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笉然提筆給潘文山寫了封信之後,又轉而寫了好幾封內容相差無幾的帖子,讓子期送到那些個被自己扭送到軍事學院的紈絝子家中。
紈絝子的家長早已知道事情始末,在家中忐忑了許久,接到帖子後反而安下心來。
陶笉然並沒有直接怪罪那群紈絝子弟砸了自己的產業,隻說在路上看這群世家子年富力強,但是在京中遊手好閑不務正業,不忍心看著瑞朝大好棟樑就此荒廢,就擅自做主把人給送軍事學院好好學習了。
這話說得冠冕堂皇地不講道理,但沒人敢有異議,畢竟如果陶笉然當真拿出那些世家子弟砸紡織廠的事情來說的話,那些世家原本就緊張得不行的神經肯定要崩潰了,誰知道戚博翰那邊會不會趁機搞他們家啊!
不過砸紡織廠的事情過去了,青樓那一大箱的筆記的事情可還沒過去。
年初六,又是新一年重新上班的日子。
陶笉然像往常一樣來到宮門口等待早朝,隻見以往精神奕奕跟同僚們聯絡感情的官員們,全都一臉晦氣,死氣沉沉的模樣。
翁元基則一副老神在在的模樣,倒也沒有跟以往一樣和其他人攀談。而且翁元基如今身份今非昔比,堂堂尚書令,那可是三位丞相之一,隻有別人巴結他的份,哪有他主動去找人攀談的。
倒是還有幾個人,破天荒地往陶笉然身邊湊,其中一個便是趙家的趙行。
趙行乃趙立的嫡親弟弟,也是目前趙家官職最高的人了。去年自從趙立決定投靠戚博翰之後,趙家果然在朝堂上就開始順風順水起來,雖然暫時還沒能升官,但相比起其他世家,時不時就有一個人要被貶要好得多了。
之前趙行摸不準陶笉然在戚博翰心目中的地位,所以沒急著上門巴結他。如今看戚博翰對陶笉然的寵愛,便能肯定隻要以後陶笉然不幹什麽蠢事,將來成就必定不輸翁元基!
這不一找到機會,趙行就立即湊上了上來搭話。
陶笉然不擅長跟這些老油條政客打交道,也聽不懂他們話中的各種暗示明示,隻不鹹不淡地點頭應和幾句。
周圍又有人見趙行竟然沒有被趕走,也都紛紛湊了上來。一群人嘰嘰喳喳客套了許久之後,終於有人開口問道:“陶大人,那青樓老鴇的筆記……”
一聽到有人提起筆記,其餘人立即閉嘴屏息,無比期待地看著陶笉然。
陶笉然眉頭一挑,老實答道:“此事我也與各位大人知道的差不多。”過年就這麽幾天假期,更何況過了元宵陶笉然便要離京了,戚博翰恨不能一天十二個時辰都跟陶笉然躺在床上,哪裏有心思跟他商量國事。
然而陶笉然說實話,卻沒有人相信,隻覺得陶笉然口風嚴,訕訕地離開了。
當日早朝,戚博翰卻沒有如大臣們想像的直接發難,而是將案子轉交給了牛成弘,讓他親自去查證。
這相當於又判了個死緩,其他大臣心裏都不知是什麽滋味。
陶笉然也才想起來要跟戚博翰探聽這件事情的進展,一下早朝就往禦書房跑去。
戚博翰知道他會來,陶笉然一進門就直接把人抱了個滿懷:“然然,我好想你。”
“這才不到半個小時呢。”陶笉然嘴上嫌棄著戚博翰的黏糊勁,但卻沒有推開戚博翰。
“半個小時?”戚博翰疑惑地看向陶笉然。
陶笉然愣了一會兒,才反應過來自己下意識地把心中的計時方式說出口了。不過陶笉然之前都跟戚博翰坦白了,如今提到前世的東西,也是絲毫不心虛。
“要不我讓他們研究個時鍾出來吧?”陶笉然思維十分跳躍,他穿來這麽久,一直不是很習慣十二個時辰的計時方法,一直都是用係統自帶的電子時鍾計時的,現在既然提到了小時的概念,又跟戚博翰解釋了一下時鍾。
戚博翰沒辦法理解陶笉然口中的時鍾,但一聽是能精確到非常短時間的計時器,心中不由得有些意動。行軍布陣,總有一些戰術需要分頭行動,若是能有這麽一個可以確定明確時間的東西,那兩方之間的配合不是能更加完善?
“這個時鍾應該不難做,好像就是幾個齒輪加發條,我迴頭寫個大概,讓工部去研究研究吧!”陶笉然想起自己小時候在外祖家見過的那個鍾擺,也不用通電,就隔一段時間去上一次發條,經久耐用!
陶笉然興致盎然,戚博翰卻搖了搖頭:“我把留在寧安的那批工匠調取沂州給你使喚,工部魚龍混紮,不宜交託。”
牛成弘這個工部尚書就是個占位置的,管理手段還不如陶笉然這個禮部尚書呢,上任這麽久,也沒培養出幾個心腹來,否則驗收國道的事情都不用他親自去幹了。
戚博翰命翁元基當尚書令,也是存著讓翁元基可以光明正大插手其餘六部的意思,等翁元基把六部整頓好了,再讓陶笉然迴來順順噹噹地兼任兩部尚書。戚博翰這心都偏到沒邊了!
