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笉然就站在人群後方,等典禮結束之後,心情煩悶地在學校裏閑逛起來,不經意間便來到了學校正在施工的地區。這所小學設計的規模巨大,預計需要三年才能正式完工。而建成之後,嶽州府小學將可以容納一萬人在這裏學習生活!


    九月初還不是農閑時節,此時工地上隻有五十幾個瘦骨嶙峋的工人在工作,還有三人拿著施工圖在一旁指指點點。陶笉然一眼就看到了其中個子最高的章文遠。


    章文遠也發現了陶笉然,便過來打招唿道:“陶公子,許久不見。”


    “好久不見,別來無恙啊?”陶笉然看著章文遠,突然想起了自己剛穿越的那一陣子,那段時間他心底其實還是有些彷徨的。


    那時他還沒跟戚博翰在一起,小弟小妹太小,李嬸兒和村長又太年長,隻有章文遠和章斯遠,是他心目中的同齡人。和憑藉自己本事交的朋友相處,讓陶笉然這個來自異界的小靈魂逐漸安定了下來。


    章文遠也在打量著陶笉然,隻見他穿著打扮無一不富貴,身上更比以前多了幾分上位者的氣質,跟當年初見的小書生已經是天壤之別。章文遠在心底感嘆了一番,才連忙答道:“挺好的,就是斯遠那小子一直嚷嚷著要來工地幹活,把爹娘鬧得煩死了。”


    陶笉然想起章斯遠那話癆的性子,瞬間就能感同身受地腦補到章木匠夫婦的痛苦,於是會心一笑,道:“難得有空見一麵,要不要一起去吃飯?”順便再喝個小酒!戚博翰不在,搞得他心情真的非常不好!


    章文遠自然是歡喜地答應了,而遠在千裏之外的戚博翰,莫名覺得今天自己的頭發有點綠?


    小學的事情搞定之後,中學的開學儀式則簡單多了。受到政局的影響,第一屆招生考試,隻招到了六十幾名新生,幹脆也不用分班了,十個老師綽綽有餘。


    陶笉然根據十個老師的各科知識點,讓他們一人負責其中一科的教授,任務十分清閑。還有四個人因為沒有知識點特別突出的科目,被陶笉然批評了一頓,扔到圖書館裏讓他們好好學習,否則就迴去教小學。


    而中學生們看到課程表之後,發現這學院跟自己想像的不一樣之後,已經來不及後悔了!賢親王辦的學校,是你想走就能走的嗎?!而且外麵世道這麽亂,還不如乖乖待在寧安,至少學費全免,還有那麽多的書可以免費看免費抄!


    嶽州府的小學和中學已經安置妥當,樂徑村小學也迎來了新學期。


    經過潘文山的勸說,樂徑村有七戶人家,送了自己家的女娃到嶽州府的小學裏讀書。


    還有一戶人家捨不得孩子離開這麽遠的,又經不住潘文山的話,一咬牙將孩子送到了村裏的小學。這可謂是意義重大的突破,陶笉然聽說後非常高興,直接大手一揮,給那女娃獎勵了一套教科書!


    這可不得了,除了陶家之外,這可是樂徑村第一戶擁有書本的家庭,而且一下子就是二十四本啊!一時間想要送女娃來上學的人家又紛紛跑上門來,但卻在被告知隻有第一戶人家有書本送後,又一鬧而散。


    聽得陶笉然十分想打人。


    不過陶笉然沒氣多久,今年寧安的稅收記錄送到王府來了!


    戚博翰不在,這記錄自然送到了王靈均手上。王靈均最近忙著找礦產的事情,拿到記錄簿之後直接往陶笉然那邊一扔,看都不帶看一眼的。


    對於王靈均這推卸工作的行為,陶笉然卻是很高興,他還特意要來去年的稅收記錄,好對比一下有了水車和化肥之後,今年寧安的收成能漲多少!


