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單純的陶小妹並不知道,這世上還有一種東西,叫做暗衛。暗一和暗二雖然主要任務是保護陶笉然,但遇到這麽勁爆的消息,還是第一時間報告給了自家主子。


    戚博翰因為陶小妹的那個問題就有些心煩意亂,結果聽暗衛這麽一報告,直接把手中的筆給捏斷了。想到陶笉然以前口口聲聲說自己是直男的畫麵,戚·醋王·博翰恨不得現在就去把王婉凝趕出寧安!


    戚博翰深唿吸了幾口氣,才勉強壓下心中暴戾的情緒,招來暗三。不知道戚博翰吩咐了什麽,隻是在這之後的很長一段日子裏,暗三都沒有迴來。


    另一邊,陶笉然送走陶小妹之後,轉頭看到桌麵上那些汙言穢語,心中那團火又熊熊燃燒起來!擺開一張新紙,奮筆疾書!


    什麽叫女子就不能讀書識字了?有本事你娶妻別娶知書達理的世家女啊!什麽叫女子無才便是德?怕是女子有才起來,這世界就沒你們什麽事了吧!整天就知道盯著別人雞蛋裏挑骨頭,滿肚子酸水難怪被人叫窮酸書生!你看你叫得那麽歡,有主子理你麽?滿口的禮義廉恥,結果連做人最基本的明辨是非的能力都沒有!這種蠢材寧安才不稀罕!你那麽有本事,去讓你的主子給你謀個官噹噹啊!寧安不僅有官位,還有圖書館,現在叫得那麽有骨氣,你以後可千萬別來!來了也給趕出去!免得拉低寧安整體的智商水平線!辣雞!


    陶笉然以前沒這麽罵過人,除了從沒這麽氣憤過之外,也是不怎麽會罵。如今生起氣來,以前在網上看過的罵人的句子紛紛浮現,雖然還沒有網友罵得犀利,但總算把自己心頭的那口氣給出掉了。


    陶笉然把這張紙單獨收好,打算以後心情不好的時候可以繼續這麽幹,解壓特別有效果!結果沒想到,這張紙被戚博翰給翻了出來,還讓印刷廠印刷了一大堆,貼到了瑞朝的大街小巷裏。


    陶笉然本來想攔著的,畢竟他還沒臉皮厚到喜歡把罵人的話讓那麽多人看見,但是戚博翰理由十分充足:“現在謠言有人在背後推動,冷處理不了,我們還是迴應一下比較好。”


    “那也用不著這個吧……”


    “我覺得挺好的,很解氣,至少能讓那些沒那麽蠢的人閉嘴。”戚博翰表情十分認真,半點看不出來是在開玩笑。


    一旁的王靈均已經把白眼翻上天了,這表哥寵妻真的寵到沒邊了!明明之前已經讓翁元基寫好一篇四平八穩的通告,還已經印了足足一萬張!結果現在一句話就……


    王靈均總算意識到了,什麽叫昏君。就算是現在位子上的那個糟老頭,都比不過戚博翰一根手指頭!各種方麵的!


    陶笉然這個忽悠界新人,完全招架不住戚博翰這老狐狸,就這麽稀裏糊塗地被說服了。


    這篇通告一出,跟之前寧安引發的震動完全不同!之前是給寧安刷聲望,這次可以說是毀譽參半了。太子和二皇子得到消息時,神情都有些詭異。


    “戚博翰這是耍什麽把戲?”二皇子一臉不可思議。行知小學的事情爆發之後,他也設身處地想過很多次,如果他是戚博翰,會怎麽解決這件事,但想到的方案中,可完全沒有料到這個劇情!


    “嗤,估計是破罐子破摔吧。”五皇子說起戚博翰,就嗤之以鼻,“真想不明白,就那麽一個孬種,值得你們那麽緊張麽?我明天就啟程我去廣義,到時候好好會會他!”