陶笉然一聽是要直接把那個研發小班子撥給他了,頓時又高興得不行。看來在沂州這一年不僅要推廣棉花,還得弄多年新奇的東西來迴饋聖上才行!
陶笉然笑得兩眼彎彎,戚博翰忍不住俯身親了親他的臉頰。
“咳。”陶笉然被戚博翰這麽柔情的眼光看得有些眼紅,“對了,那個一箱子筆記是怎麽迴事,你真的還沒查清楚?”
“裏麵涉及人員太多,若是一同處理難免傷筋動骨。暫且先留著,等將來有可用之人成長起來,再將那些人換下。”戚博翰也是十分無奈,現在他能重用的人就那麽幾個,就算他想把那些蛀蟲全部擼下來,但也不能讓那些崗位空著沒人做事。
說到這,戚博翰又跟陶笉然說起人員調動之事。
如今兵部尚書的位置空懸已久,而匈奴那邊隨時有可能開戰,必須要讓心腹坐鎮兵部尚書這個位置,到時候才能給王君浩提供最有利的幫助。而且距離上次恩科快一年了,是時候再提拔一些自己的人手上來了。
張霖是軍隊出身,而且在寧安的知州之位政績也十分突出,除了民生和教化之外,張霖對嶽州的軍事學院也十分上心,不僅給軍事學院重新修建了校舍和訓練場,更是給沂州那十萬大軍,輸送了不少有生力量。
戚博翰打算將張霖調進京任兵部尚書。而習天韻跟著公孫德業管理廣義三州,公孫德業對其的評價也算不錯,便提拔到嶽州當知州。
但淩州知州的人選卻是出乎陶笉然的意料,是當年跟在袁沙淨身後的傻白甜石義理!
第160章
之前袁沙淨升任刑部尚書, 石義理卻沒有跟著過來京城, 而是留在了嶽州當通判。年前的工作匯報中, 張霖也花了不少筆墨給石義理表功,戚博翰倒也相信張霖的眼光, 直接點了他。
“現在就公孫德業一人管著三個州, 會不會太累?”陶笉然還是不太了解這些古代政客的思想,人家是想著權勢越大越好,哪有人會嫌累呢。
戚博翰笑而不語, 寫了幾分升調的詔書後,才道:“廣義地處豐沃, 還要再好生經營幾年,將三州牢牢掌控後, 才好給他調任。”
</br>
紈絝子的家長早已知道事情始末,在家中忐忑了許久,接到帖子後反而安下心來。
陶笉然並沒有直接怪罪那群紈絝子弟砸了自己的產業,隻說在路上看這群世家子年富力強,但是在京中遊手好閑不務正業,不忍心看著瑞朝大好棟樑就此荒廢,就擅自做主把人給送軍事學院好好學習了。
這話說得冠冕堂皇地不講道理,但沒人敢有異議,畢竟如果陶笉然當真拿出那些世家子弟砸紡織廠的事情來說的話,那些世家原本就緊張得不行的神經肯定要崩潰了,誰知道戚博翰那邊會不會趁機搞他們家啊!
不過砸紡織廠的事情過去了,青樓那一大箱的筆記的事情可還沒過去。
年初六,又是新一年重新上班的日子。
陶笉然像往常一樣來到宮門口等待早朝,隻見以往精神奕奕跟同僚們聯絡感情的官員們,全都一臉晦氣,死氣沉沉的模樣。
翁元基則一副老神在在的模樣,倒也沒有跟以往一樣和其他人攀談。而且翁元基如今身份今非昔比,堂堂尚書令,那可是三位丞相之一,隻有別人巴結他的份,哪有他主動去找人攀談的。
倒是還有幾個人,破天荒地往陶笉然身邊湊,其中一個便是趙家的趙行。
趙行乃趙立的嫡親弟弟,也是目前趙家官職最高的人了。去年自從趙立決定投靠戚博翰之後,趙家果然在朝堂上就開始順風順水起來,雖然暫時還沒能升官,但相比起其他世家,時不時就有一個人要被貶要好得多了。
之前趙行摸不準陶笉然在戚博翰心目中的地位,所以沒急著上門巴結他。如今看戚博翰對陶笉然的寵愛,便能肯定隻要以後陶笉然不幹什麽蠢事,將來成就必定不輸翁元基!
