕容溫瑜的想法相同,但他一點也不想接茬, 因為他能感覺到, 戚博翰在給他們挖坑!
不過戚博翰有的是捧哏,王靈均開口道:“那就不搞那麽大場麵不就好了,不麵向全國學子,隻開幾場小考試,還是可以的嘛。”
“這……恐怕不妥吧。”慕容溫瑜皺著眉。俗話說不患寡而患不均, 這麽做不是要引起那些不能參加考試的學子的不滿麽!
“不如三位愛卿看看這個。”戚博翰說完, 範忠立即端起一個托盤, 依次來到翁元基和慕容溫瑜麵前。
托盤上擺著的是幾本書,翁元基看到書皮,一眼就認出來了是行知學院的教教科書,隻感覺前途一片灰暗, 甚至在心中已經想好了,如果戚博翰執意要任性妄為,他要怎麽樣以死相勸了。
戚博翰讓兩人看的,是行知中學文科的政治教科書。
係統出品的教材,就連戚博翰也不得不誇讚一聲。
這初中的政治教材,有五分之一是忠君愛國的洗腦內容。
三分之一是經濟政治,教的是基層官員如何從一個地區的經濟變化中尋找規律,從而事半功倍地發展民生教化。這一點就算是當了高層官員,其中培養的視野高度和廣度也是終生受用的。
而餘下的,則是更高深一層的治國之道。
翁元基和慕容溫瑜看著看著,都不由得沉浸其中,癡癡看了許久,直到一本書看完,迴過神來,才發現戚博翰和王靈均已經不見了。
範忠見他倆迴神,才笑嘻嘻地上前道:“兩位大人,陛下和謙郡王已去用晚膳。走時已吩咐禦膳房給二位備下飯菜,如今是否要傳膳?”
慕容溫瑜跟戚博翰並不親近,還是第一次了解到戚博翰脾氣竟然這麽古怪,留下兩個臣子在禦書房,自己跑去吃晚飯了。
而翁元基更為了解戚博翰,他知道戚博翰是在生氣了,心中無奈地嘆了口氣,才帶慕容溫瑜去吃晚飯。
但是這頓飯也沒吃得多好,兩人才吃了十分鍾不到,戚博翰就帶著王靈均吃飽喝足迴來了。
這能怎麽辦?總不能讓皇帝等著他們吃完吧!兩人隻匆匆吃了五成飽,又迴禦書房繼續“議事”了。
戚博翰佯裝關心地問候了幾句,也不管兩人古怪的麵色,立即說迴正事:“兩位愛卿覺得,那書如何?”
“大善!”翁元基由衷讚嘆道。
他看過行知小學的教材,隻覺得淺顯易懂。等陶笉然辦起中學的時候,他已經開始忙碌,沒空關注這中學的教材。今日一看,真是恨不得刮自己幾個耳光,當年竟錯過了這種寶物!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