    “你還是小心點好,別著了他的道!沒看見老大是怎麽從嶽州府迴來的麽?”二皇子好心勸了一句,五皇子卻全然不領情。


    最後二皇子和他的幕僚也沒討論出個結果來。


    倒是戚靖琪,聽到消息之後,立即瞭然。,臉上表情也不知道是敬佩還是嘲諷:“這一手以退為進,玩得可真好。”


    這段時間戚博翰得了錢糧,又狂刷文人和百姓的聲望,如果不是皇帝如今沉迷嗑/藥無法自拔,恐怕早就出兵討伐寧安了。但即便如此,朝中的人對戚博翰的忌憚都直線上升。


    這樣一來,寧安勢必會成為所有人的眼中釘肉中刺,想要像以前那樣低調地韜光養晦是不可能了。而戚博翰這一招,至少可以擋掉一半人的注意力。


    畢竟目前對皇位最有競爭力的,還是太子和二皇子,如非必要,誰會把目光放在一個被“流放”的藩王身上?沒看到人家已經孤立無援到,需要辦什麽培訓班來填充官僚體係了嗎?


    果然,很快百姓們對於寧安的討論熱度已經降了下來,文人們對於這個令人一言難盡的地方,也都紛紛閉口不談。出了正月十五,行知小學就開學了。而第一批趕往嶽州府的文人,也終於到達了目的地。


    戚博翰派了同樣外表非常能唬人的翁元基,來招待這一批秀才。這一行人總共十六人,是三群人在靠近嶽州府的時候,恰好相遇,這才結伴而來的。這十六人能在行知小學的謠言傳得沸沸揚揚的時候,仍舊堅持來嶽州府,足以證明他們的心智堅定,也算是可造之材。


    說起來也是情理之中的一個消息就是,這十六人中,有十個人是從淮陽來的。他們都知道戚博翰發明了活字印刷術,所以當初一聽到寧安要辦官員培訓班的消息,就毫不猶豫地趕來了。


    另外六人,有三人是從青陽來的。青陽在百年前並不叫這個名字,隻是後來,當時的太傅告老還鄉之後,在青陽建了一所青陽書院,百年間培養了一大批優秀學子,青陽書院一躍成為了瑞朝唯二的頂級書院,青陽也就因此而得名。


    另外三人,是廣義的一個小鎮上的寒門學子。他們三人同窗多年,如今三人平均年齡已經過四十,這次約好一起來嶽州府碰碰運氣。但看到其他十三人都是年輕又優秀的學子後,心中十分沒有底氣。


    作者有話要說:  感謝大佬老女人愛讀書扔了1個地雷


    感謝大佬秦心白羽扔了1個地雷


    感謝大佬秦心白羽扔了1個地雷


    感謝大佬讀者“秦心白羽”,灌溉營養液+10


    (づ ̄3 ̄)づ╭❤~感謝兩位大佬~愛你們麽麽噠~~


    第68章 068


    翁元基倒是對這些考生一視同仁, 直接把他們帶到一號學院,給他們安排了暫時的宿舍後, 又帶他們到了一號學院的圖書室。此時圖書室內隻有一到四年級,和七年級的教材。翁元基讓他們先在這裏看幾天書, 等來的人多了, 再一起考試。隻有考試通過了, 才能參加培訓班。


    接下來陸續幾天, 又來了近二十位秀才。陶笉然趕忙整理出一套考試用的卷子, 給戚博翰確認過後, 送到印刷廠。


    一月三十日是周六,學校不用上課,於是就隨便挑了一間教室,給這四十人做考試教室。


    陳萬勇是廣義來的那三個寒門學子中,年級最大的,今年已經四十九歲了。努力了大半輩子,前幾年才勉強考上了個秀才,剛好摸到戚博翰招生的門檻。原本陳萬勇在妻兒的勸說下,他已經放棄繼續科舉的打算了。但嶽州府發出的通告, 讓他決定最後再拚一把!大不了考不過就迴去。於是一咬牙,背著家裏人,跟兩個同窗來了嶽州府。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在古代搞義務教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煬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煬師並收藏在古代搞義務教育最新章節