這不一找到機會,趙行就立即湊上了上來搭話。
陶笉然不擅長跟這些老油條政客打交道,也聽不懂他們話中的各種暗示明示,隻不鹹不淡地點頭應和幾句。
周圍又有人見趙行竟然沒有被趕走,也都紛紛湊了上來。一群人嘰嘰喳喳客套了許久之後,終於有人開口問道:“陶大人,那青樓老鴇的筆記……”
一聽到有人提起筆記,其餘人立即閉嘴屏息,無比期待地看著陶笉然。
陶笉然眉頭一挑,老實答道:“此事我也與各位大人知道的差不多。”過年就這麽幾天假期,更何況過了元宵陶笉然便要離京了,戚博翰恨不能一天十二個時辰都跟陶笉然躺在床上,哪裏有心思跟他商量國事。
然而陶笉然說實話,卻沒有人相信,隻覺得陶笉然口風嚴,訕訕地離開了。
當日早朝,戚博翰卻沒有如大臣們想像的直接發難,而是將案子轉交給了牛成弘,讓他親自去查證。
這相當於又判了個死緩,其他大臣心裏都不知是什麽滋味。
陶笉然也才想起來要跟戚博翰探聽這件事情的進展,一下早朝就往禦書房跑去。
戚博翰知道他會來,陶笉然一進門就直接把人抱了個滿懷:“然然,我好想你。”
“這才不到半個小時呢。”陶笉然嘴上嫌棄著戚博翰的黏糊勁,但卻沒有推開戚博翰。
“半個小時?”戚博翰疑惑地看向陶笉然。
陶笉然愣了一會兒,才反應過來自己下意識地把心中的計時方式說出口了。不過陶笉然之前都跟戚博翰坦白了,如今提到前世的東西,也是絲毫不心虛。
“要不我讓他們研究個時鍾出來吧?”陶笉然思維十分跳躍,他穿來這麽久,一直不是很習慣十二個時辰的計時方法,一直都是用係統自帶的電子時鍾計時的,現在既然提到了小時的概念,又跟戚博翰解釋了一下時鍾。
戚博翰沒辦法理解陶笉然口中的時鍾,但一聽是能精確到非常短時間的計時器,心中不由得有些意動。行軍布陣,總有一些戰術需要分頭行動,若是能有這麽一個可以確定明確時間的東西,那兩方之間的配合不是能更加完善?
“這個時鍾應該不難做,好像就是幾個齒輪加發條,我迴頭寫個大概,讓工部去研究研究吧!”陶笉然想起自己小時候在外祖家見過的那個鍾擺,也不用通電,就隔一段時間去上一次發條,經久耐用!
陶笉然興致盎然,戚博翰卻搖了搖頭:“我把留在寧安的那批工匠調取沂州給你使喚,工部魚龍混紮,不宜交託。”
牛成弘這個工部尚書就是個占位置的,管理手段還不如陶笉然這個禮部尚書呢,上任這麽久,也沒培養出幾個心腹來,否則驗收國道的事情都不用他親自去幹了。
戚博翰命翁元基當尚書令,也是存著讓翁元基可以光明正大插手其餘六部的意思,等翁元基把六部整頓好了,再讓陶笉然迴來順順噹噹地兼任兩部尚書。戚博翰這心都偏到沒邊了!
陶笉然一聽是要直接把那個研發小班子撥給他了,頓時又高興得不行。看來在沂州這一年不僅要推廣棉花,還得弄多年新奇的東西來迴饋聖上才行!
陶笉然笑得兩眼彎彎,戚博翰忍不住俯身親了親他的臉頰。
“咳。”陶笉然被戚博翰這麽柔情的眼光看得有些眼紅,“對了,那個一箱子筆記是怎麽迴事,你真的還沒查清楚?”
“裏麵涉及人員太多,若是一同處理難免傷筋動骨。暫且先留著,等將來有可用之人成長起來,再將那些人換下。”戚博翰也是十分無奈,現在他能重用的人就那麽幾個,就算他想把那些蛀蟲全部擼下來,但也不能讓那些崗位空著沒人做事。
說到這,戚博翰又跟陶笉然說起人員調動之事。
如今兵部尚書的位置空懸已久,而匈奴那邊隨時有可能開戰,必須要讓心腹坐鎮兵部尚書這個位置,到時候才能給王君浩提供最有利的幫助。而且距離上次恩科快一年了,是時候再提拔一些自己的人手上來了。
張霖是軍隊出身,而且在寧安的知州之位政績也十分突出,除了民生和教化之外,張霖對嶽州的軍事學院也十分上心,不僅給軍事學院重新修建了校舍和訓練場,更是給沂州那十萬大軍,輸送了不少有生力量。
戚博翰打算將張霖調進京任兵部尚書。而習天韻跟著公孫德業管理廣義三州,公孫德業對其的評價也算不錯,便提拔到嶽州當知州。
但淩州知州的人選卻是出乎陶笉然的意料,是當年跟在袁沙淨身後的傻白甜石義理!
第160章
之前袁沙淨升任刑部尚書, 石義理卻沒有跟著過來京城, 而是留在了嶽州當通判。年前的工作匯報中, 張霖也花了不少筆墨給石義理表功,戚博翰倒也相信張霖的眼光, 直接點了他。
“現在就公孫德業一人管著三個州, 會不會太累?”陶笉然還是不太了解這些古代政客的思想,人家是想著權勢越大越好,哪有人會嫌累呢。
戚博翰笑而不語, 寫了幾分升調的詔書後,才道:“廣義地處豐沃, 還要再好生經營幾年,將三州牢牢掌控後, 才好給他調任。”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