    記錄簿跟磚頭一樣厚,裏麵詳細記載了每個縣、鎮的糧食產量和稅收數量。這也是評定縣官功績的證據之一。


    第101章 101


    陶笉然一目十行地看完記錄簿, 臉上頓時露出了興奮的笑容,


    今年寧安的糧食平均畝產比去年高了將近一倍!


    除了淩州之外, 嶽州和海州各個縣、鎮官府原本空空如也的糧倉,如今已經被糧食填滿了一半以上。就算今年再出現個什麽天災人禍, 這些糧食也足夠撐很長一段時間了!


    寧安地廣人稀, 如果能推廣耕犁改進的話, 以後開墾更多的荒地, 糧食產量還能繼續攀升!隻是如今寧安的鐵基本都被拿去打造武器了,王靈均那邊派出去尋找礦產的小隊也不知道能不能找到。


    除了鐵之外, 還有鹽。海州有一個很大的煮鹽廠,裏麵工人數量有近三百人, 但由於煮鹽的法子特別耗時費力, 出產的鹽也僅夠整個寧安緊巴巴地湊合著用。而且鹽的質量還不高,陶笉然知道王府用的鹽都是從外麵買迴來的。如今戚博翰在相當設法地增加兵力,如果能將煮鹽廠的勞動力釋放出來的話……


    陶笉然腦袋一拍, 在白紙上隨意畫了個曬鹽場的輪廓,就拿著東西去找牛成弘了。


    臨海渠竣工之後, 牛成弘就卸任了, 現在掛了個閑職到處亂跑,去測量臨海渠二三期工程的數據。最近剛好迴來找資料,順便領一套初中和高中的理科教材。陶笉然在圖書館三樓找到他時,他正拿著自己自製的小尺子,在紙上不知道在丈量什麽東西。


    “牛大哥。”


    思路被打斷,牛成弘有些不悅地皺了皺眉, 但看到是陶笉然後,立即放鬆了下來:“陶公子,有什麽事嗎?”


    “有。”陶笉然將自己畫的幾個圓遞給牛成弘,道,“你看看這個,我想在海州建個曬鹽場。”


    牛成弘接過那張紙,看著看起來更像是大餅一樣的圓,臉上露出了一言難盡的表情,但還是非常認真地聽陶笉然的講述。


    陶笉然上輩子也隻是了解過有這種曬鹽法,並不知道具體是怎麽做的。但是曬鹽場最重要的是高低落差,具體要怎麽建可以交給牛成弘琢磨。


    牛成弘畢竟是主持過臨海渠修建的人。聽完陶笉然的要求,和幾個很籠統的講述,立即明白陶笉然要的是什麽東西,立即眼睛一亮。


    不管在哪個朝代,鹽都是非常重要的戰略物資。如果寧安能大量生產高質量的鹽,就能不再受製於人,甚至可以開始引導局勢!


    牛成弘雖然不擅長政事,但跟在戚博翰身邊這麽久,這點政治敏銳還是有的,連忙將陶笉然說的話記在心中,鄭重道:“此事我會立即著手去辦!”


    ————


    戚博翰埋伏匈奴軍隊的地點,是距離京城不遠的一段官道。這官道年久失修,路上坑坑窪窪,匈奴士兵帶著這麽多的東西,走得格外緩慢。寧安的士兵們一擁而上的時候,他們還在注意腳下等淺坑,根本沒想到皇帝都投降了,迴程的時候竟然會遭遇埋伏!


    寧安的軍隊裝備精良,一個照麵,一人一刀就幹掉了近千人!


    不過匈奴能一路從邊境攻到皇城,自然也不是無能之輩,他們之中還有一名身經百戰的將領!意識到己方被偷襲之後,立即收攏了部隊,跟寧安士兵纏鬥了起來!


    戚博翰雖是新手,但他從小熟讀兵書,天資聰穎,僅僅兩次的戰鬥,就讓他飛快地成長了起來。看到敵人已經穩穩抵擋住了攻擊,立即下了撤退了命令。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在古代搞義務教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煬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煬師並收藏在古代搞義務教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